APP下载

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

2023-02-11靳燕凌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全党延安时期

靳燕凌,乔 丹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领导人如李大钊、蔡和森等就提出了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性,但是,全党范围的大规模党史学习是在延安时期。由于全面抗战的爆发,党面临着各种艰巨的任务,而提高干部的素质,加强党的建设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解决途径,由此,全党范围内的学习运动开展起来。学界对于延安时期党史学习与教育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仅有少数论文探讨了党史学习的背景、过程及意义。对于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时间设定,学界目前一般以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到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为界,即全党范围内的党史学习的开始与结束。本文认为对于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时间设定,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阶段,延安时期的党史学习既有全党范围的党史学习,也有常规性的党史学习。所以,本文拟通过对于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系统探讨,既再现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历史面貌,也为新时代党史学习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一、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历史背景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推动与开展党史学习有着重要的历史背景,全面抗战的爆发,使党面临着重要的任务与挑战,如何更好地领导抗战,如何在与国民党合作中保持共产党独立自主原则,并赢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这是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政治因素。而根据地扩展所带来的干部短缺及“本领恐慌”是党开展干部教育与党史教育的重要人员因素。同时,随着抗战事业的爆发,党内出现了以王明、张国焘等人为代表的错误路线,如何纠正错误思想,统一全党的认识,需要对于党的历史上存在的“左”右倾错误及其根源进行一个深刻的思考,并分析这些错误的原因,从而“统一思想,统一行动”,[1]234这是党史学习及整风运动开展的重要思想根源。

(一)建设大党与推进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

1938年11月,中共中央指出,为了保证共产党员在抗战中起到重要作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要“研究中国历史”,[2]763从而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为抗战事业准备一支生力军。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分析,“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3]318需要建设大党,干部必须要学习,这是开展学习运动的直接原因。193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指出,要巩固党,需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阶级教育与党的教育”。[3]5801942年4月20日,毛泽东强调,无论是为了当前还是未来的发展,干部“必须加强教育”。[1]230同时,抗战时期与国民党建立合作关系,为了避免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错误,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敢于跟国民党进行各种斗争,这些都需要党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对于党员干部的教育。由此,随着全面抗战的到来,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及应对各种挑战是党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政治因素。

(二)解决根据地干部“本领恐慌”及提高干部素质的需要

全面抗战爆发后,党面临着严重的干部短缺,正如陈云指出的,土地革命时期“干部损失了十几万”,[4]109陕北根据地为革命保存了重要力量。据统计,抗战时期党的干部队伍“由3万发展到40万人”。[5]122全面抗战以后,党提出了要大量发展党员队伍,并创建了许多干部学校及培训班以培养人才。当时,很多革命青年来到延安,进入干部学校,他们的文化水平较高,但政治素养及党性修养还有待提高。根据地许多老干部,他们的文化政治水平都亟待提高。所以,党提出要加强干部的教育。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指出:“无论党、政、军、民、学的干部,都要增加知识,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3]3181942年,任弼时指出,我党过去很长时期内,对于党内思想理论问题是不重视的,包括高级干部也不懂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种不重视理论学习和搬运,对中国革命的确是造成了很多的罪恶”。[1]641所以,为了改变全党干部不重视理论学习,不懂得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缺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延安时期干部教育及党史学习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纠正党内错误思想与统一全党认识的需要

全面抗战初期,党内存在各种错误思想。1937年以来,王明的右倾错误严重干扰着抗战时期党中央坚持的独立自主的方针。1938年4月,又发生了张国焘背叛革命事件。1938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提出,“必须正确地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2]763反对各种“左”右倾错误。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存在的对马克思主义照抄照搬,从而导致大革命时期的右倾错误及土地革命时期“左”倾错误的一种否定,也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航向,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为了批评个别军事领导不服从中央指示,破坏中央权威给革命造成危害的行为,党中央在党内开展了党性教育活动。同时,为了破除党内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对共产国际的迷信思想,纠正党内存在的各种不良风气,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1942年2月1日,毛泽东指出,有些人“只看见局部利益,不看见全体利益”,[6]821要求党员干部克服个人主义,服从中央的领导,维护中央的纪律。1942年4月20日,毛泽东强调:“现在有许多违反马列主义的东西,要在这次教育中、检查中去掉。”[1]234因此,肃清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统一全党的认识,把全党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轨道是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及整风运动的重要思想因素。

二、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过程、途径及内容

关于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历史过程,学界一般采取三阶段划分方法:准备阶段、深化阶段、总结阶段,(1)参见李红刚,苏博文《延安时期党史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实启示》,《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从“初步探讨党史问题”“深化党史研究与教育”“系统总结历史经验”三个阶段对于延安时期党史教育的过程及基本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2)参见李进《延安时期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考察》,《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虽然对各阶段具体划分上存在着些许差别,但基本都以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起点,以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为终点。这种划分方法的主要依据就是把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等同于全党范围学习运动的开展及结束。但本文与这一划分方法稍有区别,采用五阶段划分方法,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学习活动一直存在,只是在不同阶段重视程度不同,且表现形式也不同。延安时期全党范围的学习运动开始于六届六中全会后,1941年7月,中央发起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我们才全体地、从上而下地”开始了学习运动。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标志着整风运动及党史学习的正式结束。但在1938年前,及1945年之后,党史学习活动在党校系统、在职干部的常规化学习中仍然存在着。所以,基于这一点,笔者把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以期更为全面系统地考察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真实场景。

(一)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历史进程

第一阶段:1935—1938年,党史学习的准备阶段。党中央到达延安后,逐渐恢复与建立了一些干部学校,比如1935年11月恢复了中央党校,开设了“党的建设”等课程。1937年后,抗日军政大学及马列学院均开设了“中国现代革命史”课程。同时,这一时期继续强调用马克思主义来教育青年,如1938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强调,“加强党内马列主义的教育”,[2]476保持与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一时期党校及干部学校的开设,成为学员接受党的历史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二阶段:1938—1941年,党史学习的开始阶段。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指出,“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7]533党是不能取得胜利的,党员干部一定要重视与加强学习。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号召,全党范围内的学习运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此后,学习运动在党政军学各部门开展起来,比如1940年军队中提出,必须对军队干部进行“马列主义与党的实际政策的教育”。[8]486这一阶段党认识到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与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号召全党干部开展学习运动。

第三阶段:1941—1943年,党史学习的系统化阶段。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指出,党内存在着“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9]295的坏风气,为此他提出,要有专门的人才从事中国历史的研究。1941年7月,中央发起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全体地、从上而下地”[1]231党的学习活动开始了。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概括了党的历史发展阶段,也对研究党史的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1942年4月20日,毛泽东作了重要演讲后,延安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学习热潮”,[1]315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中央指定的22个文件。学习运动分成五个分区进行,即中央直属、中央军委直属、中央党校等。据统计,参加学习运动的人数为9000余人,包括党员和非党人士。1941年至1943年,中央集中编撰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等文献资料,成为当时整风运动及党史学习的重要文献资料。

第四阶段:1943—1945年,党史学习的总结阶段。1943年冬季开始,高级干部“学习了党史中的两条路线问题”,[10]190并对党的历史进行全面地总结。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作了《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1931年到1935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的结论”,[11]76标志着整风运动的正式结束,也标志着全党范围内系统的党史学习的结束。

第五阶段:1945—1948年,党史学习的继续发展阶段。六届七中全会后,虽然全党范围的学习运动与整风运动告一段落,但常规性的党史学习与教育仍然在进行。正如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时指出,党的理论水平还是很低的,“现在比较过去是高了一些,但是还不够”。[11]233他提出要读五本马列主义的书,即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等,这些书“既是理论的,又是历史的”。[11]241任弼时在中共七大也强调指出:“学习中国党史,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作风,还是一个重大的任务。”[11]488即使在解放战争时期,部队仍然强调要重视理论学习,比如,1947年12月26日,徐向前强调军事干部“要用最大的努力学习理论”。[12]554

(二)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主要途径及内容

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学校教育、在职干部教育等常规教育及学习运动的开展,特别是中期以后与整风运动相结合,成为党集中进行党史学习与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而党史学习的内容从一开始强调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苏联革命经验的学习,逐渐转移到“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

1.学校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的形式

1938年10月15日,张闻天提到了党校教育的计划,比如,普通党校开设“党的工作”,中级党校开设“党的建设”,高级党校开设“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等课程。[2]7021939年3月6日,毛泽东关于改进抗大工作的电报中指出,“必须教列宁主义”,[3]129此外,民众运动、共产党问题等也应该讲授。193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指示,县级以上干部训练班“应以马列主义的基本知识、党的建设”[3]306等作为重要内容。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强调,干部学习的内容“有党的建设、联共党史”,[3]323同时要研究党的政策,“不研究党的政策,单学习那些理论是不够的,会跟实际脱节的”。[3]3241940年1月3日,中央要求,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具体运用”。[8]1当时干部学校的课程安排为:初级课程有“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中级课程有“联共党史”“马列主义”,高级课程有“近代世界革命史”等。在职干部可以根据具体条件来选择学习科目。1940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指出,在“中国革命史”等课程中“尽可能充实策略的部分”,[8]465并列出了当时策略教育的材料。1940年8月15日,中共中央指出,中高级干部应该研究对待各阶级阶层及各政党军队的策略问题。[8]4721940年10月28日,总政治部强调:“加强干部中策略教育,军队干部应该成为懂得和执行党的政策的模范。”[8]6181940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论政策》中指出,必须使党内干部对于党过去的政策及现在的政策做全面的了解,并集中分析了关于党的政权组织、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要求全党必须学习与执行。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指出干部教育的方针,即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9]3001944年2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学校及机关单位政治教育的一些文件,包括:毛泽东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联共党史,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修养》等。[10]51

党中央到达延安后创立了多所干部学校,这些干部学校开设有“党的建设”“中共党史”等课程。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指出了在职干部教育的重要性,之后,在职干部教育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虽然当时干部学校教育与在职干部教育在学习形式、课程置等方面存在不同,但所学内容都是从一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联共党史”等的学习逐渐转移到“中国革命史”为中心,学习的材料也以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著作,转为毛泽东关于整风运动的一些讲话及刘少奇的《论共产党修养》等理论材料,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中心转而以“以中国革命实际”为中心。之后,又把政策与策略等内容纳入到党员干部学习之中。

2.整风运动的形式

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后主要学习中央规定的18个文件,包括: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康生在延安所作的两次报告等。[1]196194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又增加了4个文件,包括《斯大林论领导与检查》等。[1]2281941年至1943年,由中央集中编撰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等历史文献。之后,这些历史文献成为整风运动期间学习的重要资料。1943年冬季开始,“学习了党史中的两条路线问题”,[10]190并研究大革命时期的历史。1944年3月3日,周恩来给中共中央党校作了重要报告中对于六大进行了全面总结,指出“‘六大’的路线基本上是对的”,“但错误的方面也不少”。[10]85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作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大规模党史研究的结束,也标志着整风运动的正式结束。

整风运动是以集中化的教育形式体现出来。比如1942年6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了学习运动的计划及办法,要求各级党的领导机关设立学习委员会,“学习时期规定为四个月到五个月,”[1]327期间,中央党校、中央研究院,及各个机关“停止其他课程学这些文件”。[1]232在整风运动期间,学校教育与在职干部教育也配合这一集中教育形式,把平时开设的课程暂时停止或减少,来集中学习整风文件及中央规定的学习材料,并进行思想总结与工作检查。但在集中化教育正式结束后,学校干部教育与在职干部教育又恢复了常规性教学形式。

三、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经验启示

延安时期的党史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改进了党的作风,并对党史上的重要问题作出了客观公正的结论,统一了全党的认识,为推进抗战事业及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党中央的重视是党史学习的重要推动力

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开展与党中央的重视及推动有着重要的关系。虽然党在创建以后就逐渐认识到了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性,大革命时期,党的重要领导人,如瞿秋白、蔡和森等就论述了学习党史的重要性,党成立后就重视党校的开办,在党校的相关课程中安排有“党的建设”“中共党史”等相关课程,但全党范围内学习党的历史还是延安时期开创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的发展阶段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在毛泽东与中共中央的主持下,对于历史问题进行总结与研究,先后编撰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等。为了进一步的“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肃清共产国际的错误影响,党开展了整风运动。所以,党中央的重视是延安时期全党范围内党史学习与教育开展并顺利进行的重要推动力。新时代以来,中央推动“两学一做”、四史教育等活动,使党内教育“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13]178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与目标的政党,特别是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引导广大党员及民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及价值观,增强他们对国家与党的认同,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积聚智慧与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党史学习的重要指针

1938年10月15日,张闻天强调,“认真地使马列主义中国化”,[2]701使它为人民接受。毛泽东在《新民主义主义论》中指出“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8]51否则不能领导革命成功,将来也难以领导建设事业。陈云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指出,要学习马列主义的精神及方法,分析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延安时期党史学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新民主主义理论及革命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针。新时代以来,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针对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习近平提出要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14]242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理论创新。新时代的党史学习依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推进我们党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

(三)辩证科学的历史观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前提

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指出了研究党史必须采取历史的、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共党史,需要两种材料,包括党内、党外的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不能采取主观主义的态度,历史不是少数人决定的,它是由特定的社会背景决定的,同时,研究党史,“应该以中国作中心”。[1]1791944年3月5日,毛泽东指出了辩证、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不要否定一切。“思想要弄清,结论要宽大。”[10]89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紧抓思想理论战线,坚持四个自信,正如他所说,“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14]154而要防止这种错误,就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清党的执政规律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新时代党史学习依然要坚持辩证科学的历史观,客观、理性地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清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个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原则

延安时期,毛泽东指出,“要把理论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1]234董必武指出,读整风文献,改正自己的思想,“不是口头谈谈或写写文章就算完了,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上表现出来”。[10]407张闻天在《整顿三风要联系实际》中指出,“文件书本的学习是为了工作的进步,认识的进步”,“脱离工作搞学习,效果不大”。[1]271而当前的党史学习依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正如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强调:“防止空对空、两张皮。”[14]156新时代,通过党史学习,我们要明晰党的奋斗目标与战略任务,领会党百年奋斗的艰难历程与卓越成就,同时能够把国家、社会的发展与个人实际相联系,总结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差距,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使得党史学习与教育内化为每个人的一种自觉行动。党史学习不仅是读文献、学材料,一定要与实际工作相联系,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五)灵活多样的形式是党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延安时期的党史学习既有党员干部的常规性学习,也有全党范围内的学习运动。在学习活动中,理论学习“不能妨碍他们现在所担任的实际工作”,[8]606在党史学习中,采用多样的形式,比如记笔记,“看文件一定要动手写笔记”,[1]235对于学习运动的开展,中央要求:各机关学校开会讨论,解答问题,可以把解决不了的情况及典型问题反映到中央来。检查工作和谈话可以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干部会的形式。在干部会上,领导要敢于首先进行批评与自我批判,鼓励下级敢于提出问题,有效解决思想问题。同时,毛泽东批评了个别机关学校走马观花式的研究讨论文件的方式,提出“许多文件须要一条一条加以分析研究”。[1]240

延安时期的党史学习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期与整风运动相结合,对于纠正党内存在的各种坏风气,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统一全党的认识与思想,推动抗战事业及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延安时期的党史学习纠正了以往对于党内历史问题缺少理论思考的不足之处,由毛泽东及中央负责,对于党内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及分析,集中编撰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等历史文献,对于六大前后的中央路线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公正的结论,并明确了今后党的路线政策及发展方向,这对于认清历史、端正前进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当时在党史学习中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法,既有中央的动员,也照顾到各单位各机关的实际情况;既有中央规定的学习资料及时间,也强调理论学习不能妨碍实际工作,一定要与实际相结合,不能形式主义走过场,毛泽东特别指出学习文件不能囫囵吞枣,一定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及内涵。

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经历了艰难与困苦,也做出了伟大的业绩,如何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健全党的各项制度,推动廉政建设等措施外,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推进思想建设、政治建设,而党史学习与教育就是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这一学习活动,可以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党领导革命与建设的不易,总结党在领导革命与建设中积累的重要经验,从而推动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及实践创新,为推进新时代党的事业发展积聚力量。新时代党史教育活动要取得重要成效,需学习借鉴延安时期党积累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新时代的特点,不断推进这一教育活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全党延安时期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开心一刻
加强纪检 强化监察 全党监督 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伟大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十三五”时期的国企改革
全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四位资深理论工作者谈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