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逻辑理路、鲜明特征与基本经验

2023-02-11齐文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廉政党员干部

齐文娟

(延安大学学术期刊中心,陕西延安716000)

加强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鲜明政治本色的生动外化。新时代以来,党的执政环境日趋复杂,建设廉洁政治以有效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成为衡量党治国理政水平的重要标尺,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1]385“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2]69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改革发展大局,坚持反腐败斗争常态化,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以逻辑理路、鲜明特征和基本经验为端口,深入剖析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要领,精准把握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意旨,对塑造党的良好形象、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逻辑理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日益完臻,其背后蕴含着生动的逻辑理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廉政思想的基础上,以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经验为镜鉴,以中华民族优秀廉洁文化为“血脉”,紧密结合本土化实践而转化形成的产物。由此可见,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有着深刻的理论根源、厚实的历史基础、深邃的文化基因和迫切的实践需要。

(一)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廉政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对“廉政”一词并未做过直接论述,但其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来源于他们所领导的国际工人运动的伟大实践,并在阶级斗争的过程中得到检验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组建廉洁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因为“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3]165将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和政治目标作为共产党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共产主义事业的高度上,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阐明了共产党人的廉政观,即“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4]413规定共产党人应具备廉洁自律的精神品质。鉴于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复杂性,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共产党人的廉政观作了进一步重要阐述,认为政治不等同于商业,绝不容许“采取不道德的手段来达到不道德的目的”,[4]22杜绝商品交易原则是铸造廉洁政治的重要前提。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逐步推进,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再次重申了共产党人的廉政观,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廉政实践,认为“革命以人民群众的名义,并且是公开为着人民群众即生产者群众的利益而进行”,[5]115实现了从思想建构到行动践履的飞跃。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艰巨任务,对布尔什维克党的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列宁曾指出,一切工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官僚主义,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6]288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以后,更加需要保持廉洁的政治,通过党内监督及人民检察来自觉地抵制官僚主义。同时,列宁晚年在其“政治遗嘱”中谈及布尔什维克党的监督问题时指出“用地方经验和地方监督来检查中央机关的工作以及由中央来检查地方的工作,从而克服拖拉作风和官僚主义”。[7]263中国共产党作为内生使命型政党,重视科学思想的价值引领,以自身的廉政建设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本色和责任担当。

(二)历史之鉴: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经验总结

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因为党善于通过加强廉政建设以赢得民心。早在1937年,毛泽东就明确提出“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8]355的目标,把反腐败斗争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倡导廉洁政治。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复杂的执政环境,党将反腐倡廉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有系统地进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9]484要求全党将思想教育与纪律检查融入到党的廉政建设中去,以此做好常态化的反腐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由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社会利益诉求多样化的产生和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入侵,因权力“寻租”而导致的腐败问题呈现出面广、频发、高危的态势,使得党面临着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基于此,党将制度反腐、人事改革、权力监督等措施纳入党的廉政建设体系,旗帜鲜明地提出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强调健全融教育、预防与惩治为一体的反腐败制度体系的重要性。同时,在反腐败斗争的过程中,党通过开展“三讲”教育活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使得各级党组织及党员更加牢固了党的宗旨意识,推动了党的廉政建设朝着正确的航向阔步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于党的常态化反腐败斗争的始终,折射出党风廉政建设的党性立场和人民性立场。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党的一切行动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归宿,才能更加地密切党群关系,为党的长期执政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文化之基:中华民族廉洁文化的浸润与熏陶

廉洁文化扎根于中华大地,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文化基因,为新时代党的廉政建设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科学方法。崇尚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从政美德。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廉洁文化,古代先辈将勤俭爱民、修身明德、选贤任能作为廉政文化的核心要义,推崇备至并赓续流长。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既讲究“修齐治平”的节操,把“礼,与其奢也,宁俭”[10]24作为克己奉公的价值追求;也推行“严守节俭”的品质,将“名士,不用无名钱”[11]37视为拒腐反贪的从政伦理;更主张“无私无畏”的官德,把“行天道,出公理,则远者自亲;废天道,行私为,则子母相怨”[12]4当作任用贤能的公心操守。中华民族廉洁文化倡导“言传身教”的思想灌输、“以义制利”的养性修身、“明镜照形”的历史观瞻、“斥贪恶腐”的廉政氛围。面对新时代反腐倡廉的严峻形势,“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1]390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由之路。弘扬中华民族廉洁文化,就是要汲取中国古代优秀廉政思想的高超智慧、借鉴养廉的科学方法来引导党风廉政朝着良善的方向纵深发展。一方面,新时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既要贯彻“选贤任能”的思想,提升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能力,将“廉洁从政”当作干部选用考评的重要准则,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又要发挥“率先垂范”的导向作用,通过抓住“关键少数”的廉洁从政效果来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生态。另一方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既要重视党性淬炼,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又要加强监督执纪,力求“创造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廉洁政治”。[13]22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进一步挖掘中华民族廉洁文化的丰富蕴涵,继承与发扬廉洁文化的精髓,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意义重大。

(四)实践之维: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

加强党的廉政建设是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14]166新时代党推进廉政建设是适应党情国情和世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行动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依然面临着“四大危险”与“四大考验”的挑战,依然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从党内自身的反腐形势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果丰硕,在反腐败斗争常态化的基础上,党的主题教育实践进一步筑牢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然而,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丧失,廉政意识淡薄,经受不起“糖衣炮弹”的袭击,违背党的初心使命,最后陷入腐败的“泥潭”。从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来看,各级党组织及党员的廉洁自律行为不仅关系着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巩固,也关系着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行百里者半九十”,[15]22在“强起来”的新征程中,诸多矛盾层出不穷并相互交织叠加,要破解系列疑难问题、战胜系列风险挑战,建设坚强有力、朝气蓬勃、廉洁自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关键。回顾世界政党建设史,不难发现,对于任何政党而言,腐败问题都是重要的政治问题,甚至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从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来看,发展的趋势稳中向好,但是不稳定性因素愈加凸显。当前,国际力量和国际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给世界各国带来空前的发展契机,同时,也给国家安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挑战。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由于受到本国政治危机、经济发展受挫、社会秩序动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逐渐将发展视野“东移”,与之而来的贸易摩擦、领土争端、意识形态渗透等问题使得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境。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激荡演进的时代背景,加强廉政建设既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而提出的重大政治命题,也是党坚守为民造福人民立场和为民族谋复兴国家立场的生动阐释。

二、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鲜明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反腐败斗争常态化,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使新时代党的反腐败斗争取得重要成就,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刚柔并济”:制度保障与党性锤炼相促进提升反腐倡廉的高度

将制度保障与党性锤炼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是新时代党加强廉政建设的鲜明特征。制度保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刚性”手段,具有引导、约束、惩戒的规范作用。党性锤炼的实质在于从思想上筑牢全体党员的廉政意识,自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观。不论是制度反腐还是思想倡廉,都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习得廉洁自律品质的基本遵循,二者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共同作用于党的反腐倡廉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水平和质量迅速提升。一方面,健全党内法规制度,将党内法规制度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的全过程,凸显制度保障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稳定性、全局性和根本性作用。以制度保障为契机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保证制度的权威性、强制性与严肃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严密的制度和“铁”的纪律成为肃贪反腐的利器。另一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通过主题教育、干部培训、理论学习等方式,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优势,使得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初心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对党的辉煌历史的正确理解,在思想教育中逐步提升党性修养,改造不符合党的宗旨的思想观念,把控好廉政意识的思想“闸门”。当前,党中央着眼于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从制度治腐与思想教育的高度构筑廉政建设的防线,把制度反腐的路向选择与锤炼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这一常规举措结合起来,既使党的廉政建设更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培育了廉洁的政治意识,增强了对腐败的“免疫力”,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二)“双轮驱动”:正面引导与反面惩戒相协同强化反腐倡廉的效度

正面引导与反面惩戒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二者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党的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树立廉政典型,率先引领垂范,增强全党的榜样意识,突出榜样的模范作用,形成崇尚廉洁自律的氛围。反面惩戒是增强廉政建设效能的重要环节。以强大的力量震慑腐败行为,掸去党的肌体上的“灰尘”,让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廉政的轨道上行稳致远,是反面惩戒的价值导向和使命归宿。将正面引导与反面惩戒协同起来,是新时代净化党的政治环境、形成良好廉政文化的伟大探索,对廉政建设迈向更高的发展水平创造条件。

新时代以来,党的廉洁政治风气得到进一步改善,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正面引导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科学方法,是巩固廉洁政治的有效法宝。为树立典型、引导党员干部牢固廉政意识,各级党组织通过考核评优、争先创优、模范标兵等形式来激励先进,形成廉洁的从政之风、塑造廉洁的政治文化,让廉政的德行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操守。与此同时,党坚持反面惩戒的倡廉思维,将惩戒视为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先后颁布多部党内法规来规范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严格规训公权力的运行,加强廉政监督执纪,对一些理想信仰丧失、背离党的宗旨的腐败分子,施以最严厉的惩治,从而形成反面典型以教育全党,达到正本清源的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把正面引导与反面惩戒相结合,主动出击,以压倒式的力量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既使廉洁的政治观念深入人心,又及时净化了党的廉政环境,清除了腐败的“毒素”,提升了党的廉政建设效果。

(三)“聚焦重点”:权力规制与干部选任相配合增强反腐倡廉的力度

腐败问题是公权力私有化的产物,规制权力运行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题中之义。要破解权力“寻租”的逻辑密码,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是关键。廉洁自律、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是权力高效运行的人为因素,重视选用廉洁自守的党员干部是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立足新时代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形势,党以规训权力的有序运行为目标,以抓住“关键少数”为重点,聚焦干部队伍建设,把权力规制与干部选任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根除腐败的“症结”。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与健全权力运行的主体责任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厉行制度反腐常态化,通过完善以党章为根本的党内法规制度和以宪法为基准的国家法规体系来规范公权力的授予、运行、监督和问责等环节,使公权力始终成为造福于民的稀缺资源。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公权力离开有效的监督与规制,不仅会产生腐败的“温床”,也会削弱党的权威,阻碍党群之间的密切联系。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利用权力“寻租”的乱象,党组织及时给予问责纠查,清除隐藏在党内的“害群之马”,打造廉洁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同时,党将廉洁奉公作为党员干部选任的重要指标,把锤炼廉洁的政治品质作为培育与锻造党员干部钢铁意志的“必修课”。正所谓“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8]526迈入新发展阶段,党更加重视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行为,督查问责常抓不懈,反腐斗争驰而不息。一方面,中共中央出台系列重要党内法规,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增强自觉抵制腐败的能力。另一方面,选人用人制度改革,严格党员干部的任用考核机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用人导向,把廉洁自律、勇于担当的干部选任出来,从用人制度上斩除腐败的“根系”,以壮大奋进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队伍。

(四)“内外兼修”:党内监督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拓展反腐倡廉的广度

党的廉政建设是一个完整的治理体系,将党内监督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是加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路径。党内监督体现了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态度,是有效克服腐败行为的利刃。外部评价来自党外力量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感受与思考,是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晴雨表”,对汲取党风廉政建设的智慧、检验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将党内监督与外部评价结合起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既是新时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选择,也突出了全方位监督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更加强劲有力,形成了完整的党内监督体系,为高压反腐创造了组织条件和制度保障。一方面,从法的层面规范了党员的行为,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对党内监督的程序、主体、范围和方式等作了明确规定,并从制度、组织、纪律等方面上保障了党内监督的有序进行。新时代,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党内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形成了党内监督广覆盖、严要求的动态发展格局。实践证明,对党的反腐倡廉工作而言,党内监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外部评价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关系着党风廉政建设的方向与效果。群众认可度是检验党风廉政建设效果的标尺,党风廉政建设的落脚点在于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监督是有效规范和约束党员干部廉政行为的法宝,将权力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运行,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使公权力体现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社会监督是一种具有软性约束力的监察纠查机制,具有较强的张力与弹性,能为党的廉政建设贡献力量。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的联动效应,全方位构建外部监督体系。

三、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极大的葆有,党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党的良好形象得到切实维护,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立足新时代,在党风廉政建设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廉政建设新路径,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导向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旨归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观,坚持以人民至上为行动导向,是新时代党加强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倡导廉洁政治的价值旨归。

从党的廉政建设的发展动力上来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6]18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廉洁政治的逻辑起点。基于廉政建设场域下的人民主体观,全党在向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学习中自觉地牢固廉政意识、践行根本宗旨。同时,将人民群众对廉洁政治的价值诉求融入到党的工作中来,创新反腐倡廉机制,建设“全天候”的集预防与惩治一体化的反腐败制度体系,以实际行动推进党的廉政建设,创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廉洁政治。从党的廉政建设的利益关系上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为人民谋福祉作为自身的行动自觉,营造良善的廉洁政治生态。反腐倡廉不只是基于政治的发展与延续,更多的是源自党对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坚守,是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维护。立足新时代的党情国情和世情,党坚定不移地加强廉政建设,既是为了教育全党进一步正确处理好自身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也是为了增强党员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把为人民造福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运用稀缺的公权力来回应人民群众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从而在实践中彰显廉洁政治的人民性。

(二)涵养廉洁的政治生态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屏障

涵养廉洁的政治生态是新时代党坚持反腐败斗争常态化、着眼于巩固自身长期执政地位、密切群众联系而作出的政治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摆在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位置,突出良善政治生态的浸润作用,通过涵养廉洁的政治生态以保障党风廉政建设的效果。

从党风廉政建设的持久效力来看,“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1]16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新常态是新时代党加强廉政建设的价值目标,体现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廉洁政治的美好期待。建设廉洁的政治生态以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效能,是新时代党反腐倡廉工作的显著特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17]150良善的政治生态是强化主客体尊崇廉政行为的催化剂。一方面,廉洁的政治生态是影响党员干部树立廉政意识的正向能量,益于推动党员干部养成廉洁自律的从政“习惯”,减少“塌方式”腐败问题的发生,使全党密织起全方位监督问责的万维网,增强全党自觉抵制腐败的能力,回应人民群众对廉洁政治的诉求。另一方面,通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以带动整个社会形成“恶贪憎腐”的氛围,减少社会潜在因素对党员干部廉政行为的干涉与袭扰,增强对“权力”的社会监督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廉洁政治的需求,进而构筑起反腐倡廉的“防火墙”。从党风廉政建设的合力构成来看,“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4]17表明人与环境可以交互影响,有效协调“人—环境—人”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彰显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腐败问题的产生是主体、环境与客体之间相互发力的结果。作为中间环节的环境因素,是连结主体与客体的重要纽带,对主客体的思维观念与行动趋向产生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反腐倡廉的成效。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将营造廉洁的政治生态环境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法宝,以廉洁政治环境的营造与优化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构建抵御腐败的坚实屏障。

(三)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路径

完备的制度体系是党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对架构海晏河清的政治图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反腐倡廉的成效。在新时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党始终将制度建设作为营造廉洁政治生态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使廉政建设全过程置于党内法规的监督与规训之下,助推廉洁政治的生成与延续。

从廉政建设的制度体系生成角度来看,将廉政的思想意识贯穿于制度建设的全过程,推动廉政建设的制度朝着立体化的方向“谋篇布局”,是制度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18]61制度反腐一直是党的优良传统。出于发展廉洁政治的现实需要,党立足自身建设的需要和各阶段的中心工作,从整体着眼,在廉政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制度反腐机制,从思想教育、权力监督、纪律检查、作风塑造等方面构筑全方位的制度反腐体系,及时总结历史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科学认识以指导实践。从廉政建设的制度体系发展角度来看,以科学化、系统化、精准化为建设目标,推动廉政建设的制度体系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在架构廉政建设制度体系过程中,党重视制度反腐科学理论的研究与运用,为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精准化的制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在遵循多元治理、分类细化、程序简约原则的基础上,党主张建立全覆盖、标准化、权责统一的制度体系,以提升制度体系的执行效率与功能效用。此外,在紧密结合制度反腐倡廉的形势下,多方考量党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的境遇,不失时机地推动制度体系向着更为有利于营造廉洁政治环境的方向发展,是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方法。

(四)抓住“关键少数”是新时代党加强廉政建设的核心环节

在现代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对掌握公权力的“关键少数”予以监督和制约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将纯洁党员干部队伍作为建设廉洁政治的重要抓手,把“关键少数”视为治国理政的“决定因素”。

从政党使命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加强党的廉政建设,既是党敢于自我革命、建设良善政治生态的正确选择,也是党永葆先进性与纯洁性以实现伟大梦想的内在要求。毛泽东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8]526意味着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在党性上是否可靠,是否具有廉洁自律的品质,直接关系着党治国理政的前途命运。因此,高度重视“关键少数”的廉洁从政的问题,对树立党的良好形象、涵养党的政治生态、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和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从廉政风险的角度来看,“关键少数”作为掌握公权力的主体力量,必然涉及人、财、物等资源的调配与使用,其存在着极高的廉政风险。在一定时期内,难免会有一些“关键少数”由于缺少思想教育、缺乏自我管理、缺失权力监督而陷入腐败的“泥潭”。党的反腐败斗争史表明,“关键少数”是腐败案问题的高发群体。因此,要改善党的廉政环境、铸造良善的廉洁政治,抓住“关键少数”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对“关键少数”的廉政教育、权力监督、巡视检查、问责纠偏等方式来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率,形成“头雁效应”以推动全党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环境,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

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价值理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具有生动的逻辑理路,其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廉政思想是理论根源,百年大党关于廉政建设的探索与发展是历史镜鉴,中华民族优秀廉洁文化是精神支撑,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是实践导向。新时代党的廉政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呈现出“刚柔并济”“双轮驱动”“聚焦重点”“内外兼修”的鲜明特征,生动彰显了新时代党的廉政建设的实践路径和科学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并探索出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以涵养廉洁政治生态为基础、以构建完备制度体系为重点、以紧紧抓住“关键少数”为要领的常态化反腐倡廉新道路。新时代党的廉政建设的逻辑理路、鲜明特征和基本经验,深刻回答了党的廉政建设“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问题。站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反腐倡廉任务无疑是艰巨而复杂的,这就要求我们党要始终立足廉政建设目标,汲取已有的宝贵经验,从实践中获得发展力量。唯有如此,才能使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才能将党锻造成为引领伟大事业发展而富有年轻朝气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廉政党员干部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党员干部要姓“党”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