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新时代好青年
2023-02-11张梦婷
张梦婷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青年工作,青年也始终不辜负党的殷切期望。一百年前,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先进青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人间奇迹。一百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度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2]8的伟大建党精神。在这场跨越百年的精神对话中,青年始终在场。青年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先锋塑造者,同时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践行传承者。青年不负时代,时代需要青年。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是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指引。在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关键时刻,新时代青年应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1]的新时代好青年。
一、青年在场:青年是塑造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青春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成长、壮大的百年历程中,一代代中国青年始终在场,他们是塑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青春力量。
(一)青年是真理路上的先锋探索者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经历了从云端坠入谷底的阵痛,饱受西方列强欺凌。中国的出路在哪里?谁能拯救苦难的中国人民?历史的重任交给了青年一代。在20世纪初各种主义盛行的时期,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如饥似渴地探索学习,经过不断比较和鉴别,最终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苦苦探寻中国出路的李大钊备受鼓舞,从1918年7月开始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激情呐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3]367在中华大地上率先举起了马克思主义大旗,那一年,李大钊29岁。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越来越多的青年知识分子希望能看到《共产党宣言》中文版,1920年春,旅日归来的陈望道带着英文、日文两版《共产党宣言》回到浙江义乌老家,开始苦译工作,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版问世,那一年,陈望道29岁。在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前,毛泽东曾不同程度地受到无政府主义影响,在与美国记者斯诺交谈中,他对自己的思想转变有过这样一段描述,“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4]131这一年,毛泽东27岁。为了让工人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早期先进知识青年积极深入工人之中,学习工人语言,从事工人劳动,出版工人刊物,创办工人学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一群先进青年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做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苦苦探索真理、追寻理想的青年一代,终于找到了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对此,毛泽东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刻,满怀感激地说:“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5]1469
(二)青年是复兴路上的前赴后继者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的大部分领导人和党员还处于上下求索的青年时期,他们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青年时代就积极投身学生运动。1920年11月,22岁的周恩来赴法勤工俭学,他“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6]46到1921年秋,在“定妥了我的目标”[6]55后,他坚定地表示“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7]46在此后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初心不改,鞠躬尽瘁。抗日民族危亡之际,大批革命青年从五湖四海奔向延安求学,他们走向工农群众,学习革命的理论,研究抗日救国的策略和方法,实行生产运动,开发了成千上万亩的荒地。对此,毛泽东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上赞许“延安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就是全国的青年运动的方向”。[8]568解放战争时期,广大爱国学生在国民党统治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逐步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新中国成立后,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批青年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高薪待遇和优越生活条件,一心回到祖国发展科技事业,在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9]329的穷苦年代,再艰难也要造出原子弹的“两弹一星”精神,是那个时代的青年科学家对祖国的深情告白。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热血青年,继续用实际行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守卫孤岛整整32年的王继才第一次登上开山岛时26岁,他将整个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祖国。迈入新时代,“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10]他们在新时代的科技竞争中,勇担时代重任,积极回馈祖国和人民。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史,广大青年始终是复兴路上的前赴后继者。
(三)青年是斗争路上的冲锋陷阵者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觉醒了一代青年,也正是这一代青年的英勇斗争,中国历史开启了崭新的一页。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有无数英雄辈出的青年,他们之所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人民、内心有信仰。正如1944年毛泽东在纪念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11]1005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青年英雄。大革命时期,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陈延年,牺牲时年仅29岁。长征时期,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牺牲时29岁。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牺牲时35岁。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志愿军中,大多是满怀热血的青年一代,他们为了保家卫国,英勇顽强、舍生忘死,黄继光牺牲时年仅21岁,邱少云牺牲时26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青年扫盲队,他们身上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为祖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哪里有困难和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就有响应党的号召的青年身影,新长征突击手、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等青年运动,是广大青年的青春献礼。进入新时代,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黄文秀、张小娟,奔走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90后、00后志愿者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青年对祖国清澈的爱,更看到了青年一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斗争精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青年身上最鲜亮的精神气质,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精神优势。
(四)青年是跟党路上的永久奋斗者
在酝酿组建共产党的同时,早期共产党的先驱们借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积极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作,为党培养和造就后备力量。1920年8月,中国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宣告成立,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等都是其发展的优秀团员,后来均成长为党的出色领导人。1921年11月,中共中央专门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设规模进行了研究,要求“在明年七月以前超过二千团员”。[12]47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在团的一大纲领中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身份,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即为完全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的组织”。[12]74此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始终紧紧团结在党的领导下,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矢志奋斗。抗日战争时期,广大青年学生在中共北方局和上海等地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爆发了轰动全国的一二九运动。对此,毛泽东曾感慨,“没有共产党作骨干,一二九运动是不可能发生的”。[13]256抗日战争胜利之际,面对国民党挑起内战的巨大危险,云南昆明的广大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一二一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大批青年学生骨干,“散布到农村、城市,推动了解放战争时期的爱国民主运动”。[14]188民主革命时期,此起彼伏的学生运动,是助推中国历史前进的一大动力。进入和平年代,广大青年依然是跟党路上、为民路上的接续奋斗者。甘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雷锋,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他们都是模范青年的代表。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在抢险救灾前线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在奥运竞技赛场奋勇争先,在保卫祖国哨位威武守护”[15]的奋斗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正如毛泽东所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13]190
二、精神指引:伟大建党精神是引领青年成长的根本动力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16]162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指向同青年成长的价值指向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建党本体论视角看,伟大建党精神的四层内涵指向明确,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指引。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指向“依据什么建党”,引领青年的理想自觉
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所依和合法性所指。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11]835-836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百年来不论国内情况如何复杂多变、世界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一个党需要正确的指导思想,一个人也是如此。青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理想信念的将定型未定型期。坚持什么样的真理,坚守什么样的理想,关乎青年的一生发展,更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的科学指导思想,不仅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也是新时代青年与时代同向同行的根本所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新时代青年应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指向“为了什么建党”,引领青年的担当自觉
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肩负。恩格斯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17]139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百年来,这个初心和使命始终未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深刻指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18]在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再次号召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彰显了一个百年大党解决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一个政党从建立起就应有自己的责任肩负,而一个人也是如此。能否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担当,肩负什么样的责任担当,怎样肩负起自身应有的责任担当,是对青年成长成才的重大考验。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启示青年,“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同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结合在一起的;同样,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也只有跟共产党在一起,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13]256新时代青年能否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形成担当意识,践行担当自觉,是决定青年能否引领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才能勇立时代潮头、不被时代所抛弃。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指向“凭什么能建党”,引领青年的意志自觉
牺牲精神和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优势。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经无数艰难困苦,终能立于不败之地,凭借的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顽强意志。大革命时期,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敢不敢革命、怎样继续革命,是摆在年幼的中国共产党面前的生死考验,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11]1036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有名可查和其家属受到优抚待遇的党员烈士有370多万人,鲜艳的五星红旗是由无数革命英烈的鲜血染成。进入和平年代,“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更多的表现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摆在个人利益之前。从一穷二白的社会主义到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改革开放初期生产力相对落后到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再到新时代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苦难辉煌,离不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和不懈斗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面对成长中遇到的磨难,应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肩负国家和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应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力量,学习共产党人身上的坚强意志和斗争品格。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指向“建什么样的党”,引领青年的价值自觉
为党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在党的一大纲领上,明确提出党员入党的前提之一就是“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人”。[12]1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开篇第一条再次强调党员的入党前提是“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12]164党的十二大正式将入党誓词载入党章,誓词明确规定党员要“对党忠诚”。[19]60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多种场合强调,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的根本要求。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从中得到启示,学习共产党人的忠诚品质。对党忠诚的本质要求是不负人民,不负人民是对党最大的忠诚,深刻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1945年在抗战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刻,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高呼,“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1031在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全党要“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1]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做出什么样的人生价值选择,如何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应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启示,学习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三、涵养青年:新时代青年应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力量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新时代青年应从中汲取精神滋养,继续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一)新时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10]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不仅是青年个人发展的灯塔和动力,更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未来。正如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所说:“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20]281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有崇高的理想自觉。
青年要早立志、立大志。从个体发展角度来看,青年正处在理想信念培育的黄金期和最后关键期。在社会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种思想文化激流碰撞,多元社会思潮交融并存,面对西方“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潮,青年要保持头脑清醒,要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筑牢思想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品质。
青年要勤学习、善学习。远大理想的树立和坚守,不是嘴上喊的口号,而是基于内心的真懂、真信。青年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自觉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在学习实践中找到人生发展目标,在追求真理中看清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和大势。
(二)新时代青年要肩负责任担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儿女。今天,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也比任何时候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都要艰巨。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深刻理解肩上的责任和担当。
青年要有担当意识。这种担当意识不仅表现在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也表现在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新时代青年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1]462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共产党人身上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自信,敢于接过时代赋予青年的接力棒,争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先锋力量。
青年要有行动自觉。“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1]青年的职业选择可能会有不同,社会分工也会有所差异,但只要能为国家发展和人民需要贡献力量,不论贡献大小,都是在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青年要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正确认识个人小我与祖国大我、人民大我之间的关系,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建功立业。
(三)新时代青年要磨练吃苦意志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越好,越不该忘记前人吃过的苦,越要磨练自己的坚强意志。面对当下注重物质享受、追逐不劳而获的不良诱惑,新时代青年要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坚强意志和行动自觉。
青年要肯吃苦、能吃苦。青年犹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增长才干、练就本领的最佳时期。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对青年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摆烂”“躺平”“佛系”是没有前途的,唯有珍惜青春,苦练过硬本领,才是王道。练就本领的过程是苦的,但通过吃苦增长的本领将会使我们受益一生。
青年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斗争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智慧。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面临的外部挑战和内部考验异常艰巨,新时代青年要抓住历史机遇,不断发扬中国共产党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斗争精神,不仅要敢于同自身错误思想作斗争,也要敢于同危害党和国家的言论作斗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1]学会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
(四)新时代青年要保持永久奋斗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10]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始终强调,“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13]190进入新时代,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变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遇到的艰难险阻一点都不会少,特别需要青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青年要在奋斗中脚踏实地。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更是体现在每一件小事、每一项职责的认真完成中。当今社会,浮躁、内卷现象使人焦虑,“网红”问题引人深思。青年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还不够成熟,越是这样的时刻,越要保持自身定力,务必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真抓实干中实现人生理想。奋斗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经历坎坷甚至遭遇失败,是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还是不断奋起、绝不气馁,决定着青年能走多远、能飞多高。
青年要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奋斗就要吃苦,但奋斗不等于蛮干,青年要找到奋斗的正确方向。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11]1004到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22]302再到习近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3]9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青年奋斗的根本方向。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24]144的政治情怀,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在满足人民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