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碰撞、融合
——浅析禾素作品乡愁的文化内涵
2023-02-11陈巧英
陈巧英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芒市 678400)
禾素,原名是方汀。后来改为方思入。原籍德宏州芒市,傣族,1994 年移居香港,现从事教育及写作工作。是香港作家联谊会会员,香港散文协会会长,香港文学会出版社主编,亚洲诗歌出版社副主编,天涯论坛香港版专栏作家,《海那边》华人论坛专栏作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第四届理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华书店全面阅读活动推广大使,德宏师专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芒市图书馆艺术总监。作为散文家,诗人,朗诵艺术家的禾素,被人们誉为“傣族作家第一人”。
禾素处女作《消逝的马缨花》,2006 年发表于鲁迅文学院内刊《新创作》,于2010 年荣获中国散文学会颁发的当代散文奖;2009 年散文《神秘与舒畅》获得《中国文学》与《时代文学》颁发优秀散文奖,获得全国十佳散文家称号;散文《让生命不再沉重》, 2011 年荣获人民日报社和中国作协主办的“盛世民族情”有奖征文优秀散文奖;2012 年散文《怒江映像》获得徐霞客全国游记散文征文优秀散文奖;2013 年散文《山上一树花开》荣获第五届“漂母杯”全球华人散文大赛三等奖;2014 年散文《太行山下随想》荣获首届全球“壶关大峡谷有奖征文大赛二等奖”;2016 年散文《你是悲悯的珠穆拉玛》荣获了《民族文学》2016 年散文年度奖;2018 年6 月23 日散文《你是悲悯的珠穆拉玛》获得第八届冰心散文奖,(2016-2017 单篇奖)。禾素的作品散见于香港的《明报月刊》《香港作家》《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民族文学》《读者》等多家杂志,共20 余万字。
作品集有散文集《风中的蔓勒梗》,先后被翻译为蒙、藏、维、哈、朝等多种文字 ;诗歌合辑《香港十诗侣》 ;长篇纪实文学《春天里的人们》 。
一、禾素散文研究综述
目前,对禾素创作进行评介文章主要有《傣族作家禾素:用文字书写德宏美》 《傣族作家喜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德宏傣族作家禾素当选中国散文学会第四届理事》 《让文学艺术的光芒照亮心灵,德宏傣族作家对话德宏师专学子》《有人说德宏的文化又回来了禾素个人作品演绎会》《傣族作家禾素与读者分享亲情故事》。2018 年07 月10 日,禾素散文创作研讨会在芒市会堂举行 。高丽君在《俯首笑看满城花——禾素和她的文字》 对禾素的散文风格进行总结,认为其散文创作延续着传统文化的素养,含蓄朴实,严谨典雅处处体现着大家的风范和仪态,她的散文具有大气雅气,淡气真气,英气豪气的特点。大气雅气指的是人格精神,文字里既有东方传统道德的含蓄优雅,又有新女性的个性张扬。也指面对困境和坎坷的坚强和韧劲的生活态度。淡气真气指的是作者以甜淡雅致的平和之心,在美丑清浊中寻找安宁。英气豪气指的是对生活的理性感悟和执着的追求精神。作家张再学在《走过喧嚣心无尘埃---读禾素作品随谈》说,“她的作品渗透了傣乡的纯真与厚朴,故乡的富矿成为创作的源泉。作为一名女性她关注的不是爱情和女性身体性及爱情,而是把视野靠扩大到群体、时代民族国家以及人类本身,以应有的文学使命回应历史记录历史反映现实。” 方桄明在《奇迹在平常的故事和曼妙的言语中显现》认为“禾素的奇迹在于为爱疯狂,为亲情疯狂,为儿女疯狂,为文学创造疯狂,她的散文处处见生活篇篇彰显人间真情,用词造句有股傣味。” 乔丽在《风中那个面海的女子》,认为禾素是一个纯良、坚强、独立的女子。她虽然是香港的永久居民,但是芒市永远是她心中的牵挂,每年只要“一有时间,就像磁铁的南极拼命要向着北极靠近一般的冲向大陆的西部,那个叫芒市的地方” 。以上这些评论,有的是从散文呈现的精神气质展开评价,有的是从女性作家超越性别局限所拥有的视野的深度和广度展开评价,有的则从散文的语言风格进行评论,有的是对作者的性情和为人进行评说。尽管角度不同,但都关注到禾素散文中浓郁的乡愁,以及傣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下面我将从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视角对禾素散文中的文化内涵做出分析和评价。
二、禾素散文乡愁的文化内涵
“世间种种,河流在变,山川在变,树终有一日会在风雨中倒下,人也会经历生老病死来来去去。唯有故乡,永远站在原地,在每一个晨露闪烁的清晨,在每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热切等待着她远在异乡的孩子,裹挟着一路风尘,从远方归来 ”
“那天,母亲与老朋友聊天,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在美国,佛也不得拜。”言语随轻,却让在场的我们心下一震。”
“在异乡的很多夜晚,总会想起故乡那片古老的园子,它的神秘及丰实的内涵,早已俘虏获我们那颗切切望乡的心了”
“一直喜欢着冬天,念起故乡的冬天,心头便升起九个太阳”
翻开禾素的散文,浓浓的乡愁,裹挟着德宏傣乡泥气息迎面扑来。“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能把这座城市描写得那么美把傣族人的日常描述得如此真实” 。作者笔下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粒谷穗,都为德宏人民所熟悉,所亲近。耸立几百年神奇的树包塔,周总理和缅甸总理亲手种下的缅桂树,珍珠一般捧在母亲手里的黑漆漆的筒裙,在冬天寒流袭来的用于防寒保暖的绑腿,泼水节采花的车队,为泼水节采花特制的千包饭,香喷喷的傣家烤肉,有嚼头的牛肉干巴,傣家酸腌菜,咸淡适中的咸鸭蛋,红艳艳的羊奶果,母校后面那面青葱的橡胶林,屋后那片菜蔬菜和麦苗儿,外公门前那棵融入云霄的蔓勒梗,节日前用脚碓舂的糯米粑粑,清早便到寨子井边抢挑第一担子水的小仆少(小姑娘)、小碧郎(小媳妇),带着鲜花和贡品到装房虔诚拜佛的老人,竹林中少男少女的对歌和丢包,这些代表着傣族饮食、习俗、信仰、爱情的文化符号,不仅仅承载着作者热爱家乡思念家乡之情,更承载着作者对自身民族历史的铭记,承载着作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审视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初心。《时光的褶皱》,作者从家庭生活日常入手,从传家宝百年嫁衣的珍藏和托付入手,为我们深入了解傣族人民复杂的历史进程提供了认识的窗口。祖祖的那条筒裙,经历了土司执政时代,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它是贵族阶级小姐身份的标识,是日本侵略者残暴掠夺和凶残蹂躏傣族人民的铁证,同时它也见证了文革时期红卫兵抄家的荒谬。它从祖祖手中珍藏着传到了作者手里。作者深情的叙述,揭开了那皱褶下面掩盖着不为人知的个体生命跨越两个世纪所经历的喜怒哀乐,让读者看到了傣族人民独有的智慧和汗水,看到傣族筒裙服饰文化符号隐藏的民族变迁的历史脉络。
作者所写的关于家乡的那些人和事,读者或许没有亲历亲见过,但是经由作者的生花妙笔,就会活灵活现来到面前如同亲历如同亲见,在她诚挚的叙述中,总有一种东西会碰触到你的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她笔下的人物平凡、温良、富有生命的韧性和执着,他们在自己平凡的位置做着自己分内的事情,守护着自己内心的那份善良那份尊严,不但时代如何沉浮也不管世道如何变迁,也不管受到何种外来文化的干扰和冲击。透过她的作品中你可以感受到在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下形成的博大视野和宽广胸襟;可以感受到傣族传统文化的浸润对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定力和形塑作用;可以感受到傣族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包括汉民族文化交融汇合的曲折艰辛过程。
(一)深入骨髓的民族情感和自觉的文化承传意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其领土可能会发生变化,其人口规模会增长或减少,其血统甚至会随着通婚而有所改变,但它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保持相对稳定而得以延续和发展。“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到思想文化这一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优秀的作家总是根植于本国家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坚定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以精品奉献人民,用道德引领风尚。禾素是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自觉意识的作家。她吸纳了傣族传统文化精髓,把它嵌入到自身的生命实践中,嵌入到对儿女的生命教育人格建构中,也嵌入到在香港推广普通话的教学活动、传统诗词的朗诵活动中,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让人们真切地触摸到傣族习俗与社会情境、心理脉动,为傣族传统文化对外推广插上翅膀。
(二)秉承祖辈优良文化传统,嵌入日常生活细节
禾素的作品始终流淌着汇聚着对傣族文化深入骨髓的热爱。那月光如水的夜晚眼前出现的外公庭前那颗在风中摇曳的蔓勒梗,那被一簇簇自由滋长着的三角梅包围起来的密地 ,那翻箱倒柜终于找到的外公两本泛黄的亲笔手迹,深藏着如烟往事蕴含时光皱褶的祖祖筒裙,都蕴藏着作者生命成长的精神底色。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的祖父潜移默化着她,在她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理想人格的种子。“当载弄们响亮地吆喝着抬起棺木从我门头顶飞一般的过时,我留着泪乞求外公将他的坚强和智慧遗留在我身上,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外公这样博学多才品格高尚并且低调内敛无论生存状况怎样都要活得有自己尊严的人 ”。善良坚强,独立自尊,隐忍,宽容、乐观的母亲言传身教熏陶着她。“母亲一生对文化、尊严、教养及自由的坚持,深深影响着我们三姐妹。而我深信,一个人的尊严感,不会随着容颜苍老,体摔神弱而消退。就算一个生命消逝了她的高洁灵魂,她的精神气质,依然会在这个世界留存。爱她的人永远会记住她,缅怀她” 。
作者立志继承祖辈母亲的精神品质内核,并且将它落实在自己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年纪幼小的她陪伴年迈的祖父,帮助外公解决生活大难题。“扶起外公,憋得通红的小脸沁出密密的汗珠,慢慢转过身,双脚死死抵住脚下的草地,用瘦小的背脊吃力的但紧紧顶挺住外公干瘦的后背 ”。人到中年的她,在母亲港居的日子里“抽空陪母亲晨运,到花墟买花,带着母亲到荃湾剧院去看民乐团演出”,在回来的路上搀扶年迈的摇摇晃晃的母亲,在夜深人静的街头,看到母亲行走艰难,“赶紧放慢教脚步跟母亲的步伐一致我看见路灯下的影子,一高一矮,一瘸一拐,在风中相依为伴” 她善于反省,在听到表妹失去母亲后的哭声中,她反省自己对每一个亲人的态度,自问“在如期而至的每一天我们对身边的每一个亲人是否倾尽了所有的关怀和爱意?” 她心怀宽容,可以不去计较落水时的发小朋友临死不救的木讷,为朋友打包不平,陪着朋友到医院检查治疗。 她把从祖父和母亲那里继承的傣族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嵌入自身的生命成长轨迹。
(三)将傣族优秀文化基因嵌入子女生命成长历程
移居香港之后,儿女的成长环境是香港,这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汇聚地,在这个现代化大都市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大,人性更为复杂。作为母亲,她又将傣族优秀文化基因镌刻进儿女生命成长的历程,引导孩子建立起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现代人格。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儿子“”斯文、懂事、孝顺,总为别人着想” ,在儿子20 生日时她写下《给儿子的祝福》。她希望儿子保持内心的纯洁单纯,认为简单纯净的心反而更为强大。她希望孩子脚踏实地的享受生活赐予的每一个瞬间。赠与孩子两个字“去爱”,爱自己,爱别人。学会在痛苦的真相面前学会淡定自若,懂得平衡取舍。“你越是经历了多于别人的苦痛,你便拥有强过别人的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拥有比别人更强大的内心,这些都是将来能够立足于社会的有力资本”
《我的那朵向阳花》是她致女儿的书。她向女儿深情表白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向女儿介绍傣族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让女儿了解自身民族绚烂的历史,发扬民族文化精神,做有爱心,善良坚韧宽容有教养的人。
“亲爱的女儿,你的身上流有二分之一的傣民族的血液”” 你的母亲深为自己的民族感到骄傲,傣族是水的民族,她饱受中原黄河文明与印度恒河文明的滋养,创作了绚烂多彩让人惊叹的民族文化。她有自己的宗教、年历、民俗、语言、文字、戏剧等等。有人曾经这样形容傣族“像纯净而平缓的流水,宽广的地方能够通过,狭窄的地方也能通过,体现出一种温文尔雅、从容不迫与世无争的姿态,傣族女儿就该应有水的软弱水的坚韧水的包容水的宽广“希望你做一个内心柔软的人,你会被身边细微的事物感动,会对有需要的人给予关注,会对美好生活充满热情,会对沿途遇到的艰辛保持宽容。一个人的内心愈柔软,它就越强调就越是——无坚不摧。
我亲爱的女儿,你的母亲还想对你说,就算你对这个世界怎样不满,就算你再不喜欢身边某一类人,你一定要记得,在所遇见的人和事面前,一定要体现出古老家族所传承下来的宽容及教养,一个有教养的人绝不会媚俗,也不会对人视若无睹。你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生命里所有的遇见,才能赢得别人以及整个世界的尊重。在越来越丰富的人生阅历中,你最终会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四)在反思中承传创新弘扬民族文化
因为对自己本民族文化有深入骨髓的爱,所以她常常思考如何将本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发光光大,思考如何创新。《又是一年摆冷细》追忆的是傣族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节日。这追忆是在千里之外午后泡茶时与母女的对话和回忆中展开的。对傣族地名命名含义,姓氏称谓规律、佛教信仰习俗、节日习俗等追忆慰藉了漂泊游子的思乡情愫,作者没有停留在对故乡风俗的神奇描绘上,而是深入思考。“傣族许多传统的习俗依然保存下来;亦有不少珍贵的民族文化只能在文字堆里和记忆中去找寻。我认为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民族文化究竟应该扬什么,弃什么?保留什么?创新什么?一个优秀的而民族,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的增长,更应体现于精神文化的发展中”。从她的思考中我们看到了作家高远的文化视野,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作家不会满足于奇风异俗的描绘,而是在变与不变中,在继承与扬弃的辩证关系中去思考如何让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永葆青春。这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意识的体现。作者坚信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一定会传承下去,“无论过去多少岁月,这片承载着祖祖辈辈血脉和温情的土地,会一如既往果木繁衍下去,爱,是永无止息” 。
禾素把深入骨髓的民族情感和自觉的文化承传意识融进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书写家国之爱,民族之爱,亲情之爱,朋友之爱,她的创作也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认可,不断获奖。登上获奖台上的禾素想到的不是个人的荣耀,而是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家乡。她说“当我站在领奖台时候,我的内心感慨万千,我觉得这个奖项并不是属于我个人的荣誉,在我的身后,站着我的民族,我的家乡,我的父老乡亲,我的兄弟姐妹,站着无数支持我的读者,没有这所有支撑和鼓励,不会有今天站在台上的我”
“我相信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无论是写作绘画音乐舞蹈还是书法摄影剪纸包括我们热爱的朗诵,都可以越过时间空间语言国界等障碍融为一体。”
“我的那些经历特别是关于德宏和家族的记忆,是我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作为一名傣族写作者,自己责无旁贷当担其本民族以及德宏文化宣传的重任。不仅要有高于族人的视野及眼界,还需要关注家乡各民族人民的文化发展及生活变迁,把德宏各民族的真善美向全国乃至世界宣传出去。”
这是何等高远的文化视野,何等深厚的民族情感,何等自觉的文化意识。
(五)文化传播先驱强大的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
禾素散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些既有强大的适应能力与又创新精神的文化传播先驱群像。作者将笔触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展示他们事业生活,顺境逆境,梦想和期待,爱和恨,存在和死亡。这些文化传播先驱有最早接触外来文化的祖父,有从中原来到边陲南征北战的来到边陲融入傣族日常家庭不被接纳的寂寥的父亲,有行动不便还要不远万里到孩子所生活的城市看看的母亲,有从内地到香港经过无数的迷茫和挫折最终在推广普通话的职业中找到生命归宿和意义的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现代知识女性。他们人生道路不同,所处时代际遇不同,他们都努力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虽然饱受生活的苦痛和磨难,但都具有多元文化浸染下养成了博大视野和宽广胸襟,都有突破文化偏见的勇气,拥有顽强坚韧的意志,有对自由、自强、教养、自尊的坚守,在他们的身上都体现出强大的文化适应能力和文化创新精神。
1.祖父:傣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
《风中的蔓勒梗》里的祖父是这个家族中最早到国外留学的人。他是在傣族土司文化、中原古典文化、缅甸王室文化的浸染下成长起来。作为历代土司方家的才子,12 岁被送到缅甸求学,因聪明伶俐被曼德勒的召勐召勐收为义子。在13 年的求学生涯中免费学习,25 岁回国,带回来芒市第一辆自行车。留学中精通英语,缅文、傣文、中文,写作傣剧。外公的这些能力,与其说是学习天赋的显现,不如说是对不同文化兼容并蓄所造就的强调的文化适应能力。
祖父信仰坚定,意志坚强,一生都秉承着傣族人民以诚相待,谦逊温良、勤俭节约的优良文化传统。在蔓勒德王室生活待遇并没有养成他奢华享乐的生活作风,从衣食无忧的土司后裔才俊沦为乡间放牧牛羊的农民,时代巨变带来的身份地位的逆转,并没有磨灭人性的良善。任凭时代更替世事变迁,并将这种传统细化到日常生活细节,包括走路的姿势,吃饭的仪态,拿筷子的方法。
祖父开明勇敢,有勇气突破传统文化的偏见和局限。按傣族习俗,女孩子是不可以到正堂与大人一起吃饭的,但是,祖父让孩子与大人并坐,让孩子感到人格的尊重地位的平等。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扬弃,是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精神的体现。
祖父有智者之仁,创作性地让孩子接受中原文化。他惩罚小孩不打不骂而是罚抄吟诵被唐诗《静夜思》《悯农》。这特殊的惩罚方不但没有让孩子有挫伤感,还让让孩子在日常生中感受到中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生命的欢欣与愉悦。“明晃晃的月亮挂在头顶,大片大片的月光洒落在高高的蔓勒梗树下,肆意追逐欢乐的我们嬉笑奔跑,让我觉得做错事被罚抄唐诗宋词反倒是教人愉快的事情” 试想,如果没有对傣族文化的自信,如果没有对不同文化的兼容情怀,祖父在人生际遇命运起伏时代变迁生活浪潮中的个体生命如何得以安身安心呢?
外公克己宽容,豁达开朗。生活艰苦年代,“母亲总爱拦车外公和舅舅在家里吃饭,在那困难的年代留的次数多了,某次父亲的脸上便稍有温色,外公依就很优雅的吃完那顿饭,我的食指伸出来他还照旧狠狠地打。可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路过我们的家。”当我见到外公时我着急追问他是不是因为爸爸做脸做嘴给他看“外公哈哈笑着说”:种田人的脚步就是跟着自己家那头牛走的,老牛带外公走那条路,外公只好乖乖的听话”。祖父为什么不抱怨,是因为能站在父亲的立场上去体味他的痛苦和烦恼,祖父不在孩子面前吐露真相,是不想在孩子心中破坏父亲的形象,更不想让生活中的琐碎烦闷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透过祖父形象身上我们看到了傣族如水一般的文化精神,一种温文尔雅,从容不迫,与世无争的生活姿态,像纯净而平缓的水流,宽的地方能通过,窄的地方也能通过。祖父是傣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
2.父亲:凭借人格力量和良善人性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
《我要为你建一座花园》,讲述了高大英俊的汉族小伙与美丽的傣族姑娘凄美悲凉的爱情故事。这场婚姻有母亲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守护,对封建家长包办女儿婚姻的反抗,有父亲对炽热爱情的渴望及其爱情得不到回应的绝望和痛苦。从中原随军南征北战进入边城的工作队的父亲,因为长相英俊,没有家庭所累,人又踏实,勤快,热情,他凭借良善的人性深受长辈喜爱、受到家族成员的认可,在家庭的重压下,姑娘被破中断与同族青年的相爱,与汉族小伙成家。婚后,对父权制家长权威的抗争,叠加了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复杂性,再叠加上婚后日常生活中性别文化的冲击,让这段婚姻充满挫折充满艰辛。“汉族与傣族的婚姻在当时并不普遍,文化差异,思想迥异,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语言障碍等诸多困扰阻隔在他们中间,当中的辛苦艰辛也许只有水深火热中的父亲母亲自己才清楚。”婚后父亲尽管用尽心力还是不等得到母亲的热情回应,于是在绝望沮丧之致,变成了歇斯底里的酒醉子,发疯打人,最终母亲不堪忍受,拿出最大的勇气和决心提出离婚,傣族汉族通婚以失败告终。父亲从婚变的痛苦中蜕变,发誓戒掉酒瘾。多年以后,当中风之后康复的母亲顶着家族压力顶着小城里的风言风语压力,选择回归家庭与父亲共度晚年生活。父亲放弃之前所有的恩怨和不满,对中风后行动不便的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母亲也在前往美国定居前一改从前的冷漠温柔对父亲说:“你呀要好好保重身体,等着我回来呀”。从当年的冷漠对抗排斥到今天的接纳与融合,琴瑟和谐的相处,这迟到的爱情经历了多少坎坷,经历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痛苦。当久卧病床的父亲,用拐杖敲打地面,哼起一首老歌“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战士双脚走天下,四度赤水出奇兵”时,作者感叹道“不晓在远方的母亲,能否听到家乡那个老头于病房内拄着拐杖如此艰辛却又情谊深长的歌唱?”父亲父母的婚姻如同一面镜子,照映出傣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融合的艰辛历程,也昭示着人们,不管有怎样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婚恋背景,习俗差异,人总是可以凭借着人格的力量和人性的良善冲破文化交往中的障碍,偏见,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3.现代大都市女性群像:融入香港多元文化,缝合文化交流缝隙
《春天里的人们》讲述了香港地区从事普通话教学工作的一群女性教育工作者平凡而又卓越的人生经历。他们因给各种不同的原因远离了家乡那个熟悉的文化环境,定居在香港大都市,都面临着文化适应的困难,心理的,物质的,价值取向的。他们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化为前进的动力。之前的学历和资质不被认可,之前的优势不再是优势,他们从零开始,积极融入香港文化中,学习粤语,学习英语,学习教学技能,获得上岗资质,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菁到香港的第一件事就是报读夜中,读完基础文凭又读高级文凭,因成绩优异获得以全额奖学金到澳大利亚读大学的机会,后来选择到理工大学就近读书;出身江南某个城市上个世纪90 年代到香港定居的艾玲为了提升自己到深圳去考普通话水平测试,到北京去考朗诵级别从初级到中级到高级一路走来;来自四川的美女夏雪用5 年时间一边工作,一边完成高级教育文凭课程、郎思国际学校以及童军总会的课程;初到香港的安音因为语言问题,听不懂粤语,日常生活交际充满误会尴尬,下定决心排出万难以不学会绝不罢休的强姿态开始各种魔鬼式训练,不到三个月就已经是满口标准的粤语。在他们身上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体现出对不同文化强大的适应能力。
更为可贵的是,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他们始终坚守这样的信念:把爱心传递,人文关怀,文化传播融入其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香港多元文化中。许维林,华东师大毕业,学历得不到认可,重新学习获得学位,找到工作,成为城市大学教授普通话教师,参与举办香港校际朗诵节担任评委,加入儿童文学会。作为朗诵比赛的评委,她告诉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初尝荣光、挫折、友谊、合作、坚持的滋味,因着不同作品和对手,力求个人的进步,这一些比奖项更重要。” ;蔓君把文化传承当作人生的要义“人活着的意义就在于传承,从家庭菜式到上一代的好东西,包括好的生活习惯、思想、知识,普通话教学也是传承中国文化。” ;从台湾来的普通话机构负责人婉玲在工作中,不满足于教授非常浅显表面的普通话课程,探索普通话推广工作的深层内涵:不是我们懂得普通话就行了而是要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做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 ;来自于四川从事普通话教学的夏雪说:“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国家的荣誉感民族的归属感身份的认同感,对于一个推普工作者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艾琳在教授普通话课程中有意识到嵌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课堂上掺入一些《弟子规》的内容,“我觉得学习《弟子规》对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做为普通话老师我不仅要教他们知识,更要教他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怎么孝敬父母,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不能丢的” ;来自北京的舒悦“我觉得做我们的推普工作,不如说我们是在做融合工作,包括我们从内地到香港,一个小小的家庭也是一个融合,虽然香港的文化存在两种隔裂,而我们不是来撕裂的,我们是来融合的” 业界资深的普通话教师、朗诵指导教师安音心里想的是:“一个普通话教学工作者最多的心愿是什么?应该与金钱地位完全没有关系,如果一个两个三个孩子乃至更多的孩子因为你的教导而受到好的影响,他们不单通过学习多了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内心多了一份勇气和信心并且心中有爱,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文化传播的先驱,他们不是将工作当作谋身手段,而是当作文化传播的事业,当作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途径。传播的过程即使会被一些人误解受到委屈,但他们都坚定不移。他们没有文化交流中的自卑情结,也没有文化交流中的自傲自大,他们用爱心消除误会隔阂,用爱心,缝合文化交流的缝隙。这些“春天里的人们”,播种的不仅仅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还播种着生命的坚强与韧性,播种着人性的温软和良善!
四、乡愁的诗意书写:自创的独一无二的语言风格
《时光的皱褶》中有一段母亲的话语描写:“安,快来看看。母亲和我的对话方式总是汉语和傣语夹杂一般。”“母亲自创的独一无二的语言风格,常让我忍俊不禁,那一抹乡愁也在同时在心里无法抑制的蔓延开去” 。禾素用来形容母亲的这句话也可以借用来形容禾素散文的语言风格。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母亲日常交际口语使用傣族汉族混杂语言,这一方面显示了母亲对不同文化接纳的开放心态,另一方面这也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汉民族语言使用在生活中的融合渗透现实。德宏是一个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有五个世居少数民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族与族之间,语言互通现象普遍,一个人会说好几种语言,这情形并不罕见。此外,居住地各民族之间,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也广泛使用,自然而然嵌入到当地民众日常交往语言中,不用翻译,人人尽知。比如,“小卜少”,“小碧浪”,这些女性称谓,不用翻译,当地人都知道就是“小姑娘”,“小媳妇”之意。“航里航里”称赞人美丽。“如里金旺”,代表“吉祥如意”,芒市甚至还有一个以它命名的餐馆。各民族语言的互相渗透互相嵌入,是民族和谐民族团结在语言层面上的体现。母亲独创的语言表达,来源于现实生活,真实自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每次小姨带我们偷吃粑粑,外婆都要叽里咕噜咒一番,按照傣族习俗,做好的第一块粑粑吃都要先给家里的看门狗吃的。有两钟说法:一是传说忠实的狗曾对傣族的祖先有恩,所以祖祖辈辈都要回报;二是据说让狗先吃了第一块粑粑,走到哪里都不会被狗追咬。估计第二种说法有些水分,我偷吃了那么多第一块,到哪也没见狗咬我,都还直冲我还冲着我摇尾巴呢”
“叽里咕噜”是什么意思?它是个方言词汇,是拟声词,意思是喋喋不休,啰嗦唠叨。用这样的词形容外婆显然含有对外婆责备的不满情绪。第一块粑粑让狗先吃,涉及傣族饮食文化习俗,信仰习俗。其形成来源于傣族的神话传说故事。透过传说故事,可以感受到傣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也可以感受到傣族人民心存感恩的民族性格。大人不让吃,要求孩子遵守祖辈留下的规矩。孩子偷吃,是贪食本能驱使。偷吃之后还狡辩,得意不止,凸显了孩子的天真顽皮,颇有儿童情趣。这种既彰显人物性格,又与人物身份年龄特征相吻合语言运用,使得文章生动形象,情趣昂然。
“我那慈眉善目的妈,从前总爱压低嗓门摆出一副巫婆模样对我讲人狂有祸,狗狂豹子拖,每次我都怯怯地回答说“好嘛,三三不狂。”
“慈眉善目”与 “一副巫婆模样”,表意相互矛盾的词语并列一起,这在修辞上属于矛盾修辞法,能够带来新奇的阅读感受,同时也引起读者阅读的停留和思考。这样的描写既凸显了母亲的善良,母亲教育时的庄重严肃神态。也暗含对她对教育方式的轻微调侃。
“人狂有祸,狗狂豹子拖”是傣族的民间谚语,妈妈用它告诫孩子养成内敛的性格,不要张扬霸气。但是孩子表面顺成应承下来,一面心里又不以为然。之后作者用了五个恩“,我不狂做”为段落的开始句,并以此为靶子引出自我行为准则。宣言要分享生命体验。分享生命中的爱恨疼暖,追求美的勇气,青春澎湃的激情,光芒四射后面的孤独惆怅绝望,分享刻骨铭心的爱,分享生命中的知音。至此,一个激情澎湃,敢想敢做,独立自强,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坦荡真诚的现代青年形象站立起来了。这个现代青年,既是吸纳了本民族家风教育的精华,又有创新精神开拓情怀。《牛一与己书》这篇文章将现代人格追求与长辈带有傣族浓郁文化内涵的训诫方式并置在一起,造成一种通俗中见高雅,严肃中见风趣的艺术审美效果。
此外,意蕴丰盛诗意盎然,也是禾素散文语言的一大特色。首先,文章篇目编排体例安排,读起来就是一首很有意境的诗歌。“我要为你建一座花园,在喧嚣中寻找安然,我们永远奔跑在路上,水姜华的香气,深入骨髓的记忆”。花园,水姜华的香气,指向未来,是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是和谐安宁所在。喧嚣,是现实的困境和嘈杂,奔跑,在路上,是锐意的追求积极的行动。这诗一般的语言暗含了作品的创作的宗旨和主题:追求人间真善美,义无反顾。对文化,对教养,对尊严,对自由的坚守与追求,将永不懈怠。
其次是意象意境的营造,不仅情景交融,而且与人物的命运紧密联系,渗透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风中的曼勒梗,祖父门前的这一棵树,来历自然天成,绝无刻意追求,生命力旺盛,也不需要刻意施肥浇水,果实哺育小鸟,树叶子用来包裹包装东西。看似无用,实则另有大用。高大的蔓勒梗树下坐着外公努力挺直腰板,树不离人,渐渐成了家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这里人也不离树,树即人,人即树,人与树早已融为一体。《水姜花的香气》,散发着人格力量的芬芳。哪怕生活再困境,也要坚持对美的追求。“水姜花是无须辨认贫富贵贱顺境逆境的,她只管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安静从容地将一份高洁素雅充盈在你的内心,让一抹淡香留存在你永恒的记忆里” 《山上有一树的花开》,那花是姐姐家别墅后院山坡上盛开的满山的桃花和梨花,这是母亲白内障手术后看到的景色,也是母亲千里之外听到故乡舅舅逝去时候镇定从容所的话语。人生如花,山上有一树的花开,只要在开放的时节努力绽放,即便凋谢又有何妨?热爱生命,坦荡从容面对死亡,生命过程的一切睿智的思考体悟都凝聚在一树的花开之上。
薄雾。小说。柚木树。
老庭院。阳关。寺庙。
母亲的清愁与笑。
旧居。瓦罐。丁香花。
玫瑰床单。泛黄墙纸。安静素颜。
整整一年。恍然如梦。
我拿什么来祭奠你,亲爱的父亲?
大量的名词摆列在一起,让人想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象组合,也让人想起:“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词语排列。一个又一个名词带出一个又一个场景、景物,带出一个又一个不断跳跃的画面,作者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再现了父亲生前的生活场景处所。其实这也是作者回忆中的场景,虚虚实实结合在一起,分散的景物被情感的金线串联起来,写出对父亲绵绵的无边的思念情感。
总之,散文中自创的独一无二的语言,既真实细腻,又包含深情,既自然真纯,又诗意盎然。通俗中见典雅,严肃中见风趣的语言风格,使得她的乡愁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有青葱灵动的生机。
综上所述,作者不论是对家乡风俗描绘、日常生活细节描写、还是对子女教育中的文化溯源、或是对文化传播先驱者的群像描绘,都散发着作者浓浓的乡愁。这份乡愁不同于鲁迅承载国民劣根性批判的乡愁,也不同于余光中那承载人生颠沛流离渴望统一的乡愁。它承载着一个傣族作家生命成长体验,承载着作者在困境逆境中对善良人性的坚守,对理想生活理想人格的期盼,承载着作者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思考和实践,也承载着一个具有强大文化适应能力,在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中迅速成长起来的香港知识女性对人情世故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