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价值维度、影响因素、优化路径
2023-02-11黄坚亮黄志兴
黄坚亮 黄志兴
(1.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德宏 678400;2.井冈山大学,江西 吉安 3430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对青年提出殷切期望,并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1]据统计,作为青年主力军的在校大学生已达三千多万,如何教育、引导这一群体勇担历史使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第二个百年目标伟大征程中来,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也是应对“两个大局”的关键一招。不断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与引领,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新时代大学生是我“强国一代”,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价值维度、影响因素,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广泛凝聚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构筑抵抗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铜墙铁壁,汇聚实现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青年力量,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价值维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到社会,再到国家,三个层面的丰富内容和高尚价值追求,对大学成长成才具有全方位指导意义。
(一)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明确为人处世准则
人才培养是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之一,一方面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掌握谋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要教给他们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层面的价值准则,为大学生的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个人生活等各方面提供了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一价值追求,明确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其所倡导的爱国,友善,这既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爱国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明确的“大德”,这是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第一原则。友善必不可少,这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这一价值追求,明确了做事的基本准准则。它所倡导的敬业、诚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走入职场后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大学生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人才,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仅靠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敬业、诚信,对大学生成才成事发挥着基础性、持久性的作用。
(二)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明确社会理想
大学生思维活跃,充满理想主义情怀,对美好社会有着独立的思考,对当前社会具有批判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层面的内容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这一表述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为社会主义社会所憧憬。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资本社会所不同。社会主义社会所倡导的自由,不是少数人的、形式上的、虚伪的自由,而是大多数人的、实质上的、真正的自由,不是以牺牲社会利益为条件的,绝对的个人自由,而是有条件的,兼顾社会与个人的共同利益的相对自由。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公正,也不是落在法律文本之上的“形式上的平等、公正”,而是实实在在的平等、公正,是事实上、结果上的平等、公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法治,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保障,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法治,本质上是资本的工具,为资本所左右,维护的是既得利益集团的统治和利益。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批判地、正确地认识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的社会理想,增强制度自信,明确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
(三)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明确奋斗目标
第一层面的价值追求,揭示了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追求。在社会主义社会,富强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民主是为了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这与资本主义社会1%的人占有90%的社会财富,少数人当家做主的形式上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所倡导的富强,是实现人民的富裕与国家的强盛,归根到底要落实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民主,是真实、广泛、高效、丰富的民主,反映了人民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其所倡导的文明、和谐也同样具有社会主义社会的独特内涵。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前提。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强国一代,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生力军、主力军,应该深刻认识到强国征程中,应该追求怎样的富强、怎样的民主、怎样的文明、怎样的和谐,并以此为引领,明确个人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能量。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涉及不同层次、不同信仰、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影响其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因素颇多,本文认为主要有家庭成长环境、宗教信仰、学校教育、地域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网络环境五个方面。
(一)家庭与成长环境
家庭环境是每一个孩子最初的成长环境,父母是是孩子最亲近和最信任的对象,孩子的最初的学习是从模仿他们的父母开始的,父母或者监护人就是启蒙老师,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价值观念产生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除了父母这个主要因素,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结构状况(单亲、非单亲),亲戚状况,抚养状况(隔代抚养)等构成的成长环境都会对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其成年后,在大学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践行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
(二)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传统的民族地区大学生信仰宗教现象较为普遍,“非民族地区大学生信教也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2]宗教不仅对本身具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产生影响,也对其他普通大学生群体产生影响。宗教有其一整套的价值观念体系,从最高的终极信仰到到日常的戒律教规,对其信众思想观念和生活行为有很强的支配作用。虽然各大宗教的部分教义和伦理规范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比如教人诚信、友善等。但大多宗教教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比如宗教等级观念、宗教没有世俗国家观念、法治观念,宗教有神论、非理性的终极信仰等,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爱国、法治等价值追求相冲突。
(三)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人的价值观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父母的行为及价值观念会对孩子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言传身教是大学生价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最为关键的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拔节孕穗期。在高校,“教师在教学、生活中展现的价值取向、言行举止、人格魅力甚至爱好习惯都直接作用于大学生,对其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3]除了教师本身的直接影响,高校文化育人、组织育人、资助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管理育人及服务育人的环境和水平均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四)地域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本地区的公民意识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的卫生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仍相对较低,整体上的信息相对闭塞、交通相对不便、文化和教育也相对落后,这也往往导致这些地区社会意识相对落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地区高校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与践行。
(五)网络环境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在现实与网络两大空间。90 后、00 后大学生更是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网络生活必不可少且占比越来越高,在网上购物、交流、学习已成为他们日常的生活方式。一方面,网络方便了交流与学习,有利于正能量的传播。另一方面,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与真实相互交融的世界,真实的意见与建议可以得到发声,但虚假信息、反动信息以及错误社会思潮也充斥其中,一旦被别有用心的国家和个人所利用,势必会对辨别力、判断力不足的大学造成负面与消极影响,进而削弱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影响力,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冲击。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优化路径
为针对性改善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方式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最大限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从以下四方面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路径。
(一)强化内容构建,优化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
由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的形成受宗教信仰、学校教育等因素影响较为突出,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构建,优化课堂教育主渠道是首先要注意到的。采取一定方法和措施加强大学生尤其是有宗教信仰传统的大学生宗教知识与政策教育非常必要,在思政课程内容构建上,要有意识地充实宗教教育、红色教育等相关内容。“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平台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渠道。”[4]建议在“马原”课中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部分安排宗教专题内容,让学生对宗教的产生的根源及本质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突出我国宗教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让学生懂得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的相关制度。另外,红色资源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具有政治色彩鲜明、直观生动、思想性强、感染力强的特点,可“引导大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5]在思政课堂上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针对性加强红色资源薄弱地区大学生的红色教育,可弥补其“红色洗礼”的缺失与不足。
(二)强化队伍建设,夯实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课堂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外教育则是主阵地。针对大学生特点,结合其实际需求,不断夯实课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弥补课堂教育不足,形成“三全育人”局面,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我国,主要依托学工系统、党群系统下的专职辅导、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学生骨干、党团干部等高校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十八大以来,各高校都已根据中央和教育部相关文件通过加强上述队伍的建设来提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但部分高校仅仅完成了队伍建设的数量指标,真正结合大学生特点与需求,围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层面的人员配备与队伍建设尚不完善。今后可针对性配备一定数量具有符合学生需求生活背景、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的一线辅导员、学生骨干、党团干部,不断充实主阵地队伍,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强化实践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6]这强调了实践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大部分高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并规定了学分,进一步强调了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与抽象的理论教育、灌输式教育、说教式教育不同,实践教育使学生在“身在其中”的体验与感知中主动接受教育,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体现了主导性与主动性相统一的原则。这种“主体参与式”的教育方式,充分挖掘了感性认识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加深理性认识是大有裨益的。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二十四个字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建立在主动参与,深切体验之上的实践教育可解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体验性,增强大学生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主体参与式”的教育理念更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多样性、双向性和实效性。”[7]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爱表现的特点,对于开展实践性教育具有天然优势。通过舞蹈、歌唱、讲演、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设计实践课,让学生主动参与、融入到课程中,通过“身居其中”的作品创造与意义构建,让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更加丰富与深入地认知和体验爱国、民主、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念,使抽象的概念、观念感性化、形象化。
(四)强化网络教育,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
强化网络教育首要的是强化网络使用的监督与指导,国家应根据网络安全状况,不断完善互联网使用监管机制,高校也须不断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规范网络生活,消除其负面影响。其次,要注意提升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其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强其抵御网络诱骗等风险的警惕性。另外,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本校大学生实际特点,在充分了解其群体文化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性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创作富含公正、法治、民主、敬业等元素的网络文化作品引领学生。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自行开展网络实践,创作舞蹈视频、歌曲音频、动漫故事等自媒体作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样的方式“打造自媒体微文化……用有着较强直观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的形式来吸引他们的学习与参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渗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