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递进式”模式在教师职后培养中的运用分析
2023-02-11庄本军
庄本军
【摘 要】本文对教师分层双线培养目标与原则进行分析,阐述了“双线递进式”模式在教师职后培养中的应用要点,包括基础技能训练、专业能力训练和师德培养等方面,最后提出“双线递进式”模式的优化措施,力求通过实施分层培养,即面向新教师落实三年递进式培养模式、加强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创新骨干教师培养思路等方式,使各层级教师专业能力、师德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双线递进式”模式 教学团队 专业能力 培养方案
没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学校便很难得到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也会面临人才断层的局面。加强教师培养对学校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笔者提出“双线递进式”模式,通过将教师分成不同层次,从专业能力和师德素养两条线着手培养,促进教师整体实力提升。
一、教师分层双线培养目标与原则
1. 培养目标
在教育均衡发展基础上,对在校教师分层双线培养,使整体教育理念得到革新,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在教师分层后,相同层次教师朝着既定目标进行集中式培养,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形成适用于现代化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梯队。据调查,部分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呈现金字塔型,即青年教师数量众多,虽然学历较高、专业基础扎实,但教学经验不足;中年教师次之,虽然拥有丰富的经验,但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拥有高水平、高职称的骨干型教师最为稀缺。笔者将教师分为三个层次,即新教师、合格型和骨干型(见表1)。
2. 培养原则
“双线递进式”模式是一项长期工程,应结合教育发展规律,将均衡发展理念体现出来,坚持教师自主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思维复杂程度、逻辑顺序等,将教学能力分成三个训练模块,在建构主义理论引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并从专业能力、师德素养两条线着手,致力于整体教学能力提升,在此期间应遵循的培养原则如下。
一是阶段性原则。分层培养是通过课堂教学、科研活动、师德培养等多个环节来实现,基础教育本身存在特殊规律,是动态循环的过程,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划分教师层次,分流程、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素养,不可急于求成,以免走上形式化道路[1]。
二是课堂主导原则。教师培养应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在提升教学效果层面下功夫,而非单独追求表面形式创新,要求结合学生需求,对课标、课程内容、教材知识等准确把握,立足教师现有水平和期望达到的水平,尊重教师主观意愿,自愿申报、选择所属层次,使其主动接受培训。
三是整体提升原则。分层递进培养是从个体提升到整体提升的过程,其目的不是将教师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追求共同发展,因此,在培训方案制订上应坚持整体提升原则,树立团队协作意识,体现在同一层次教师交流、多层次教学资源共享中,使每位教师都能有所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双线递进式”模式在教师职后培养中的应用要点
1. 基本能力训练
教师基本能力从板书设计、语言表达等方面着手。优美的板书设计可辅助教学,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以直观形象的脉络图、思维导图形式展示,可降低学习难度,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语言表达作为基本能力和素养,由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构成,吐字清晰、用词准确的表达更易得到学生认可,帮助其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而富有感情色彩、抑扬顿挫的艺术语言更易吸引学生注意,使其产生学习兴趣。但是上述技能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长期训练才可提升。这就需要开展递进式训练,迈出基本能力训练的第一步,只有教学功底扎实,才可使后续培养游刃有余,顺利达到预期效果。
2.专业技能训练
该项训练侧重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方法选择与课件制作等方面。经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一系列相关科目的学习,教师能够牢牢把握学科知识结构,拥有一定专业功底。在递进式培养中,创新技能也是專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教学理念与方法革新、教学资源创新等,作为优秀教师,应懂得如何将创新思维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如课件制作、问题引导、实验设计等,上述内容属于综合思维的外在体现,也是理论和实践融合的过程。通过该模块的实施,可使教师不再一味的模仿,而是学会独立思考,灵活创新,拥有独特的教学风格[2]。
3. 师德师风培养
学校在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同时,要对教师思政教育、师德师风水平提升给予高度重视。在“双线递进式”模式中,一条是业务能力,另一条便是师德素养。在培养中,学校应注重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即教书育人、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服务人民的社会理想中,才能承担起育人的重任,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包括道德意志、道德情感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以良好的道德情感使自身充满正能量,进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充满德性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师德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应实施递进式模式,即“参与—体验—反思—行动”,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等师德实践中,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与其他教师交流互动、分享经验,对自身师德情况进行反思和完善,通过实际行动提高自身师德水平。在教师综合素质培养中,应促进新教师、入职3年内教师参与师德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总结经验、反思体验、最终成长为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的教学人才。
三、“双线递进式”模式在教师职后培养中的优化措施
1. 实施“三大工程”,促进分层培养整体推进
在教师分层双线培养中,将校内教师分为三个层次,即新教师、合格型教师与骨干教师,在培养实践中面向不同层次的教师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通过实施“三大工程”,促进各层教师能力提升,实现整体推进目标,具体如下。
一是新教师培养工程。面向新教师,以快速适应教育发展要求为目标,争取早日成为合格型教师。在培养过程中,由校内骨干教师担任导师,采用“一对一”师徒结对的方式,为新教师制订五年教学发展规划;定期组织新教师到名校参观学习、开展专题培训活动,促进新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朝着培养目标迈进;采用“诊断课”“汇报课”等形式,对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情况进行评估,举办“新教师沙龙”,促进新老教师的经验交流、资源共享,为不同层次教师共同成长提供平台和机遇。
二是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面向年龄在30~50岁的中年教师,致力于提高教学素养和进取心,早日成为教学中坚力量。在培养过程中,创建合格型教师进修班,通过线上线下联合培训形式,使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不断提升自己,并积极参与学科理论集训中,依靠集中学习形式,对课程目标、教学理论、专业知识等进行探讨,夯实该层次教师的理论根基,还要开展竞赛课、研讨课、专题讲座等,对成员开展专业知识竞赛、教学比武等,达到以赛促教、以考促教的培养效果。
三是名校帮扶工程。面向教学经验丰富、教学风格突出的骨干型教师,通过名校帮扶工程、名师工作站等方式,培养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拥有强烈责任感与科研能力的教学名师。该工程是均衡教育发展的核心所在,通过与名校签订教师培养协议,制订学期、单元、课时教学目标等方式,使培养计划更加详尽;创建“教师拜师成长”考核,要求每周做听课记录、每月反思总结、每学期汇报拜师成果等,在名校名师帮扶下,全面提高骨干教师的能力水平[3]。
2. 面向新教师,落实三年递进式培养模式
新教师培养是“双线递进式”教育的基础所在,应坚持分梯次、分重点的连续式培养原则,使新入职教师能够快速适应岗位,为骨干教师队伍储备力量,为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对此,开展三年递进式培养工作,具体如下。在培养周期与目标方面,第一年为见习期,培养目标设定为适应岗位环境,逐步参与实践活动,根据新入职教师谦逊好学、进取心强的特点,开展岗前培训工作,通过专题讲座、基本功竞赛、职业道德教育等方式,使新教师对岗位专业要求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尽快适应岗位需求;第二年为胜任期,注重教学能力培养,从教学实践、班级管理两方面入手,依托校本培训、区级培训等方式,使新教师在研修中不断成长,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第三年为创优期,重点在于提高师德素养,彰显新锐魅力。新教师经过两年培养,在教学能力方面已经具备扎实功底,在“双线递进式”模式下应注重“第二条线”,即师德师风的培养,从职业道德、教育理念、职业情感、综合素养等方面,创建课程框架;在培养方式上,应对新教师实施必要的帮扶举措,例如,实施新教师跟岗“双师制”,为新教师分别配备本校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前者跟岗至少一学年,后者至少一学期,提高新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与班级管理能力。
3. 加强青年教师思政教育,提高师德水平
一方面,完善师德培养机制。学校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面向青年教师讲述教师职责与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使其自我约束;同步创建师德师风问责机制,充分发挥制度约束作用,针对违反师德和隐瞒不报等行为进行问责;开展培训活动,鼓励更多青年教师参与师德培训活动中,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案例引导、整合社会资源,邀请优秀教师代表与标兵分享先进事迹等方式,在广大青年教师群体中发挥模范作用,明确努力方向。另一方面,营造青年教师育人氛围。学校应将优良师德师风打造成校园文化一景,通过张贴宣传标语、配备先进办公设备、打造温馨办公环境等方式,为教师积极进取提供基础保障,使其在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校园氛围内,激发育人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职业价值[4]。
4. 创新培养思路,扩展骨干教师队伍
骨干教师作为学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是教学成果的主要贡献者。在“双线递进式”模式中,应创新培养思路,结合教师结构现状,通过创建名师工作站、搭建多元学习平台等方式,针对中青年教师定点培训,使工作站成为名师孵化地,扩展骨干教师队伍。在名师工作站建设中,学校借此平台,每周开展教材深层解析、专题讲座、学科素养提升等内容交流活动,在名师引领下,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均得以提升,还应积极创建龙头教研组,各校骨干教師互帮互助,协同共进。此外,学校还应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创建多元学习平台。“走出去”是指为教师提供更多外出学习和深造的机会,通过参加省级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课堂校验等活动,或者实地参观名校,学习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开拓视野,掌握更多新技能,增强校内骨干教师的硬实力。“引进来”是指学校可整合社会资源,邀请教育界专家学者到校指导工作,创建常态化名师进校制度,持续跟进教师能力培养工作,有助于整体师资力量提升,为双线递进模式开展提供保障[5]。
教师业务能力、师德水平与素质高低对学校教学水平具有直接影响,为了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应致力于培养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卓越教师”。对此,学校应坚持阶段性、课堂主导、整体提升的原则,将校内教师合理分层,面向新教师、中年教师、骨干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并在“双线递进式”模式应用下,从业务和师德两方面着手,循序渐进地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整体师资力量增强,实现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广,颉静,郜红晶.新时代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师德养成的实践路径——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山东高等教育,2022,10(4):66-68.
[2] 徐群飞.“双线递进式”高职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以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会计专业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9,34(2):21-25.
[3] 谭晓峰.高职商务经纪与代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兼述“双线三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内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27(4):64-67.
[4] 王雪莲.“三阶递进式”中职“名·星”师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21(18):53-56.
[5] 王知乐,姜荣斌,叶伟.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双线并行培养模式探索——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2021,20(5):68-72.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