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劳动小岗位,家校协同开展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

2023-02-11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小学

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探秘管理员家校

范 君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小学

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2020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同年10 月,为了有效落实此意见,又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2022 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把劳动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

劳动教育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劳动观念还未完全转变,在传统观念中,谈到学生劳动,往往指学生体力劳动,比如排桌椅、扫地、擦黑板等。劳动形式单一,劳动内容固定不变,这种劳动任务很难促进学生实际劳动能力的提升,更谈不上劳动品质的塑造。

新时代的劳动教养呼吁我校要探索新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劳动形式。劳动功能不能只限于进行简单劳动行为,而应覆盖日常学习生活全过程;对学生的劳动不能只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中劳动行为的有效性及是否实实在在锻炼了学生的行动能力,劳动应从单一的“检查做”走向多元的“有效做”,从“被动”走向“主动”。因此,我校通过设置劳动小岗位、家校协同来开展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丰富、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挖掘劳动岗位,建立家校劳动岗位一体化

(一)开展探秘班级活动,寻找岗位

班级劳动岗位的落实以劳动教育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履行岗位的过程中提高劳动认知,培养劳动技能和养成劳动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级劳动岗位除常规岗位之外,尽可能较多地设置新岗位,应设尽设。这些岗位是根据学生日常在校学习生活所需而设。劳动岗位的价值应在于真实地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起到助力。针对这个目标,开展班会“劳动岗位探秘”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寻找班级中一些重要的且容易被忽视的岗位,并设计了“岗位探秘表”(见表1):

表1

这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劳动点,唤醒学生对劳动的主动意识,初步转化被动的劳动行为。

(二)设置多个劳动岗位,明确职责

劳动教育可以通过小岗位去实现,依托小岗位,明确劳动内容和标准,把劳动由抽象变得具体,由无从下手到有章可循。这样,学生在劳动时不仅有了具体的实践方向,还将劳动教育日常化、生活化。在“岗位探秘”活动后,40 多个劳动岗位应运而生(见表2),有趣的“岗位探秘”活动不仅让学生自己探寻了新的岗位,更让他们开启了劳动实践。

表2 岗位名称表

学生清晰岗位职责能快而有效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小岗位。围绕学生班级生活,展示生动形象的劳动情景剧,让学生明晰劳动小岗位的职责,本文以灯扇管理员为例。

第一幕:上体育课或去专用教室上课前,灯扇管理员要关闭教室里的电灯、电扇;离开专用教室时,灯扇管理员要及时关闭电灯、电扇。第二幕:放学时,灯扇管理员要关闭电灯、电扇,并关注电脑是否关闭,如未关闭,及时提醒电脑小助手。第三幕:教师上课使用多媒体时,灯扇管理员及时关闭前排照明灯;多媒体使用完毕,及时关闭。此活动丰富了班级小岗位的种类,从常见的讲台管理员、图书角管理员、卫生角管理员等到新设的雨具收纳员、垃圾袋专项管理(培训)员、公用物品领取员、防疫物资管理员等40 多个小岗位,覆盖了班级的各个方面。

(三)实时链接家校活动,延续岗位

学生在校探秘到了新的劳动小岗位,趁热打铁,家校共育才能将活动作用发挥到最大。于是,我校设计并开展了家庭岗位探秘活动(见表3):

表3

家庭岗位探秘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校动员家庭成员齐参与,通过“家庭岗位探秘活动任务单”,寻找岗位、制定计划、总结情况和评价表现四个方面层层推进,把小岗位的这种形式落实到家庭中,设置同样的家庭小岗位。

无论在校,还是在家,小岗位方便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更起到了提升学生劳动能力、培养学生劳动责任心的作用。充分挖掘学校、家庭所需求的实用劳动小岗位,建立家校劳动岗位的一体化,将劳动意识融进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提升劳动趣味,丰富家校劳动形象多样化

(一)创新岗位名称

结合岗位特点,给自己的小岗位取各种朗朗上口的创意名字,这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创新劳动教育形式的做法。如雨具收纳员取名“小伞收纳师”、版面图钉管理员取名为“小钉子”、传达室取物员取名“飞毛腿传递员”、公共物品领取员取名为“校际快递员”……在小岗位的劳动过程中,同伴之间往往喊的不是学生名字,而是这些有趣的小岗位名称,名称喊得响,使得学生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劳动更积极。

小岗位的设置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首先,根据班级实际和自身优势,探秘班级,寻找小岗位。其次,根据探秘到的小岗位,设置岗位名称,明确岗位职责;教师及时记录,并梳理岗位进行分类。最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出趣味性的小岗位名称,让每个学生都乐意在小岗位上发挥才干。

(二)趣化岗位形象

兴趣是学生投入劳动的动力。利用这一认知,让学生结合小岗位特点来设计岗位形象画,大胆的色彩碰撞、充满童趣的图画风格、主题鲜明的劳动内容,将一个个岗位形象跃然纸上。贴画上还需要落款小岗位管理员的名字,这样哪位同学负责,负责什么,一目了然。

小岗位形象贴画出现在班级的各个角落。例如,雨具收纳岗位形象贴画上画着几把小雨伞,整齐地排列在收纳架上,下面落款:小伞收纳师徐某修;版面图钉管理小岗位的形象贴画上是一枚趣味卡通图钉,下面落款:小钉子刘某辰……这些遍布在教室每个角落的形象贴画,趣味十足,颇感温馨,激发了小学生做好岗位负责人的热情,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增强劳动能力,实行家校劳动评价多元化

在劳动岗位实践过程中,劳动岗位评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劳动岗位实践的重要环节。小岗位系列活动的落实和实践,为学生带来了更多劳动锻炼的机会,加深了学生对劳动的认知。

活动后,通过学生自评、小伙伴互评和家庭成员评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提升劳动小岗位评价的时效性,鼓励学生践行劳动,将劳动认知转化为劳动实践。借助表现性评价,评选“岗位小达人”“岗位守护者”“岗位爱心员”等,并对学生在小岗位中的劳动表现开展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设置的小岗位在家校中的作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成效、参与岗位频次等;多方面的劳动评价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增强了劳动意识,培养了劳动习惯,提高了劳动技能实现了知行合一。

在家校协同共育的劳动实践中,学生体验了丰富的劳动小岗位,不仅习得了劳动知识和技能,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还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了优秀的劳动品质。在小岗位的历练中,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猜你喜欢

探秘管理员家校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蕨类植物大探秘
探秘解忧岛
探秘牂牁江
探秘“图不灵”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