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2023-02-11邵枝定许忠强许利
邵枝定 许忠强 许利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安徽 芜湖 241000)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循环突然中断,致使脑组织坏死,约占脑梗死的70%〔1,2〕。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3〕。治疗该疾病主要以溶栓为主,最大限度修复神经损伤,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机体微循环状况,尽可能减少疾病后遗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4〕。阿加曲班作为抗凝血药,临床上主要用于发病48 h内的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及神经症状(运动麻痹),提高患者日常活动〔5〕。阿司匹林是水杨酸的衍生物,可抑制血栓素的生成,降低血栓发生风险,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卒中〔6,7〕。有研究表明〔8〕,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药效果更优。丁苯酞是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通过提高脑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I2水平、抑制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活性等机制,减轻患者脑水肿程度,增大缺血脑区的血流量,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脑能量代谢,同时能够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9〕。本实验旨在探究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联合组女15例,男30例;年龄40~90岁,平均(64.20±12.59)岁;体重指数(BMI)18.1~25.9 kg/m2,平均(21.69±1.87)kg/m2;病程(发病至送入医院时间)2~40 h,平均(20.33±8.23)h;高血压22例,糖尿病20例,高脂血症12例。对照组女17例,男28例,年龄46~88岁,平均(69.22±11.28)岁;BMI 18.0~25.7 kg/m2,平均(21.36±1.69)kg/m2;病程4~35 h,平均(19.93±7.09)h;高血压19例,糖尿病16例,高脂血症1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疾病诊断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10〕中急性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均经过头颅 CT、磁共振成像(MRI)及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为脑梗死;(2)均为初次发病,且病程≤48 h;(3)患者对实验用药丁苯酞、阿司匹林及阿加曲班无明显过敏现象;(4)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且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排除标准:(1)存在颅内肿瘤者或颅脑外伤者;(2)严重心、肝、肾及凝血功能障碍者;(3)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者;(4)对本研究中所涉及的药物过敏者;(5)近1年内进行颅脑手术者;(6)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7)研究中途退出者。
1.3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即纠正体内水电解质紊乱,降低颅内压及脑水肿,积极控制自身基础疾病(降压、降糖、降脂),稳定斑块,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并预防并发症。对照组:依据指南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100 mg/粒,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1粒/d。阿加曲班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93333,规格:20 ml∶10 mg,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60 mg/d,用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73234,规格:500 ml∶4.5 g,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稀释,持续静脉滴注48 h,在第3~7天10 mg/次〔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73233,规格:250 ml∶2.25 g,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均在3 h内静脉滴注完毕,2次/d。7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联合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丁苯酚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 ml∶25 mg∶0.9 g)静脉滴注,2次/d,100 ml/次,滴注时间≥50 min,且两次用药时间间隔≥6 h,连续治疗14 d。
1.4评价指标 (1)神经功能情况:治疗前、治疗7 d及14 d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11,12〕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评分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比,总分42分;(2)炎性因子:分别抽取两组治疗前后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室温静置10~20 min,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10 c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操作步骤严格依照试剂盒说明要求进行。试剂盒均购于上海广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凝血功能指标:静脉采血后,采用凝血分析仪检测患者D-二聚体(D-D)及部分活化凝血酶活化时间(APTT);(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及出院3个月后对两组进行Barthel指数(BI)评定〔13〕,包括大便(0~10分)、小便(0~10分)、修饰(0~5分)、用厕(0~10分)、进食(0~10分)、转移(0~15分)、平地步行(0~15分)、穿着(0~10分)、上楼梯(0~10分)及洗澡(0~5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5)用药安全性: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神经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 d及14 d,两组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降低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情况比较分,n=45)
2.2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hs-CRP及Hcy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D-D水平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PTT水平明显升高,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B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及随访第3个月,两组均明显升高,且联合组上升幅度更显著(P<0.05),见表4。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分,n=45)
2.5两组用药安全性比较 研究期间,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例(8.89%);胃肠道不适2例,食欲减退、头晕头痛各1例〕略低于对照组〔7例(15.56%);胃肠道不适3例,食欲减退2例,头晕头痛、皮疹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2,P=0.334)。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以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控制基础疾病(调脂、降压、降糖)等为主要治疗方式。由于脑梗死的缺血缺氧状态导致脑部神经组织损伤,致使脑神经功能障碍,会造成患者认知功能异常,肢体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4〕。阿加曲班属于人工合成的低分子精氨酸衍生物,由于其能直接与凝血酶催化位点结合,故能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达到抗凝目的〔15〕。阿司匹林能与血小板内花生四烯酸的氨基酸残基结合,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活性,通过阻止血栓素A2生成,减轻脑血栓形成〔16〕。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够调节血管再灌注,促进缺血区微血管再生,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15〕。
本研究表明联合丁苯酞能有效提高阿加曲班、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对患者脑部缺血状态的改善效果,促进恢复脑神经功能,且并未额外增加不良反应,与杨东娜等〔17〕研究结果相似。炎性指标中,hs-CRP是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及IL-6等炎性因子的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时相反应蛋白,当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时,患者脑组织发生损伤,产生炎症反应,损伤脑血管内膜导致其水平升高。Hcy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的一个中间产物,高水平Hcy是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一个预测指标,能够产生血管炎症反应,抑制内皮细胞的恢复〔18〕。治疗后,两种指标水平均降低,提示患者脑组织损伤得到了控制,缺血半暗带区的脑组织得到恢复,血管炎症反应得到消除,内皮细胞也能够及时得到恢复,与丁苯酞能够通过阻断导致脑损伤的病理环节,改善脑部血流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氧自由基的水平,改善新生血管,防止血管重构抑制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发展有关〔19〕。凝血功能中,APTT在高凝状态下会明显降低,能直接反映患者凝血功能水平;在脑梗死血栓形成时,患者纤溶系统会得到继发性激活,致使机体在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发生降解,产生大量D-D,是反映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活化分子的标志物。在治疗后,APTT呈现上升,且D-D水平呈现下降,与刘筱蓓等〔20〕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提示联合丁苯酞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本研究结果提示丁苯酞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资料。
综上,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加曲班治疗能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提升患者自理能力,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