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23-02-11姜锦升
姜锦升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福建 厦门 361102)
高职院校体育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其中包括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体育延伸产业以及体育边缘产业几种。目前对高职院校体育产业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优化体育训练,更能促使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发展,完善其发展目标,并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1、体育产业概述
体育产业(生产体育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指的是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经济类活动的集合,指的是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与其他经济产业具有相同性,也就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市场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同时该产业发展又有其特性,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提升居民身体素质,推进社会持续发展,振兴民族精神,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于中华文明进步。体育产业概念较为复杂,包括有形的体育用品,同时也包含无形的体育服务。体育经济部门中包含市场企业,同时也包含从事该经营活动的各种机构如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团体等。广义上来说,体育产业指的是与体育项目有关的一切经营活动,包含生产与经营两部分;狭义上来说,体育产业指的是体育服务业以及体育事业中能进入到市场中并获取经济利益的部分。
但值得注意的是体育产业并不等同于体育事业。体育事业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社会的精神文明需要,更加注重体育的社会效益。体育产业的主要任务是谋取经济利益,更加合注重体育的经济效益。社会经济发展使得群众的体育需求不断提升,体育不仅少数人的专利,尤其是全民体育理念的产生,社会群众对于体育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体育事业的产业化日益完善,体育已经成为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特殊娱乐消费品。为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院校体育产业也应得到不断更新与发展,解决其当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优化进步。
2、高职院校发展体育产业的优势
2.1、品牌效应
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消费者消费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品牌效应。体育产业为实现其经济效益,也更加注重品牌这一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价值。品牌效应对体育产业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体育产业市场竞争实际上就是品牌竞争,在市场不断成熟下的背景下,“某高职院校”品牌可能会对高职院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积极影响,产生较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为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推进其产业运行。
2.2、运营成本低
高职院校体育设施、体育馆建设等多使在政府投资基础上建设的,对于体育场馆以及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也是由学校出资,雇佣学生完成的。该管理方式能最大程度上节省人力以及物力的消耗,能减少该产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消耗,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体育开发以及运营成本。
3、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3.1、管理理念有待提升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居民疲于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了生活努力打拼。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居民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亚健康现象频发,并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年轻的高职院校学生,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沉迷网络,不愿意出门运动,外卖、快递等代替了出门,导致学生的身体状况不断下降。虽然近几年政府注重对体育行业的推进,加强对于高职院校基础体育设施的投入,搭建并不断完善体育馆建设。但很多情况下高职院校斥巨资搭建的体育馆以及体育设施出现了闲置的情况,不能真正发挥体育设备的作用。部分高职院校也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实际需要制定体育产业管理计划。除此之外,部分高职院校体育产业管理人员思想意识以及理念存在不到位情况,不能深入接触并接受体育产业。该情况使得体育产业发展效果受到制约。
3.2、体育产业发展体制与机制有待完善
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产业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以及机制。例如,学校体育馆缺乏明确的体育产业管理部门,在管理体育产业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在其运行过程中各个部门权利、责任以及义务不匹配。部分高职院校制定体育产业管理运营体制以及方案前没有对市场进行调研,也没有向专家验证,虽然能将管理方案以纸质形式表达出来,并出具书面文件,但仍缺乏完整的奖励机制,不利于充分发挥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在其管理中缺乏专业的体育产业管理制度,不能对高职院校体育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导致部分体育设施闲置,影响其使用效率。
3.3、发展仍有很大空间
高职院校为开展体育产业,需要耗费较多经费。并且高职院校目前招生进一步扩张,导致校园设施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在这一基础上,师生人均体育设施以及场所变小,导致高职院校对于体育场所以及体育设施需求量加大。在这一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目前的资金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体育产业的正常发展。为满足体育产业发展需要,应进一步以多种形式完成资金筹借,这也是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体育教师作为高职院校体育产业的主导人员,应从全局出发,在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借助高职院校本身优势,发挥教师自身特长,并有计划的结合院校实际以及学生特点,了解周围社区居民健身特点以及对体育产业的需求。在了解体育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完成体育策划,开展体育竞赛服务,构建完整的体育品牌等,实现体育保健咨询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出完整的体育活动策划,并为体育俱乐部建设以及体育产业发展做出贡献。以此才能真正构建高职院校独特的体育产业,真正意义上将体育产业做大做强,获得规模化收益。
3.4、高职院校体育职能制约其全面市场化
虽然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在社会对体育关注程度逐渐提升的基础上得到有效发展,但该体育产业从本质上来说仍处于初级阶段,与社会中体育产业逐渐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差距大的同时还意味着该产业的发展空间较大,能增值的空间也较其他企业大。体育产业为拓展市场,就应同时具备产出以及投入双重条件,并且投入应小于产出才能获得利益。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市场化与经济体育产业市场化出现本质上的不同,主要原因是体育仅仅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一部分,其实行过程是在高职院校内部这一狭小空间中,并不能覆盖至全社会,在其运行以及发展过程中与外界社会产生的联系较少,忽视体育产业对其周边环境以及学校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这些因素也就决定了高职院校体育市场的狭窄性,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较少,很少接受外界投资。这一情况也对高职院校体育产业走出校门,社会化的实现造成阻碍。
3.5、逐步发展高职院校商业体育
高职院校在体育产业不断发展中,逐步尝试商业体育,能积极利用高职院校当前具备的体育场资源,完成体育场馆的租赁,部分学校能成功地利用现有场馆开发体育产业。高职院校商业体育产业主要依靠校园场馆以及设备等硬件设施开展,但忽视了结合体育教师这一软件。高职院校应积极借助其自身优势以及产管优势,开设体育建设、武术、愈加等体育项目,完善俱乐部建设,结合建设与表演、竞赛等形式,构建大规模体育赛事,完成体育产业发展。但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多以校园体育为主,虽能初步开发商业体育但开发程度也不高,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需要结合走出去与引进来,构建规模化的体育产业链。高职院校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置于不懈追求,才能取得收获。
4、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策略
4.1、引入市场机制创新产业发展
高职院校在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发展体育产业,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本质要求。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体育产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也应做出不断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基本上是按照计划经济思想发展,政府拨款情况以及投资情况决定高职院校体育设备以及教育规模,决定体育馆建设情况。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很难将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很难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导致其与社会发展适应性不强,这也是体育产业与体育教育不能有效吻合的重要原因。为此,高职院校应突破传统思想束缚,与市场衔接,在市场调研中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了解消费需要,并在体育产业中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了解并学习社会产业的发展经验,对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工作做出相应的转变,并予以改进。高职院校还能采用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并充实经费,弥补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结合理论与实践,逐步完善体育产业的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同时还应在其发展过程中构建长效机制,推进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其的社会化与商业化。体育教育工作的社会化还能帮助社会缓解体育资源不足的情况,弥补学校资金短缺等情况,能实现高职院校与市场的高度融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中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融合,实现高职院校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较为适合高职院校自身创新与发展的方式。
4.2、推进校企合作
深化校企合作,实际上就是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与体育经济发展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借助双方资源,并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过程,能同时提升双方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高职院校在体育产业发展中能提供较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师资力量以及场所器械,体育产业企业能为体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企业与院校之间形成互补优势,能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完成对体育产业品牌的宣传,打造品牌效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体育消费人群,实现消费者的集中,进而达成互惠共赢的局面。该管理方式既能有利于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实现品牌宣传发展。
4.3、加强人才管理大力引进人才
高职院校与教育以及体育产业发展融合,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需要相对较为专业的经营管理团队作为支持。高职院校中汇聚了大量优秀的体育教育人才以及专业精英,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人员很少与社会环境产生接触,其工作内容主要是教学以及训练,很难实现对体育产业的有效经营管理,同时高职院校中还缺少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专业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应注重对于人才的整合,集结一批优秀教师以及专业人才,积极引进懂得经济管理以及财务法律的专业人才,培养一批既能开展教学工作,开展训练工作,又能实行体育产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团队。专业人才队伍的投入既能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又能充分实现对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团队能力与素养的培养。
4.4、完善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发展体制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体育市场化运行模式管理。学校应逐渐对部分不合理的体制予以管理,使得体育产业经营情况更加规范化,以推进其高效、快速、透明发展,更加适合学校以及师生的需要。高职院校成立专门的产业管理机构,并设立完善的职能部门,并在高职院校中选拔高素质、具有责任心的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并且还应在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发展前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运营机制,明确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以及路径,共同思考其发展过程中的权利、责任与利益,创新管理模式,统筹协调管理、运营以及监督工作,积极完成经营性资产投资工作,确保增值保值与收益的经营工作的规范性。
4.5、教育改革与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相结合
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先天优势,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是社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对学生身心健康予以培养,让学生具备较强的智力、品格以及体育功能进行培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导向能力,让其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运用体育专业技能,将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必然需求。同时高职院校学生也是新时代背景下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人才资源。
高职院校体育产业的大力发展需要人们从思想上发生改变,树立健康人生以及终生体育的目标,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终生体育的目的是对学生的体质予以培养,满足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体育产业之间形成高度融合,能对高职院校学生产生影响,让高职院校学生形成终生体育意识,完善人力资源培养,对人才的培养结果产生深刻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能为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工作的运行奠定基础,推进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6、拓宽体育产品范围
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与教师数量较多,覆盖范围较广,学校体育产业工作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特点,并牢牢把握住这一特点,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体育馆以及体育设施的优势,通过对体育馆以及体育设施的共建、租赁以及交换等方式获取经济效益。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并宣传建设娱乐行业,让广大教师以及学生群体能深刻意识到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娱乐活动中,实现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将其与高职院校特色体育经营活动密切联合。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张体育产业市场,扩大经营范围。高职院校还能积极开展竞赛表演工作,将竞赛表演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商品,不断扩张体育行业的发展领域,同时带动体育竞赛以及表演工作,完善体育服务工作,拓宽市场,积极借助体育广告,实现市场的发展,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其中,参与广告投资。最后,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体育培训工作,大力完善体育培养市场的开发,让广大消费者能掌握先进的运动知识以及技能,不断提升运动技能水平,提升全民体育经济意识。高职院校能充分借助高职院校的这一优势,为消费者提供咨询、培训以及比赛服务,开展各种体育人才培训工作。
4.7、深挖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受众范围
当前在体育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背景下,各个高职院校纷纷开展体育俱乐部。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学生还能借助体育俱乐部这一载体,对其自身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或特长体育项目进行训练以及学习。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是以高职院校体育馆以及体育器材为基础的。此外高职院校还能开展各类课外辅导工作以及训练活动,举办比赛以及娱乐休闲活动,提升体育产业对学生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学校周围居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对体育健身设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高职院校为实现体育产业的发展,能不断与社区接触,并结合居民的运动习惯与需求,积极与社区体育产业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社区居民也将为高职院校体育产业建设工作做出贡献。故高职院校为推进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除高职院校内部学生外,还应充分挖掘校外群体。
5、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该产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并且所占比例不大,但其发展速度较快。高职院校体育产业是以高职院校为基础开展的体育产业,其发展规模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有密切关系,在高职院校的不断努力下,该产业的发展质量在不断提升,发展方式不断完善,受众群体也在不断扩大,能日益满足群众的运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