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转折的逻辑

2023-02-10郝臣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唯物史观马克思

【摘要】为了更好理解唯物史观的历史发展链条,以劳动为线索阐述了马克思对于唯物史观认识的高度中的雏形阶段。从认同到批判扬弃绝对精神论,马克思逐渐认识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理论也仅仅只是书斋中的臆想,无法经受住现实的考验。在参与政治实践过程中,马克思逐渐开始动摇了对黑格尔唯心史观所坚持的普遍理性原则的信仰。论述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是从物质生产内部矛盾运动出发来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这构成了唯物史观的最早雏形。

【关键词】马克思|唯心史观|唯物史观|劳动|异化劳动

在《莱茵报》时期,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是具有“普遍性原则”的绝对精神世界。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唯物史观。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是多重的。其中,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影响最大,早期的马克思也是青年黑格尔派。在唯物史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之前,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的理论学说对马克思的启发有巨大作用。可以说,《莱茵报》时期的“实践”提法尽管还没有成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概念,却已经以萌芽的形式潜藏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字里行间。科学把握马克思由唯心史观转向唯物史观的逻辑,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觀具有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跳出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的窠臼

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批判理论还不系统,更多的是借用了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概念。黑格尔唯心史观将绝对精神视为世界的内在本质,主张只需改造精神世界即可。这显然与现实社会中人们是以物质利益为出发点相矛盾。马克思逐渐认识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理论也仅仅只是书斋中的臆想,无法经受住现实的考验。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系列文章中阐述了对出版自由的看法,认为人们为不同的群体做出的出版自由的辩论实质上是在为不同群体的利益做辩护。马克思将这些不同的群体进行了等级的划分,为后续阶级斗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前提。没有发现市民社会是怎样决定国家以及国家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只是发现了不应只站在当事人意志中来解释[1]。总之,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已经开始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现实问题出发来思考国家与法的本质,这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石。

二、扬弃异化劳动理论——清算黑格尔唯心史观道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标志着马克思向唯物史观前进了一步,他在《手稿》中首次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等各种历史文献和思想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考察,尤其是全面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唯物史观的最早雏形。

(一)劳动活动的人的本质——现实的物质劳动

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劳动能动性和自由自觉性。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沿用了费尔巴哈关于类本质说法,把“人的感性自然性与主体能动性是分裂的”扬弃为把“劳动的主观能动性还给了人这个劳动主体,劳动从思辨的精神世界解放出来”“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2]。马克思从异化出发就是从现实出发从人的本质出发。《手稿》里的大概内容:第一,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并分析了通过扬弃异化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第二,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给工人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第三,较为系统阐述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绝对理念的自我异化的劳动观点,作为《手稿》的核心概念,异化劳动的意义在于从物质生产出发解释人的本质异化问题,并提出了克服异化的途径。这充分说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因而构成为唯物史观创立历程中的重要概念。

(二)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性——生产关系的雏形

其一,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社会实践主体和实践对象的关系。工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却在社会实践中处于严重恶化的被动地位,这种实践对于工人而言具有最大程度的不合理性。马克思首先看到的就是就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的这种社会实践的不合理之处。由于工人或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而存在,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他们自身就会变得越廉价。

其二,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社会实践主体和社会实践本身的关系。一方面,工人从事外在的劳动并非自主自愿,他们在劳动中无法肯定自身,感受到的是对自身的否定;另一方面,这样的劳动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工人的需要,工人既无法决定自己的劳动过程,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劳动结果。马克思已经看到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核心正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他一定会把异化劳动理论发展为生产关系理论。

其三,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社会实践的感性客观性和主体能动性。马克思在《手稿》中已经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的社会关系的结果,理解为人的社会活动,具体包括人的产品关系和劳动关系。异化劳动第三个规定告诉我们,人的类本质的实现或复归体现为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重新占有或曰异化劳动的不断克服,最终体现为克服劳动过程中不断产生出的阻碍生产发展的各种对立关系。因此,异化劳动前三个规定中已经蕴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思想。

其四,人与人关系相异化——社会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现象均源于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在市场上,资本家出售了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在扣除工人的工资之后,所得余额就全部归资本家所有,工人越是劳动,产品就越多,单个产品的价值就越低,工人得到的折合成商品的报酬便越少。当整个生产关系必然越来越是异化的,对劳动者而言是越来越不合理、不公正的关系的时候,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行动的可能性在下降,社会实践就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

马克思此时还没有从整体上来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也没有从整体上来理解工人阶级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力量。生产关系探索的雏形隐现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系统的社会实践学说的唯物史观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劳动创造历史——马克思的实践观初现

在《手稿》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理论为武器去分析和批判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时期异化劳动理论中所体现出的实践观与马克思成熟时期的实践观有着重大区别。主要有以下三大内容来用唯物史观解释客观规律:第一,劳动实践创造人类社会历史,劳动实践在历史发展是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其次,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是人类的发展历史。再次,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异化及其扬弃是社会发展的方式,也需要社会发展才能予以克服。马克思看到了劳动现实地改变世界的肯定作用,即要从唯物史观出发去研究劳动过程和社会历史运动规律。可以说,马克思此时离唯物史观的最后诞生并不遥远了。

三、唯物史观的雏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手稿》除了对“异化劳动”内涵规定的论述之外,马克思主要精力用在了分析包括哲学、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几乎全部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异化现象。由此可见《手稿》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论述实际上与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相当接近了,可以称之为该原理形成的前身。

(一)市民社会、国家与法

形成唯物史观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揭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这个问题,该重大问题的突破应该也是从《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研究开始的。马克思围绕着理论批判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论述了国家制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马克思全面阐释了市民社会或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不仅仅决定了国家的形式和法的本质,而且以物质生产的方式对包括宗教、道德、家庭、科学、艺术等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意识形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中市民社会指的是经济基础,而国家和法意为上层建筑。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就强调了市民社会不是一个政治概念而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念,因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而不是相反。

(二)私有财产与阶级斗争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的扬弃最终就是私有财产的扬弃。实际上,异化劳动也就是资本和劳动的矛盾运动过程。也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阶级矛盾过程。这就为马克思后来唯物史观的研究,留下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理论空间。“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2] ,马克思明确地批判“分配决定阶级”理论,指出以其作为划分贫富阶级标准的荒谬之处。《手稿》以异化劳动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从生产领域来理解阶级划分标准:将劳动者归为无产阶级,工厂资本家归为剥削阶级。此时的马克思是从现实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出发的,历史地分析了劳动、资本、土地等几个要素的互相分离,最终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为什么会必然造成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做出科学的历史分析。

四、结语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研究是着眼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着眼于现实的劳动过程的经济学和哲学考察。在当时的条件下,马克思还不理解只有阶级斗争是无法实现共产主义的,还离不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运动才能最后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人类能够得以解放的唯一的物质力量。异化劳动理論从实践出发,提出劳动创造人类历史的观点。这一观点为马克思随后对唯物史观的深入探究和系统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郝臣,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唯物史观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