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新闻宣传精神及其时代传承研究

2023-02-10金棪段颖惠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延安时期延安精神新闻宣传

金棪 段颖惠

【摘要】延安精神体现在延安时期党的各项工作中,新闻宣传领域也不例外。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上所体现的延安精神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坚守党性原则,服务革命实践的担当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牢记宣传使命,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貼近宣传对象,善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等。这些都成为党在新闻宣传领域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对新时代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延安时期|新闻宣传|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从理论到实践的成熟期。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在总体规模、结构、内容、业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为此后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党在新闻宣传领域的工作风格和理论原则,这些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延安时期新闻宣传工作虽有其特殊的时代语境,但继承延安时期新闻宣传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宣传事业助力,发扬延安精神加强新时代党的新闻宣传领域的建设,对党领导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的延安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本身就是普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重要宣传手段和组织手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表现在新闻宣传领域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宣传思想。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就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办党报、党刊的实践产生了直接影响。中国共产党“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照录了共产国际关于无产阶级报刊党性原则的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报刊其首要任务是宣传和组织群众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孕育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报理论,这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时期毛泽东党报思想的创新和贡献,不仅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党报性质与使命的认识,而且成功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逐步中国化。

延安时期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延安精神的新闻真实性原则。以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为例,在《晋绥日报》中,当时报社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刚刚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以及报刊业务并不十分了解,更不懂得报刊业务和群众工作的有机结合[1]。针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情况,报社一方面组织他们在办报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新闻理论和报纸业务,学习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文化素质与业务能力;另一方面组织他们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参加生产劳动、支援前线、整党等各项实际工作,让他们在群众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改造立场观点,转变思想感情,增长知识才干。造就了一支精干的具有革命信仰、政治水平及业务能力的新闻工作队伍。

二、坚持党性原则,服务于革命实践,明确办报宗旨的担当精神

延安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鲜明地体现了讲政治、讲党性的原则。从思想层面上看,在延安这段时间里,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党报的思想与体制逐步走向成熟。中共中央对每一位报纸工作者都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坚守党性,要听从党的指挥,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要有一份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实际工作的报纸[2]。

延安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就是在党的领导之下为中国革命事业服务的。这种领导既包括政治上、思想上的领导,也包括组织上、业务上的领导。党领导下的新闻宣传机关制定的宣传计划和报道要点,撰写的重要社论和新闻稿件,都及时向相关领导和宣传部送审。宣传中涉及的一些重要政策问题也及时汇报请示。报社派驻各地的记者和临时外出采访的人员,也注意与当地党组织加强联系,接受当地党组织的领导。报社的各级通讯组织直接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报纸的交通发行人员要直接向所在的党政机关负责。这些必要的组织原则和纪律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党对整个新闻宣传工作的具体领导和监督,使宣传工作的各个方面沿着党所指引的正确道路健康发展,服务于党的革命事业大局。

三、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

延安时期新闻宣传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表现是群众办报工作的开展。延安时期依靠群众办报拓展了党的新闻宣传的路径,它不仅是全党办报的补充性体系,更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宣传领域的表现。延安时期,报社不仅在记者工作、编辑工作中充分走群众路线,而且把群众的支持和监督当作办好报纸的强大动力。

延安人民报刊的发展,经历过从为人民办刊到人民自主办报阶段,既要让报纸工作人员深入到人民中,挖掘新闻宣传的消息来源,又要让人民自己亲身参与到办报的实践中,最终形成群众办报理论。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这驾马车上的两个车轮,它们相得益彰,相互依存,顾此失彼,厚此薄彼,都是有害的”[2]。 群众办报让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更进一步,体现了延安时期党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为马克思主义深入群众思想创造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方式,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所进行的重要创举,是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工作的产物。

四、牢记党的任务使命,矢志不移、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延安时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了完成新闻宣传的中心任务,全党同志发扬了艰苦奋斗、拼搏向上的精神。中共中央在1939年发表《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自中央局起,直至各省委、各地区党委,直至各地区的相对独立的地委、县政府,都要发行当地的报刊。党委和宣传部都要把地方报纸的编辑出版发行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中央局,分局,地区党委;而我们的省委,则利用一切手段,在各地发行自己的报刊,印制中央的报刊和图书”[3]。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下,创建了报纸、杂志等媒介,并利用这些媒介来宣传党的理论思想、扩大社会影响面、密切联系群众等,全党发扬了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即使没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为自己的工作创造条件,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和任务。随后的1941年根据《关于统一各根据地内对外宣传的指示》总体表达“延安群众必须听电台”[4]。为了中心任务,党中央对报刊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要求,第一个反应就是新闻事业的改革。《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在1942年发布主要说:“报纸是我们党进行宣传和动员工作的最强有力的武器,它每日接触和影响着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所以我们党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搞好它”[5]。延安时期的新闻工作者,在报刊的创办、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发行等工作中,无不是与艰苦的条件作斗争,在极度困苦之中创造条件,以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发扬拼搏向上的精神,不怕吃苦,为了党的中心任务而努力奋斗。

五、开拓新闻宣传方式,有效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创新精神

延安时期,在根据地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条件下,共产党通过创办出版社,建立印刷厂,筹办新华书店等方式,大力发展了无产阶级的出版事业;拓展发行渠道,逐步形成了编辑、印刷、发行三方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6]。

延安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各个根据地的报刊媒体大量涌现,为了有效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级新闻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拓展新闻宣传方式和路径。为了把党的精神和指示更好地传达给群众,在《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里,就提出要把宣传工作搞得通俗化、大众化和民族化,使各类宣传资料尽可能地鲜活起来,尤其要重视戏曲演唱等方面的工作[7]。

在当时,专业新闻从业者是极其缺乏的,所以工农通讯员事业便被各类报刊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党的早期,工农新闻工作者从分散和秘密的小股新闻工作者,发展到现在声势浩大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如从抗战胜利的3万名通讯员到三年后仅华中解放区就有4.6万多通讯员,而且每月平均3万余篇投稿[8-9]。依靠廣大的基层通讯员队伍的创造性建设,党在延安时期的艰苦环境中有效地联系了广大群众,推进了新闻宣传事业发展。

延安时期新闻宣传精神的主要内涵——实事求是,新闻真实性的科学精神;坚守党性原则,服务革命实践的担当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贴近宣传对象,善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是延安时期新闻宣传事业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

这种宝贵的思想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宣传思想的传承,它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相融合,并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焕发出了生机。从延安时期新闻宣传精神中汲取与时俱进的思想精髓,对加强新时代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建设有所裨益。“这是一件关乎国运和国运的大事,也关乎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的大事。在新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既是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又是检验我们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的一次重大考验”[10]。

在党内的各种新闻工作会议上,人们多次提出了对该工作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参加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发表了关于:“最关键的是要对宣传工作进行提升,要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其魅力和感染力,让人民群众喜欢听、喜欢看、产生共鸣,要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效果”的讲话精神[11]。这是新时期“以人为本”的职业精神的需要。习近平在2016年2月19日主持召开党的新闻媒体工作座谈会,对新闻媒体工作的责任和使命作出了明确指示:“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12]。

由此可见,延安时期新闻宣传领域形成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其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保持人民情怀等内容,无不蕴含着延安时期新闻宣传精神的光芒。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235.

[2]朱清河.“群众办报”的逻辑起点与未来归宿[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8(3):21-27.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0.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99.

[5]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357.

[6]曹国辉.延安时期的出版工作概述[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306.

[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3.

[8]朱联营.延安时期中共新闻传播思想的创新实践及当代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41-42.

[9]熊忠辉.群众办报: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闻实践[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66-75.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35.

[1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

[1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332.

【基金项目:2020年度陕西省教育厅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延安时期青年运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JY068)】

(作者简介:金棪,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段颖惠,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

猜你喜欢

延安时期延安精神新闻宣传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
延安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