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略研究

2023-02-10孙创张浩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1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孙创 张浩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不断发展,但也存在着不足。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时代爱国主义内涵,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短视频作品、虚拟现实技术创新爱国主义方式方法,加强运用榜样力量、红色文物、党史教育等方式,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略。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一、爱国主义时代内涵

爱国主义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时代和近百年半殖民半封建时期和新时代发展,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精神内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民不聊生一去不复返。国家统一、军民协和,成为新气象。新中国的诞生,使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我们在一穷二白和面临帝国主义国家敌视封锁的基础上屹立而起,关键就是靠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靠中华儿女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对祖国赤城之爱[1]。新民主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上下同心,参与抗日战争,以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熔铸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爱国主义精神内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创造出了伟大成就,对社会进行了深刻变革,把中国从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迈进到了社会主义。这一时期,工业体系、国民经济、农业生产、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快速发展和壮大。这一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与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相结合。即爱国就是要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爱国主义精神内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出这一时期伟大成就,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对外开放,冲破了思想障碍,实现了生产力蓬勃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启动实施,科技和教育陆续落地。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主要是引导青年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信念,提高个人本领,为“四化”贡献力量[2]。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新时代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凝聚全民族力量,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创新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方式方法

运用党史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下,要运用大数据技术、短视频作品、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多媒体技术+思政”为契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个性化

大数据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它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和全样本的数据链接,其特点表现在容量大、种类多、速度快。同时,它可以对教育对象思想动态进行跟踪式、样本式“画像”,对教育对象进行精准定位、精准生产、精准推送[3]。因此,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精准识别、供给、评估功能,把握教育对象行为规律和思想需求,了解其关注的爱国主义热点问题,根据不同教育对象推送不同的内容,从而提高教育实效性。通过大数据推送时,既要满足教育者的显性需求,同时考虑隐性需求,既要关注教育者真实兴趣,也要挖掘他们潜在兴趣,将党的初心和使命,内化为被教育者的品德与行为。

(二)运用短视频作品凝聚爱国主义力量

技术升级和媒介迭代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感知方式,同时也改变文艺作品的创作模式、表现形式和人们的欣赏习惯。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开讲啦》等文化节目,以及各大衛视推出的文化精品节目,得到大学生的追捧。截止202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短视频用户突破10亿。如何运用短视频传播中国价值理念,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精髓,传播新时代中国力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利用短视频引导大学生爱国情,一定要保证视频内容和质量,可以邀请党史专家把握方向。同时,也要做好后期包装,增强画面冲击力和故事吸引力,让好的短视频作品在大学生中产生辐射,成为一次红色教育的接力赛。

(三)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当前,是一个竞争性传播、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需要结合实际和不断寻求新的方式方法。如何结合爱国主义主题、结合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让爱国主义走进寻常家,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新问题。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用户提供视觉等感官模拟,让体验者身临其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到爱国主义影片中,帮助体验者穿越历史,重回经典,以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进入百年征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体验者与祖国同频共振重温历史,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做到情感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道路认同、行动认同,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深刻感受和传承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略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为强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文化基础,创新载体渠道,运用榜样力量,讲好红色故事,从革命文化中汲取养分,拓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略。

(一)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运用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雄模范的故事具有很强的精神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判断、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因此,应大力弘扬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高校应开展对话英雄人物、对话革命老兵。开展“与英雄对话,沉浸式体验活动”,通过新科技使英雄模范从历史深处走来,将“过去”与“现实”连接。打破时空限制,通过与英雄对话“沉浸式”体验,能让大学生更加深刻感受革命胜利不是天上掉下来,而是革命先烈用钢铁般信念和血肉换来,红色江山是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和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奋斗来的,我们要加倍珍惜和坚决捍卫。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时代同向同前进的一代,今天没有了枪林弹雨、烽火硝烟,少了生死考验,我们要把革命精神和革命理想信念转化为具体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二)爱国主义教育要善于运用红色文物

爱国主义教育要依托旧址、纪念碑、革命文物等资源,这些实物资源蕴含着深厚历史和思想文化,难以靠其自身充分展现,必须靠语言表达和生动讲述得到发扬。精神是无形的财富,文物是有形的精神。文物具有以物证史,以史育人突出作用。革命文物蕴藏着爱国、团结、奋斗、创造等优秀品质。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和革命品质,对于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強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革命文物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革命文物本身无声,让文物开口说话,讲述中国共产人爱国情怀。首先,激活革命文物生命力,把革命圣地、红色教育基地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的“金话筒”,让革命文物“发声”,让文物讲述历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其次,增强革命文物感召力,邀请革命老同志,通过讲述革命文物红色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半条被子”“半截腰带”“红军草鞋”、红色家书、烈士遗书等,这里面都蕴含着红色精神和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更要把其中的爱国情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三)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党史教育中汲取养分

新时代,运用党史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把党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正反两面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党史教育契机,通过党史教育,统一思想、启迪当下、创造未来。对待党史,首先要解决是一个立足点问题,即坚持人民立场和唯物史观。通过党史教育,就是要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加强党性修养,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让历史和现实贯通,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学习党史不仅停留在讲讲故事层面,更是激励教育对象深刻理解故事背后的逻辑,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进一步明确红色江山来之不易、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让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张强.习近平总书记统一战线重要思想的民族篇[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4).

[2]杨卫敏.习近平总书记统一战线重要思想论纲[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9).

[3]刘建军.中国语境下爱国主义的信仰意蕴[J].思想理论教育,2020(4).

【基金项目:2021年度辽宁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课题“百年历史交汇期的大学生爱国主义前沿理论研究”(2021LNZYSZ003)】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历史教学应做到功在外利在内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