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

2023-02-10徐萱门瑞雪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国家认同网络舆情大学生

徐萱 门瑞雪

【摘要】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内容多元、交互性强等显著特征。而纷繁的舆情导向、信息茧房效应等负面因素也为大学生国家认同带来了艰巨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校与社会应当协同发力,着力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

【关键词】网络舆情|国家认同|大学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1]。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建构具有精神牵引和行为制动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于有机遇亦有挑战的二重性。因此,如何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引导网络舆情成为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媒介力量,为强国伟业夯实高素质人才基础,是亟待社会和学界展开思考的新命题。

一、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新机遇

(一)内容多元的舆情信息拓展大学生视野

全面的网络舆情内容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全局意识。网络舆情使大学生能够及时地掌握国际时事动态以及全球社会新闻,有助于大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多元的网络舆情内容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国家认知。通过丰富的网络舆情信息,大学生可以更加多元立体地感应、认知自己的国家。例如,由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而起,各地文旅局刮起短视频宣传之风,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舆论反响,更调动了大学生饱览祖国山河、体悟风土人情之兴趣。网络舆情“扩音器”的作用使大学生对国家的认知不再拘泥于周遭的感性认识,而是在充分了解中上升为全面的理性认知,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二)交互性强的表达场域强化大学生担当

网络舆情的话语赋权激发了大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强烈意识,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在国外某品牌抄袭中国传统马面裙设计中严肃抵制,在寻找被拐儿童过程中踊跃发声,在违背社会公德的舆情下仗义执言。以网络舆情为载体,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践行了对社会公共责任的担当,进而将这种社会责任感内化为行动自觉,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构筑起作为公民的身份认同感。大学生国家参与的渠道进一步丰富。微博、哔哩哔哩等客户端,为大学生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便利化平台;掌上微媒体使大学生能亲身参与“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网络反腐”等活动和环节[2],进而推动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二、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新挑战

(一)复杂的舆情导向引起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失焦

北美媒介环境学的第三代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曾指出,传统媒介具有集中化偏向和向心力,而电子媒介具有非集中化偏向和离心力[3]。随着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攀升,网络成为了舆情的“扬声器”,各种态度和观点只要通过网络的途径,几乎都能够掀起舆论的热度和部分群体的共鸣。网络舆情的去中心化造成了“处处无中心即处处是中心”的矛盾,网络舆论过载导致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被稀释,找不到自身关注的方向,无法深入了解舆情的原委。处处是中心则无处是边缘,网络舆情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舆论内容鱼龙混杂、舆情导向复杂多变,导致舆情焦点涣散,引发网络行为失范和舆论危机等后果,大学生更易被舆情裹挟,在过载的信息与失焦的状态下无法有意识地构建与巩固自身国家认同感。

(二)网络的信息茧房导致大学生的思维感知困顿

网络算法推荐固化大学生思维,形成“意识孤岛”。在大数据时代,算法推荐已经被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应用,一次对于消极舆情信息的驻足,同质化的舆情信息和观点就会频繁被推送至眼前。在网络一次次“投喂”式的强制筛选中,茧房效应的作用更加凸显,大学生的思维易被固化,一旦接触并封闭在了消极的舆情信息网中,就易被困于网络为其构筑的“意识孤岛”,无法以全面、辩证、多元的眼光和思维感知自己的国家。非线性的舆情传播关系引起群体极化,形成“回音壁”。一旦大学生因失误或失察将认同客体锁定至偏差甚至错误的观点之中,就会逐渐驻扎此圈层,与“国家认同者”的身份渐行渐远,进而阻碍大学生构建国家认同感。

(三)媒体的娱乐至上消解大学生的主体价值认同

庸俗化的舆情信息致使大学生价值观念分化扭曲。泛娱乐化是网络时代不可逆转的标签,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为了博得眼球、制造“娱乐狂欢”不惜将内容一再庸俗化、观点一再“奇葩”化,各种炫富vlog、娱乐圈绯闻在网上引起热烈的讨论和追捧。庸俗的舆情信息在无形中向大学生灌输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消极思想,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正确的苦乐观、是非观相悖。娱乐化的舆情导向导致大学生国家认同陷入虚无。部分网络舆情将历史、政治等严肃问题引入娱乐化的舆情导向,戏说历史、恶搞英雄的盛行体现了网络舆情的泛娱乐化正在消解公共话语的严肃性。大学生在这样的舆情导向的影响下,容易产生意义迷失和认同危机,漠视国家认同的必要性,自身的国家认同感陷入虚无。

三、网络舆情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策略

(一)以文化之根铸就大学生国家认同之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要利用网络舆情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新媒体平台为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造势,使文博资源“活”起来,打造更多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般引发大学生的热烈关注和传播的内容,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大学生自我与国家的核心联结。要把握网络舆情的积极因素,以短视频、互动直播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种花家”“阿中哥”等年轻化的话语体系,推动鲜活有力的网络舆情传播范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麦克风”,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辩证思维中廓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巩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从而在情感上深化大学生国家认同。

(二)以教育为“矢”对准大学生国家认同之“的”

高校承担着大学生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构建的重要供给侧。高校应把握网络舆情与思政工作的内在联系,将思政工作与网络舆情结合,加强网络思政工作力度。同时要强化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目标追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增加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网络舆情问题。在浏览网络舆情信息时做到冷静分析、清醒对待,促使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坚守正确的价值判断。高校应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锻造充满活力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和校园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抢占舆论阵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大学生坚定道路认同。

(三)以中国立场凝聚大学生国家认同之力

将网络舆情的影响“化负为正”,需要以坚定的中国立场聚合积极力量,实现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主体构建。要利用网络舆情讲好中国故事,多维立体地塑造中国形象,助力大学生感知国家。坚持网络舆情信息建设“内容永远是根本”“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的工作原则[4],搭建“百端千室一后台”的主流内容聚合平台,聚合大学生关注的网络舆情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和正向引导,对大学生的迷思从“结论回应”到“思路回应”转向,引导大学生在思辨中冲破信息茧房的“回音壁”。要以包容开放的对话立场,凝聚大学生的爱国共识。针对负面观点、消极信息引起的网络舆情,不可视而不见亦不可“一删了之”,而是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解读和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开展对话并注重对话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做到防微杜渐,帮助大学生构建起“国家认同者”的身份认同感和自豪感。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王凯丽,陈树文.网络舆情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2):119-123.

[3]鄭保章,孟翔宇.互联网媒介偏向与国家认同[J].广西社会科学,2021(3):137-143.

[4]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2022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少年专项)“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22Q5)】

(作者简介:徐萱,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研究;门瑞雪,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网络舆情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