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视域下电视文化节目的认同建构研究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2023-02-10严若晗刘姿均
严若晗 刘姿均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心策划、倾力打造的一部精品文化综艺节目。该节目聚焦于薪火相传的中华优秀文化典籍,根据历史背景创作剧本,邀请优秀演员进行戏剧演绎;采用“古今对话”的方式打破历史时空间隔,向观众故事化地呈现了《尚书》《史记》《论语》《道德经》等传统典籍的深刻内涵。节目开播以来,霸榜全网多个平台,相关话题屡登微博热搜,豆瓣评分9.4,知乎最高分9.2,斩获众多奖项和专家好评,甚至还走进课堂,现身试卷,变成作业。节目凭借其深厚的思想和独特的情怀,成功掀起一波“典籍热”,奠定了主流文化精品电视节目的新高度,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示范意义。
《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爆款,无疑是借助了文化认同的力量。而文化记忆是个体形成文化认同感和身份归属感的重要成因。在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认同建构过程中,联结个体记忆与传统文化记忆,可以与当下观众形成精神共振,帮助观众完成对于自我身份的确认和文化归属,强化文化认同感。
一、聚焦文化记忆:文化身份的情感认同
“‘认同’是指确认归属,指个体或群体辨识自己的特色,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属的活动,表达个体或群体的归属性,是一种文化—心理归属。”[1]文化认同是一种对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人被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而对该群体或文化产生的身份认同感。文化记忆理论的提出者扬·阿斯曼认为,文化记忆属于集体记忆,是某特定时代、特定社会所特有的,可以反复使用的文本系统、意象系统、仪式系统,其“教化”作用服务于稳定和传达社会的自我形象。电视文化节目通过激活集体共有的历史文化记忆,能够塑造民族身份认同,增强成员的文化归属感。
(一)根植历史典籍,树立文化自信
随着“民族自信”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开始关注《尚书》《道德经》《本草纲目》《孙子兵法》等一系列文化古籍。这些历史典籍的名字对观众来说不算陌生,但是,对其具体内容却少有深入解读,背后的故事也鲜为人知。因此,走进典籍故事,进一步了解古籍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内核正成为广大民众的迫切需求。节目“通过对典籍中典型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再塑造,促进受众对自我身份与民族身份的全面认知,以完成文化自信与认同。”[2]
社会个体借助共有文化记忆进行自我身份的确立与文化认同。《典籍里的中国》以经典文化资源为叙事动机,其中出现的作品大多是流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著作。绵延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使人们产生共情的根基,这些令人耳熟能详的文人圣贤和经典书籍,饱含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哪怕没有读过《史记》原著,也一定听说过卧薪尝胆、负荆请罪、破釜沉舟等一系列出自《史记》的著名典故。《典籍里的中国》让更多的人能够读懂典籍内涵,了解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节目每一期都以当代读书人向观众讲述典籍中耳熟能详的故事作为开场,既能使观众对典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又能与观众产生共鸣,使观众从学生时代的语文课本移情到荧幕上的戏剧舞台。一方面能使观众领略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魅力,丰富观众的历史认知;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增强观众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
(二)沉浸剧情演绎,勾连历史想象
从历史故事的表达来看,通过戏剧演绎能勾连起历史记忆与个体情感的紧密联系。“《典籍里的中国》基于‘剧式表达’的范式”[3],将晦涩难懂的典籍文字以可视化的生动影像呈现给大众,又以“古今对话”的方式建立起与历史人物的交流,让观众与典籍人物共享情感、共同感知,从而打通了古籍与当代大众之间的隔阂。节目通过生动鲜活的影视化表达,带领观众翻阅典籍,探寻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记忆。伏生一生守护典籍、司马迁和屈原的家国情怀、李时珍的医者品格、老子和孔子的精神高光时刻……都被浓缩在一部部情感饱满的短戏剧作品中。《典籍里的中国》像一把把打开历史长卷的钥匙,带领观众感受先辈们为守护中华文化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奉献精神。另外,《典籍里的中国》中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也是节目一大亮点。演员们通过认真钻研人物特点和个性,体会角色的思想和情感,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文化感情的传递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电视文化节目中创新性地加入戏剧结构与影视表达,不仅能让精深且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思想更加具有吸引力,还能让观众被演员强烈的感情所震撼,在沉浸式的剧情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
二、重塑文化共识:文化记忆的媒介重构
“通过对文化记忆的追寻、重温和集体观赏,是当下中国社会重构文化共识的重要角度。”[4]共同的文化记忆是人们建构并保持文化认同的基础,一个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保存着群体中每个个体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复原民族共享的文化记忆,能实现对民族共同文化价值的坚守和传承。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要想实现传承的目的,就必须把握好文化记忆的塑造。重塑集体文化记忆能够帮助受众再次强化自我身份的确认和认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其在面对民族文化传承这一大事上共同产生责任感并采取一致的行动。《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详细介绍典籍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高度还原历史场景,沉浸演绎历史故事来激活观众们的文化记忆。
(一)双重历史空间,弥合文化记忆
历史是在具体的空间中进行的,“在视听作品叙事中,通过特定历史空间的建构可以完成特定历史场域中不同人物角色权利关系的建构。”[5]历史空间的构建作为承载节目传统文化的“记忆场所”,能够凸显出典籍作为民族记忆遗产的标志性,传递情感。
“一部典籍、一个人,一段跨越时空的故事”是《典籍里的中国》的核心主旨。在场景再现的过程中,创作团队通过深入调研考察,做到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化演绎,打开共享的文化记忆空间。节目借助镜头与三个舞台空间布景,搭建出一个全新的媒介场域,用“时空穿越”的戏剧化方式模拟历史场景,重现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空间,有效拉近了观众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观众可以跟随当代读书人的脚步回到典籍中的背景叩问先贤,满足探寻历史真相的好奇心;古人也可以“穿越千年时空”来到现实空间,感受当下充满文化底蕴的现代中国。如第二期节目《天工开物》利用不同的舞台空间,实现了宋应星与逝世兄长、友人的对话;第三期节目《史记》让司马迁跨越生死和父亲再度重逢,完成了对先祖的告慰;第四期节目中老年李时珍跟随当代读书人撒贝宁走进中华医藏资料室,弥补了未曾亲眼见证《本草纲目》刊刻出版的遗憾。历史长河虽然横跨古今,却无法阻隔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电视文化节目通过刻画当时的社会原貌,可以重现历史,使受众产生沉浸式体验同时,让历史文化记忆得以保存、共享和再生。
(二)多元符号展演,复现文化记忆
“符号的特性决定了符号作为民族精神的固化形式和价值附加意义,使之成为积累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明进而凝聚民族力量、增进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形式。”[6]一方面,《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运用语言符号引发观众的历史想象。通过主持人、演员的朗诵以及专家的解读,让书写在典籍中的文字活了起来。在第一期节目中,演员反复诵读了《尚书》开篇中的“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观众通过观看演员的演绎与聆听,可以在脑海中产生大禹与先民治水,历经磨难划定九州的想象场景。此外,节目以古今对话的方式将当代人与古代人相连接,这些对话以史实为基础,通俗易懂,加强了典籍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联结,让观众不由自主地生出对文化底蕴的认同,引发共鸣。另外,节目还设置有共读环节,齐声诵读让观众们也有机会参与其中,加深其对典籍的理解,也为其抒发基于文化认同的共同感情提供了渠道,促进大众共情,凸显优秀文化直击心魄、令人震撼、催人奋进的永恒价值和当代意义。
另一方面,《典籍里的中国》运用非语言符号进一步深化情感体验。节目通过传统服饰、演员动作、表情,以及古风伴奏等一系列非语言符号,还原历史文化细节,加强了仪式感和感染力,这些符号都是中华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服饰方面,节目遵循历史,结合人物角色性格和特定场景选择演员服饰。为了保证严谨性,还邀请史学专家、礼仪专家和服饰顾问等进行细节考证。在表演方面,演员运用精湛的演技,传神的动作和神态,反映人物心理状态,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除了震撼的视觉冲击,宏大的背景音乐也起到了加强情感渲染与烘托气氛的作用,让观众沉浸在典籍故事中动容落泪、久久不能忘怀,激发起深植于血脉中的民族自豪感。
(三)创新技术使用,深化情感体验
“原创文化类节目通过电视影像的创新建构,能够让文化记忆更具吸引力和现代感”[7]。《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现象级文化类综艺,还离不开节目中精美的舞美设计与画面呈现。节目组从电视节目的表达优势出发,创新性地使用环形巨幕投屏、实时跟踪、AR等数字媒体技术手段,多维度进行戏剧核心、关键场景的展现,重现历史氛围和情境,并配合绿幕拍摄、运动控制等多种科技拍摄手法,以多场域、多空间的仪式化呈现形式展现典籍里的戏剧故事,对话先贤,探寻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节目通过技术营造的沉浸式体验调动起观众的所有感官,让观众有身临其境般的震撼,更加深了观众对人物的了解和对古籍的认识,实现文化内涵的不断渗透。《典籍里的中国》不断创新内容表现形式,强化技术引领,从时空维度和符号展演的角度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节目的可看性,有效唤起了人们的共同记忆,实现情感的共享以及群体的高度认同,并形成维系整个社群的情感纽带。
三、增进文化认同:连续意义的价值产生
文化认同是群体成员对社会生活中的事物的肯定性认知,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中,每一个人的文化认同都是可以被塑造的。《典籍里的中国》立足思想伟岸的历史人物,以创新性的传播方式讲述中华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加强文化互动,并将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赋予新时代的精神。通过凝聚人们共同的情感,再度唤起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强烈归属感,引发了观众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并通过新形式的原创组合话语,弘扬中国文化。
(一)强化受众参与,凝聚文化共识
互动式传播由传者和受者共同完成,可以使观众在互动中加深对文化的记忆,并在互动中完成情感的联结,从而使观众增强集体认同和文化认同,完成对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典籍里的中国》采用“电视+新媒体”的媒体融合传播渠道,通过微博、抖音、B站等多媒体平台不断拓展传播,精准满足年轻受众群体对于传统文化表达的需求,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参与式传播。
每期节目播出后,节目官方微博会在平台发起相关的话题,如伏生传书、宋家兄弟上京赶考、司马迁忍辱负重等,给广大网友提供一个分享观后感悟、讨论典籍来源与传承的线上空间,吸引受众参与以提高节目热度。同时,节目组还将节目的精彩片段剪辑成短视频,发布在抖音、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得到无数网友的点赞、评论和转发,形成二次传播。在B站平台播放的《典籍里的中国》中能看到大量互动弹幕,央视频道副总监许文甚至用“舆论炸裂”来形容民众对该节目的热烈反响。《典籍里的中国》成功让典籍走出藏书馆和研究室,从小众变成了大众传播,成为现象级的文化传播节目。“受众在互动中建立情感信任和价值认同,增强群体凝聚力。”[8]加强受众的互动参与,能够进一步激发受众兴趣,吸引更多人来了解典籍内容和精神内核,积极参与传播,使传统文化更加具有生命力。
(二)融合主流价值,助力文化传承
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的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传至今仍然历久弥新,是我们民族引以为傲的优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必须把握传承和创新的机遇。现代电视文化节目在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为观众提供专业的解读和诠释,更要创新表达方式,找到传统文化记忆与现代生活表达的连接点,使大众看得懂、记得住,才能传播开。《典籍里的中国》立足传统,以典籍中蕴含的纲常伦理、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为主题,同时通过戏剧演绎和专家点评将典籍关联人物与现代社会的各行业群体联系起来进行解读,与当代主流价值观念相互融合,以维系社会意义的生产,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除此之外,节目还创新性地设置了“当代读书人”在现场与古代先贤对话,在讲述经典故事的同时强化观众对于当下中国主流价值观的理解,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的意义能量。观众能跟随节目设置走进典籍故事与历史人物“见面”,开展穿越时空的对话,在古今记忆相通中成为中国历史的建构者,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激发民族的心绪,在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中感受文化的传承,从而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
《典籍里的中国》用典籍衔接历史与当下,精准挖掘出古人和当代人的内心共振点,最大限度地帮助读者理解典籍中蕴含的思想精华。节目用创新的方式解读中华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文化密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全新的魅力。
四、结语
《典籍里的中国》基于我国强大的历史文化底蕴,唤醒了中国人的共同记忆,运用还原历史空间、多元符号叙事和创新技术使用等手段强化情感共鸣,并通过加强互动参与,连接当下现实,进一步巩固文化认同,传承历史文脉。节目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加强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凝聚共识,以古鉴今,这正是当前主流电视文化节目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责与时代使命,也启示未来我国在打造文化类电视节目时,要重视观众的体验,把握情感的力量,结合新时代特点传播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让中华文化的传承以更加寓教于乐的方式融入大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