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南京都市圈人口变化背后的经济密码

2023-02-10陈明星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3年10期
关键词:都市南京人口

□ 陈明星

南京都市圈地处长江下游,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南京都市圈由以南京市为中心、联系紧密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规划范围拓展到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 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坛区和溧阳市,总面积为6.6万平方公里。当前,南京都市圈依托长三角流域的地理优势,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城市一体化发展程度不断提升。

| 人口现状:“量质”双升,人力沃土持续厚植

近年来都市圈人口规模、结构、素质不断变化,分析南京都市圈人口发展的特征与趋势,有助于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支撑问题。

(一)总量持续增长,南京人口虹吸效应凸显

2022 年末,南京都市圈常住人口为3571.19 万人,比上年增加22.89 万人,超过苏锡常都市圈994.39 万人。对比三次人口普查公报,都市圈人口规模的增长历经两个阶段:2000—2010 年的稳中有升阶段,都市圈整体人口规模年均增长率为0.50%,而南京达到了2.52%。此阶段有一半的地区出现了人口规模减小的现象,如淮安、溧阳、宣城、扬州、滁州。2010—2020 年的快速增长阶段,都市圈整体年均增长率达1.06%,超过前一阶段的两倍。2022 年,南京常住人口达949.11 万人,超过1/4的都市圈人口汇集于南京。扬州、淮安常住人口基本持平,分别为458.29 万人、455.31 万人。马鞍山、宣城、镇江常住人口占比不到10%,其中马鞍山常住人口最少,仅有218.6 万人。

(二)城镇化水平较高,呈现“一超多强”的特征

随着都市圈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人口向城市集聚趋势仍在延续,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22年南京都市圈各地区城镇化率介于60%—90%之间,其中,南京、镇江城镇化率超过80%,南京在都市圈中遥遥领先,城镇化率达87.01%,继续位居江苏省第一。扬州、马鞍山、芜湖城镇化率均超过70%,淮安、金坛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都市圈总体步入城镇化中后期发展阶段。2022 年,南京都市圈共有2656.22 万城镇人口,南京城镇人口达825.80 万人,占都市圈城镇人口的31.09%,扬州、淮安城镇人口居都市圈第二位和第三位。

(三)人口素质持续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

南京都市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基地之一,优质教育资源丰富。2022 年,都市圈拥有普通高等院校数量占江苏、安徽两省高校总数的四成。“七人普”数据显示,南京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位居全国第六,都市圈其他地区受教育年限都在9 年以上。其中,南京每10 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为3.52 万人,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全国1.55 万人,全省1.87 万人),居全国第二,仅低于北京,表明南京都市圈发展有足够的智力支撑。

| 经济前景:基础优越,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

2022 年,南京都市圈经济呈现稳健恢复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呈现较强韧性。

(一)经济实力较强,南京引领作用显著

2022 年南京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GDP)48952.38 亿元,总量比上年增加2286.7 亿元,都市圈GDP 占全国、长三角的比重分别为4.04%、19.54%。都市圈10 个地区中有8 个地区的GDP 增速超过全国(3.0%),金坛以6.8%的增速领跑都市圈,溧阳、滁州增速超过5.0%,南京、镇江增速分别低于全国0.9 个、0.1 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共有6 个城市GDP在3000 亿元以上,依次分别为南京(16907.85 亿元)、扬州(7104.98亿元)、镇江(5017.04 亿元)、淮安(4742.42 亿元)、芜湖(4502.13亿元)和滁州(3609.98 亿元),这6 个城市均是全国百强城市成员。其中,南京地区生产总值占都市圈总量的34.54%,芜湖经济总量稳居安徽省第二。

(二)产业结构趋于均衡,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南京都市圈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分别为4.3%、44.1%和51.6%, 与2021 年相比,都市圈二产占比提高0.5 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下降0.5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各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南京规模以上(以下简称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0.9%,高于规上工业5 个百分点。镇江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6%,光伏、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扬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6.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1.2%。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5.6%、20.6%、22.2%、15.5%。芜湖、马鞍山、宣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7.6%、49.6%、8.1%。

(三)新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2022 年,都市圈各地区新消费蓬勃发展,南京汽车消费市场持续火爆,汽车零售额全年增长11.3%,都市圈各地区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马鞍山、镇江、扬州、南京、宣城、芜湖等地区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均高于全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增速分别为83.6%、100.1%、60.4%、21.0%、17.2%、11.0%。从全体居民收入看,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南京都市圈中最高,达6.9 万元,7 个地区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金坛、镇江、溧阳超5 万元,马鞍山、扬州、芜湖超4 万元,滁州、宣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城乡居民收入看,都市圈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

| 经济密码:活力之源,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当人口资源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时,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人口结构改变催生出经济发展新空间。

密码一:人口增量曲线的背后是经济总量的崛起

从2022 年南京都市圈各地区GDP 和常住人口规模来看,经济水平排在前四的地区分别为南京、扬州、镇江和淮安,其中南京、扬州和淮安的人口规模均位于都市圈前列。以安徽省会城市合肥为例,2022 年常住人口总量达到963.4 万人,不仅超过了曾经的“省内一哥”阜阳,甚至超过了南京,人口总量跃居长三角城市第五。合肥人口增加不仅仅是合并“巢湖”之举,还有举全省之力的强省会战略,以及其在科技产业上的长期耕耘。早在2006 年,合肥就确定了“工业立市”战略,十多年来,合肥成为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先后超越太原、南昌、昆明等8 个省会城市,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外来人口流入。由此可见,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规模高度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总数往往越大。

密码二:高质量劳动力是产业迭代升级的基础

未来经济发展的主线是产业转型升级,而这离不开高质量的劳动力作为支撑。近几年,各大城市频繁出现的“抢人”大战,不仅是尊重知识、重视人才意识的觉醒,背后更有着产业升级换代、新旧动能转换的焦虑,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亟须人才作为有效支撑。近年来,都市圈高素质人才持续增多,以南京为例,2000 年、2010 年、2020 年南京每十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分别为12351人、26119 人、35229 人,实现每十年一跨越。2000—2010 年,镇江、马鞍山、芜湖该指标实现了从千人到万人的跨越。2010—2020 年,扬州、淮安、滁州、宣城也实现了从千人到万人的跨越。

密码三:人口老龄化透视“银发经济”未来可期

2022 年,都市圈各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均高于14%,已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22 年南京60 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达到了20.53%,其中65 岁以上人口比重为15.37%,考虑到南京有超93 万在校大学生因素,这部分人口拉低了南京市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实际的老龄化程度更深。但从产业发展来看,随着社会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老年人口的增加为老龄产品生产企业创造了无限商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增加,老年人消费观念也有很大改变,由过去舍不得消费到花钱买健康、花钱买快乐,消费观念的改变带动了老年产业的蓬勃发展。

密码四:户均人数缩减带来“单身经济”悄然兴起

2010 年,都市圈地区户均人口数均围绕3 人上下波动。2020 年,都市圈整体户均人口数已由2010年的2.96 人下降为2.54 人,各地区户均人口数规模均低于3 人,宣城家庭规模微型化特征明显,仅为2.39 人。都市圈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明显,并向单身化趋势发展,悄然带动“单身经济”市场。例如,这几年以陪聊为卖点的智能音箱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出于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单身人士对智能家居、懒人小家电的消费能力较强。随着90 后、95 后成为家电市场的新兴消费主体,年轻群体对家电的外观设计、使用体验、功能配置提出了更多个性化消费需求,消费体量悄然增加。

| 发展瓶颈:多重制约,发展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

(一)南京人口未突破千万,人才吸引有待持续发力

南京GDP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逐年提高。但分析发现,南京常住人口数量和城市面积虽然在都市圈内领先较为明显,但是对比同级别的城市,南京的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并没有优势。2022 年,我国万亿GDP 规模的城市已经达到了24 个,人口达到千万量级的城市也已经达到了15 个,南京常住人口相较于其他区域核心城市(如杭州、武汉、成都)并没有突破千万,南京的人口规模仅居万亿城市中的第18 位,反映出南京的人才吸引力有待持续发力。同时,南京较小的土地面积给南京城市建设、产业拓展都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经济总量东强西弱,缩小二元落差亟需发力

南京都市圈是我国第一个规划的跨省都市圈,2022 年都市圈内江苏4 市GDP 总量是安徽4 市GDP 总量的2.7 倍,其中,南京地区生产总值占都市圈总产值比重高达34.5%。2022 年南京在长三角27 个城市中继续保持第4 位,扬州、镇江分别居第12 位、第18位,芜湖居第19 位,滁州、马鞍山、宣城排名相对靠后。中心城市南京与都市圈其他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二元落差,呈现东强西弱的现象,不利于都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短板领域有待提升,经济活力仍需提振

2022 年都市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增幅比上年回落近12 个百分点,4 个地区社零甚至出现负增长,消费品市场恢复不理想。年末都市圈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为36019.81 亿元,占各项存款比重为39.2%,同比增长21.2%,增速比全部存款高10.4个百分点,储蓄增加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大宗商品消费支出。受疫情反复、全球通胀、能源危机等超预期因素及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外需疲弱影响,都市圈进出口回落趋势明显。全年都市圈进出口增速比全国低0.5 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13.7个百分点;都市圈出口增速比全国低1.2 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12.5个百分点。

| 优化路径:破除壁垒,推动人口与经济协同发展

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本文从协同的视角出发,提出南京都市圈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优化路径。

(一)聚焦关键,促进区域内人口“多中心集聚”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增强都市圈整体的人口吸引力,要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关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一是打造“副中心”人口汇聚格局。扬州、镇江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芜湖则属于南京都市圈内安徽地区经济发展的佼佼者。建议因势利导,打造并建设以扬州、镇江、芜湖为副中心的人口集聚格局。优化城市规模体系,以更强的集聚辐射能力与综合经济实力吸引都市圈以外的人口,促进区域内整体经济增长。二是加快推进综合性交通枢纽。都市圈是以1 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交通是都市圈发展的核心之一。建议实行有效适度的政策倾斜,全面消除都市圈“断头路”,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建设水平和协同服务能力。三是保障人口流动的公共服务。进一步消除目前按户籍人口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弊端,在规划、用地、投入和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按照都市圈人口规模给予政策保障和资源配置。强化以人口为核心的公共数据共享机制,实现跨部门、跨区域办事流程“异地办理、网上操作”。健全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和推进全域统一的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南京都市圈的人口集聚。

(二)精准发力,打造完善的全域人才发展体系

加快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质量,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建立区域结合的教育集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南京科教实力强劲,应带头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其余地区下沉,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推广,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依托仙林、江宁和浦口大学城等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开展人才的定向培养,积极培育产业亟需的优秀技术人才。建立都市圈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对标重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库,建立都市圈人才资源信息库,创新人才码身份管理机制。围绕产业需求、企业需求、人才创业需求,细分各类人力资源供给的渠道和来源,并积极实现需求侧和供给侧的有效衔接。精准制定高端人才战略体系。瞄准新兴产业布局调整,即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成电路等相关产业体系,吸引国内外人才,抢占人才发展“制高点”。打破地区间人才壁垒,让高质量人才在区域间自由流动,着力推进优质资源一卡通共享服务,加快人才资源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实现跨地区、跨学科的人才合作交流。

(三)加强协同,共建都市圈优势产业集群

产业协同发展是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都市圈产业发展需要以市场需求和专业化分工协作为导向,形成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发展的特色化布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以打造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都市圈各地区重点推进现有产业合作,共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全球产业集群。深化产业优势互补。在产业布局上,都市圈各地区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不断深化推进产业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携手打造产业链共同体,共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高地。进一步发挥南京现代交通装备、电子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的优势,围绕都市圈发展前向、后向和侧向产业,形成扩散优势并延伸产业链。强化南京科创引领。依托南京科教优势,培育南京都市圈的产业发展人才。持续推动南京创新平台合作共建,加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积极引导南京科创资源向都市圈各地区辐射。聚焦南京在都市圈内的金融、教育、医疗、商业服务、交通等中心地位,带动都市圈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南京都市圈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都市南京人口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穿越水上都市
南京·九间堂
威尼斯:水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