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2023-02-10

英语教师 2023年13期
关键词:读后语篇深度

汪 静

引言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在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期间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思考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足、阅读能力发展受限、学习目标难以达成等问题,限制了核心素养的发展。有鉴于此,探索有助于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教学理念,认为基于深度学习组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并总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深度学习理念的策略。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深度学习是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要督促学生积极、主动、深入地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他们迸发思维活力、学习新知识、感知他人传递的信息,并主动参与深度探究和拓展探究活动(罗永华2021)。基于深度学习组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多元。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学生需要细致分析文本信息,深入探究课文中的核心词汇、关键概念、关键文化知识等,从多个角度展开学习活动。第二,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发展。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学生需要主动参与文本探究活动,尝试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收集信息、归纳总结,在此期间,其阅读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发展。第三,让学生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将逐渐摆脱被动化、浅层化学习模式的束缚,其自我发展的动机在深度学习过程中能得到激发,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提升,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确定教学目标,指明深度教学方向

精准的阅读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师指明深度教学方向。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合理增删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设计学习任务。也可以说,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践行深度学习理念的基础(陈君、唐紫悦2021)。为提升教学目标设计效果,教师需要认真研读语篇,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从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从而找到深度教学方向,达成通过深度教学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目标。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的课文Living Legends 为例,教师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语篇分析

课文为人物传记,分别介绍了两位运动员。课文包含master、captain、determination、graceful、honor、glory、failure、fall apart、lose heart、give up 等重点单词和短语,主题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文本,体会健康向上、不懈奋斗、团结协作、迎难而上等体育精神,并学会正确评判living legends 的标准。

2.教学目标确定

(1)语言能力:指导学生掌握重点单词和短语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语篇传递的主要信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提升学生运用英语传递个人想法的能力。

(2)文化意识:使学生感悟中外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康向上、不懈奋斗、团结协作、迎难而上等体育精神。

(3)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整合两位人物传记内容的过程中学会评判living legends的标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写人物传记描述living legends,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4)学习能力:通过设计阅读任务,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辅助学生学会人物传记类语篇阅读方法。

通过深度阅读语篇,教师可以结合语篇特点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找出深度教学的方向,自然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二)提出阅读问题,搭建深度阅读“支架”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摒弃机械记录教师分享的信息的做法。教师可以适当提出阅读问题,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阅读深度,并摆脱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强化自主阅读的意识。教师可以在阅读前、中、后三个阶段设计学习问题,形成读前导思、读中促思、读后反思的问题设计效果,让问题成为学生深度阅读的“支架”。具体来说:读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标题和单元主题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激发其深度阅读的情感体验;读中,教师可以从逻辑关系梳理、重要词句探究、文本特色分析等角度设计问题,使学生顺利掌握文本主要内容和特点,发展核心素养;读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从而加深其对文本信息的印象,并提升其阅读能力。这样,通过有效设计阅读问题,既可以保持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又可以提升其阅读效果,使其有条理地阅读。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的课文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教师设计以下阅读问题:

1.读前问题

According to the illustration,what does “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mean?

学生在回答以上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插图展开预测,意识到本篇课文与自然灾害有关,并根据插图中人物的举动推测课文可能记录了地震相关事件,不仅说明地震带来的危害,还介绍社会各界对灾区同胞提供的帮助。同时,部分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会结合标题中the earth didn’t sleep 这一信息提出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极大,世界人民都很担心灾区人民的观点。这样,在读前问题的辅助下,学生能产生深度阅读文本的动机,为深度阅读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读中问题

(1)Can you fi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2)What are the signs before the earthquake?

(3)Why did the author introduce a large amount of data?

(4)Which words,phrases or sentences in the text impress you most?

以上读中问题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链。问题(1)使学生在归纳各段段意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将课文划分成多个部分,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问题(2)使学生认真分析课文第一段内容,并形成通过自然现象预测自然灾害的意识。问题(3)使学生重点分析课文中的数字,从而体会地震前、地震时和地震后的细节。比如,通过“At 3:42 a.m.,everything began to shake.”一句中的时间数据,学生找出遇难人数多的一个原因———地震发生时大多数人处于熟睡状态。又如,通过soon after the quakes 这一信息及150 000 soldiers和10 000 doctors and nurses 等数据,学生体会到地震发生后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人们对灾区人们的关注与帮助,有助于体会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以上三个问题的难度逐步提升,让学生逐渐进入深度阅读状态。问题(4)使学生在进入深度阅读状态的基础上,分享自己的想法,强化阅读的自主性和深刻性。

3.读后问题

(1)Can you introduce natural disaster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 English?

(2)What lessons can we learn from the event?

以上两个问题为反思性问题。问题(1)有助于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探索自己是否理解并内化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和段落结构。问题(2)使学生反思自然知识和文化价值理念层面的收获,在回答问题和聆听同学答案的过程中系统梳理并内化在自然灾害中保护自己、贡献自己力量为受灾地区提供帮助的方法。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读前、读中、读后回答问题,使其产生深度阅读的动机,并逐步提升阅读深度,最后反思自己的阅读收获,促进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补充教学资源,辅助学生深度思考

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补充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深度思考环节,从而提升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探究的有效性。为保障课堂时间利用率,并使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分享、补充教学资源,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了解文本传递的主要信息,在课前预习活动和课堂讨论活动中实现深度思考的目标。由于学生词汇知识和文化知识储备不足,教师可以开发语篇词汇探究资源和背景知识补充资源。前者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关键单词和短语的含义,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基本信息;后者有助于学生深度探究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发展文化意识。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的课文What’s in a Name?为例,教师开发以下补充教学资源:

1.语篇词汇探究资源

在词汇探究资源开发期间,教师要让学生明晰重点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以单词belong 为例,教师在导学案中引入以下内容:

belong vi.

①应在(某处)(to be in the right or suitable place);

eg:Where do these plates belong(= where are they kept)?

②适应(to feel comfortable and happy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or with a particular group of people)

eg:I don’t feel as if I belong here.(我在这里感觉格格不入。)

相关短语:belong to 属于

eg:The islands belong to Spain.(这些岛屿隶属西班牙。)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的词汇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教师还开发了与导学案对应的微课。这样,在导学案的辅助下,学生顺利理解了belong 的含义,当阅读课文句子“The four countries that belong to the United Kingdom work together in some areas.”时,真正理解了作者传递的信息。

2.背景知识补充资源

课文与英国历史相关,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足。为使学生理解课文信息,教师开发背景知识补充资源,以微课的形式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英国历史知识。针对课文中“In the 16thcentury,the nearby country of Wales was joined to the Kingdom of England.”相关知识,教师开发了Statute of Rhuddlan 相关微课。这样,在补充资源的辅助下,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了课文中不同名字背后的故事,明白了“However,they also have some differences.”的原因。

通过合理开发并分享补充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顺利理解语篇信息,并掌握课文的文化背景。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发展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还能养成良好的深度阅读习惯。

(四)设计读后项目,提升主题探究广度

英语教材围绕单元展开编排,各单元课文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应让学生将思维囿于课文,而要引导他们结合单元主题和课文特点,拓宽研究的广度(徐丹2021)。读后项目的设计既有助于促进文本知识迁移运用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灵活运用已有语言知识,又有助于他们探究更多与单元主题相关的信息,了解更多积极价值理念。教师可以在课文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完成读后项目。首先,教师要布置读后项目,搭建课文与生活之间的桥梁,鼓励学生围绕单元主题意义展开实践探究活动。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口头或书面汇报的形式总结项目成果,提升其语言知识运用能力。最后,为保障学生顺利完成项目,教师要适当提供指导,让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顺利完成文本知识迁移任务。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 的课文Mother of Ten Thousand Babies为例,在完成文本教学活动后,教师通过以下方式自然结合读后项目,提升学生主题探究的广度。

1.引入探究项目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项目: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people admired,then write a passage about a person impressed you most.You can imitate the text to complete the writing task.

在项目的辅助下,学生认真收集与其他值得敬佩的人物的信息,强化对主题Morals and Virtues的探究。同时,在模仿课文以写作的方式介绍信息收集成果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林巧稚的品质和精神,并巩固complain、reject、respond 等与主题语境相关的词汇。

2.提供项目指导

教师为学生提供以下指导:

(1)辅助学生构建项目小组。

教师结合学生兴趣引导他们构建项目小组,将对同一行业感兴趣的学生划分到同一小组,让各组组员共同收集人物信息,降低信息收集的难度,提升信息收集的广度。比如,对航天领域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收集航天员的故事;对医学领域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收集屠呦呦、钟南山等人物的经历和成就;对体育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收集体育运动员的事迹,确保各组学生可以习得不同领域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2)线上解答学生的困惑。

学生在课后收集信息、整理项目成果的过程中出现不了解如何使用恰当的单词、短语或俚语阐述见闻或收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通过社交平台与自己随时沟通,解决困惑。

通过设计读后项目,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探究各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人物的事迹和美德,并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从而达成提升主题探究的深度和广度的目标。

结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阅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找出阅读教学的难点,融入深度学习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帮助。针对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不足、阅读能力不强、阅读目标难以达成等问题,教师可以巧妙渗透深度学习理念,通过设计教学目标奠定学生深度阅读的基础,并通过设计阅读问题、开发阅读资源、引入读后项目等方式,逐步提升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助力其达成阅读目标。

猜你喜欢

读后语篇深度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知无不言,言有不尽——《“夜无故入人家”——不应忽略的那一面》读后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黄裳《劫饬古艳》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