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 教学模型在英语文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
——以诗歌中的意象元素为例
2023-02-10黄皖豫
黄皖豫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更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资源,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成果为导向,实现过程闭环的课堂。BOPPPS 便是一个主张闭环教学过程的模型。
一、课程简介
目前,英语文学导论为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大二下学期开设。这门课程所用教材为戴炜栋、杨金才、王海萌主编的《文学导论》,包含对小说、诗歌、戏剧三大文学体裁的讲解,以及对文学批评理论的简要介绍。
作为英语文学类课程系列的第一场,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元素还处于初相识阶段,因此如何激发他们对英语文学的好奇心和兴趣便成为该课程的重要目标,也为其接续课程英美文学奠定了一定的分析基础,以便更有效地达到培养其文学素养的育人目的。“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BOPPPS 教学模型更加强调几个元素在课堂中的地位,突出了参与式学习,强调学习者在课堂中的主动角色,这是BOPPPS 模型与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根本区别。”(张建勋、朱琳2016)选取《文学导论》第二单元第四小节第一部分意象这一元素为案例,具体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实施BOPPPS 模型。
二、BOPPPS 教学模型的具体实施
BOPPPS 模型包括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六个阶段。BOPPPS 绝不是简单归入公式化的模型。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对模型阶段进行调整和优化。在本案例中,将前测阶段放在整体教学的第一步,以更好地推动导入步骤。
(一)前测阶段:生生互评中引发思考
前测阶段是一个对学生开展先测或摸底的环节。“教师采用多样化的先测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口头提问与讨论、书面考试与作业等方式,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及对课堂待学内容的了解程度。”(宓芬芳、顾晔2018)本堂课要在上堂课所学元素本义与内涵义的基础上引出意象,在讲解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该元素与意象关联性的掌握程度。因此课前,学生需要通过学习通上传诗朗诵视频,欣赏《飞鸟集》(节选),结合所学内容,通过查找资料分析所列举的关键词的本义与内涵义,并形成思维导图,然后互相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英语诗歌《飞鸟集》的特征与背景知识,教师也能够看到其在赏析诗歌时的关注点和欠缺点,从而有利于导入和教学目标的设定。
(二)导入阶段:前测结果下关联主题
该阶段起“钩子”作用,在导入新内容的同时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有效的导入确保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以某种形式建立关联,这种关联可以增强学生在课前学习中的投入度、关注度,帮助他们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张所娟、廖湘琳、余晓晗,等2017)基于前测阶段生生互评的结果,从思维导图着手,总结学生对关键词的本义和内涵义的理解,并以词云图片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出诗歌中内涵义的关联词汇——情感与联想(feeling and association),并以“飞鸟”“繁星”等动态图使学生沉浸在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中。文字可视化也是多模态教学的要求,“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新资源和新技术,优化多媒体教学”(陈红2019),也成了教学方式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引导学生思考赋予诗人情感与能引发联想之物在诗歌中被称之为什么,从而引出本堂课主题——诗歌的意象。
(三)明确目标:导入效果后细化目标
该阶段要求教师根据布鲁姆(Bloom)教学目标分类法进行目标制订,还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渴望情况进行修订。本堂课目标在整体单元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使其具有递进性、关联性及切实可行性。根据前测结果和学情分析,本堂课目标设定为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何为诗歌中的意象?(2)如何通过诗歌理解意象?两个问题包含从基础性的定义理解到类别划分与分析两个知识维度。
(四)参与式学习:启发、讨论与分析中实现目标
参与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用积极的教学方法,环环相扣,启发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在本案例中,教师从日常生活着手,结合学生熟悉的中国诗歌意象,层层递进,通过问题导向、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他们参与,从而实现以上两个教学目标。首先,根据教材对意象的定义“Imagery may be defined as the representation through language of sense experience”强调画线的三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具象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意象。
问题导向1,歌词中的意象:为激发兴趣,教师先播放音频,并配以河水奔腾的动态图。学生对此歌曲较为熟悉——《好汉歌》,且进行跟唱,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歌词“大河向东流”中的“大河”被作词者赋予怎样的情感与联想,以及进一步思考为何被赋予如此情感与联想。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该歌曲为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体现英雄好汉气概。教师再次补充了歌词中大河与原著中黄河的联系。
问题导向2,绘画中的意象:教师让学生欣赏黄河之画,在从静态中感受黄河之美,并进行启发性提问,画中似乎要奔涌而出的黄河被画家赋予怎样的情感与联想。学生要在欣赏画作时思考原因。教师作为学生主动、深入思考的助推器,一步步引导他们从黄河本身汹涌澎湃的第一层面到黄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第二层面,再到黄河与华夏民族文明象征的第三层面进行思考。
问题导向3,诗歌中的意象:从歌曲到绘画都引入诗歌,但英文诗歌的引入应循序渐进。教师先以《将进酒》英文版为着手点,让学生自由朗诵和配乐朗诵,感受诗歌的魅力,并给出相关线索,让其猜测与哪首中文诗有关。然后,教师展示《将进酒》的中英译本对照,再次让学生配乐朗诵。这一次在了解整体意境后,学生在朗诵时更具有感情和感染力。其他学生在欣赏朗诵时要思考《将进酒》中的黄河被诗人赋予怎样的情感与联想及其原因。
小结1:以多媒体图片形式辅助学生总结所讲的“河”意象的情感和联想:歌词中的英雄好汉气概;绘画中的华夏文化起源的澎湃;诗歌中的时间易逝的悲壮。三者中描述的“河”均为黄河,由于文化情感产生了联想表达。那么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英文诗歌中的“河”又会被赋予怎样的情感与联想呢?
小组讨论1:为使中英诗歌中的“河”意象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而便于学生接续性进行思考和比较,教师节选同样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黑人谈河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该诗歌中river被诗人赋予怎样的情感与联想及其原因,并提取关键词,发布在共享文档中。教师选择以共享文档的方式展示最终的小组讨论结果,以线上方式呈现,更迅速、便捷地实时掌握每组的作答情况,也可以投屏进行班级展示。
组间互评1:在规定时间结束后,各小组成员通过屏幕看到每组的回答。以两组为单位,依据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互评。在评价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该意象与诗人民族的关系,并让他们有效利用手机进行资料搜索,以历史和民族背景为依据,再次分析其情感与联想。在中英诗歌对比中,学生是在时刻参与中探讨不同文化影响下的相似意象。
小结2:通过以上分析,以图示法总结所涉及的关键词。“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图示法教学,用方框、箭头、线条、括号等基本图形组成可视、形象、生动的图示,能够开发右脑半球,促进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刘胡敏2016)“河(river)”为“意象(imagery)”,情感和联想定义为“表达(presentation)”,歌词、绘画、诗歌中通过“听到”黄河的声音、“看到”黄河之美,并描述出来,则为“感官体验(sense experience)”。由此回到教学目标上,三个关键词组合成意象的定义。
问题导向4:根据上述所理解的感官体验,可进一步引导意象这一元素的类别划分——感官意象。通过人物感官图与感官意象一一对应: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和触觉意象。
小组讨论2:为让学生能由浅入深地分析诗歌中的感官意象,教师以前测阶段所给出的《飞鸟集》(节选)为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该诗歌中的感官意象。为使讨论对象更具化,也使讨论形式和结果呈现方式更多样化,教师按组数打印出诗歌文字版,让小组成员讨论后直接标注。
组间互评2:以两组为单位,每组各派一位成员带着自己组的答案,互相交换。交换成员要解释不同点,组内进行评价讨论,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然后,交换成员带着批注版本回到原组。此时,教师已细致观察了每组的答案,并在作答基础上给出归纳性答案,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意象之于诗歌意境中感官体验的多样性”,打破单一性的联想,以解释不同点的原因。
小结3:通过网上参与式学习,学生已理解了意象定义和怎样运用感官意象作具体分析。为将本堂课知识有逻辑地串联起来,教师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强调各个环节的关联性:内涵义中的情感与联想—歌词、绘画、诗歌(中英)中意象的情感与联想—定义中的三个关键词—意象类别与分析。
(五)后期评估:巩固与思考中检测目标
为确定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该阶段要求教师以具有关联性和多样性的方式帮助他们自我检测目标完成度,也在此阶段检测教学效果。本案例中的教学目标包含基础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因此后期评估也要从对应目标着手。具体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线上测试
为检测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须进行自我评价。教师通过测试结果得到授课效果的反馈。
2.启发性思考
基于基础性与应用性知识的过渡,学生须结合课堂所学内容进一步思考以下问题。为何中西方诗人都通过河流表达情感?河流与文化有什么联系?学生可结合上学期所学《西方文明史》的知识点河流文明进行论证。
3.拓展性任务
为检测应用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须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学习意象?意象有何功能性?(文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该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撰写不少于300 词的文章,上传至学习通进行互评,也为下堂课作准备。
(六)总结反馈: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反思
通过该阶段,学生能够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教师也能够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该阶段也应突破传统意义上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最后总结,而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在本案例中,教师将该阶段放到课后,让学生通过整理笔记进行自我总结和查漏补缺,并随机抽取其笔记以照片形式上传至学习通,了解其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以此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论
BOPPPS 教学模型为高校教学方式创新提供了有效的教学设计策略,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英语文学导论”作为导论课,是英语专业学生打开英语文学世界的钥匙,也是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一步。以该课程中诗歌意象元素的设计为例,BOPPPS 教学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文学课堂的沉闷和抽象,利用多媒体、信息化平台、图示法等方式生动化、形象化理论知识,鼓励学生直接参与文学作品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此外,在应用BOPPPS 教学模型时,教师不应拘泥于固定的阶段顺序,而要根据每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灵活调整,使每个阶段环环相扣,不跳脱且紧扣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