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配合效果和焦虑状况的影响

2023-02-10卢玉文依尼体扎尔亚生江李云容严圣梅叶向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支气管镜舒适度护士

卢玉文,依尼体扎尔·亚生江,李云容,郑 翠,严圣梅,叶向红

0 引 言

支气管镜检查是目前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检查手段之一,该检查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1],但有文献报告支气管镜检查失败发生率为 8.63%[2],其原因多为痰液粘稠、麻醉药物和支气管镜本身对声带、气管、支气管的刺激,诱发术中咳嗽、呕吐、憋气,导致舒适度差,配合度低。且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产生焦虑和恐惧,引起血压升高、心慌等[3]。因此,缓解焦虑心理,重视配合度,提高成功率,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极其重要。本研究通过术前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进行术前指导,观察记录术中的配合效果及焦虑状况,现将所获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22年1-6月在我院行支气管镜活检的住院患者110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满足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并患有肺部疾病;②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定知情同意书;③年龄大于18周岁小于70周岁;④术前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传染病指标、心电图正常。 排除标准:①患者同时合并控制不佳的高血压、不稳定性心绞痛、充血性心衰、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需药物控制的严重精神障碍、肝肾或其它代谢疾病等;②患者信息不全;③意识不清楚;④患有活动性传染病;⑤患有心理疾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男 32例,女 23 例,年龄 33 ~ 77 (56. 75±13.23) 岁; 观察组 男 34 例,女 21 例,年龄 30~76(58. 93±9. 87) 岁。本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灶大小区间等基本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通过本院伦理审查,伦理号:2022(KY)-006。

1.2方法

1.2.1成立研究小组本研究小组共5名成员,支气管镜检查专职医师1名,护士长1名,内镜护士2名,管床护士1名。医师负责气管镜检查,内镜护士分别负责围手术期的数据收集和支气管镜检查配合,管床护士负责患者签署《术前行为训练知情同意书》及术前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所有小组成员参照相关文献[4-5]结合观看视频,熟知行为训练的具体步骤和相应的理论知识,护士长负责业务指导与质量控制。

1.2.2对照组干预方法支气管镜检查常规护理,术前1 d管床护士告知患者禁饮禁食6~8 h;当天,检查者在等候处观看气管镜检查健康教育视频,内镜护士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并交待相关注意事项。遵医嘱行检查前准备,患者取坐位,2%的利多卡因10 mL雾化吸入行局部麻醉[6],氧流量至6 L/min,吸入时间定为25 min。检查中给予患者去枕仰卧位,氧气吸入,控制添加2% 利多卡因量<6 mL;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给予心理安慰。术后在内镜复苏区休息30 min,2 h内禁饮禁食。

1.2.3观察组干预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1d管床护士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行为训练(腹式呼吸训练[7]、叹息式咳嗽训练[8]、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9])和心理干预[10-11](确定行气管镜检查开始,护士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在临床操作前与患者进行简单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深处的担忧,对患者给予夸赞、鼓励、支持,使患者意识到他能顺利完成手术,增强信心)。手术当天,内镜护士利用患者术前准备(吸入麻药)时间,询问和评价术前行为训练效果,术中观察和记录患者的配合度,手术结束后对患者检查中舒适度进行评分。

1.3评价指标

1.3.1 配合度观察记录支气管镜入声门时两组患者心率、呼吸、脉氧值。检查时心率、呼吸、脉氧波动小,为主动配合;其值波动较大,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完成手术为被动配合。波动很大,患者在医师、家属等督促均不配合检查为不能配合[12]。

1.3.2成功率患者能主动或被动配合完成检查的为支气管镜检查成功。

1.3.3舒适度观察对比患者在术中出现的应激反应评估患者的舒适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13],0分代表没有,5分代表最明显,评分越高,舒适度就越低。

1.3.4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观察对比患者在术中出现的紧张、抑郁状况。

2 结 果

2.1 配合度气管镜入声门时观察组患者呼吸[(19.62±0.44)次/min]和血氧饱和度[(96.51±0.38)%]明显高于对照组[(15.49±0.34)次/min,(93.570±0.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97.38±2.08)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11.34±1.96)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主动配合25例,被动配合22例,不配合8例,观察组主动配合41例,被动配合10例,不配合4例。观察组主动配合率高于对照组(74.5%vs45.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成功率观察组支气管镜检查成功率(92.7%)大于对照组(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舒适度观察组患者术中舒适度评分为[(5.40±1.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03±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焦虑情况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分别为(41.33±4.67)分和(39.13±3.7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行气管镜检查患者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29.43±4.90)分]低于对照组[(39.10±3.9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腹式呼吸和叹息式咳嗽训练可提高支气管镜检查配合度有研究表明,肺功能不全患者在胸腔镜检查前进行化痰治疗是必要的,患者痰液粘稠,加剧了呼吸困难的症状,临床检查中常因痰液堵塞气道导致缺氧、脉氧下降,不能配合完成检查[14]。腹式呼吸时膈肌每下降1 cm其吸进或呼出的气体总量可以增加250~300 mL,使更多的氧气吸入肺部,提高肺泡的通气量[15]。叹息式咳嗽时,利用气道内外压力差,促进纤毛摆动,用轻微咳嗽将痰液排出体外的咳嗽方法[16],对气道的刺激小,动作简单,容易掌握。结果显示,观察组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平稳,配合度和检查的成功率均有提高,说明通过术前行为训练,患者掌握了术中呼吸和咳嗽的要点,及时排出痰液,形成有效的呼吸形式,减少了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

3.2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可提高支气管镜检查的舒适度结果显示,舒适度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莫康林和杨霞[17]研究认为,舒适度对患者能否顺利完成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治疗中至关重要。支气管镜检查中,患者的参与感较强,若身体处于紧张状态,会出现剧烈咳嗽、憋气、恶心等反应,加重术中不适感。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是一种对机体生理有意识的训练[18],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将人体肌肉达到有序、先紧绷后松弛的状态,降低患者骨骼肌的压力,减少神经原性紧张,平衡血管运动,有意识的调节呼吸和心率,有助于身心功能的恢复,提高生理-心理功能。

3.3术前心理干预可提高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依从性两组SAS评分对照,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检查前对手术多不了解,对检查目的持怀疑态度,更担心术中出现不适。通过心理疏导、成功案例现身说法,答疑解惑和家属陪伴,营造好的氛围,减少紧张不安情绪,主动调节呼吸节律和心理活动,从而增强其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前进行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能缓解焦虑情绪,有效掌握行为训练方法,可以提高患者术中舒适度和配合度,增加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支气管镜舒适度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