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价值探讨与构建策略
2023-02-10何秀芳
何秀芳
(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北江新城幼儿园,福建莆田,351100)
一、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强调,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打好基础,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1]在客观存在的城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差距下,农村幼儿园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不足、条件欠缺等问题,这就需要农村幼儿园立足实际,挖掘自身优势,开发体现农村区位优势和区域特色的本土化课程。农村地区有着丰富便捷的自然资源,这为农村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构建提供了天然条件。“亲自然”课程既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形式,也是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创新尝试,是对传统的以课堂、学校为中心的学习样态的优化与完善,是构建立体、综合、多元的幼儿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亲自然”课程是利用儿童身边的自然资源,培养儿童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生命的情感态度,促进儿童感知觉发展,激发儿童潜能的课程模式,主要包含亲自然的学习环境、活动素材与课程内容等要素。[2]“亲自然”课程源于欧洲的“森林教育”。进入20世纪中叶后,在推进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开始反思偏重课堂、偏重校园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天性的影响,进而提出教育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理念。“亲自然”课程与森林教育具有本质的一致性,都是通过真实或仿真的自然环境为儿童提供体验契机,引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和经验积累。本文就农村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价值、资源优势与构建策略予以探讨,为农村幼儿园的本土化课程建设提供有益思路。
二、“亲自然”课程的教育价值
《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到,孩子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3]“亲自然”课程对幼儿的学习与成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于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科学探究目标1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要求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4]热爱自然是一种重要的人格修养。热爱自然才会走进自然、拥抱自然,喜欢自然世界中的各种事物,保持对自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幼儿的生活空间、活动空间、社会交往空间愈发狭窄,他们与自然的距离也在逐渐拉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幼儿的天性。“亲自然”课程为幼儿提供了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契机,能激发幼儿保护和探索自然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科学知识启蒙
幼儿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科学知识启蒙的重要手段,《指南》强调,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经验。[4]这些经验成为幼儿认识世界的基础。通过“亲自然”课程,幼儿可以了解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花草树木的春华秋实、飞禽走兽的生活习惯、晴雨风雪的天气变化,认识各种神奇而美好的自然事物与现象,积累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促进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以及科学知识的启蒙。这是培养幼儿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的基础。
三、农村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构建策略
农村幼儿园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开展大主题“亲自然”课程,如山区农村幼儿园可以开展森林主题“亲自然”课程,产粮区农村幼儿园可以开展田园主题“亲自然”课程,江河湖海区农村幼儿园可以开展亲水主题“亲自然”课程,进而构建体现地方性和本土化特色的“亲自然”课程。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农村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构建策略。
(一)创建亲自然的园所环境,涵养自然文化性情
环境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对个体成长具有深刻影响。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存在于某种特定的环境之中,能否创设一个理想化的群体生态系统,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农村幼儿园在“亲自然”课程构建过程中,需要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积极打造亲近自然、具有自然特征的园所环境,让幼儿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感受自然、体悟自然,为“亲自然”课程的实施做好铺垫。
1.打造亲自然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体现着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幼儿园是幼儿一日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过程受到幼儿园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影响。在农村幼儿园“亲自然”课程构建过程中,需要创建看得见、摸得着的园所物质环境。在物质环境打造过程中,可以尝试把大自然“搬”进幼儿园,打造自然气息浓厚的幼儿园物质环境,为“亲自然”课程充当“绿叶”。第一,开辟种植区。在幼儿园的空地开辟种植园,在其中栽种蔬菜、瓜果,供幼儿开展田园种植、采摘活动使用,让幼儿园充满田园自然气息。第二,加强幼儿园的植被美化。通过种植本地生长的花草树木,为幼儿园增添绿意,做到四季有鲜花,步步皆美景。第三,在教室设置植物角,种植盆栽,让教室充满绿意、充满生命气息。幼儿在为盆栽浇水、施肥、晒太阳的工作中能够发现植物的生长变化,进而体会自然生命的魅力。幼儿园可通过亲自然物质环境的打造,让幼儿在园期间有身临自然的体验感。
2.创设亲自然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它体现着幼儿园的精神文化,起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幼儿的重要作用。在农村幼儿园“亲自然”课程构建中,也要从精神环境角度创建园所文化,做到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幼儿园可通过创建昆虫、植物标本展示墙,绘制自然主题手抄报,播放自然主题音乐广播等,让自然滋养幼儿的精神世界,涵养幼儿的文化性情。
(二)开展亲自然的园本课程,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幼儿园教育的实施基础是课程。《指南》与《纲要》明确了幼儿园课程的五个基本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亲自然”课程的开展也不能偏离这五大领域。将“亲自然”课程与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融合,是农村幼儿园回应“亲自然”课程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是立足课堂开展亲自然教育的有效途径。避免“亲自然”课程的表面化、形式化,需要巧妙地建立五大领域与“亲自然”课程的衔接点,这是“亲自然”课程发挥教学效果的关键。
1.健康课程:悦动自然
幼儿教育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首要任务,健康课程与“亲自然”课程的结合,能够有效地拓展运动空间,丰富运动的材料,激发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广阔美好的自然天地中健康运动、健康成长。
一是延伸运动空间,激发运动兴趣。农村幼儿园大都规模偏小,户外活动场地和空间比较狭小,这阻碍着幼儿户外运动的开展,消解着幼儿运动的热情。然而,开阔的草地、低矮的土丘、收割后的农田、松软的沙滩都能为农村幼儿园提供天然的活动场地。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北江新城幼儿园是一所临海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经常组织幼儿将运动场地搬到户外,让幼儿在平坦、松软的沙滩上奔跑、跳跃、钻爬。在无拘无束的户外运动场地,幼儿的运动细胞被充分激发起来,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运动参与兴趣。
二是利用自然材料,激发运动兴趣。农村幼儿园可针对运动器材与设施相对匮乏的问题,利用随处可得、可循环利用的自然环保材料制作或代替专门购置的运动器材,更好地满足幼儿对运动材料的需要,增强运动材料的创意性。例如:以竹竿为车架、以木棍为车轴、以圆木为车轮制作的平衡车,制作简单,环保实用,很好地替代了手推平衡车;以树枝搭建的“山洞”,可供幼儿进行钻爬练习;用麻绳制作的跳绳、拔河绳,可供幼儿进行跳绳和拔河游戏。这些自然材料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运动参与兴趣。
2.语言课程:话说自然
语言课程依赖于语言素材、语言情境。幼儿园可将幼儿语言课程与“亲自然”课程融合,以自然为主题创设语言学习情境,丰富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增进幼儿对自然的了解与热爱,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例如,中班可开展语言课“我喜欢的小动物”,让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这一动物。教师可引导幼儿从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组织语言进行描绘。又如,大班可开展语言课“四季之美”,让幼儿讲述家乡的四季特征,引导他们从天气特点、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四季的美景区别等方面组织语言进行描绘。一方面,自然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情境;另一方面,在通过语言表现自然的过程中,幼儿加深了对自然的认知和热爱。
3.社会课程:研学自然
社会课程为幼儿认识、了解自然与社会提供了载体,社会知识的学习需要将课堂延展到更广阔的自然中,让幼儿获得更贴近生活经验的知识。农村幼儿园在将社会课程与“亲自然”课程结合的过程中,可将幼儿带领到园外,引导幼儿用眼观察、用心体会、用脑思考,了解农村的自然与社会生活,涵养幼儿亲近自然的真实情感。例如,大班可开展社会研学课程“秋天的田野”,带领幼儿到农田、果园观看秋天谷物、果实成熟收获的场景,引导幼儿进入农民辛勤耕作的田园劳动,加深幼儿对家乡秋天自然与社会景象的理解。
4.科学课程:探秘自然
科学知识与自然密切相关,大自然是一个科学大课堂,幼儿在观察自然、探秘自然过程中,可以学到丰富而生动的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农村幼儿园在进行科学课程与“亲自然”课程结合过程中,可将科学课堂搬到自然,引发幼儿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例如,小班可开展科学课程“蜗牛”,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为学习内容。教师可带领幼儿来到园外的草地、菜地实地探寻蜗牛,了解蜗牛的真实生活环境,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爬行姿态和进食细节,让幼儿零距离地接触蜗牛这一自然精灵。又如,大班可开展科学课程“秋天的树叶”,教师可带领幼儿到园外的树林,引导幼儿观察秋天树叶颜色的变化,将采摘到的五彩斑斓、形状各异的树叶制成树叶标本。在亲自然的科学课程中,幼儿对自然科学知识探究的热情能得到很好的激发。
5.艺术课程:绘创自然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并能进行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4]幼儿园艺术课程以音乐课程与美术课程为主,农村幼儿园在“亲自然”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在音乐课堂中聆听和模仿自然的声音。大自然是天然的“音乐库”,嘀嗒的雨点、隆隆的雷声、沙沙的树叶、叮咚的小溪、叽喳的鸟啼、呢喃的虫鸣,都是大自然的动听音符。要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学会感受和欣赏大自然中好听的声音。教师可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声音,引导幼儿在聆听中感受,再以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哼唱模仿的方式表现大自然中的音乐。开展小班音乐课程“小雨点,沙沙沙”时,教师可选择下雨的天气开展教学,带领幼儿到屋檐下聆听和感受雨点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再让幼儿以体态律动表现下雨时的农村景象,体会自然的美好。
另一方面,在美术课堂中绘画和创作自然的素材。农村的自然事物、美丽风景为幼儿进行绘画与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亲自然”美术课堂中,教师可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自然、欣赏美景、收集材料,让美术绘画、手工制作有丰富而生动的素材。例如,开展大班美工课程“编花篮”时,教师可带领幼儿到田野寻找制作和装饰花篮所需的藤蔓、鲜花、鲜草等材料,让幼儿就地取材、自由编创,以此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组织亲自然的户外活动,体会自然赋予的乐趣
课程活动化与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通过组织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与活动,达到育人目的,更契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户外活动是幼儿园学习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幼儿园在“亲自然”课程构建过程中,要解放幼儿的身心,让其在开放自由的自然环境下感受游戏与活动的乐趣,让自然为幼儿的游戏与活动增添乐趣。
1.组织亲自然的户外游戏活动
将区域活动从室内、园内延伸到自然天地,能释放幼儿天性,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达到更好的游戏效果。亲自然的户外游戏开展,一方面强调自然游戏材料的使用,为幼儿提供了新奇好玩的游戏材料。例如:用玉米制作人物玩偶,用茄子制作小猪,用青草制作螳螂,用树桩搭建梅花桩,用沙子堆砌城堡,用藤蔓制作跳绳,用木头和竹子制作手推车。另一方面,强调自然场地的使用。置身于自由的户外场地,幼儿的游戏细胞会被激活,他们可以在草地奔跑打滚、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在田埂做平衡游戏,将小土坡作为滑梯,在小树林中玩捉迷藏游戏,在松软的沙地堆城堡。亲自然的户外游戏活动能让幼儿充分体会游戏的乐趣。
2.开展亲自然的社会研学活动
研学活动是幼儿园社会实践学习的重要形式,是促使幼儿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与素养的有效载体。农村幼儿园“亲自然”课程构建过程中,可以以农耕为主题,挖掘幼儿园周边的优质研学资源,组织幼儿前往研学基地进行亲自然的研学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挖红薯、掰玉米、拔萝卜、采香蕉等农耕研学体验活动中,幼儿能通过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欣赏农村美丽的自然景色,体验田园劳动的乐趣,品尝田园劳动收获的甘甜。亲自然的社会研学活动,为幼儿亲近自然、体验自然搭建了良好的活动平台,能实现活动育人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与城市幼儿园相比, 农村幼儿园所具备的教学条件相对不足,如何立足自身实际,挖掘和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助力教学,是每个农村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立足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构建“亲自然”课程,让自然资源走进幼儿园、促进课程实施,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并从中追寻童趣、探寻自然与科学奥秘、实现自然人格成长,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的本土化课程建设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