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新闻摄影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2023-02-10储著传
储著传
网络化、信息化、社交化促进了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和火爆,对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对新闻摄影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如何挖掘适合拍摄的新闻素材,如何运用新技术拍摄出好的新闻图片,如何丰富图片新闻的报道形式和传播方式,成为当前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要深思并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
新闻摄影从学术角度看,是新闻学和摄影学的交叉学科。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1]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新闻摄影也因独特的视觉传达,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对高质量的视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图片和视频是长盛不衰的发展方向。
(一)题材内容故事化深度化。传统纸媒时代,新闻摄影作品受版面限制,刊发见报多为单幅图片。进入融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不再受版面限制,可以更多地发布组图。而成组图片的内容更丰富,逻辑更连贯,叙事能力更强。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对深度的追求可谓是达到了顶峰,图像的深度化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2]在遇到重要新闻时,主流媒体往往在快速发布的同时,推出图文并茂的深度报道全面诠释新闻。新闻摄影深度报道一般由组图形式记录事件、讲述故事、展现现象、表达主题。
(二)发布平台多元化差异化。媒体深度融合是大众传播多元化的新模式,把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抖音、客户端等互联网平台有效融合,实现新闻传媒行业高质量发展。就新闻摄影而言,媒体融合让作品的发布渠道得以拓展,一次采集,资源共享,多平台发布,衍生出不同形式的新闻稿件,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提升新闻摄影作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传输扩散移动化社交化。在互联网移动化、社交化背景下,新闻摄影作品的传输扩散也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趋势。媒体采编实现移动化办公、手机端传输,互联网让摄影记者传输摄影图片越来越便利,随时随地,一键投稿,极大提升了图片传输效率。新闻发布也遵循移动优先,注重社交,甚至采用算法应用使新闻的个性化、强互动和精准性得以凸显,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坚守与变革
融媒体时代,很多媒体单位都充分认识到新闻摄影的重要性,这是新闻摄影的发展机遇,也是对摄影记者的全新挑战。因此,摄影记者必须具备较好的新闻素质、策划能力、摄影技术、写作功底和创新意识。
(一)坚守新闻原则。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客观、准确、时效、可读等特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摄影将新闻与摄影相结合,以图片配文字说明的形式传播新闻信息,新闻性是其第一性,摄影只是报道新闻事实的途径和表现形式。作为专业媒体机构的新闻摄影记者,要坚守记者的职业道德和底线要求,不造假新闻,不传播假新闻。[3]因此,要求新闻摄影工作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拍摄、编辑、发布的新闻图片要真实客观。特别是在网络技术和特效软件快速发展的当下,摄影记者更要坚守新闻原则,拍摄的图片素材只做简单画幅裁剪、亮度调整,不做过度修图,保证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提升摄影水平。摄影会带给观众视觉上冲击与美感,高超的摄影技术与个性化摄影,往往会抓住人们眼球,进而使其对新闻产生浓厚兴趣,最终利用摄影促进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4]融媒体时代,新闻图片的编发应用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大,这意味着对新闻图片的需求更大,对摄影记者的摄影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媒体时代要求记者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摄影记者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字采写能力和视频拍摄、剪辑、制作能力,确保特殊情况下记者能够在现场生产出图片、短视频等更有传播力的新闻作品。这就表明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需要积极参与各种培训活动,同时加强专业摄影技术的交流,从而拍摄出更好的新闻图片,提升新闻融合报道综合能力。
(三)创新技术应用。一般来说,新闻报道图像所追求的便是真实、全面,一般的拍摄视角虽然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但所表现出的画面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现代人的信息与审美需求。[5]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进步,手机、无人机、全景相机等数码应用越来越广泛,航拍、全景图片等新闻摄影作品越来越多见诸报端和网络。手机的影像组件性能提升使摄影更加大众化,拍摄和传播更加便捷,特别是一些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记者必须利用手机来拍摄现场画面,保证新闻摄影的时效性。伴随着飞控技术的发展和无人机的普及,无人机航拍成为新闻摄影记者的必备技能。新闻摄影记者可以借助航拍无人机拍摄高空鸟瞰、特种作业、艰难险远以获得独特视角。全景图片是使用图像拼接技术合成的360度纪实画面,在同一地点按一定规律同时拍摄多张照片,拼接上传全景平台呈现全景画面。摄影记者要对摄影新技术拥有充分认识,熟练应用各种数码影像设备,拍摄表现凸显主题的新闻图片。
(四)拓宽报道思路。新闻摄影和其他新闻体裁一样,需要加强策划和思考,拓宽报道思路。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要不断增强新闻敏感度,提高发现新闻的能力,挖掘新闻素材的内涵,灵活运用技术手段,树立独特视角,提高报道创新性,并在实际新闻摄影工作中不断探索。研究发现,与静态图像相比,移动时的影像资讯更容易获取,在信息传递中,影像的动态传递比静止影像更具优越性。[6]探索新闻摄影与短视频摄制相结合,积极尝试短视频拍摄制作,更好地保证新闻摄影报道不断出新,新闻摄影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三、结语
总而言之,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应当明确自身新闻属性,坚守新闻原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合新媒体技术,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应对融媒体新闻摄影发展趋势,为受众提供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助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在新闻摄影报道中,摄影记者要加强新闻策划,提升摄影水平,创新技术应用,拓宽报道思路,深入新闻现场,奔走基层一线,贴近群众生活,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推出高品位、高质量的新闻摄影作品,进而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