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地市党媒优势 讲好生态文明故事
——浅析红河融媒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全媒体报道
2023-02-10黄传龙
黄传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新闻媒体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记录者和宣传引导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媒体责任,地市党媒要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引导广大社会公众从点滴做起,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者。2023年,围绕“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这一重大主题,云南红河州融媒体中心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融媒体产品,全面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山”理念在红河的生动实践,反映红河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宜居家园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果,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更加响亮,让正能量深入人心。
一、紧扣关键节点,做实新闻报道策划
“新闻报道策划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信息资源,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有利于新闻导向正确。”[2]绝大部分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新闻,都离不开成功的新闻报道策划。
(一)做好主题报道顶层设计,确保宣传基调不偏
评价一个新闻报道策划成功与否,除了导向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外,能否聚焦地域特色、紧扣重大事件、关键节点也是一个重要指标。作为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级州,哈尼梯田一直是红河州的“金字招牌”。习近平总书记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和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寄予厚望。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我听说,在云南哈尼梯田所在地,农村会唱《哈尼族四季生产调》等古歌、会跳哈尼乐作舞的人越来越少。不能名为搞现代化,就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弄丢了!”[3]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红河州融媒体中心以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为契机,紧扣哈尼梯田保护发展主题,立足媒体融合发展的实际,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决定以哈尼梯田保护思路、千年梯田要素保护、非遗传承、生产发展、增收致富5个方面为新闻切入口,全面宣传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10年以来的保护与发展成果,报道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历程,以及申遗过程及10年发展中的关键人和事,切实把准宣传主基调,唱响时代主旋律,推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深度报道文章,真实再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红河实践。
(二)坚持宏观微观并举,让报道“雅俗共赏”
“做好预习工作,策划做在前,在采访过程中就能按图索骥、填充材料,让写作更有的放矢,避免新闻报道出现雷同。”[4]2018年,哈尼梯田遗产区被授予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10年保护历程,印证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红河的生动实践。基于此,这一主题新闻报道策划坚持做到宏观微观并举。宏观上,从坚持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生活变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等多方面去挖掘10年来红河州保护和发展哈尼梯田的有力举措,探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特色亮点,形成了气势恢宏的特刊《守护“活态”遗产绽放时代新韵》及恢宏大气的《十年守护 硕果满枝》《赓续红河文脉 绽放非遗华光》等单篇重点篇目。微观上,以小见大、以情感人,从细节入手,去触摸千年梯田的点滴变化,带着温度、带着感情去挖掘、讲述梯田上的人和事,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事例反映千年哈尼梯田保护发展的巨大变化,让“有温度的保护、有希望的梯田”成为人们的向往。相继生产出《梯田农人的华丽转身》《故乡即是“诗和远方”》《风吹梯田红米香》等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同时,紧贴“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征集刊发《梯田的色彩》《梯田赞歌》《我从梯田走来》等文艺作品及《“一粒米”的千年之旅》《在活态保护利用中守护哈尼梯田》等理论文章,深入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生动展现红河哈尼梯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各民族美美与共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气度。
二、深入采访调研,讲活保护发展故事
正如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所说的那样:“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还不够近。”新闻采访也是如此。凭空想不出来好新闻,好新闻永远是用脚走出来的,只有记者深入实践,沉在现场,眼到,手到,心到,经过观察、采访和深入思考后才能出新闻佳作,才能写出具有深度、可信度的新闻报道。
(一)用脚步丈量,在绿水青山间践行“四力”
采访是写作的基础。没有深入细致的采访,想要写出生动的文章,无异于异想天开、纸上谈兵。在策划“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宣传报道之初,红河州融媒体中心就决定把镜头、笔尖和麦克风对准基层一线,坚持做好实地调查,以事实说话,把第一现场放在首要位置,将记者派到哈尼梯田畔、少数民族村寨中,让他们到山林间、河道边、梯田里寻找素材,深入挖掘哈尼梯田保护发展的生动故事,用细节感动人、感染人、感化人。得益于此,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系列人物专访报道中,记者针对性地选取了8位与哈尼梯田保护发展息息相关的代表人物,他们中有一生守护梯田活水的“赶沟人”马有明,有坚守在哈尼村寨过上了幸福新生活的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哈尼族群众高美华,有成功编制并实施“阿者科计划”的中山大学教授保继刚,有为哈尼申遗成功不断努力奔走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史军超、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教授角媛梅、红河学院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榛,有长期负责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元阳县政协副主席朱文珍,有为哈尼梯田申遗成功留下珍贵现场影像资料的新闻记者孟红兵。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最终形成了《传承千年的职业——“赶沟人”》《在老蘑菇房里过上新生活》《研究哈尼梯田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为“富饶的贫困”找破题密码》《打开红河哈尼梯田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千年哈尼梯田光耀世界》《全力为哈尼梯田申遗留下珍贵影像资料》《“我是梯田的儿子,要用一生保护她”》8篇人物报道,把他们和哈尼梯田间的动人故事生动地展现给受众,受到了一致好评。
(二)把心沉到现场,以细节打动人
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记者贴得紧,贴得近,采访对象和读者都会感觉到。“我叫杨丽,我的家乡在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全福庄村委会,是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梯田没变,田还是那片田,但是我们哈尼人的生活却因为申遗成功而迎来了新的变化……”在《我和梯田共成长》中,记者选择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写作,通过杨丽独白的方式娓娓道来,一下子和读者拉近了距离,代入感很强,让人“沉浸式”地感受哈尼梯田的发展变化。正如文中所述那样:“一路走来,总会遇到一些举着相机,对着梯田感叹的游客。看到他们感叹,我也跟着感叹,他们感叹的是云上梯田的壮美,我感叹的是,哈尼人的美丽家园也成了别人向往的景区。”一下就把杨丽能够生活在哈尼梯田畔的那种自豪感、幸福感表露无遗。在《故乡即是“诗和远方”》的报道中,文中开头是这样描写的:“惬意地坐在小凉亭里,面前是层层叠叠的哈尼梯田,阵阵凉风拂过发梢。院子里,豆角等蔬菜还未完全收完,随手摘下烹饪便是一盘美味。35 岁的白宇蟾在10 年前重返山村后,不仅自己享受着这样的田园生活,还和家人一起办起了农家乐,将这份乡野情趣带给更多人。”这段白描式的描述,把一个昔日奔向城市的哈尼族年轻人重归家乡后过着悠闲生活的形象给写活了。这十年,像白宇蟾一样在梯田边成长的一批有知识、有情怀、有理想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家乡,种植养殖、电商、餐饮、民宿……各个领域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特别是文章结尾一句:“在他们眼中,梦想不是只有远方,也可以在故乡。”朴实的语言让文章主题得到了升华,增加了思想的厚度。《梯田农人的华丽转身》记录了元阳县逢春岭乡骂尖村委会麻栗寨村民小组何春梅以梯田为根,依托网络,成为直播销售梯田农特产品的“新农人”。直播让她开启了外界认识、了解哈尼梯田的新大门,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梯田、逐梦梯田山。在《风吹梯田红米香》中这样写道:“初见石文才,他正在梯田里劳作,只见他裤腿挽起,跨过田埂,拿着镰刀割草。他指着梯田东北侧的民居说,他的家就在那里,在梯田的风景里。聊起他和梯田的故事,‘离不开梯田、舍不得梯田’是他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文章结尾写道:“日落西山,石文才回到家中,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米饭,吃上一口,香甜溢满齿间。”整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花哨的堆砌,而是用群众的语言和平实的方式来写作,让石文才这个人物如此地生动和鲜活。
(三)把根扎在基层,以真情感染人
“走进基层,下到现场,不仅是捕捉那些鲜活的语言、鲜活的场景,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在‘时代的景深中触摸到个体的温度’。触摸到采访对象的‘个体温度’,记者才可能触发‘个体的感受’。”[5]当然,下到基层的同时要注意以大格局、大视野去看待问题,只有站得够高,新闻报道才能立得稳、想得透、看得准。但具体到实际采访中,必须注意“大”并非刻意拔高渲染,高高在上,而是要展现大主题、大时代。写作时更要注意保持平和、朴实,不能一味求高求大,而要做到以内容取胜、以真情取胜。《守护“活态”遗产 绽放时代新韵》虽篇幅宏大,但作者巧妙将文章分为序、冬藏、春耕、夏耘、秋收5个部分,后4部分以时间线为轴,每一部分都以几句源自《哈尼族四季生产调》的歌词引出,加以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申遗成功十年来,红河州坚决落实《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相关法律法规,科学提出“347”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推动哈尼梯田保护与民族文化传承取得积极成果、焕发新的活力,全文6000余字,却不会让人觉得冗长,反而忍不住想往下读。围绕“走进总书记讲述的绿水青山,哈尼梯田交出十年答卷”这一主题,红河州融媒体中心推出《千年青绿 生态永续》《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是千年粮仓,更是绿色粮仓》《绿水青山福泽万民》4篇报道,生动表现了“绿水青山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的美丽图景。通过这样一篇篇报道、一条条信息,全面展现出十年间红河州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维护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为重点,积极探索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路径,全力以赴守护千年梯田的绿水青山、良田沃土的生动故事,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深入人心。
俗话说:“要想得甘泉,井要挖得深。”多走基层、常练脚力,是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记者的日常姿态。无论是“走进总书记讲述的绿水青山,哈尼梯田交出十年答卷”系列报道,还是系列人物专访,抑或“生活在世界文化遗产里”系列报道,每篇新闻都是记者一点点用脚步丈量,用眼力观察,用脑力思索,用笔力书写出来的,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带着真挚的情感。也正是通过一次次在绿水青山间践行“四力”,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进一步提升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三、拥抱媒体融合,展现多元立体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好发挥出地市党媒的主流宣传作用,有效提升新闻的“温度”和“鲜度”,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有效掌握舆论的主导权,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红河州热情拥抱互联网,重整红河日报社、红河广播电视台和红河网站3家州级媒体机构、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于2022年5月挂牌成立红河州融媒体中心,形成报、台、网、端、微、号、屏(栏)“七位一体”的新型主流媒体矩阵,涌现出一系列“叫得响、传得开、立得住”的融媒体产品。
(一)用活媒体平台,增强传播效果
对于媒体来说,先有传播力,才有影响力。为此,红河州融媒体中心坚持“内容为王”、移动优先,统筹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在报纸、电视、网站、新媒体、广播重要版面、位置、时段和节目统一开设“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新家园 新生活 新未来”专题专栏,安排精干记者,奔赴哈尼梯田保护发展一线,深入挖掘采访,运用文字、图片、图表、H5、短视频等形式,以消息、通讯、特写、专访、理论文章等体裁,在全媒体平台充分展示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的相关活动和成效,实现“1+1>2”的效果。具体以红河州在北京举办的“云上梯田 梦想红河——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宣介活动为例。为做好活动报道,红河州融媒体中心抽调9名精兵强将组成报道团,指定团队负责人协调指挥、制订报道清单、确定报道选题、明确采访对象、细化任务分工,并根据不同的报道对象确定不同的报道形式。然后,团队人员根据分工,各司其职、协调配合,进行采访写作,并及时将有关内容传至后台,编辑们迅速进行制作,报纸、网站、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分别根据各自需要,进行二次编辑推出。宣传报道采用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既有文字深度报道的重量,又有短平快视频的新意,受到广大受众热烈欢迎。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相关短视频在云南红河发布视频号上播放量16.4万次。栏目开设不到一个半月,红河州融媒体中心各平台共刊播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相关宣传841条次,播出宣传片278次,阅读量46.45万次。微博话题#云上梯田,梦想红河#阅读次数9834.5 万,讨论次数7.9万次,原创人数4万人。《十年守护 硕果满枝》被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网、中国网等转发。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记者胡艳辉参与完成的《千年哈尼梯田的十年蝶变》于当年7月10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第11版整版刊发,形成良好宣传效应。
(二)探索国际传播,讲好红河精彩故事
2022 年,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红河州分中心(以下简称红河州分中心)在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落地,这为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进行国际传播探索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同年8 月,红河州分中心参与举办了国际青年“红河参访行”活动,来自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等国家的10名在华青年到弥勒市、元阳县参观访问,深度解读红河州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修复、推进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真切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红河实践。当年还策划开展了中国·红河蝴蝶谷“COP15 蝶翩翩 生物多样展新颜”云上采访活动,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4 亿次,境内外信息总阅读量超过13 亿次。2023 年,红河州分中心又相继参与宣传报道了“国际青年中国行·红河”参访活动、“文明问答:文明多样性传承与创新”国际青年对话会、“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外籍网红大V红河参访活动等。印度尼西亚籍网红博主陈国兴感慨:“红河是一个民族文化多元之地。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哈尼梯田的话,我会选择‘天人合一的世外桃源’。我会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把红河的自然、文化、人文景观介绍给我的印尼朋友。”“亲身参与,置身其中”的沉浸式传播,让外国友人从互动中获得了归属感、参与感、认同感,极大地提升了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上这些都是红河州融媒体中心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构建传播体系,通过文化交流、媒体互访、青年交往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国际“朋友圈”,讲好中国故事、红河故事的生动实践。
结语:
讲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引领带动更多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使命。相信地市党媒只要积极拥抱媒体融合,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传播手段、传播形式和传播业态,深入绿水青山间践行“四力”,深入一线发现典型事例,以基层的鲜活实践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群众的切身体会反映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就一定能生产出更多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有价值和有影响力的本地原创融媒体产品,不断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让人人争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