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与德育的融入研究
2023-02-10吴盼盼
吴盼盼
(东营市实验小学,山东 东营 257091)
语文是传递与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小学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的重要教学工具。但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将基础语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视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这就导致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教学功利化问题,这不仅难以促进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造成严重打击。因此,为更好地推动与促进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传统文化与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与德育的必要性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与全面贯彻的今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然成为我国现代学校教育领域最为重点与关键的教学任务。而语文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育阶段最为基础与重要的学科,自然也要紧随教育发展的脚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这就使得德育的融合引起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然而,就当前的小学语文德育情况来看,德育表面化、形式化等问题屡见不鲜,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缺失,这不仅不利于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达成与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与发展产生不小的限制和消极影响。因此,探寻创新德育融合出路逐渐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
而传统文化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也是语文人文性特点的主要来源。将其有机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但能更好地彰显与突出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为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创造良好的通道,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与语文学习水平提升同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与积极作用。其主要优势着重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与精神品格。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会受到自身年龄特点与认知发展情况的影响,存在贪玩好动、好奇心强的学习特征,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与悉心引导。因此,为确保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持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将文化氛围的营造与构建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而传统文化的融入便在很大程度上为这一教学任务的实现提供了契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会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而忽视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导致小学语文教学存在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从根本上改善与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与德育的有效渗透与合理融入。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与德育的途径
(一)在识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与德育,深化汉字自然之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认字是最为基础的知识内容,同样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实现语文学习水平提高的先决条件。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从甲骨文到文言文再到现代汉语,无一不体现、传递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渗透与融合传统文化与德育时,可以识字教学为切入点展开文化的传递与道德素质的培养,从而在有效夯实小学生语文知识基础、丰富小学生识字量与知识储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如,在教学“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词中的“众”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观察字形入手,分析“众”字的结构,即一个人字下面有两个人,指的是人多的意思。此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一个人的力量与很多人的力量相比,谁的力量更大?”等具有启发性与引导性的教学问题,促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这一本质,培养团结意识与精神,在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互帮互助。
又如,在教学“女”字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淑女优美坐姿的图像,并向学生提出“通过观看这一坐姿,你们认为图片中的女性的性格是怎样的?”以此活跃与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对图片中女性的性格展开联想与想象,感知女性特有的平和、温柔的性格。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利用Flash 动画将图片中女性的动作转化为“女”字,深化学生对这个字的认识与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导入中华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品格与素质,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
(二)在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与德育,陶冶学生审美情趣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人文性与思想性内容的重要来源,同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与囊括了许多经典的古诗词、文言文,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渗透德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把握这一教学机会,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与分析,促使学生在感知与体会古诗词韵律、意象之美的同时,更好地领会古诗词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意蕴,得到审美情趣的有效陶冶与艺术修养的升华。
如,在教学《清明》一诗时,教师可借诗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引出我国清明节的传统节日文化,并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清明节时人们常做的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结合情境联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过清明节的实际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借古诗中所渲染的天气情况,深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认识,促使学生更为深入地掌握诗人所传递出的伤感、寂寥之情。如此一来,不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与理解水平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也会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又如,在教学《题西林壁》《望庐山瀑布》等描写我国大好河山的古诗时,教师可基于诗人在诗中所传递出的情感与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并如数家珍地为学生讲解与展示我国自然景观、景区的美妙绝伦之处,以此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与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再如,在教学《伯牙鼓琴》时,教师可以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友情为德育的渗透点,引导学生体会二人之间友情的珍贵,学会珍惜友情、珍视友情;而在教学《囊萤夜读》一文时,教师则可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还原古人学习条件之差、态度之刻苦。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展开适当的教学延伸,向学生讲解“头悬梁、锥刺骨”“程门立雪”“不耻下问”“凿壁偷光”等古文故事,在有效拓展学生语文知识视野、丰富学生古文知识储备的同时,促使学生被古人勤学、好学的态度打动,进而培养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古诗文为传统文化与德育渗透的切入点,不但能有效深化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认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将古诗文中特有的人文底蕴与文化内涵合理渗透于人文关怀之中,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人文教育,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与德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单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来看,阅读部分就占据了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三分之一。因此,可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渗透与融合传统文化与德育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若想进一步提升与增强传统文化、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就必须深度开发与挖掘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文化元素与德育因子,并合理应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技术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在有效提升与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教材中《赵州桥》一文的教学为例,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从雄伟、坚固、美观等多个方面刻画了赵州桥的外观与形象,一言一句无一不体现着作者对赵州桥的热爱之情与对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敬佩之感。为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与感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维方式,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展示和赵州桥有关的图像或影像,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语文课堂的参与度,并鼓励学生探讨与交流自己对赵州桥的感受。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向学生普及赵州桥相关知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赵州桥是世界建桥史中的一大奇迹,在有效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会的同时,促使学生由衷地生出对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自豪之情与骄傲之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在写作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与德育,洗涤学生美好心灵
写作是学生心灵的写照、情感的流露及认知的再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直接反映与体现在作文之中,因此,可以说写作教学是塑造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的敲门砖。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与融合德育与传统文化时,同样要加强其在学生写作教学中的体现。一方面,教师可通过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式组织学生展开写作,让学生更为全面地观察生活、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生活中的假恶丑,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科学看待与分析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发与挖掘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如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师生之间的浓厚师生情、家人之间的温暖亲情等,让学生用心诉说与描绘自身的真实感受,从而在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与质量的同时,促使学生通过写作受到心灵的洗礼,得到情感与认知的升华。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自然环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等内容,促使学生建立积极良好的生活态度,实现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启蒙阶段,在小学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与德育的渗透更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这无论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而言,都起着极为重要的教学影响与积极作用。因此,身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与德育,以此引导学生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在有效塑造与磨炼学生人格、素质、品格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