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角下构建高中思政高品质课堂的策略研究

2023-02-10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 2023年12期
关键词:立德法治思政

张 帆

(晋江市紫峰中学,福建 晋江 362211)

高中思政课程承担着思政理论知识讲授和道德品质培养两方面教学任务。教师若想更加高效地完成上述授课任务,就要合理引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思政理论知识,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思政理论的本质内涵,还要教授他们做人的道理,要有意识地渗透思政核心素养要素,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授课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念意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真正成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四有”人才。

一、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概述

立德树人分为“立德”和“树人”两个部分。其中“立德”指的是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而“树人”指的是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德树人教育包含了品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意识培养、精神培养等多个方面,教师要通过开展有效的德育授课活动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修养,利用多样化理论感悟和实践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使其真正领悟科学精神,提高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从而真正成为一名有思想、有担当、有尊严、有信仰的高素质人才。

二、在高中思政课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对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德行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德行的好坏影响着一个人社会生存的方方面面。培养高素质、高品质人才已经逐渐成为高中思政教师的重要教育任务之一。教师若想进一步提高思政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就要利用该学科的德育优势开展有效的立德树人教学活动。教师应把立德树人理念和德育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受到正确思想观念和优秀精神品质的熏陶,使其能更加透彻地理解思政理论的本质内涵,感悟到拥有高尚品格的重要性,从而有意识地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德育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政治认同感,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共参与意识,拥有良好的法治观念和精神素养,进而使他们成长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四有”新人。

三、基于立德树人教育构建高品质高中思政课堂的具体措施

(一)合理创新教学活动,提高立德树人教育质量

高中思政教师若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科学优化和创新知识讲授模式,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真实学习需求,创设丰富多样的授课活动。思想政治教师应努力构建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思政课堂,把立德树人理念合理融入探知活动中,让学生在分析和研究思政理论的同时,受到优秀思想观念的熏陶,从而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个人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议题讨论活动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知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要科学设计议题内容,增强讨论活动的深刻性,让学生通过探讨议题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法治社会”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法治社会的建设意义”展开讨论,鼓励他们结合生活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以此提升他们对依法治国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情境探知活动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增强其认知体验,从而使他们真正领悟情境内涵,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建情境,让学生在沉浸式情境体验中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播放讲述山村教师张桂梅、“蘑菇院士”李玉、攻坚贵南高铁的周军伟、“时代楷模”黄文秀等优秀脱贫攻坚人物事迹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的普通人,使其深切感悟到团结奋斗的意义,知道自身应肩负的重大责任。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真人真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探知过程中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家国情怀。创建情境探知活动,既可以优化班级的学习环境,转变学生对思政课程的看法,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借此增强学生的探知体验,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融入学科素养要素,高效培养“四有”人才

1.渗透精神素养,培养有思想的人才

思想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是对所看到、听到的内容经过思维活动产生某种结果或者形成某种观点的观念体系,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集中体现。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还处于逐步健全阶段,且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很容易被各种思潮所影响,从而产生偏离正轨或不良的思想意识。高中思政教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结合精神素养开展正确思想观念培养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多方面、多视角出发,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根据现实情况对其进行客观理解和全面分析。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引导他们找寻历史发展规律,从而提升其客观认知世界的能力,使其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

以“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课程为例,教师可以以“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客观条件更重要还是主观条件更重要”为主题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自行选择正方或反方观点,多方搜集相关佐证,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辩论发言。在此过程中,辩论双方要客观描述佐证内容,突出唯物主义观点,引用正确的、经典的名人名言。学生参与主题辩论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习视野,了解更多与单元知识有关的信息,还能借此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拥有良好的精神素养。

2.渗透公共参与素养,培养有担当的人才

思政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公共参与素养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他们自动自觉承担责任的勇气。另外,教师要利用体验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针对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指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使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勇于承担责任,同时展现良好的实践能力。这类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还能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程为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结合先秦文化、隋唐文化、宋元文化、明清文化让他们领会时代精神的内在含义,利用五四爱国运动引导他们深入分析民族精神的本质内涵,依据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让学生真正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公益宣传活动,鼓励他们走进社会,全身心地投入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之中,向感兴趣的群众介绍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比如,讲解和展示中国的瓷器文化、雕刻技艺、刺绣艺术、剪纸艺术、皮影技艺等,结合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经典文学作品举办飞花令比赛等,充分利用本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世界遗产——泉州:宋元时期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开展研究性学习等。学生参与这类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形成较强的民族自豪感,还能借此提高社会责任担当意识,自觉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民族精神。

3.渗透法治观念素养,培养有尊严的人才

尊严突出了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的关系,拥有尊严的人也有着公正的价值取向。高中思政教师若想教育出有尊严的高素质人才,就要更加重视法治教育,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拥有较强的法治意识,同时能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法规,树立宪法至上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正确理念。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可以结合法治观念开展案例分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依据法律法规深入研究案例内容,客观分析案例人物的具体行为,判断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思考如何帮助案例人物维护自身的权益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使其成为法律法规的遵守者和捍卫者。

以“全民守法”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现实案例进行法治观念培养,培养学生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有尊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捍卫者。例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深入分析案例内容。案例:2021 年12 月4 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广西科技馆组织专业律师、单位职工和社会志愿者于12 月3 日至5 日向公众和社区居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公益宣传《宪法》《民法典》《科普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知识,讲述相关故事,让民众深切感悟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同时,营造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法治氛围。针对上述案例内容,学生要结合全民守法的含义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广西科技馆举办普法活动的原因,根据此次普法活动的结果和影响力探究全民普法的意义。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学生能深切体会到遵法守法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较强的法治意识和正确的法治观念,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4.渗透政治认同素养,培养有信仰的人才

在思政领域,信仰具备一定科学理论的支撑,是基于政治认同素养的一种正确的、高尚的理想信念。只有拥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才能科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思政教师为了提高信仰培养的质量,要在讲授知识过程中合理渗透政治认同素养教育,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富强,使其把握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白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知道自身承担着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从而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政治认同感,树立更为远大、更有意义的理想信念。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课程为例,在立德树人授课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梦的本质,让他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在含义。另外,教师可以利用真实图片或纪录片引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深度思考,让他们探究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过哪些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在近代时期经历过怎样的苦难,为了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近代以来形成了哪些伟大的梦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带一路》特别节目片段,让学生沉浸式感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力,增强他们“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使命感,使其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

综上所述,高中思政教师若想构建高品质教学课堂,就要把立德树人教学理念贯穿知识讲授的始终,要结合思政核心素养要素创建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理论知识,让他们根据现实情况分析思政理论的现实意义,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能主动肩负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进而使立德树人思政教育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立德法治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