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羟丙茶碱联合心衰合剂对LVEF保留心衰患者心功能、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2023-02-10姚颖府刘晓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茶碱心衰氧化应激

姚颖府 刘晓峰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心内科,河南 郑州 452370)

心力衰竭为各种病因引起心排血量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致使器官组织灌注量不足的淤血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致残率、病死率较高等特点。临床根据其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不同分为LVEF保留心衰(HF-PEF)及LVEF降低心衰,其中HFPEF以心肌顺应性减退、舒张功能异常、僵硬度增高为主要特征[1-2]。目前临床对于HF-PEF常采用阿托伐他汀等常规药物治疗,短期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容易导致预后不良,因此,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3]。二羟丙茶碱为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以往临床常用于缓解哮喘等喘息症状中,目前已逐渐应用于HF-PEF治疗中,可有效松弛呼吸道平滑肌,扩张心血管,促进心室重构及心肌供血改善,同时可用于治疗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4]。近年来中医在治疗心衰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认为其病机多为心气亏虚,致使血瘀、水饮、阳虚所致,故治则应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心衰合剂是用于治疗心衰的一种纯中药的方剂, 主要成分有生黄芪、葶苈子、车前子、桑白皮、防己、益母草、鸡内金、丹参、五味子、赤芍等,主要功效有活血化瘀、消肿利尿 、温阳益气、通脉活络等。单独采用中、西医药物对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临床逐渐将研究重点转向中西医结合。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148例HFPEF患者,旨在探讨二羟丙茶碱联合心衰合剂治疗对心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48例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HF-PEF患者,根据就诊序号不同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参照组74例。其中参照组男42例,女32例,年龄52~78岁,平均65.84±4.83岁;体质指数21.49~28.96 kg·m-2,平均25.37±1.18 kg·m-2;高血压心脏病23例,扩张性心各脏病26例,风湿性心脏病25例;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Ⅰ级8例,Ⅱ级26例,Ⅲ级29例,Ⅳ级11例。试验组男40例,女34例,年龄54~75岁,平均64.58±4.68岁;体质指数21.13~29.25 kg·m-2,平均25.84±1.25 kg·m-2;高血压心脏病27例,扩张性心脏病25例,风湿性心脏病22例;NYHA分级:Ⅰ级10例,Ⅱ级28例,Ⅲ级27例,Ⅳ级9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5];LVEF≥50%;可坚持按本研究方案治疗;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有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合并心血管、肾、肝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强心、吸氧及抗心衰常规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乐普制药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33127,规格:20 mg·片-1),口服,20 mg·次-1,2次·d-1;将20 mg单硝酸异山梨酯(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03698,规格:20 mg·5 mL-1)与200 mL 0.9 %生理盐水相溶后静脉滴注,1次·d-1;厄贝沙坦(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3912,规格:40 mg·片-1),口服,40 mg·次-1,2次·d-1。两组均连续用药2 w。

1.2.1 参照组

给予心衰合剂治疗,药方组成:黄芪25 g,葶苈子10 g,桑白皮10 g,车前子10 g,赤芍10g,益母草10 g,鸡内金10 g,丹参15 g,防己10 g,五味子15 g。1剂药物加适量水煎制300 mL,分3等份,100 mL·次-1,3次·d-1,连续用药2 w。

1.2.2 试验组

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羟丙茶碱(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2023173,规格:0.25 g·100 mL-1)治疗,将0.25 g二羟丙茶碱与10 mL 0.9%生理盐水相溶后静脉注射,2次·d-1,连续用药2 w。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采用NYHA分级标准对治疗2 w后两组疗效进行评估。无效:呼吸困难、咳嗽、浮肿等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心功能分级无变化;有效:呼吸困难、咳嗽、浮肿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I级;显效:呼吸困难、咳嗽、浮肿等临床症状显著好转,肺部啰音完全消失,心功能改善II级。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常规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 w后的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尿排出量(Urine output,UOP)水平。

1.3.3 心功能指数

采用超声心动图对两组治疗前、治疗2 w后的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每分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二尖瓣流入比值(E/A)]水平进行检查。

1.3.4 血清指标

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2 w后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5 mL,经离心半径8 cm,3500 r·min-1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N末端脑利钠肽(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ine,8-OHdG)水平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49%相比,试验组95.95%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n=74)

2.2 两组常规指标

治疗前,两组HR、SBP、DBP、UO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HR、SBP、DBP均较治疗前降低,UOP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HR、SBP、DBP较低,UOP较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常规指标比较(±SD,n=74)

表2 两组常规指标比较(±SD,n=74)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参照组相比,*P<0.05。

时间组别HR(次·min-1) SBP(mmHg) DBP(mmHg)UOP(mL·d-1)治疗前参照组84.26±6.24 157.72±8.35 90.83±6.28 1318.37±125.86试验组85.58±6.32 159.36±8.43 91.57±6.43 1347.58±127.43治疗后参照组71.84±5.94 a 132.48±7.16 a 76.73±5.56 a 1596.57±159.43 a试验组62.48±5.27 a*125.27±6.53 a*70.49±5.14 a*1685.42±176.82 a*

2.3 两组心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CI、SV、CO、E/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各指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D,n=74)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D,n=74)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参照组相比,*P<0.05。

时间组别 CI(L·min-1·m-2) SV(mL) CO(L·min-1) E/A治疗前参照组1.75±0.38 43.53±4.75 3.35±0.59 0.68±0.21试验组1.86±0.42 45.78±4.83 3.14±0.57 0.61±0.24治疗后参照组2.13±0.58 a 51.27±5.17 a 3.97±0.72a 0.78±0.21 a试验组2.54±0.74 a*56.84±5.49 a*4.83±0.86a*1.22±0.32 a*

2.4 两组血清相关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NT-proBNP、hs-CRP、TNF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各指标水平较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比较(±SD,n=74)

表4 两组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比较(±SD,n=74)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参照组相比,*P<0.05。

组别NT-proBNP(pg·L-1)hs-CRP(mg·L-1)TNF-α(pg·mL-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参照组324.86±18.23 258.34±14.85 a 8.42±1.81 3.57±1.24 a 2.64±0.92 1.86±0.73 a试验组327.35±18.57 224.86±13.62 a*8.25±1.76 2.13±0.85 a*2.52±0.96 1.12±0.35 a*

2.5 两组氧化应激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8-O-HdG、MDA、SO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8-O-HdG、MDA均较治疗前降低,SOD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更大(P<0.05)。见表5。

表5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D,n=74)

表5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D,n=74)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参照组相比,*P<0.05。

组别8-O-HdG(ng·mL-1)MDA(mmol·L-1)SOD(μg·mL-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参照组4.26±0.33 3.25±0.23a 8.39±1.41 5.27±1.44a 62.59±5.29 76.57±6.94a试验组4.38±0.27 2.14±0.19a*8.17±1.36 3.13±0.95a*61.38±5.15 95.26±8.59*a

3 讨论

临床上心力衰竭多由左心室排血量急剧下降或肺部毛细血管升高而引起。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大多数心衰患者为HF-PEF,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易引起猝死等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尽早给予有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6-7]。

目前临床对于HF-PEF常采用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可有效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但对于心脏重构改善效果较差,因此,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8]。相关研究表明,改善患者心率对于HFPEF治疗具有促进作用[9]。二羟丙茶碱为近年来治疗HF-PEF的新药,能促使冠状动脉扩张,促进心室重构及心肌血供,可有效促进患者浮肿等临床症状改善[10-11]。中医将心衰归为“心悸”“喘证”等范畴,认为其病属本虚标实,本研究心衰合剂中黄芪、桑白皮、葶苈子具有益气补元、平喘泻肺之功效,共为君药;赤芍、车前子、丹参具有止痛散瘀、化瘀活血之功效,共为臣药;鸡内金、防己具有健胃养脾、益气消肿之功效,共为佐药;益母草、五味子具有益气养心、利水温阳之功效,共为使药[12]。本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2 w后心常规指标、心功能参照组,说明HF-PEF患者采用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心功能改善。其原因可能在于,在心衰合剂基础上给予二羟丙茶碱可有效改善血管通透性,降低肺部血管阻力,恢复肺部通气的同时扩张冠状动脉,促进心肌供血[13]。

NT-proBNP为评估心力衰竭病情程度的重要指标,由心肌细胞合成分泌到血液中,可有效对心力衰竭预后进行评估。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临床可根据hs-CRP水平变化判断炎症、感染等情况。TNF-α是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在心衰患者体内具有较高的水平,降低TNF-α水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14-15]。8-O-HdG、MDA、SOD是反映氧化应激的主要指标。8-OHdG 是一种氧化DNA核苷,可较好地反映机体DNA 氧化损伤情况;MDA水平高低可反映机体氧化程度和机体细胞的损伤程度;而SOD水平能则能反映机体的心肌细胞内抵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1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 w后试验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优于参照组,说明HF-PEF患者采用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抑制炎症发生。

综上可知,HF-PEF患者采用二羟丙茶碱联合心衰合剂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炎症及机体氧化应激状态。

猜你喜欢

茶碱心衰氧化应激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多索茶碱的临床观察
乙肝病毒S蛋白对人精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二羟丙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