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2023-02-10苏芳娟
苏芳娟
宁县米桥镇宋家小学 (甘肃省庆阳市 745209)
1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令许多教师与学生头痛的问题,主要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生活阅历并不丰富,而写作又需要较多的知识与素材支撑,这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无从下手,自信心受打击,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写作的兴趣,甚至是害怕写作文。这样的情况是教师不愿意看到的,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难以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意识观念形成与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想尽一切办法来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写作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及问题
2.1 学生写作兴趣普遍较低
从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来看,仍有较多的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对写作课感到厌倦。分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历较少,在写作时组织能力不强,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同时又没有人能针对性进行指导,导致写出来的作文不尽人意,学生也由此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进而逐渐失去写作的兴趣;另一方面是许多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写作的内容,无法写作,也无法完全理解教师所设置的作文主题思想,无法写作好的作品,久而久之就逐渐丧失了写作的兴趣。
2.2 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梳理总结能力较差
2.3 学生的写作情感欠缺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在思想与情绪理解上还处于浅层、表层,所以在写作训练过程中通常会表现出写作情感欠缺,如许多学生在描述人物形象时,基本只对人物的外貌进行阐述,而对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较少涉及,这样写出的文章会让人感觉较枯燥,且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并不饱满。另外,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常会虚构一些情节来表达某些情绪,而由于这些虚构的内容往往偏离常识,所以也会影响学生写作的质量。
2.4 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不够
素材是支撑学生写作重要基础,学生通过运用各种各样的素材,可提升文章的逻辑性、严谨性,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然而从现状来看,小学高段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较少,一方面,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更侧重于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写作素材的街垒,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没有文采,内容空虚;另一方面,写作素材大多数来源于生活实践,而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且大多学生在家中也是处于娇生惯养的状态,所以很难通过生活实际来积累素材。
3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开展的具体措施
3.1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于高年段的写作教学,教师应注重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3.1.1 情境教学法
考虑许多学生有害怕写作的心理,导致写作兴趣不高。学生写作兴趣不高,自然也没有动力去写作,也无法保证写出来的文章质量。对此,教师写作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应用情景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来说,需要教师在充分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相关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的欲望,同时让学生从中掌握到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写作时不会面临“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
比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抓住外界环境的感染性作用来创设情境,如在雪天时,可设置以雪景为主题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观察雪景,并将自身的观察以文字的形式的表达出来。在这样真实的情境中,避免了写作过程的枯燥乏味,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除了可通过真实的环境来创设情境以外,教师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作文创作情境,生动、仿真的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创造能力有积极作用,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直观、形象的视频、图片、音乐等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这样既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实现对事物的个性化理解与再创造。
3.1.2 趣味阅读法
浙江竹编的内容、题材比较守旧、单一,竹编制品的类型变化较少,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的任务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承竹编这项手工艺,还要唤醒社会大众对传统手工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呼吁政府积极响应,同时多组织一些公益活动,以提升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此外,还要积极寻找产品本身的不足,大胆创新,丰富竹编制品类型,拓宽消费领域,为竹编市场注入新活力。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两个重要教学环节,且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特征,可通过趣味阅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阅读更多优秀、具有趣味性的文章,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也能为学生的写作积累写作素材。
3.1.3 生活化教学法
高年级的学生之所以写作兴趣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活阅历不够,在写作是无话可说、不知该怎么写,进而逐渐丧失了写作的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应注重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语文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先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并对文章进行分析,分析发现这一篇文章中并没有运用太多的华丽的语言,用的最多的是北京味儿的朴实、自然语言,学生通过阅读可从中了解北京的一些习俗,感受到传统习俗的温馨与北京春节的热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讨论自己在春节时都会做些什么。学生们立刻便有了兴致,纷纷说了起来。在讨论结束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一篇文章的表达方式及手法来写作,可以写一写自己在过年时的场景与习俗,将春节的氛围描绘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能让学生在写作时有化可说,且融入真实情感。
3.2 通过基础练习与互动交流,提升学生语言组织与概括能力
3.2.1 从基础概括练习着手
在小学阶段写作训练中,通常是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文章内容后,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物进行一个良好的概括与拓展。若学生组织、概括的相关能力欠缺,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忽略掉这一方面的问题,这反映到写作教学中,会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对此,在写作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以外,还需全面分析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传授学生相关基础知识与写作技巧的基础上,从一些基础的概括练习开展着手,由此提升学生的组织、概括能力。
比如,在学习《灯光》这一篇文章时,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文章进行有效的分析,先通过自主查阅字典等方式将文章中的生字生词进行解析,并对文章的层次进行精练。在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引导学生在梳理文章层次内容的基础上,将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等进行概括总结,由此促使学生的组织、概括能力逐步提升。
3.2.2 仿写训练
仿写训练也是提升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及表达方式分析,同时让学生能对文章的整体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包括文章写作的目的、写作用意及主题思想等。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将自身所掌握的写作方法应用到写作中,这样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也有助于提升学生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以《观潮》这一课为例,作者在描写风景时,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等,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教师先对这一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然后在学生掌握这一修辞手法后进行仿写训练,可帮助学生增添文章的色彩,同时又对提升学生的组织及表达能力有积极作用。
3.2.3 促进学生交流与思考
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更多表达的空间和机会。可通过交流、讨论等教学形式,促进学生交流的同时,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由此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而且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还能汲取他人的经验,由此产生写作的欲望。此外,还可通过提问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的环境。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当结合语文教材中具体的内容,并选择关键性的词语或者问题,引导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
3.3 注重学生感情方面的培养,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情感
当前大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具有真实情感,对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能对写作赋予情感方面的寄托,与作文之间有情感上的沟通,从而实现学生作文的整体升华。
比如,在学习《怀念母亲》这一篇课文时,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先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母亲进行一个大致的刻画,之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将母亲对自己的关怀通过文字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学生与作文之间能形成情感上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3.4 引导学生观察与实践,积累写作素材
3.4.1 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
观察是获取材料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进行写作的敲门砖,几乎全部的写作信息与素材都需要经过观察之后才能入人脑,当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时,脑海中所形成的情感基调也是真实、丰富的,可调动学生的写作的欲望,也能增添文章的真实感。艺术源于生活,语文写作也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都可作为写作的素材。而小学生的生活结构相对简单,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几乎是他们的全部,当他们能用心去感受亲情、友情、师生情时,以及能积极参与到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中时,便可从中收集丰富的写作素材。
以《盼》这一篇课文为例,作者因为获得了一件新的雨衣,所以非常期待下雨。阅读全文可发现,这篇文章语言朴实可爱,没有太多华丽、浮夸的修辞,但能够将一个孩子天真活泼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现出来。相信因为一件东西而期盼特殊日子的到来的心情,许多孩子在童年中都有过,如一些孩子喜欢吃蛋糕,就会期盼自己的生日的到来。这种“盼”的心情既真切又热烈,教师应抓住学生们这样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多从生活中去观察、去感受,在写作时能将自己的心情完整地描述出来。这样既能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还能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真实的情感的表达。
3.4.2 在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离不开生活,一个人生活的充实程度,也会影响其写作的水平。所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实践深入生活,从中汲取写作养料,获得真知。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用心感受,才能不断对生活素材进行挖掘,才能创造出更为真实、优秀的作品来。
比如,在学习《落花生》这一篇课文时,作者在与自己兄弟姐妹收获花生时,从中感悟到了人生的真理,全文衔接自然,文风朴实真挚,寥寥几笔表达出了一位父亲对子女的期盼,期盼自己的子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篇文章便是典型的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这样的情感升华了文章。在引导学生写作训练时,可让学生模仿这一篇文章的写作结构进行写作,将自己与亲朋好友共同参与实践活动作为写作的素材,并将实践活动中自己的情感、感悟完整地表达出来,如在逢年过节时,学生们帮助父母打扫卫生、厨房打下手,通过参与家庭活动,学生可从中感到父母的艰辛,并收获劳动之后的成就感、自豪感,拉近了与家庭成员关系到同时,升华了自己的情感,让实践活动成为了写作的绝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