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教育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23-02-10杨宇哲
杨宇哲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然成为指导和引导当代教育领域发展的主流思想之一,它强调教学目的、理念与方法等的转变,最根本是要从“教师传授知识”转向“学生发现与创造知识”[1],即将教育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学生的这种发现学习、主动学习、自觉学习与积极学习来源于他们的学习需要与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心理特征,它促使个体认识、学习并获得某种知识;学习兴趣还是一种内在力量,它推动个体主动寻求某种知识。杜威曾在《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一书中论述了兴趣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积极的学习兴趣会促使学生应用良好学习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是引导学生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指标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兴趣能够促使个体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中学生正处于急需获取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关键阶段,但与低年级相比,其面临的学习活动与任务陡然增多且内容繁杂,易使学生感到迷茫,甚至丧失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致力于融合教育教学活动与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与探索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最终在学习中发展、在学习中提高。
1 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1.1 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是促进理解知识的需要
中学阶段的学生需要进行多种学科知识的学习,较于小学课程,在难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拓展。因此,学生仅凭死记硬背等方法很难真正、全面掌握知识,关键是要深入透彻理解文本内涵与性质。早年研究发现,当学生对某一话题更有兴趣时,其对文本内容的加工程度也更深,并且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更多独立思考。也就是说,学生在积极学习兴趣的影响下,对学习策略的应用越好,如,组织、理解、监控和调节等策略[2]。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其有效应用包含深度加工策略在内的多种学习方法,通过对所学内容间或内容与自身经历间建立联系来理解知识,最终达到学习任务的要求。
1.2 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需要
我国一项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个体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他们在这一科目上的学习成绩具有非常显著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其学习成绩也越高[3]。不难理解,当学生基于个人兴趣开展某项学习任务时,受这种内在推动力的作用,他/ 她们不需要外人监督或控制,能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自觉安排、利用学习时间与空间,时刻把控学习质量。而正是在这种不断汲取知识的过程中,量变引发质变,学生最终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1.3 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是加深学习投入的需要
过去40 年里,学习投入一直是教育研究的关键课题之一,也是衡量教育与学习质量的有效指标。当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内容具有浓厚兴趣时,便乐于在该领域投入自身认知、情感与精力。例如,我国中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学习兴趣越高,学习投入越深[4]。中学生思维活跃、想法与活动颇多,课业负担较于低年级又有所增重,这种个人特点与现实环境的碰撞常使人感到无暇顾及或疲惫,有时便很难对一项任务进行高水平且平稳的投入。积极的学习兴趣正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维持充实且稳定的精神状态,同时,这种积极倾向也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乐趣,进而形成正向循环回路,再次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
1.4 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是践行终身学习的需要
终身学习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大力倡导与推广,影响个体开展持续性学习活动的因素包括外界环境、个人兴趣等。其中,个人兴趣作为一种内在推力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学生仅仅是在外部目标的指引下开展某阶段的学习任务(如,考试),当该目标消失或是外在监督减弱时,继续进行相关学习活动的动力在短时间内便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停止,不利于自我更新的学习过程。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树立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增强其对知识的持续探索,养成主动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学无止境。
2 影响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2.1 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是知识呈现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关于学习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加工,一个人无法轻易背出一篇英语文章,却能唱完一首英文歌。目前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便缺乏一定主体意识,但喜欢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5]。另外,学习材料的背景颜色也会影响学生解决创造性问题时的认知负荷,冷色调(如,蓝色)背景下的认知负荷显著低于暖色调(如,红色)背景下的认知负荷[6]。因此,良好、适用的学习材料能够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发挥最高学习效率,并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2 学生的成就目标
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解释的关键理论之一便是成就目标,指个体在成就情境中从事和维持某一行为的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积极成就目标的促进作用,当学生认为进行一项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任务或充实自我(即,掌握目标)时,他/ 她对该活动的兴趣就越高,并且能够充分享受学习过程,通过不断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高自身能力;而当学生学习是为了获得好成绩或他人赞赏(即,表现趋向目标)时,虽然一定程度上同样可能会提高个体的学习兴趣,但与前面所述目标相比,其发挥的积极作用较小,这种对外部反馈或反应的过度关注会削弱他们对学习过程本身的精力与情感投入;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持有“避免表现得不如他人”的目标(即,表现回避目标)时,会出现最为严重的情况,即较少对学习产生兴趣。另外,成就目标还可能影响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持有掌握目标的学生在面对成功或失败经历时都能汲取经验、享受学习带来的魅力与乐趣;但持有表现目标的学生在遭受一次小失败后便可能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开展下一项活动的勇气,反而会转向其他更为简单甚至是远低于自身现有水平的任务以维持自尊心,个人能力便无法获得进一步提升。
2.3 教师的评价反馈
此前,教育部明确表示禁止学校公开学生成绩和排名,这是我国教育改革下对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决心,打破了唯成绩论;并且,该措施也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自尊心强、好面子,当他们考试失利后,过去那种对单一分数或排名的关注便极有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进而降低学生对学科的热情与兴趣,甚至还可能导致偏科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情感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教师反馈,教师的评价与反馈内容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表现的态度,会影响学生认知与情绪,如果学生能够获得教师的鼓励与肯定,最好还有细节性点拨,他们就会产生满足与成就感,进而提高学习兴趣[7]。
2.4 班级环境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班级环境是我国中学生长期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其认知、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当班内大多数学生都过多关注学习以外的事物,如,服饰时,班级整体对学习的兴趣便相对不高,且在该氛围的笼罩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所降低,尤其是对那些意志力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这一表现尤为明显。
3 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策略
3.1 引导中学生建立积极成就目标
在对中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成就目标,主要培养学生形成高掌握目标,同时关注表现趋向目标与掌握目标的协同作用,但也应注意规避过高表现趋向目标所带来的消极影响[8]。
目前学者已将自我决定理论引入成就目标的建构,个体所持有的掌握或表现目标都可能受到自主或控制动机的驱动,当个体基于自主原因(如,个人成长)发展时,常表现出适应性行为与认知、情感;当个体基于外部控制(如,自我展示)发展时,则可能表现出非适应性行为与认知、情感。因此,教育管理者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感悟学习本质,使其将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作为学习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减少对学生进行类似“你看别人学习有多好”的具有强烈比较性意味的说教,中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较为敏感,这种说教会极大挫伤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并且也很可能导致学生在之后的学习情境中仅将“超过他人”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一味与他人攀比,从而忽视学习本质,当再次表现得不如他人时便可能会严重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或许还会生成逆反心理、厌恶教师的指导、厌恶同伴的优秀以及相关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注意避免给中学生施加不必要的外在压力,应引导他们认识到学习是为自身发展与提升,切勿仅将目光着眼于为了展示自身强大或避免展示自身无能,进而提高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3.2 教师多阶段改进教学方法
开展一项教学任务前,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个体学习兴趣的源泉。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做好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课前引导,如,化学课上教师可以先放映一段烟花燃放的视频,询问学生为什么燃烧的烟花具有不同颜色,进而引申出金属燃烧放光的概念,这一过程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联系到书本内容,不仅秉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也使知识易于理解,能够提高学生求知的渴望,增强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开展一项教学任务中,教师应善于设疑,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在对问题进行设置时,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其次,要注意提高问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过多牵引式提问和“满堂问”现象,而应在学生思想的转折点或难点上进行提问。第三,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问题内容和形式,切勿使问题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目前通过学习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在这种逐步引导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便得到了加强。此外,目前大多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应充分且合理利用所具备的科技条件,如,在对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可通过播放名家朗诵使学生感受诗词韵脚、节奏的魅力,进而引发学习兴趣;或者,教师也可以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制作成动画游戏,邀请学生之间开展友谊比拼,以轻松、趣味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开展一项教学任务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与现有水平布置符合教学目标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除了使学生巩固知识外,还应为学生提供可自由、延伸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中,教师常会布置一些重复抄写文字的任务,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内容的记忆。但在中学阶段,这一方法便不再适用,关键是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因此那种强制性的机械抄写作业一定程度上便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另外,在对学生的作业或考试进行评价反馈时,教师也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多元评价,由对单一分数的关注转向学生对任务的掌握和问题的解决,以及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多方面认识学生特点与能力促进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尽量多为学生提供细节性反馈而非笼统性评价,文字信息为学生带来的有效思考可能远超单一数字所能提供的思考空间。中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他们渴望为自我发展作出规划,因此,教师切勿单方面输出信息,需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估的能力,与学生合作完成个人发展方案,这种主人翁意识也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
教师平时应注意在班级中营造积极学习氛围,引导中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切勿因设立不合理的奖惩制度或激烈的竞争排名而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破坏学生之间的情谊。此外,由于该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单纯的课堂讲授所覆盖的知识面较窄,可能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因此必要时,教师还应注意拓展教学范围,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如,在教授历史内容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使其实际观察文物藏品和文物照片等,感受历史历史底蕴;在英语学习中,还可以开展口语表达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用英文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试错,提高其构词和表达能力。总之,无论是课堂内或外,教师都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带领学生一起维持这种学习环境,以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4 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这说明,在中学教育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是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投入、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关键。学习材料性质、个体自身特点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育改进与干预措施也应从多方入手,如,做好课前导入和课后反馈,最终使学生获得良好学业和社会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