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舞蹈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2023-02-10石肖音

戏剧之家 2023年1期
关键词:戏曲舞蹈民族

石肖音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0)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舞蹈教学中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我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以及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象征。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在传承中创新。高职舞蹈教学也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进行传承。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舞蹈教学中,具有以下意义。

(一)树立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才能树立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中的舞蹈最早来源于劳动,人们通过模仿生活中的劳动动作来自娱自乐,后来又运用到祭神和祭祀祖先的活动中,宋元时期,随着杂剧的兴起,舞蹈动作成为戏剧舞台上的肢体语言,将生活中的动作进行艺术夸张,来表现生活。舞蹈的演变史和文明进程是一致的。

舞蹈是古代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了解和熟悉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

(二)丰富舞蹈内容

中国传统戏曲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传统戏曲中的舞蹈动作都是优美的舞蹈语言。传统戏曲在舞台上表演时,都是无实物表演,例如开门、关门、绣花、骑马、坐轿都是通过模仿这些活动的动作,来营造戏剧效果。

除了模仿生活动作之外,还有很多抒发感情的戏曲动作,如表现男人生气、悲伤的“甩发”,女性复杂情感的“甩水袖”。这些动作都来自生活,也可以运用到舞蹈中。

可以将传统舞蹈动作应用到高职舞蹈教学中,丰富舞蹈教学内容;也可以将传统文学作品作为舞蹈表现题材。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西厢记》《红楼梦》,民间传说中的《梁祝》,都曾经被改编为舞蹈节目,用舞蹈形式来刻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二、高职舞蹈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现状

高职舞蹈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

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社会道德的形成。人们不重视传统文化,自然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所以一些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缺少认知,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不如外来文化。例如,由于在教学中没有普及音乐美学教育,很多人只知道流行歌曲,不知道民族音乐;在传统节日方面,一些人不了解传统节日的渊源,如寒食节与介子推的关系,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对中秋节的美好寓意没有深刻认识,将传统节日等同于节日食品,只知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过年有压岁钱,甚至觉得传统节日太单调。他们反而认为外国节日更加丰富,像情人节、圣诞节,因为有活动,就比传统节日美好。

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会导致舞者对传统舞蹈中的美感认知不足,体会不到传统舞蹈中的幽默动作,情感表达和美的展现,一味追求具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舞蹈内容。

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人们就无法对民族文化产生自信,总以为自己民族文化不如外来文化,盲目追求国际化。

(二)对舞蹈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关系认知不足

舞蹈艺术的实质是为了表现生活,展现艺术美。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国传统舞蹈,还是西方芭蕾舞,都以表现生活为主,例如傣族孔雀舞、蒙古族鹰舞,都是将生活中的美好寄托在本民族最熟悉的动物身上。傣族生活在热带地区,与孔雀为友,用孔雀舞表达对生活的追求;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上,他们熟悉盘旋在草原上的雄鹰,用雄鹰来表达蒙古族人民不畏艰难,勇敢追求美好生活;汉族人民在节日利用舞龙灯、舞狮子来表现欢庆。这些行为都来自古老的图腾崇拜,是民族历史的象征。

我国唐宋时期,舞蹈可以表现诗词意境,因此,很多舞蹈是用音乐和词牌来命名的,如《踏歌舞》《霓裳羽衣曲》等。舞蹈表演和文学融为一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生活的艺术形式逐渐被电影电视所替代。影视剧表现生活主要是写实的方式,没有夸张的肢体语言,无论是开门、关门、骑马、绣花,都用实物实景来表现,与戏曲和舞蹈表演相比,虽然具有真实感,但少了含蓄美和联想的快乐。

因为有了新的艺术形式,传统的舞蹈表演范围越来越小,舞蹈表演主要用在演唱会、大型文艺表演方面。不再用舞蹈表现诗歌意境,舞蹈表演游离于文学之外。

正因为舞蹈功能的变化,在舞蹈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将舞蹈教学和传承传统文化相联系,这也造成舞蹈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

进入21世纪之后,许多人学习舞蹈的目标在于提高个人气质,塑造美好身形。在生活中,经历过舞蹈培训的人,气质出众。鉴于这个目标,社会上很多舞蹈培训班应运而生。其传授的舞蹈内容主要是芭蕾、拉丁舞等外国舞蹈形式,很少有本民族的舞蹈培训班来传授民族舞蹈。

三、高职舞蹈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

利用高职舞蹈教学来传承传统文化,也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一)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高等教育重视专业教学,有严格的文理科概念。文科生不懂理科,艺术专业缺乏人文知识,音乐专业只学习与音乐相关的知识,舞蹈专业学生只学习与舞蹈相关的知识,古典文学、自然科学等人文知识严重匮乏。这样的教学理念在建国之初具有实用意义。因为当时的教育水平偏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专业技能型人才。

进入21世纪,很多高职院校还是重视专业性,忽视通识教育,这样的教学理念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当代高等教育普及率大大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自学方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终身学习和自学能力需要有丰富的人文基础。因此,改善教学方式,首先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

高职舞蹈专业学生需要了解民族历史和不同朝代产生的文化艺术。要重视对民俗的研究和学习,我国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起源传说,这些传说也影响了民族艺术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的舞蹈最初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在历史发展中演变成民族舞蹈,如佤族的《木鼓舞》。

学习传统文化还应该了解民俗,例如结婚民俗、节日民俗,每一种民俗中都有历史典故。例如结婚时穿的红色服装,撒帐的花生、枣子都有来历;节日民俗中的端午划龙舟、吃粽子;春节放鞭炮、贴对联都有历史渊源。

学习传统文化,还要了解我国传统戏曲,因为传统戏曲中不仅有丰富的舞蹈语言,还蕴含音乐、诗词等传统文化。

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来学习传统戏曲中的舞蹈动作,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了解不同时代的生活特征。

(二)了解民族舞蹈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元素在舞蹈中的运用体现在多方面,在服装上,中国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服装特点,例如先秦到汉朝都是宽袍大袖的大襟上衣,连左衽右衽都有讲究;唐朝的女性服装受佛教和开放文化的影响,以袒领露胸的襦衫长裙为主;清朝是旗袍。服装能表现不同朝代。在色彩上,中国服装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黑色和杏黄色是皇帝专用,黑色表示庄重,红色表示喜庆。

传统文化中,男性之美主要体现在“阳刚”上,在舞蹈中以沉着、刚健为主要表现手法;女性重视“阴柔之美”,在舞蹈中用柔和的身段,委婉的动作来体现女性含蓄美。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舞蹈通过道具来传达舞蹈内涵,如油纸伞常常表现江南生活;红盖头象征爱情婚姻;手帕象征爱情信物,纸扇常常用来表达含羞。

在舞蹈动作上,传统文化中的舞蹈动作大多来源于戏曲舞台和武术动作。戏曲舞台上的动作有小碎步、云手、水袖;武术动作有抱拳礼、侧踢腿、旋子功。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音乐也需要懂得鉴赏。如十大古曲,各种民族乐器的特点,以及地方戏曲的音乐特征。只有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才能更好地掌握民族舞蹈特征。

所以,在高职舞蹈教学中,学生要通过观看不同类型的舞蹈和戏曲来学习。

(三)提高舞蹈教师的人文素养

开展高职舞蹈教学,首先要重视舞蹈教师的个人素养。舞蹈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舞蹈动作,还要学习传统文化。因此,舞蹈教师应该具备综合素质。

提高舞蹈教师的人文素养,首先需要在舞蹈专业加强人文教育,在教学中,也不能单纯地讲授舞蹈理论和舞蹈表演知识,而要先学习传统文化,将舞蹈动作的来源和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舞蹈动作来学习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招聘舞蹈教师,也要对人文素养提出要求,这样才能使舞蹈教师重视人文素养。

对于舞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要通过后期培训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让他们通过进修或者自学的方式,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在教学中,他们也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舞蹈动作中。

高职舞蹈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舞蹈基本功,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编排舞蹈。编排舞蹈需要了解历史背景,利用传统音乐、传统服装等文化元素。舞蹈教师要具备综合能力,才能将其运用到教学中。

(四)在舞蹈编排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舞蹈表演需要创新,这也是高职舞蹈教学的目标之一。近年来,舞蹈被运用在大型庆典活动中。尤其在电视晚会中,舞蹈具有重要地位。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每年都有优秀的舞蹈节目。杨丽萍对民族舞蹈元素进行创新,使孔雀舞深入人心,成为经典。

2021年,河南卫视元宵晚会、端午晚会、中秋晚会,因为将传统文化和舞蹈相结合,赢得全国人民好评。由此可见,利用舞蹈来传承传统文化有广阔前景。

河南卫视的舞蹈节目将传统文化中的美术作品《千里江山图》、诗歌《洛神赋》、音乐、服装、审美观和舞蹈相结合,利用小舞剧的形式,来传播传统文化。这种手法值得高职舞蹈教学借鉴,在编舞中,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在背景布置、舞蹈题材、音乐、服装和舞蹈动作上。

传统文化元素也可以运用到体育舞蹈中,如《如梦令》《十面埋伏》等舞蹈表演中,在摩登舞、拉丁舞中加上了武术动作、戏曲舞台上的小碎步。这种中外结合的方式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

高职舞蹈教学要重视舞蹈编排,利用传统文学作品以及美术、色彩、服装、道具、音乐等,表现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戏曲舞蹈民族
我们的民族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冰上舞蹈搭档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多元民族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