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州马山民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研究

2023-02-10王丹菲

戏剧之家 2023年1期
关键词:马山荆楚山镇

王丹菲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北京 100000)

一、荆州马山民歌的历史源流

马山民歌是流传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一带的汉族民歌,是楚国民间音乐遗存。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马山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悠久的历史、特定的地理环境使马山民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马山民歌在湖北民歌音乐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位于荆州市西北部,距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纪南城约34公里。马山镇是荆楚古镇,考古资料表明,马山镇已有2000多年历史,湖北省考古工作人员于1995年在马山镇阳城村三组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址——阴湘城遗址,属屈家岭文化早期,相传为楚国早期遗址,残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从大的地理范围来看,马山镇虽位于江汉平原,气候温暖湿润,以稻作农业为主,但地形闭塞、交通不便,荆山余脉擦肩而过,沮漳河水绕镇而流。正因如此,古老的荆楚民歌——马山民歌才历经千年流传而仍然完整保存下来。2007年,马山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和荆楚文化的熏陶中,荆楚民歌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马山民歌就是其中之一,马山民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流传久远,是“楚歌”的孑遗。

“郢人善歌,闻名于世”[1]。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民歌就在古楚地萌芽①,但由于缺乏史料,其音律不可考。马山民歌的音律雏形产生于“唐虞之世”,《孔子家语·辨乐解》记载,帝舜南游时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2]:“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后来,大禹治水,其妻涂山氏等候他归来时作《候人歌》:“候人兮猗!”[3]传说时代的楚地古歌虽短,但大量运用“兮”字等语气助词,这些语气助词的出现和广泛运用逐渐形成了“南音”②的标志性特点[4]。传承至今的马山民歌大量且反复运用语气助词,如“耶”“咧”“哟”“哩哩喇哩啦”“嘚里格嘚里噹”等,这与古楚地的音律特征一脉相承。

春秋战国时期,马山民歌的音律、内容和演唱形式基本定型。当时,楚国国力强盛,促进了楚文化的发展[5]。伟大的楚国诗人屈原创作了“楚辞”这种新诗体,他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物产,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6]。《楚辞》的创作对马山民歌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语言上,马山民歌借鉴《楚辞》,其歌词融杂了不少地方方言,语言通俗,易于上口,有利于在民间流传,如“苕哥哥”③“瓜溜”④“背时鬼”⑤“火烧泡不泡”⑥等;在内容上,《楚辞》中的大多数歌曲是吊丧、敬神时所唱,马山民歌中的丧鼓歌受其影响,在传承过程中剔除了浓厚的巫术宗教色彩,内容多为追思先贤和英雄人物。

另一方面,在战国时期,君主们对神灵巫术的崇拜逐渐减弱,转而更加关注世俗,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以《楚辞》为载体描绘人们日常生活的民歌逐渐发展壮大,并受到统治者的关注[7]。楚辞中的《扬荷》《扬阿》等歌曲就是江汉平原的田歌,是马山民歌最直接的来源,现存的马山民歌中的大多数歌曲正是当地居民在楚地劳作时自发传唱的“扬歌”“田歌”。马山民歌中的田歌最早记载于战国楚襄王时期宋玉的《对楚王问》中:“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8]。这与近代以来流传的马山民歌的内容和形式已经非常接近,《下里》《巴人》对应“阳春白雪”,指马山民歌内容通俗易懂,多描写村民们日常生活;“属而和者数千人”与马山民歌一唱众和的表演形式相对应。

两汉南北朝时期,马山民歌内容不断丰富发展。“乐府”这一诗歌体裁形成于楚辞的基础上[9],更利于人们表达情感,在乐府中,荆楚地区的民歌数量庞大,相较于田歌,这一时期的马山民歌中表现男女爱情的歌曲比例有显著提升。流行于南朝时期的《西曲歌》⑦记录了大量的男女爱情故事,往往借景抒情、咏物抒怀,表达含蓄、语言通俗,与马山民歌《花儿开来叶儿幽》《金锁银锁》《山高水深结同心》等曲目的表现手法和歌曲内容极为相似。

到了唐代,“竹枝词”这一新的歌曲体裁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马山民歌的传承发展。“竹枝词”以古楚地区的声韵、唱腔和方言为基调,又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熟的乐府诗作为文学样式,以吟咏风土为主要特色,形式更加活泼。刘禹锡在《插田歌》中就提到过“郢中田歌”:“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嘤咛”描绘的是民歌婉转悠扬的曲调特征,与马山民歌5、1、2三音列变化的音色极其相似;“齐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马山农民田间劳作时一唱众和的欢乐氛围。

自此之后,马山民歌传承不绝,并在原有民歌体裁上不断填入新的内容。宋、明、清各个时期的文献都能找到关于楚地“郢中田歌”的记载: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记载:“扬歌,郢中田歌也,其别为三声子、五声子。通谓之扬歌,一人唱,和者以百数……”据《湖北通志》记载:“楚地南郢之扬歌,郢中田歌也,其别为三声子、五声子,一曰噍声,通谓之‘扬歌’,一人唱,和者百数。”两部文献提到的“三声子、五声子”是指歌曲的曲体结构,它与当代马山歌中的“五句子歌”(“喊五句”“赶五句”“穿五句”等)基本对应。

明朝成化年间出版的《随郢行记》记载了荆楚“抟鼓踏歌”的风俗:“明昌缘涧过山脊,闻郢中田歌,历历数十里不绝。其调曰噍声子,一曰扬歌。别为三声子、五声子,甚可听,然声悲哀,视安陆人所为。黄花叶落,怅然有土风之感也。”抟鼓踏歌是楚国宫廷遗俗,从春秋战国时期楚墓中出土的大量凤头虎座笔架鼓可见一斑,后来,这种雅俗逐渐融入民间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在流传至今的马山民歌中,我们可以找到大量对“鼓”的描绘。

据考证,当代荆州市马山镇农民插秧、扯草、收割、打场时所唱的五句子歌与史书记载的楚地扬歌、郢中田歌一脉相承,极为类似。

二、荆州马山民歌的当代变迁

荆州马山民歌作为一种继承了楚歌特色的地方性民歌,千百年来一直被当地人所传唱。20世纪50年代以前,马山民歌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状态中。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其演唱没有统一的组织。每到茶余饭后或者田间劳作间隙,村民们就自发聚集在一起你唱我和,排遣情绪、表达情感、缓解疲劳。民歌的曲调几乎继承了历史时期的调子,没有太大变化。内容大多来自日常生活,除了传统的田歌以外,许多歌词描写地主阶级的恶劣行径,表达了对他们的讽刺,如《伙计调》。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国家开始重视文化工作,马山民歌从此逐渐从田间走向舞台。在队伍组织上,马山镇村民在文化站的帮助下组织起一支十二人的民歌表演队,并先后参加县、市、省的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得多项荣誉,代表人物有胡吉翠、王兆珍、张子炎等[10]。在宣传推广上,政府开始牵头组织大大小小的汇演,并编辑相关刊物,出版专辑。在民间艺人和文化站的共同努力下,民歌内容不断丰富发展,有田歌、号子、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宗教歌等。这一时期,由于土地改革、大跃进等运动和人民公社的发展,马山民歌调动农民劳动积极性的作用受到生产大队的重视,他们认为马山民歌特别适合集体化大生产的劳动氛围,当时传唱的民歌中,田歌占70%以上,代表作有《喇叭调》《哦吙调》等。

“文革”期间,马山民歌总体陷入发展停滞状态。在队伍组织上,受政治风波的影响,原有的民歌表演队被解散,以胡吉翠、王兆珍、王圣炳为首的老一辈马山民歌传承人更是遭到了无情迫害。这一时期,马山民歌在马山镇自由发展,节假日时,村民会自己编排一些节目,代表人物有张树香等。在民歌内容上,歌颂毛主席和社会主义政策的歌曲成为这一时期民歌的主流,代表作有《歌唱毛主席》《绣一个社会主义好前程》《放声高唱东方红》等。

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国家重新文化建设,马山民歌开始焕发生机。在队伍组织上,由于“文革”的影响,马山民歌传承人出现了断层。因此,政府开始邀请老一辈传承人参与马山民歌的传承保护工作。在此期间,马山镇下辖的各乡村民歌表演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表演队人数也逐年扩张。在宣传推广上,政府积极举办各级音乐比赛和民歌文化节,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式,政府还邀请各大表演队进行商业演出。马山民歌作为荆楚民间文艺品牌,多次被收录进民歌刊物和音乐教程,如1983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刊载了《天天调》《赶五句》《车水歌》等20余首马山民歌。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马山民歌的内容更加丰富,有历史故事、生产活动、日常生活、婚丧嫁娶、四季花鸟、节日庆典、爱情故事等[11]。歌颂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新农村人民幸福生活是这一时期歌曲的一大特点,代表作有《条条银线连北京》《共建和谐新农村》《山歌唱出农家乐》等。在表演方式上,荆州区文化馆专业表演团由省级传承人张兰兰牵头,创新马山民歌的表演方式,突破传统的单一演唱方式,与舞台剧情景剧相结合,适应了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

21世纪以来,马山民歌在转型中发展。在队伍组织上,大型专业民歌表演团体发展迅速,乡镇一级的民歌表演团体也势头高涨。自2013年马山镇马山民歌传习所成立后,马山镇文化站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不定期举办马山民歌表演和词曲创作培训班,邀请荆州区文化馆的专业老师给村民们进行业务辅导,还多次组织文艺骨干外出参观学习,使马山民歌创作和传承后继有人。在宣传推广上,马山民歌老一辈传承人经常受政府和高校邀请参加各种演出。2004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在荆州马山镇拍摄了《楚歌今昔》专题纪录片,向全国人民介绍马山民歌[12]。在民歌内容上,除了继续传唱马山民歌的传统曲目外,当地人民立足实践,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编马山民歌的词曲,反映当代人民生产生活的变迁以及节日庆典的喜悦,代表作有《今宵喜从四方来》《送祝米》《甘蔗甜来甜到老》等。在曲调旋律上,市级传承人冯清俊老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提高了传统民歌的声调,大量运用助词提高副歌反复的频率,使曲调更加婉转悠扬。

三、荆州马山民歌的文化内涵

荆州马山民歌具有浓郁的原生态风味,表现出江汉平原人民快乐而充实的农业劳动生活,是该区域地域特征最鲜明、群众性最广泛、文化内涵最深厚的原生态文化之一。在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民歌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表演,而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文化行为,而且是在不同文化模式指导下与众不同的文化行为。马山民歌正是沉淀了特定文化价值的肢体语言表达,它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具有体现荆楚地区独特物质文化、弘扬民俗文化、凝聚群众价值观念的作用。

(一)鱼米之乡的投射

马山民歌是荆州地理生态环境和物质文化的投射和表达。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众所周知,荆州地处江汉平原,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丰厚的物产让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比其他地区人民的生活优越不少,这为民歌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马山民歌中,50%的歌曲为田歌,歌词中的大量的意象,如荷花、牡丹、稻场、石磙、秧苗、棉花、糯米、猪油、莲藕等,反映了江汉平原物质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与广阔性。歌曲《十想》一口气唱出了20道江汉平原的特色美食,如胡椒茶、猪油炒葫芦、大头菜、伏汁酒等,表达了当地人对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的享受与满足。

生长在鱼米之乡的荆楚地区的人们不必为生活所迫而整天忙碌,他们的生活是慢条斯理的、不急不忙的,他们享受着自然地理条件的恩赐,这一点集中体现在马山民歌中,大多数田歌歌词都表现出江汉平原人民快乐而充实的劳动生活和丰收的喜悦,如“今年丰收有指望”“春风吹来精神爽”“花儿开来叶儿幽”“荷花出水朵朵鲜”[13]等。

(二)荆楚民俗的表达

彭吉象在《艺术概论》一书中指出“艺术起源于劳动。”民歌是文化的载体,在几千年的传承中,马山民歌通过不断融入当地民俗来加深歌曲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荆楚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婚丧嫁娶习俗和娱乐习俗。它是一部荆楚地域文化的百科全书,又是一部不可替代的反映村民生活的口述史。

在表现生产生计方式方面,马山民歌中的生产工具与农作物都具有浓厚的地域性。马山镇传统的生产组织以队为单位,大量运用石磙、裢枷⑧、杨杈、磨子、箩筛、硪⑨等工具,边唱边劳作,缓解疲劳。传统民歌《喇叭调》《伙计调》《嘚嘚调》《哦嗬调》的歌词集中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产习俗。歌曲《对花调》《猜花名》以问答的方式列举了每个月份代表性的花卉植物,并将自然物与历史人物相结合,赋予花卉以人格特征,表现出当地人民在劳动过程中掌握的季节时令知识和民间的英雄崇拜信仰。“八月里什么花红根黑子?什么人怀抱鞭报国忠诚?八月里荞麦花红根黑子,尉迟恭怀抱鞭报国忠诚”[14]。

马山岗民歌有关节日庆典的内容较多,且以元宵节和端午节最具特色。歌曲《喜庆丰收好热闹》讲述了元宵节期间儿童们玩花灯、数花灯、踩高跷、放鞭炮、舞狮、敲锣打鼓的欢快的节日氛围,当地人还将花灯分为龙灯和凤灯,体现了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歌曲《火火的龙舟号子》唱道:“火火的龙舟号子千年生长,激起荆楚雄风的回响,一把把拼搏,桡子开拓前进方向……”[15],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荆楚地区的人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赛龙舟时热闹非凡的场景。

婚丧嫁娶方面,歌曲《姻缘配错哒》讲述了马山镇新娘出嫁时的习俗:“穿的一身花,肩背一把伞,手提两封茶”[16]。同时,细腻地描写了处于爱情中的人的心理活动,一方面表达了新娘对爱情的向往,一方面表达出新娘对媒人乱点鸳鸯的不满,一方面又流露出新娘对亲人的眷恋。丧葬方面的歌曲多吟唱古人,如《鼓打三更半夜寒》《秀才祝英台》等,丧葬歌曲全部以鼓伴奏,故又称“丧鼓歌”,上文中有提到,抟鼓踏歌是楚国宫廷遗俗,后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体现了民歌对古楚文化的传承。

马山民歌表现娱乐活动的歌曲数量较少,且多为儿歌。歌曲《一个蛤蟆一张嘴》就是其中之一,“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17],数蛤蟆既是荆楚地区儿童们的游戏娱乐活动,亦是教孩子数数的有效形式。

(三)楚人价值观念的继承

马山民歌用符号传递了荆楚文化信息,反映了当地的社会文化现象。马山民歌表达了荆楚人民豪放、浪漫、幽默、重感情的性格和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先秦楚人对本民族的品性有着独特的哲学思考,谓之“水形火性”——荆楚地区的人们既像火一样豪放热情,又如水一般婉转细腻。这种对立统一的价值观念体现在马山民歌中。

在生活态度上,马山镇村民们爽朗豪放、敢于表现、幽默智慧、淳朴乐观,如歌曲《货郎把鼓摇》讲述了小伙子辗转各地做小买卖的故事,表达了“不图赚钱只图个快”的豁达人生观。再如歌曲《唱不周全不怪我》,“叫我唱歌就唱歌,人前面子推不脱!”“粉笔写字白字多,唱不周全莫怪我!”[18]

在婚姻爱情观上,马山人民既追求浪漫的男耕女织的美好爱情生活,又敢于面对现实的情感挫折,心胸豁达、重情重义。如歌曲《郎在高山喊山歌》中“郎在高山喊山歌,姐在家中织绫罗”,歌曲《说起唱歌歌就来》“分手十年情意在”[19]。

除此之外,马山民歌中有相当一部分歌曲是讲述历史人物故事,借古喻今,喻示后人要学习历史英雄,表达了当地人民立志高远、爱憎分明、忠于国家的价值观。歌曲《算古人》:“算八九,七十二,罗通乃是罗成儿,牧羊城中报父仇,活捉苏列祭祖坟”“算六九,五十四,刘邦斩蛇立大志,打进咸阳灭了秦,垓下一战项羽死。”“算三九,二十七,瓦岗为王是李密,日后他再弃唐去,乱箭穿心命归西。”[20]

综上所述,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熏陶下,荆州马山民歌所蕴含的多重文化内涵通过各种显性或隐性符号传递给荆楚人民,人们唱歌不仅仅是在满足自己的娱乐需要,进行社会交往互动,更是在传唱的过程中进行地域文化的传承。

四、结语

荆州马山民歌是荆楚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它根植于楚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壤,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鱼米之乡独特的物质文化、自然地理特色、江汉平原的民风民俗以及楚人豪放豁达的性情品格。在弘扬“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国”的今天,马山民歌受到政府、专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发挥着独有的社会功能。社会大众以及相关机构应以“融合、交流”的态度弘扬地域文化,传承马山民歌,进一步研究与弘扬其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培育适合马山民歌继续发展的文化土壤。

注释:

①见《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②受“华夷之辨”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原王朝将荆楚地区人民视为“南蛮”,体现在民歌上,就有“南音”与黄河流域的北音的明显差异。

③指木头木脑的情郎,褒义。

④即人长得白白净净。

⑤指运气不好的人。

⑥“泡”即为“鼓起来”。

⑦即“荆楚西声”,宋郭茂倩在《乐府诗集·西曲歌》云:“西曲出于荆、郢、樊、邓之间,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故因其方俗谓之《西曲》”。与此对应《古今乐录》所载“石城乐”“襄阳乐”“江陵乐”等三十四曲,均出于荆、郢、樊、邓之间。

⑧裢枷由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中间靠一根木轴牵连,多人拿着竹条上下舞动,豆粒就被拍打下来。

⑨打硪是碰地基或打桩子时所使用的一种工具,通常是一块圆形石头或铁饼,周围系着几根绳子。

猜你喜欢

马山荆楚山镇
李汉超新著《荆楚诗韵》出版
藏马山滑雪记
石门县壶瓶山镇人民政府
荆楚老乡敲钟忙
苟征戈 罗一 马山作品
东莞茶山镇南社村
青海湖游记
八乡山镇:一个富有魅力的乡镇
弘扬荆楚之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临沭县玉山镇:小小紫薯“入驻”银座,变身市民“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