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研究的现状及其思考
2023-02-10河南张恩岭
河南 张恩岭
张伯驹(1898—1982)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卓越的文化大家和情怀高尚的爱国主义者,其精湛的文化艺术成就和思想人格魅力都令世人景仰。杰出的美术家刘海粟在《诗卷留天地 博文鉴古今》一文中对张伯驹有一个经典的评价:“丛碧先生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俊峰,从他广袤的心胸涌出了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赏、诗词、戏剧和书法,四种姊妹艺术相互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特别是在词作和收藏鉴赏方面,张伯驹的成就尤为卓著。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在《一代名士张伯驹·序》中说:“我为词集撰有跋文一则,其中提出,如以词人之词而论(有别于诗人之词、文人之词、学人之词、杂流之词),则中国词史当以李后主为首,而以先生为殿——在他之后,恐怕不易再产生这种真正的词人。”在文物收藏与鉴赏方面,著名学者启功则评价张伯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启功评张伯驹》)在思想与品格方面,张伯驹亦堪称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情怀坦荡高尚、令人仰止之人。国学大师冯其庸曾赞美张伯驹是“国士高风倾万世”“天荒地老一真人”(《旷世奇人张伯驹——丛碧老人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因而,自从其逝世至今近40 年来,张伯驹研究逐步展开与推进,并有望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亮点和热点。本文拟就张伯驹研究的状况做一简要的综述与思考。
张伯驹研究的发展历程
张伯驹研究40 年来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为张伯驹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从1982 年开始到2006 年,这一段时间较长,达24 年。
张伯驹出生于1898 年2 月。河南项城人,原名张家骐,字伯驹,号丛碧,别号春游主人、好好先生,逝世于1982 年2 月,享年85 岁。他去世以后,纪念他的文章便不断见诸报端,他的生平经历、人格魅力、文化艺术成就和轶闻都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极大兴趣。1985 年,刘海粟发表了《诗卷留天地、博文鉴古今》(《齐鲁谈艺录》,山东美术出版社1985 年版),以挚友的身份回忆、介绍了张伯驹的生平和文化成就;1988 年,楼宇栋发表《尘劫难移爱国志——泪忆岳父张伯驹》(《红毹纪梦诗注》,宝文堂书店1988年版),主要介绍了张伯驹的爱国思想和人格光辉;1992 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任凤霞的专著《张伯驹和潘素》,并于2006 年修订再版为《一代名士张伯驹》一书,这是一部文学色彩较为鲜明的纪实文学作品。这一时期诸多文化名人如周汝昌、王世襄、张牧石、朱家溍等都发表了记述与张伯驹交往的文章;2005 年,林下风编辑出版了《张伯驹与京剧》(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年版)一书;2006 年,施议对发表了《二十世纪中国填词史话(二)》,推出当代十大词人:徐行恭、沈轶刘、张伯驹、夏承焘、唐圭璋、龙榆生、詹安泰、李祁、丁宁、沈祖棻,张伯驹为其中之一;这一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了《捐献大家张伯驹》一书,对其收藏捐献业绩做了介绍。
这一阶段张伯驹研究的特点主要是大量回忆性文章和传记作品的发表与出版,其内容主要是对张伯驹生平和文化艺术成就的介绍以及与作者的交往,但有传奇化的成分。有关张伯驹文化成就研究的论文较少,除上述若干篇外,还有姚平的《张伯驹词浅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 年第3 期)和李人风的《张伯驹诗钟》(《阅读与写作》1999 年第1 期)等。
第二阶段可称为张伯驹研究的初步深入与拓展阶段,学术专著与论文开始出现。这一阶段的时间是2007 年至2013 年,仅有7 年。
2008 年1 月,项城市政协编纂的文史资料汇编《张伯驹先生追思集》印行,这是张伯驹研究的第一部收录资料范围较广且多有档案资料的汇编本,是研究张伯驹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2008 年,张伯驹的儿子张柳溪先后发表了《我爷爷张镇芳和他的大家庭》(《张伯驹先生追思集》,紫禁城出版社2011 年版)、《父亲张伯驹的婚姻》(《世纪》2010 年第3 期)等文,为张伯驹家世研究提供了若干资料。这一阶段有关张伯驹的学术研究论文主要有杨嘉仁、秦燕春、谢燕等人有关张伯驹词作的几篇文章;2013 年,寓真的《张伯驹身世钩沉》(三晋出版社)和张恩岭的《张伯驹传》(花城出版社)是首次出现的有关张伯驹研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这一阶段,论文和专著数量虽不多,但具有初步开启张伯驹学术研究的意义。
张伯驹研究的第三阶段,也就是当下张伯驹研究的现状,这一时段从2014 年开始,时至今日还在发展。这一阶段的张伯驹研究,有一个标志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发生,这就是2018 年全国纪念张伯驹诞辰120 周年活动的开展。是年4 月2 日,由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张伯驹捐献文物展”;4 月13 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了纪念张伯驹的专稿《予所收蓄,永存吾土》;4 月23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齐鲁京的题为《百代高标,千秋丛碧》的纪念文章;5 月7 日,文化和旅游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纪念张伯驹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和纪念活动是张伯驹逝世近40 年来的首次,标志着对张伯驹纪念的层次已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2020 年9 月,周口师范学院张伯驹研究中心成立。这是全国高校和学界第一家张伯驹学术研究机构,为张伯驹研究提供了交流平台,对进一步推动和深入张伯驹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这一阶段张伯驹研究呈现出的特点就是学术性研究论文的大量出现,有30 余篇,且基本涵盖了张伯驹文化艺术成就的各个领域,如词作、收藏鉴赏、戏剧艺术、书画艺术等。这一时段,还有一些专著出版,如郑重的《烟云过:张伯驹传》(中华书局2016 年版)、张恩岭的《张伯驹词传》(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和《张伯驹联语与诗钟集注》(河南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荣宏君的《翰墨留青——张伯驹致周笃文书函谈艺录》(辽海出版社2020 年版)等。总之,这一阶段张伯驹研究的深度、广度、厚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一些有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形式的基础研究,文献整理方面的成果都有出现,张伯驹研究的团队、平台都有初步的建设。
张伯驹研究的现状
近40 年来,张伯驹研究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张伯驹生平追思及传记著述的大量出现。
自张伯驹先生逝世后不久,怀念及简述其生平的文章就不断见于报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潘素的《忆伯驹》(《名人的妻子忆丈夫》,珠江出版社2002 年版)、楼宇栋的《尘劫难移爱国志——泪忆岳父张伯驹》、张柳溪的《我爷爷张镇芳和他的大家庭》、刘海粟的《诗卷留天地,博文鉴古今》、朱家溍的《我和伯驹道兄》(《什刹海梦忆》,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年版)、王世襄的《与伯驹先生交往三五事》(《王世襄自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年版)、周汝昌的《什刹海边忆故交》(《北斗京华》,中华书局2007 年版)、章诒和的《君子之交》、张牧石的《我和张伯驹的忘年情》(《中国书画报》1998 年6 月29 日)、冯其庸的《旷世奇人张伯驹》、朱经畲的《张伯驹生平事略》(《京剧艺术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从鸿逵的《回忆张伯驹先生》(《天津文史》1994年第6 期)、冯大彪的《怀念张伯驹先生》(《文史精华》2002 年第12 期)、林下风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卫道士》(《张伯驹与京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年版)、马明捷的《张伯驹论剧》(《张伯驹与京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年版)、任美霖的《张伯驹先生在吉林》(《人民政协报》2018 年4 月2 日)等。这些文章大都是记述作者与张伯驹交往的片断或简介张伯驹一生在若干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有关张伯驹的传记著述主要有10 余部,分别是任凤霞的《张伯驹和潘素》《一代名士张伯驹》,张庆军、潘千叶的《京城玩主张伯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林玫、谢沐的《大收藏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年版),楼宇栋、郑重的《张伯驹画传》(文物出版社2008 年版),郑理的《大藏家张伯驹》(万卷出版公司2008 年版),王忠和、荣进的《生是长穹一抹风,民国公子张伯驹》(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刘军、柯建刚的《大藏家张伯驹》(中国工人出版社2013 年版),张恩岭的《张伯驹传》和《张伯驹十五讲》(河南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郑重的《烟云过:张伯驹传》等。这些文章和传记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张伯驹苦乐兼备、命运多舛的一生经历及其坦荡超逸的精神品格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但大部分著述对张伯驹生平事迹的记述均有不同程度的传奇化。虽然如此,这些作品对读者全面了解张伯驹的生平及其思想人格,还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二)有关张伯驹艺术成就的研究。
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领域:
1.关于张伯驹词作艺术的研究。词作是张伯驹一生文化贡献中最为显著的成就,张伯驹一生实质上就是一位词人,因此研究张伯驹词作的论文较多,如施议对的《二十世纪中国填词史话(二)》,翁偶虹的《艺、史、诗的综合欣赏》(《张伯驹与京剧》,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年版),秦燕春的《论近代二公子词:袁克文和张伯驹》(《中国文化》2008 年第1 期),姚平的《张伯驹词浅析》,谢燕的《张伯驹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年),杨嘉仁的《张伯驹及其〈自书春游词册〉——纪念丛碧词人逝世三十周年》(《中国韵文学刊》2012 年第3 期),寓真的《“天地与心同一白”——浅谈张伯驹词的境界》(《中华诗词》2014 年第8 期),马大勇、马闪红的《“天荒地老一真人”:论张伯驹词》(《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6 年第7 期),马大勇的《梦边寻梦更何人——张伯驹与当代词坛》(《词学》2019 年第2 期),张恩岭、王丽歌的《张伯驹词作简谱》(《中国韵文学刊》2019 年第4 期),田园的《张伯驹词艺术研究》(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8 年),金春媛的《张伯驹词话:20 世纪王国维之后的词论佳构》(《深圳大学学报》2017 年第4 期),张恩岭的《略议张伯驹晚年的疏放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 年第8期)和《论张伯驹词的真与纯》(《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0 年第6 期),孔令环的《张伯驹春游词简论》(《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0 年第6 期)等;研究张伯驹词作艺术的专著仅有张恩岭的两部书《张伯驹词传》和《张伯驹联语与诗钟集注》。
2.关于张伯驹收藏与鉴赏的研究。张伯驹在收藏与鉴赏方面的成就与贡献是十分突出的,也广为人知和传诵,以至张伯驹的词作成就为其收藏之名所掩。所以,有关张伯驹收藏与鉴赏研究的作品多为前述几部名为“大收藏家”的传记作品,学术研究论文则不甚多,主要有尹吉南的《张伯驹是中国收藏近代变迁的一面镜子》(《三联生活周刊》2018 年第15 期)、郝炎峰的《张伯驹的大家之道》(《紫禁城》2018 年第3 期);硕士论文主要有柳梁的《烟云过眼寓于胸——张伯驹鉴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6 年)、薛丛美的《游心翰墨——张伯驹书画鉴藏研究》(山东大学,2018 年)、李楠楠的《张伯驹书画收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4 年)。
3.关于张伯驹戏曲艺术的研究。在中国京剧发展史上,张伯驹无论是在京剧实践上还是在京剧艺术理论和京剧发展上,都有突出的成就,但有关张伯驹戏曲艺术的研究论文还是不多的,主要有谢燕的《论张伯驹与京剧余派艺术》(《剑南文学》2011 年第11 期)、康凯的《浅谈张伯驹先生的戏曲研究》(《剧作家》2014 年第6 期)、简贵灯的《名票张伯驹先生〈红愈纪梦诗注〉中的京剧史料价值》(《新世纪剧坛》2016 年第3 期)、吴小如的《读〈红毹纪梦诗注〉随笔》(《学林漫录·九集》,中华书局1984 年版)、金春媛的《通与融:张伯驹记戏探研》(《河南大学学报》2019 年第4 期)等,林下风编的《张伯驹与京剧》,实为多人回忆张伯驹与戏剧相关的文章合集,但对研究张伯驹在戏剧艺术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无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4.有关张伯驹书画艺术的研究。张伯驹也是风格独特的书画家,在书法方面,他独创了“鸟羽体”,自成一格。在绘画方面,他多画梅兰竹菊,属于典型的文人画。有关张伯驹书画艺术的研究,论文则更显得少些,主要有张孝玉的《烟云过眼寓于胸——张伯驹书法》(《书法导报》2017 年9 月6 日)、詹霓的《张伯驹的书法收藏与创作》(《书与画》2019 年第5 期)、贾志娇的《张伯驹书法研究》(北京城市学院硕士论文,2020 年)、何汉杰的《论“鸟羽体”与张伯驹的晚年心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0 年第6 期)、张冬冬的《〈丛碧书画录〉的编纂及其精神价值》(《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1 年第1 期)、荣宏君的《张伯驹与徐悲鸿国画论战始末及其启示》(《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1 年第1 期)。荣宏君的《国宝传奇张伯驹》(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一书,则为主要讲述张伯驹所藏主要书画文物的艺术价值的,兼有涉及张伯驹书画艺术的论述。
(三)张伯驹研究资料汇编及家世研究的探索。
张伯驹研究资料汇编,主要是项城市政协于2008 年编的《张伯驹先生追思集》,这部资料汇编共分五辑:“家事与生平”“艺术成就与爱国情操”“名家评说与亲友忆旧”“张伯驹故事”“张伯驹著述选”。特别是“家事与生平”多为有关张伯驹生平的档案资料,首次为张伯驹研究提供了有别于传说的可信的历史资料。这部书后来由紫禁城出版社修订出版。2013 年,中华书局再次对本书修订增补,书名改为《回忆张伯驹》。
有关张伯驹生平、家世的研究论文,主要有张恩岭、王丽歌的《张伯驹年谱简编》(《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 年第4 期),章宏伟的《张伯驹研究辨谬》(《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6 期)等,其他论文尚不多见。在专著方面,寓真的《张伯驹身世钩沉》则是此项研究的一项重大收获,此书侧重于挖掘、分析张伯驹的家世档案资料、史实,对研究张伯驹家世,了解张伯驹思想、人格的形成,研究张伯驹文化活动及其背景都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四)张伯驹著述及其相关资料的出版与研究,成果丰硕。
张伯驹主要著述的整理与出版,成果较多,为张伯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伯驹主要著述的出版是从张伯驹去世以后开始的,现已推出的各种版本主要有《张伯驹词集》(中华书局1985 年版)、《春游琐谈》(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 年版)、《红毹纪梦诗注》(宝文堂书店1988 年版)、《洪宪纪事诗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素月楼联语》(华文出版社2012 年版)、《春游纪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春游社琐谈·素月楼联语》(北京出版社1998 年版)、《春游琐谈》(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18 年版)、《烟云过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张伯驹潘素书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年版)、《张伯驹潘素伉俪艺术文献集》(中华书局2018 年版)、《张伯驹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版)、《翰墨留青——张伯驹致周笃文书函谈艺录》(辽海出版社2020 年版)等。《张伯驹集》实为张伯驹主要著述的合集。此外,近年来有关张伯驹、潘素的捐献文物书画集也由多家出版社出版,如《张伯驹潘素捐献收藏书画集》(紫禁城出版社1998 年版)、《新中国捐献文物精品全集(张伯驹潘素卷》(文津出版社2015 年版)、靳飞的《张伯驹笔记:文化奇人的前半生》(文津出版社2021 年版)等。
张伯驹年谱的撰写也有了可喜的进展。靳飞的《张伯驹年谱》(文津出版社2021 年版)和荣宏君的《张伯驹年谱》(香港中华书局2022 年版)相继出版,填补了长期以来张伯驹年谱缺失的空白。
从张伯驹的主要著述中,读者可以领略到张伯驹在诗词创作、戏剧理论、收藏鉴赏、书画艺术及金石书画、人文轶事、历史典故等各个文化艺术领域中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多彩的创作成就,可谓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品之作。
张伯驹研究的若干不足
在看到张伯驹研究逐步发展深入的可喜局面时,我们也应看到张伯驹研究尚有若干不足与值得拓展的领域和空间。
(一)张伯驹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张伯驹生平传记研究成果较为陈旧,且有传奇化的倾向。张伯驹研究的最新成果尚未被学界广泛采纳。这类传奇化倾向主要是依据传说而不是可靠的历史资料,如张伯驹出关工作的经过、张伯驹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始末,以及在其收购《游春图》过程中马霁川的作用等,大都是传说,既经不起推敲也无可靠的史实依据,有些传记更是主观臆想和戏说,如说什么蒋介石对张伯驹毕恭毕敬,多次接待,甚至通信等,还有什么张伯驹在娶潘素之前,如果不是碍于第三任妻子王韵香怀孕就要坚决与王韵香离婚等,都是子虚乌有甚至恰恰和真实情况相反。事实证明,张伯驹研究中,如果不坚决纠正传奇化和戏说倾向,就不会有严谨的学术研究成果,仍然会是旧瓶装旧酒,或新瓶装旧酒。
二是张伯驹研究的视角不够开阔,只对张伯驹生平事迹的述说感到兴奋,而对张伯驹文化艺术成就的研究关注不够,或在研究张伯驹艺术成就时,偏重于关注其收藏鉴赏,而忽略其他艺术领域的成就。因而导致张伯驹研究的成果不够多,程度不够深。
三是有关张伯驹研究的专家团队尚未形成,一些青年人在完成有关张伯驹研究的硕士论文以后,就转移了工作和研究方向,造成张伯驹研究的中断。再就是张伯驹研究队伍存在年龄的较大差异,没有形成老中青有序的梯队建设,存在脱节问题。
(二)张伯驹研究的拓展方向。
一是有关张伯驹研究的大量文献资料及散佚诗文亟需搜集和整理。张伯驹主要著述亦需进行整理和研究。现在出版的张伯驹主要著述除了作者自注外,大部分都没有注释,甚至有些著述仍然只有繁体字版,这种情况都不利于张伯驹研究的展开与深入。
二是张伯驹家世研究需要充分展开和深入。目前学界尚不多见有关张伯驹家世研究的学术论文,如张伯驹书信、档案、通信等都是张伯驹研究的重要资料,从中可以考察张伯驹的重要活动及其经历和思想等,尤其是书信,张伯驹一生与诸多友人通信十分频密,内容丰厚,但目前也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三是有关张伯驹人生思想、精神品格方面的研究尚待开展,学界还没有较有分量的有关此项研究论文的发表。
四是张伯驹文化艺术成就的研究有待全面展开并深入。张伯驹文化艺术成就主要是词作词话、收藏鉴赏、京剧艺术、书法绘画四个方面,但学界对这四个方面的研究还只是多为关注其词作艺术和收藏鉴赏方面,至于其京剧艺术与理论书法绘画,则鲜有关注,研究论文较少。这些情况都值得重视,应该加以引导,以期全面展开并深入研究,多出成果。
五是张伯驹研究团队、平台阵地建设都有待重视和加强。
六是大众视野下张伯驹文化艺术成就和思想人格的普及和弘扬工作都有待加强。张伯驹文化和张伯驹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不能只成为少数专家学者案头上的研究对象,而应该走向学校,走向大众。为此,要在做好学术研究的同时,有规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普及宣传张伯驹文化和张伯驹精神,以达到弘扬传承。因此,有关张伯驹的各类普及读物、艺术再现、文化创意等都应有计划地进行和推广。
结语
综上所述,回顾张伯驹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三个阶段是一步步深入的,从认识表面到探讨实质,从传奇到严谨,张伯驹研究步步深入,已取得了较为丰富而坚实的研究成果。但学术研究要注重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学术的动力和活力。张伯驹研究也是这样,也要有不断的创新,才会有广阔的前途。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研究视野要更加广阔,要善于发现张伯驹研究中新的课题和亮点,不断拓展张伯驹研究的领域。
其二,研究层次要不断深入,不能停留在现有研究的层面上,要不断深入,得出新的研究结论和成果。
其三,研究方法要多样,运用多重证据法,吸收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文艺学、艺术学等多种学科的新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张伯驹的人生历史和文化贡献。
总之,张伯驹研究经过近40 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研究起点上,将来有望成为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和亮点。张伯驹研究任重而道远,其研究格局、研究性专业队伍的形成,都需要学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