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庆西文学年表

2023-02-10

名作欣赏 2023年1期
关键词:书城读书文学

李庆西,祖籍山东乳山,1951 年出生于大连。1957 年随父母迁居杭州。至1966 年,在杭州完成小学与初中学业。学校地处城郊,设施简陋,教学水准或是不差于其他学校,但条件受限,课外阅读甚少。1969 年4 月,作为知青去黑龙江香兰农场务农。前后九年,主要在农田劳作,曾短期担任农场中学教师、干校教员和机关宣传干事。知青时期,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书籍。

1978—1981 年

1978 年3 月,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1977 级)。翌年初秋,在周艾若先生等教师的支持下,与若干同学发起成立“大路”文学社,练习文学创作与批评。

从大一到大三,热衷写小说,至毕业前发表过若干习作。

1981 年,进入大四,考虑毕业论文题目。当时本系刘敬圻老师在《文学评论》发表关于曹操形象的论文,引发对讲史小说人物形象的思考。确定论文题目为《关于曹操形象的研究方法》,意在与刘先生商榷:何以对文学形象诉诸历史人物的评骘标准?乃借此论证文学自身规律。刘先生作为指导教师,给予论文评分为“优”。

1982 年

2 月,大学毕业回杭州,分配到新华造纸厂任科室干事。

7 月,《文学评论》第4 期以头条刊发毕业论文《关于曹操形象的研究方法》。

1983 年

4 月,调入浙江文艺出版社做编辑。所在编辑室业务范围是文艺理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因此恶补鲁迅和现代作家作品,并涉猎现代文艺理论著作。

这一年,写了几篇谈小说艺术的文章。当时受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的影响,想写一本小说技巧方面的书,后半途而废。

1984 年

3 月,在《文艺评论》第2 期发表《论氛围——小说和其他叙事文学的一个特殊表现范畴》。

7 月,在《文学评论》第4 期发表《文学的当代性及其审美思辨特点》。

10 月,在《人民文学》发表小说《日晷》。

这一年,与文学界同行开始有较多接触。是年冬天,参与组织影响甚大的“新时期文学创新座谈会”(通称“杭州会议”)。会议主办者为《上海文学》编辑部,参会人员有茹志鹃、李子云、周介人、李陀、黄子平、阿城、郑万隆、陈建功、韩少功、陈村、程德培、吴亮、陈思和、李杭育、黄育海等三十余人。那次会议对日后的“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都有直接影响。

读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1985 年

5 月,在厦门参加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和《文学评论》主办的全国文学评论方法论讨论会(亦称“厦门会议”)。去北京参加《人民文学》主办的青年作者座谈会。在《读书》第5 期发表《〈沉沦的土地〉的悲剧观》(评周梅森)。

7 月,在《人民文学》第7 期发表小说《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8 月,小说集《白栎树沙沙响》(与李杭育合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9 月,在《文学评论》第5 期发表《论文学批评的当代意识》。

10 月,在《上海文学》第10 期发表小说《白狼草甸》。本月在杭州参加由上海、江苏作协联合举办的长三角文学创作与地域文化讨论会。

11 月,在《上海文学》第11 期发表《大自然的人格主题》。

12 月,参加《湖南文学》在张家界举办的笔会,与韩少功、吴亮、黄子平、许子东等人交流甚多,结识钱理群、赵园、凌宇、吴福辉等学者。其时“寻根文学”受到关注,“文化热”隐然现世。

读韦勒克《文学理论》,感触良多。这一年,与同事黄育海策划“新人文论丛书”,首批推出吴亮、程德培、许子东三种,以后陆续出版赵园、王富仁、黄子平、季红真、南帆、陈平原、王晓明、李劼各书,凡十七种。

本年,因论文《文学的当代性及审美思辨特点》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986 年

3 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读书》第3 期发表《说〈爸爸爸〉》(评韩少功)。

5 月,在《读书》第5 期发表《文学批评与“文化-心理”整体意识》(评季红真《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在《文学评论》第3 期发表《〈水浒〉主题思维方法辨略》。

8 月,参加《上海文学》和《当代文学评论》在大连(旅顺)举行的“新时期文学十年讨论会”。其时各种新观念层出不穷,感觉圈内艺术趣味和批评理念出现大面积分化。

10 月,参加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和《文学评论》在北京举办的“新时期十年的文学讨论会”。这个会议规模很大,其间有不少故事。

冬天,受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邀请赴海南岛考察,为期十余日。途中应邀在通什驻军某师机关讲现代派小说。

本年,因论文《文学的当代性及其审美思辨特点》获杭州市政府首届“杭州文艺奖”,因论文《大自然的人格主题》获第二届《上海文学》奖。

1987 年

1 月,赴北京参加第三次全国青年文学创作会议。本月在《上海文学》第1 期发表《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在《钟山》第1 期发表小说《车祸》,在《小说评论》第1 期发表《他在寻找什么——关于韩少功的论文提纲》。

7 月,在《读书》第7 期发表《史家笔法与诗家风度》(评黄子平《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7 月至10 月,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修改电影剧本《流浪的土地》(后未拍摄)。

11 月,在《文学评论》第6 期发表《古老大地的沉默》(评李锐《厚土》),在《当代作家评论》第6 期发表《说〈矮凳桥风情〉》(评林斤澜)。

本年,与黄育海策划“学术小品”丛书,得到《读书》编辑部沈昌文、吴彬、赵丽雅等的大力相助。翌年出版第一辑,有金克木、徐梵澄、冯亦代、黄子平、陈平原、吴亮等十种;以后第二辑有葛兆光、夏晓虹、黄梅、蔡翔等九种。

1988 年

2 月,为李杭育小说集《最后一个渔佬儿》台湾洪范版作序。

5 月,赴南京军区创作组讲学,讲述“现代小说叙述形态”。在《上海文学》第5 期发表与李杭育的对谈文章《小说的哗变》。

7 月,在《文学评论》第4 期发表《寻根:回到事物本身》。评论集《文学的当代性》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黄育海作序。

8 月,在镜泊湖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办的“中国文学史讨论会”。此前,陈思和、王晓明发起“重写文学史”的讨论,陈平原等北大学者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项目亦已启动,文学史开始成为一个学术热点。

9 月,在北京参加《北京文学》主办的汪曾祺作品讨论会。

12 月,在《上海文学》第12 期发表小说《大车店》。

本年,与黄育海共同策划编纂《新时期文学理论大系》,请刘再复担任主编。8 月间在北京开过一次编委和顾问会议。翌年初夏,这套《新时期文学理论大系》编就付印,但未及装订成册即奉命做报废处理。

本年,因论文《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获第三届《上海文学》奖。

1989 年

5 月,参加《上海文学》在上海嘉定举行的“新时期文学十年暨当代文学四十年讨论会”。从1986年开始,文学界一直在讨论“十年”,历史好像已定格。回忆那次会议,不由想起杜诗“社稷经纶地,风云际会期”二句,宏大叙事背后的时空关系成为记忆坐标。

9 月,在《读书》第9 期发表《野凫眠岸有闲意》(评汪曾祺《晚翠文谈》)。

本年,因参与策划编辑“学术小品”丛书(第一辑)获全国第二届图书金钥匙奖一等奖、华东文艺图书奖一等奖。因责编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奖一等奖。

1990 年

1 月,参加在浙江大学举办的中国现代文学年会。会后陪同钱理群、吴福辉游龙井和九溪十八涧。

8 月,在北京大学参加“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会议论文一篇,与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某细部论述略作讨论。

11 月,在《收获》第5 期发表小说《卡雷卡的最后四十分钟》。

本年,开始读《明史》,按黄云眉《明史考证》寻索书目。邀钱理群、王得后为本社编纂鲁迅小说、散文全编。

本年,因责编汪曾祺《晚翠文谈》获浙江省出版工作者协会优秀图书编辑奖一等奖。

1991 年

与黄育海共同策划“现代作家诗文全编”丛书,负责编纂《徐志摩散文全编》一种,耗时大半年。其间,责编王安忆的第一个文论集《故事与讲故事》,本社出版。

9 月,随笔集《书话与闲话》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0 月,在济南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与山东大学联合举办的“纪念文学研究会七十周年研讨会”。会后游淄博、泰山、曲阜。

12 月,在《作家》第12 期发表随笔《说粥》。

本年,因文论集《文学的当代性》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三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

1992 年

与黄育海共同策划的“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库”进入案头工作,这套书由傅璇琮主编,葛兆光、吴彬、冯统一、张鸣等担纲。

10 月,为本社“现代作家诗文全编”丛书在上海举行选题座谈会,出席者有许杰、王西彦、贾植芳、徐中玉、钱谷融、王元化、柯灵等文学前辈,还有钱理群、王得后、吴福辉、凌宇、陈子善、陈思和、王晓明等专家学者。

是年,编纂《张爱玲散文全编》,亦颇费时日。邀王得后为本社编纂《鲁迅杂文全编》,自己承担注释工作。

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大学时草草读过,此回阅读始有心得。

1993 年

编辑王元化新著《清园夜读》(责编署名来凤仪),此书系黄育海为海天出版社策划出版。又,为本社编辑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汪晖《无地彷徨》两书。

1 月,在《文艺评论》第1 期发表《学院派批评》,反对论文格式化趋势。

3 月,小说集《人间笔记》由台湾业强出版社出版。

夏天,读纳博科夫《文学讲稿》,感觉不佳。

11 月,为香港作家卢玮銮《小思散文集》作序,本社出版。参加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六届年会。会议期间,王晓明等学者倡议“人文精神大讨论”。

《联合报》邀往台北参加年底举办的“四十年来中国文学会议”,赴台申请被主管部门拒绝。修改《寻根:回到事物本身》作为会议论文,由吴亮在会上代为发言。

1994 年

3 月,在《小说界》第2 期发表小说《不二法门》。随笔集《禅外禅》由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

6 月,在《读书》第6 期发表《一个历史个案——晚明裁驿之议》。为林建法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再度漂流寻找家园融入野地》作序,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7 月,在《上海文化》第4 期发表《陈新甲款边事》。

本年,因参与策划编辑“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库”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1995 年

1 月,在《中国文化》总第11 期发表《〈玉剑尊闻〉及钱吴诸序》。

9 月,吴彬为辽宁教育出版社编辑“书趣文丛”,内有吴方《斜阳系缆》一种,嘱为作序。

10 月,在《读书》第10 期发表《从徐志摩与郑孝胥说到徐申如》。

11 月,在《学人》第8 辑发表《蹈海何当识鲁连——且说陈继儒》。

年初,与黄育海策划新版《鲁迅全集》。5 月间邀钱谷融、王得后、王富仁、朱正、陈平原等专家学者二三十人在杭州举行编纂会议。此事很快被上级部门叫停,但《鲁迅研究月刊》《中华读书报》等报刊均对行政干涉表示异议,成为一时颇受关注的文化事件。

1996 年

8 月,随笔集《寻找手稿》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韦健玮作序。小说集《不二法门》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吴亮作序。

12 月,在富阳参加郁达夫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

本年,为浙江人民出版社策划编辑“今人书话”系列丛书,有葛兆光、葛剑雄、扬之水、南帆等十二种,并请吴彬将吴方部分遗稿编为《尚在旅途》一书。

本年,因参与策划编辑“现代经典作家诗文全编”系列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1997 年

3 月,在《读书》第3 期发表《大变动时期的惶惑》(评鲁迅《阿Q 正传》)。

5 月,《人间书话》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年,标点叶德辉《书林清话》,几乎费时经年。其间,读了一些清人版本目录著作。为浙江人民出版社策划编辑“今人书话”和“近人书话”两套丛书。

编辑尚刚《唐代工艺美术史》、王安忆散文集《接近世纪初》,皆由本社出版。

1998 年

3 月,责编夏晓虹学术文集《诗骚传统与文学改良》,本社出版。

7 月,《叶德辉书话》(标校),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8 月,责编陈子善评论考证文集《文人事》,本社出版。

10 月,《心史丛刊》(标校),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年初,黄育海履职浙江人民出版社,再议重编《鲁迅全集》。8 月,在浙江桐乡举办编纂会议。旋被叫停,但上级部门允将全集规划裁减为六卷本《新版鲁迅杂文集》。校注第一卷中《坟》与《热风》两集。

1999 年

9 月,在《读书》第9 期发表《最后的儒者》(评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

去年以来,校注《坟》《热风》,夏天重负告释,一时茫然。多年来出版事务迭遭厄运,不胜悲凉。翻检1981 年版《鲁迅全集》第一卷《坟》的注释,见有不少纰谬,包括语词、典章制度和其他专名舛误,乃作《想象生伪》,发表于《读书》第10 期。

11 月,赴合肥出席“二十一世纪出版论坛”,《出版广角》报道“一百个对新中国出版事业有贡献的人物”,忝列其中未免有愧,却是此生最大荣誉。

2000 年

忙于家事,偷闲看碟,读写甚少。

2 月,在《读书》第2 期发表《何谓“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10 月,往南京观摩全国书市。

2001 年

为本社策划出版“名著图典”丛书,邀陈平原编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陈子善编纂张爱玲《流言》。

数年前约请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是年初夏拿到书稿。

2002 年

春节,偕家人与黄子平夫妇携公子游富阳龙门古镇。与富阳文史学者蒋增福先生相聚甚欢,多年来曾编辑蒋公著作数种。

10 月,参与编辑、注释的《新版鲁迅杂文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1 月,读王元化《九十年代日记》。

2003 年

2 月26 日,在《中华读书报》发表《后殖民时代的“无物之阵”》(评奈保尔《米格尔街》)。

4 月30 日,在《中华读书报》发表《“翻了个儿的世界”》(评巴别尔《红色骑兵军》)。

2004 年

4 月,参加浙江文艺出版社在上海举办的库切作品讨论会。

5 月,评论集《魔法无法》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是年,应上海教育出版社约请,与钱理群、郜元宝合作编撰《大学文学读本》,负责中国古代文学部分。

2005 年

1 月,与钱理群、郜元宝编撰的《大学文学读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禅外禅》(增订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9 月,因浙江文艺出版社改制,按政策规定提前退休。

10 月,由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有限公司聘为图书编辑顾问。

本年,为浙江文艺出版社策划编辑《博尔赫斯小说集》《博尔赫斯谈艺录》。为王得后编《鲁迅杂文全编》做注释。

本年,因参与策划《库切小说文库》获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第十四届“浙江树人出版奖”。

2006 年

2 月,参与《书城》杂志筹备复刊工作,本年起任《书城》执行编委。

6 月,《书城》复刊后第1 期出版。

7 月,在《当代文学评论》第4 期发表《“契约时代”的江湖语境》(评王安忆《遍地枭雄》)。

8 月,读卡森·麦卡勒斯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

9 月,与王得后合作编注的《鲁迅杂文基础读本》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2 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八届年会。

2007 年

4 月,偕妻子文敏赴英国利兹大学参加哈罗德·品特国际学术讨论会。访勃朗特姐妹故居。同月,观摩伦敦国际书展。

5 月,赴大连参加王安忆作品学术研讨会。

10 月,赴北京参加首都师范大学与《文学评论》主办的“中国革命与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 年

2 月,在《读书》第2 期发表《卑微人生的破茧之旅》(评王安忆《富萍》)。

6 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庆贺钱谷融先生九十华诞暨从教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9 月,标校《书林清话》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10 月,偕文敏观摩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访巴黎美术学院、马拉盖建筑学院、奥塞美术馆等。

12 月,在《书城》12 月号发表《重读〈水浒〉札记》。

2009 年

3 月,在《书城》3 月号发表三国研究系列文章第一篇《十常侍乱政》。

4 月,赴青岛参加中国海洋大学主办的王蒙作品研讨会。

6 月,在上海大学参加“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做题为《寻根文学再思考》的发言。

9 月,在《上海文化》第5 期发表《寻根文学再思考》。

是年,读《勒·柯布西耶书信集》。

2010 年

4 月,在《书城》4 月号发表《儒林与山寨》。

9 月,《鲁迅精要读本》(王得后、钱理群、王富仁选编,李庆西注释)由台湾人间出版社出版。

10 月,回忆往事,收拾旧文,补充新篇,纂辑《小故事》一书。

2011 年

1 月,文集《话语之径》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列入“三十年集”丛书。

7 月,在《书城》7 月号发表《读〈玩火的女孩〉》(评斯蒂格·拉森小说)。

9 月,在《书城》9 月号发表《贝内特·瑟夫与兰登书屋》。

10 月,应邀参加复旦大学出版社建社三十周年座谈会。

2012 年

1 月,《文学笔记》(《魔法无法》改版),由现代出版社出版。

3 月,在《书城》3 月号发表《〈古物新知〉序》(为尚刚学术文集作)。

2013 年

6 月,在《书城》发表《〈无边界阅读〉序》(为许志强评论集作)。

9 月,在《读书》第9 期发表《“有关政治的超越政治话语”》(评库切《耶稣的童年》);在《书城》9 月号发表《西游心魔》。

2014 年

8 月,《小故事》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黄子平作序。

冬天,重读斯达尔夫人《论文学》。

本年,上海九久读书人公司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新人文论”十五种,与黄育海共同策划并撰写再版序言。年末在北京单向街书店主持发布会,邀钱理群、赵园、黄子平、许子东、季红真即席讲演。

2015 年

1 月,《古代文学经典读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读书》第1 期发表《“捉放曹”及其他》,此后几年应约在《读书》开设“老读三国”专栏。

7 月,在《北方文学》第7 期发表散文《灯前细雨檐花落》,回忆王元化、金克木、汪曾祺、范用等几位文坛前辈。

2016 年

5 月,长篇小说《大风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6 月,在《书城》6 月号发表《千里走单骑之路线图》。

11 月,《老读三国》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收入“读书文丛”。

2017 年

1 月,短书评集《书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3 月,为蒋增福师友书信集《见字如晤》一书作序。

6 月,在《书城》6 月号发表《三国地理杂俎》。

2018 年

1 月,在《读书》第1 期发表《“小水浒”与“大水浒”》。

5 月,去北京看望钱理群、王得后、赵园诸先生。在《书城》5 月号发表《三国宅京记略》。

8 月,书话集《闲书闲话》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9 月,在《书城》9 月号发表《水浒地理学》。

12 月,参加浙江工业大学文学工作坊活动。

2019 年

1 月,在《上海文化》第1 期发表《〈三国演义〉的叙事悖谬》。

2 月,在《读书》第2 期发表《从山林到廊庙》。

5 月,在《读书》第5 期发表《婉约与豪放之间》。在《中华读书报》发表《乱世·衣冠·风流——兼说〈世说新语〉的人物观》。

6 月,《三国如何演义》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黄子平作序。

7 月—11 月,在《上海文化》7 月号、9 月号、11 月号发表回忆文章《四十年樽俎之间》。

10 月,参加浙江大学文学工作坊活动及王安忆小说《考工记》研讨会。去温州大学参加林斤澜作品研讨会。

11 月,在《书城》11 月号发表《建安二十六年》。

2020 年

3 月,在《扬子江文学评论》第2 期发表《无边界的故事》(评吴亮《不存在的信札》)。

5 月,在《文艺争鸣》第3 期发表《意象与意思——重读黄子平八十年代文学评论》。在《书城》发表《秋风五丈原》。

7 月,在《书城》发表《代汉·祀汉·去汉》。

8 月,在《读书》发表《空城计札记》。《水浒十讲》由文汇出版社出版,陈平原作序。上海书展期间举办新书分享会,与张定浩、黄德海即席对谈。

9 月—11 月,在《扬子江文学评论》第5 期、第6 期发表《个人阅读史》。

11 月,吴亮小说《不存在的信札》在杭州举行首发式,与吴亮即席对谈。

12 月,在《文艺争鸣》第12 期发表《事件之外——关于汪曾祺小说的“去主题化”叙事》。

2021 年

1 月,在《山花》第1 期发表《梁山泊的双重寓意(外一篇)》。

5 月,在《大家》第3 期发表长篇小说《貔貅行》。

8 月,在《山花》第8 期发表小说《水浒暗桩》。

11 月,在《扬子江文学评论》第6 期发表《荒谬与规训》(关于加缪小说《来客》与电影《远离人迹》的文本比较),在《书城》11 月号发表《毛姆·阿申登·间谍叙事》。

本年,在《北方文学》第1—6 期、第9—12 期发表《新笔记叙事》。

本年,作新诗一百二十余首,未发表。

2022 年

1 月,在《书城》1 月号发表《死亡之谷,哲思与迷思》(评托卡尔丘克《糜骨之壤》)。

3 月,在《山花》第3 期发表中篇小说《十八间碎事》。在《书城》3 月号发表《重读〈包法利夫人〉》。

4 月,随笔集《存在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吴亮作序。

5 月,在《读书》第5 期发表《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读《晋书·桓温传》)。在《书城》5 月号发表《时间、地理及三国史架构》。

6 月,上海九久读书人与杭州良渚大屋顶文化中心举办《存在感》新书分享会,与许志强即席对谈。

7 月,在《上海文化》7 月号发表读书札记《窥视,臆想,推开悬疑之门》,在《大家》第4 期发表中篇小说《满街转悠》。

10 月,在《上海文学》发表中篇小说《风乍起》。

12月,文集《建安二十六年》由文津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书城读书文学
去逛书城吧
我们需要文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中共一大在民主人士李书城家召开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