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设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探讨
2023-02-10赵文君金徐伟童章成张建章
□文/赵文君 金徐伟 童章成 张建章
(1.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3.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杭州)
[提要]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关键是要探索一种创新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将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统一化,并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接轨现实市场。本文基于职业教育视角,以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创新为抓手,从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建立的背景、现状、性质和定位出发,以某高校资产公司成立校内实训公司为例,探索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的创新管理模式,总结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展示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管理模式的成果,阐述建设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的目标与意义。
一、高校成立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国家逐渐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特别提出了要将产教融合深入职业教育发展全过程。例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习近平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并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指引。要将产教融合深入职业教育发展全过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建设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并且也得到相关文件的支持和鼓励。例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杭州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工作实施意见》鼓励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文件精神,要求高职院校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模式,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二、高校成立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研究现状
(一)国内代表性成果。在实践性教学管理模式方面,朱姝提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是要以配合教学为最基本的宗旨,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为基本目标,建立“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汤阅弦等提出,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大量使用兼职教师是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教学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模式方面,丁金昌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实训基地为例,介绍了企业主导模式、学校主导模式以及共建共享模式;张学军指出,在定岗双元模式下,通过建立合作、协调、安全保障、互动、激励、均衡、融合的协同运行机制,整合校企各类资源,最大限度地追求生产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
(二)国外代表性成果。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较长,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方面有许多切合实际的成功经验,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主要有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以及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教育工厂”。国外优势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遵循“加强立法,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严格的考核和准入制度,提高“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三、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是基于高校专业建设,结合实训基地现有资源,引进企业设备、技术、管理,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转化教学作品为市场订单产品,与教学专业组共建技术中心、培训实习基地的高校资产公司全资实训教学子公司。
(一)课堂与市场有机融合,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的择业态度和择业方式。课堂与市场的有机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学生高质量就业,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能力。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筹划成立学生研发团队,结合高职院校创业园的有利资源,将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融入学生思维,创新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支持优良的开发项目,实现知识传授和实践探索的双向引导,助力学生直面真实的企业竞争,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二)作品与收益紧密结合,实现专业反哺高职教育。将学生作品通过市场销售转化成经济利益流入实践基地,同时将市场反应及时反馈到专业教学,促进专业组的及时更新和创新,实现教学、作品、市场之间的良性循环。学生作品的销售带来的利益回收,在深化产教融合的同时完成高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先努力实现自给自足,进而争取实现专业反哺教育。
(三)强化特色宣传,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高校学生作品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执教理念、培养方针以及学生素养,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将学生实践带入市场运作将是高职院校的特色亮点。实训公司将搭建平台,在宣传学生作品的同时展现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在产品投放和人才输送上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四、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案例背景
本文以杭州某高校资产公司权属企业与其园艺专业组共建实训基地为例,探索高校内生型生产性实训教学公司管理模式的应用。
(一)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成果。杭州某高校资产公司(以下称“该资产公司”)积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孵化、教学延伸和产学研结合的使命,经向学校各二级院系和职能部门征求意见后,于2014年8月成立一家科技有限公司(校内生产性教学公司,以下称“该科技公司”),经营范围囊括花卉园艺、技术开发、动漫设计、培训展览、批发零售等数十种服务,助力学校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目前,该科技公司作为服务平台,为女装学院、工程信息学院、人文社科部等二级院系和职能部门的创新发展提供规范化保障,公司重点以园艺基地为依托,与园艺专业紧密互动、高度配合,塑造公司品牌,打造“三大平台”——园艺文化传播平台、学生实践教育平台、学生创业教育平台。公司通过专业组师生深度参与园艺基地的花卉生产、作品创作、绿化养护,体验(培训)中心的营销与服务,真正实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
(二)专业与市场的沟通桥梁。基地组织校内外园艺订单,园艺专业组将订单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将市场的实际需求转化为专业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能使学生在实际园艺作品制作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艺;另一方面也使得园艺专业的教学内容紧跟市场。
(三)生产链接营销,宣传扩大影响。园艺体验中心是下沙唯一的园艺亲子活动、体验活动中心,中心由学校园艺专业学生承担园艺作品制作的讲解与示范,引导销售,从而使学生直接接触市场,成为园艺作品的销售平台与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公司组织学生在下沙区域内各居民小区进行园艺知识咨询公益活动,可以带动产品的销售,推广园艺体验中心。同时,基地与园艺专业组组织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的实训,通过微信公众号运营、微博、团购、QQ、论坛、帖吧等网络渠道对园艺专业与作品进行推广宣传。
五、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管理模式实践意义
(一)共建基地管理创新制度,共享设备投入和教学成果。以制度为抓手,是推进公司资源与基地资源有机整合、互利互惠的基础建设。在园艺专业组课堂作业、科研创新的前提下,结合实训公司企业化运行模式,创新基地开放性管理机制,共建园艺基地《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办法》《材料管理办法》《科研准入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责任管理制度》《学生自主创业管理制度》《薪酬激励管理办法》等制度体系,规范使用园艺基地资源,理顺实训公司与专业教学组的关系,推动产教融合。实训公司是学生实践教育平台,也是学生转化学生作品为公司产品的“化妆台”。公司与园艺教学专业组在生产车间与教室、学生与职工、车间主任与教师、订单任务与教学内容、生产设备与教学设备以及公司产品与学生作品等多方面高度重合,将企业化管理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将课堂成果引入经济市场,使实训具有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同时将教师科研投入生产,以学生创新作品为核心竞争力,打造公司品牌特色,打开产品市场。
(二)“教学-作品-市场”良性循环。实训基地以“学做合一”为基本特点,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课堂学习中产生作品,成为产品投放市场产生经济效益,收益用于学生实训、教师科研的耗材采购。高校以教学为第一要务,以人才培养为首要目标,实训公司成立初衷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为此,在任何时间的任何利益矛盾中,公司与教学专业组都达成共识,以生产为教学科研让路为原则,在保障教学科研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实训公司与园艺专业是共荣体,教学设置与市场需求有机集合是达成双赢的最有效方式。公司经过花卉市场格局的市场调研,抓住错位生产机遇,积极探索课程设置与公司订单业务结合、教师教学与产品技术研发结合、课题研究与公司新产品试验结合、学生毕业设计与公司产品线多样化结合,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打开公司产品市场,丰富公司产业文化。
(三)搭建学生创业教育平台,激发学生创新创作。基地公司化管理灵活机动,是连接高校与市场的纽带,是学生在“象牙塔”接触社会的桥梁。基地支持学生创业,无偿为创业学生提供市场调研、生产包装、营销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电子商务营销实训,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团购、QQ、论坛、帖吧等网络渠道进行推广宣传,与时俱进,建立现代化营销管理模式,全方位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职毕业生。实训公司凭借专业的花卉园艺研发团队、自有生产基地和流动学生无穷的创新创作能力优势,抓住现在家庭花卉消费快速增长的机遇,打造了颇具校园文化烙印的“公司花艺”特色品牌,推送“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的情怀,在区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四)推动服务多样化发展。鉴于实训公司是园艺花卉自产自销、家庭园艺产品营销与技术咨询为一体,结合绿化养护、设计与施工的企业,实训公司首先承接了本校绿化养护项目,实训基地服务更是突破本校师生局限辐射周边区域,除了产品生产销售,还承担了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为同产业其他公司提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服务,并通过园艺知识公益活动和插花展示等园艺文化传播打开家庭花卉消费市场。基地还根据目前园艺亲子活动、体验活动的社会需求成立本区域唯一的体验中心,组织学生承担园艺作品制作的讲解与示范,传播园艺文化,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六、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运行阻力
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运作处于探索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受限。人手不足和特色园艺作品缺乏是基地发展最根本的问题。目前,案例公司专业从事该方面的工作人员只有两人,团队建设的缺失直接导致园艺作品的营销乏力,园艺体验中心工作推进进程滞缓。在过去半年多的市场实践中,虽然确定了多肉组盆、水培、瓶景、盆景等作为公司主打产品,但到目前仍未研发出特色园艺作品作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主打产品。
(二)管理监控不完善。企业应具备基本的进、销、存、生产管理制度,而且这种制度是能够执行并能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的。从目前来看,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无人执行落实,形同虚设。
(三)学校宣传不足,师生热情缺乏。学校对实训基地未有政策利导和积极宣传,教师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指导一般是义务性质,在指导力度上也难有定量定性的规定,在传统专业授课和参与生产性实训公司两者之间未理清关系,顾虑重重。学生式思维习惯把实训工作当成平时作业完成,无法真正胜任企业真实项目。
七、结论及建议
成立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是深化校企合作、创新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是真正实现“共建、共管、共享”的资优载体。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对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服务功能,在职业教育视角下探讨高校建设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积极探索产学对接的实现形式具有深远的意义。
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社会的推动,基于高校实训基地的实践经验,对于优化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学校政策支持,多方设法提高教师参与度,结合科研、技能考核、课程设置等多方面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内生型生产性实训公司的项目建设。根据公司特色,适当制定教学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驱动的激励措施,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和受益面,颁发证书、奖状,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就业能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初期,需要学校投入设备和人力,确保公司有效运行。公司收益应用于逐步加强实训设备的积累,建设实训硬件和软件,提供更好的实训条件。(二)企业化灵活管理。在管理与监控层面,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部管理制度化、业务流程规范化,建立长效机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管理,针对营销岗位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原则。有效发挥公司优势,与学校体制互补。(三)加强形象宣传。一是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作品和成果要以网站、横幅和其他方式大力宣传;二是对出色的学生进行专访并宣传,展示积极形象,激发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活力;三是在学院各级会议或座谈中多宣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训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