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动员机制探讨
2023-02-10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蒋惠玲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蒋惠玲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标志的重要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对于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日渐上涨,已将其纳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布局中。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在我国的志愿服务大局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人数不多,缺乏积极主动性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如何有效动员更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者动员机制,对于保证大学生的权益,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从而建构和谐稳定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志愿者动员机制的理论来源及构成要素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任何行为都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本文将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动员机制的理论来源,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志愿者动员机制的构成要素,即动员主体、动员客体、动员方式和动员环境。
(一)理论来源
社会资本作为一门学科,其形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皮埃尔·布迪厄是最早从社会学角度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研究的社会学家,他指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这说明社会资本与社会中的人形成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稳定且持久,我们称之为社会网络。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网络,对于社会成员的资本所有权的保障以及社会的稳步发展极其重要。罗伯特·帕特南从政治学的角度将社会资本由个人层面转向集体层面的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公民通过参与公共事务促进社会网络的形成,由此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且稳定,从而保障了社会的安定和谐。本文探讨如何有效动员更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者动员机制,这是属于社会资本理论所研究的范畴。
(二)构成要素
1.动员主体
动员主体,即动员活动的倡导者。其主要作用是动员更多的大学生成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动员主体主要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高校共青团和民间社会志愿服务组织。
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他们具有参与志愿服务人数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规范以及呈现形式多样的特点。其中,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主力军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于高校动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包括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和院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两个层级,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其次,高校共青团。高校共青团在动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处于关键的核心地位。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高校共青团所具有的天然优势。首先,高校共青团的号召力量大,动员能力强。其次,该机构的层次广,逐层递进。其不仅包括校团委,还包括各个院级团委,由此形成整体的网格化体系。
最后,民间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民间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具有非官方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分为政府部门登记的正式志愿服务组织和自发建立的非正式志愿服务组织两种,其中非正式志愿服务组织虽然运作过程中的操作性和规范性不强,但其影响力较正式志愿服务组织大。
2.动员客体
动员客体即动员主体所发动的对象,是动员活动的接收者。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动员机制而言,动员客体主要是对志愿服务有着浓厚兴趣的高校大学生以及潜在可能成为志愿服务者的高校大学生。其中,对于潜在可能成为志愿服务者的高校大学生是动员机制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充分分析动员客体的特点,才能采取高效的动员方式,保证动员机制的顺利运行。据此,探讨高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缺乏浓厚兴趣的原因是十分有必要的。相关调查显示,没有获取志愿服务需求信息、没有时间、没有被要求安排志愿服务等成为其主要原因,由此可得,动员机制中身为动员客体的大学生,多渠道获取志愿服务需求信息、合理安排时间、自身办事的主动性等需要加强。
3.动员方式
动员方式即动员主体为了让动员客体加入志愿服务的大洪流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方式和手段,它是沟通动员主体和动员客体的桥梁。大学生动员机制的动员客体为高校大学生,因此动员主体在采取动员方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动员客体的特点,使志愿活动可以行之有效地进行。动员方式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高校组织化动员、民间社会化动员和媒体网络化动员三种方式。
首先,高效组织化动员是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动员机制的主要动员方式。因为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学校以及教师的指导,因此必须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高校的组织化动员可以采取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树立典型志愿服务人物以及给予荣誉证书等方式来号召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中。
其次,民间社会化动员作为民间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主要动员方式,是通过宣传广告、树立志愿服务品牌以及给予就业机会等方式吸引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最后,媒体网络化动员,其作为高校组织化动员和民间社会化动员的补充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种群聊、论坛以及网络媒介等方式对其进行动员。因此,具有传播速度快和受众范围广等突出特征。
4.动员环境
动员环境即动员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的外部空间,对动员主体、客体和方式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总的来讲,动员环境包括法律法规环境、社会层次环境以及志愿服务历史文化等三个大环境。
首先,法律法规环境。从国家号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来,各省相继出台了许多的法律法规。如广东省的《青年志愿服务条例》作为我国的第一部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对于接下来各省志愿服务条例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其次,社会层次环境。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相较而言,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志愿服务动员机制也需要充分考虑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制定正确的动员策略。
最后,志愿服务历史文化。无论是从儒家、道家还是法家等各大家族所提倡的文化底蕴中,我们都不难看出其中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如孔子所提倡的“见义不为,无勇也”。但由于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思想意识交织,其中不乏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所以必须得采取正确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大学生志愿者动员机制的建构
大学生志愿者动员机制的开展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方面,动员主体采取各种动员方式号召动员客体,从而实现动员目标的环节。另一方面,动员客体在动员主体的号召下,积极回应,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中,动员主体起着核心作用,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志愿者动员机制的建构也是从其出发进行思考的。动员机制的建构主要包括宣传、组织和奖励三个过程。总的来讲,大学生志愿者动员机制建构主要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的动员机制、高校共青团的动员机制和民间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动员机制。
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的动员机制。在宣传过程中,内容具体且形式多样。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主要是针对某一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如支教、关爱留守儿童等)进行展开。因此,在动员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中,宣传的内容要具体,如对本志愿服务项目包括哪些,以及项目开展的时间地点等内容需告知。其次,可以采取海报、展览等传统方式和微信、微博等新兴方式相结合进行宣传。在组织过程中,完善社团内部运行与提高志愿服务活动质量。每年社团人员都在变换更迭,在校团委组织下,通过海报宣传等方式吸引新生加入,对其新加入人员进行素质培训,以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由于近些年国家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视,志愿服务活动已经从支教、关爱留守儿童等传统项目延展至红十字会、扶贫攻坚等新兴项目,这也是吸引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奖励过程中,志愿服务活动与就业机会息息相关。社团会采取多种方式与某些企业取得联系,这些企业会充分考虑大学生在校期间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度,从而判断该生的素质能力。这与就业相挂钩的方式,也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加入。
其次,高校共青团的动员机制。在宣传过程中,建构正确的志愿服务观。对于整个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需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观的引导,帮助大学生形成“为志愿服务竭尽全力”的志愿服务精神。高校团委通常会利用暑假的空闲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去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从而使大学生深刻理解其精神内涵。在组织过程中,层层递进化。从校团委到各级院团总支再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者,这是一个层层把控的过程。校团委制定志愿服务活动的总方针,并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进行总体谋划。各级院团总支落实上级指令,成为志愿服务活动具体指挥者。大学生志愿服务者,通过听从上级的指挥,开展各种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在奖励过程中,需制定公正的评估标准,根据标准评选出优秀的志愿者和志愿者队伍。评估标准可根据志愿服务时间、地点和工作表现等内容对其进行量化,从而去进行评选。
最后,民间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动员机制。在宣传过程中,迈入校园与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合力。民间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通过开讲座、办展览等方式去宣传本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在组织过程中,发挥模范志愿者的号召作用。同伴之间的影响力有时候大于上级的指令。部分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我们需要确定这部分大学生,确定其骨干地位,发挥其带动作用。在奖励过程中,给予表彰与提供就业机会。民间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可以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大学生给予表彰,使其他的大学生向优秀志愿服务者看齐,更好地在大学生中形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此外,大学生志愿服务者通过加入民间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能够认识社会上的精英,从而扩展自己的交际圈,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志愿者动员机制的不足之处
在动员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的实施过程中,所呈现的效果有其好的方面,当然也有其不足之处。因此,了解大学生志愿者动员机制所呈现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主要从动员主体、动员客体、动员方式和动员环境四个维度进行剖析。
首先,在动员主体方面,命令性意味明显,影响动员效果。就拿高校共青团来讲,动员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上级发布指令,下级具体实施。这种模式虽然操作性强、方便快捷且高效,但是在大学生看来,这是学校的指示,仅为命令,不是从自己意愿出发自愿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这恰恰与我们希望大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初衷相违背,长此以往,将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非常不利。
其次,在动员客体方面,部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动机不纯和能力不足。丁元竹和江汛清学者曾在他们的专著中对志愿服务精神下了定义,即“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1]。但是目前存在着大学生是为了获得物质奖励和给自己社会阅历“镀金”以期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等志愿服务动机,而对志愿服务精神根本就是置若罔闻。长此以往,不正确的价值观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负责,很难坚持下去,从而影响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此外,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处事能力等是衡量一个志愿服务者能否干好这份工作的前提。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的历练,与社会脱节,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沟通不畅、协调失衡等现象,导致志愿服务活动不能顺利地进行。
再次,在动员方式方面,信息传达不畅与奖励机制有待提高。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未经常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中,约占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是未获得相关志愿服务活动信息。这说明动员主体在信息传达方面,存在着信息传达不及时,导致动员客体未及时参与,从而影响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此外,对于奖励机制而言,动员主体高校共青团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视不够,由此形成在评奖评优方面志愿服务所占比例较小。那些致力于长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面临评奖评优环节时,也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还有就是针对动员主体民间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由于此类动员主体缺乏国家财政上的支持,加入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需要自己承担活动经费,导致很多的大学生无法继续加入其中。
最后,在动员环境方面,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和社会对其认同度不高。我国目前针对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还较为缺乏,涉及动员客体大学生则更少。就如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权利与义务问题,法律法规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规定,这就造成了大学生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但是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奖励机制,权益没有得到保障,严重挫伤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此外,于社会而言,大学生在就业方面,许多企业看中的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荣誉证书以及学校班级的任职经历,而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没有给予重视,这导致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兴趣,而愿意投入更多时间给企业看中的因素。
四、结语
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来探讨整个大学生志愿服务动员机制,于志愿服务活动有着深刻的意义。动员主体、动员客体、动员方式和动员环境是动员机制的构成要素,它的运行过程明晰且高效,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在今后动员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中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总之,动员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锻炼自身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且也能够提升志愿服务团队的专业水平,对我国志愿服务活动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