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资金集约管理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以电力企业为例
2023-02-09吴超宇
吴超宇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一、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资金集约管理的背景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财务管理朝着数智化方向转型,在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支撑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一是管理理念变革。收付款省级集中改变了财务、业务人员的工作方式和习惯,部门之间、各层级之间权责不清,业财之间协调不全面,影响信息传递和沟通协同效率。二是资金波动幅度大。收支曲线难以拟合,导致月内资金峰谷差异巨大,造成存贷双高,需要应用精益管理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实现“削峰填谷”。三是安全管控难度大。单位层级多、业务量大、管理链条长,且管控节点靠后,自动校验、预警功能薄弱,难以实时监控资金流向、预警不合规操作、拦截疑似风险业务。因此,原有的资金管理模式需要进行调整优化,从而进一步增强财务处理及管理工作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决策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二、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资金集约管理的内涵
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资金集约,以“账户体系更集约、支付流程更高效、安全管控更到位、资金管理更精益”为工作主线,通过重塑业务流程,统一收支标准,优化调整账户、汇票、支付、资金安全管理模式,推进业务操作向便捷、直观、智能发展,大幅提升资金管理运营效率。以“聚焦主业创价值,提高效率防风险”为导向,运用数字技术强化资金集中管理、高效运作,保障资金安全、可靠供应,成为公司改革创新的推动者、资金安全的守护者、智慧共享的支撑者。
三、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资金集约管理的主要做法——以电力企业为例
(一)建制度立标准,推动收支业务标准化
1.以当前实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为基础,制定发布省级集中业务运行指导意见,规范资金集约管理,明确业务集约范围,明晰各层级职责分工,落实主体责任,统一业务标准,充分发挥人员、资源、信息整合优势,实现“资金安全、核算规范、提升效率、增加效益”的管理目标。
2.收入环节,统一营财账务集成规则,开设专属客户号,建立银企交互标识,按日自动生成省级直收清分收款凭证,实现“银营财”三方自动对账,实收电费销根准确率100%;对湖南移动、国网电动汽车等跨区域集团客户统一集中收取电费,保障资金及时到账;根据业务实际情况编发银行承兑汇票、数字人民币等管理办法,规范具体业务流程,强化考核监督。
3.支付环节,统一资金支付审批单模版以及线上审核标准,明确资金支付时点,固化14项关键要素信息,实现全省资金支付“一张单”,助推支付标准化作业;固化现金流分类,全面梳理预算科目、业务类型、现金流分类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定15类业务、30项现金流辅助记录匹配规则并固化至系统,使每一笔凭证真实、准确反映经济业务实质。
(二)集中运作资金,提高精益化管理程度
1.精简压缩账户层级,集中管理资金
依托商业银行和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建立一套集团账户体系,将各级单位账户纳入集团账户,集团二级账户实时归集汇总各单位账户资金,反映公司账户资金收支情况,推动结算模式转型;设立九大省级直收账户,逐步撤销全省86个电费账户,为对公转账客户开通专属收款账号并引导客户取消代扣方式,变更支付宝、微信、电E宝、网上国网APP等缴费渠道代收账号,助推公司电费资金直达省级账户,实现电费资金集中管理;设立2个省级结算账户,资金收支从以往135家单位多渠道多人经办转变为省级账户单一渠道集中管理,资金流量以及存量集中,减少经费层层拨付,降低多账户资金沉淀,解决资金较为分散、统一调配难度大等问题,为资金配置提供合理、科学的依据。
2.建立“日调度、周平衡、月预算”工作机制,实现流量资金精益管理
坚持业财融合,统一规范购电费、员工报销、物资采购等付款订单,所有业务事项审核完成后先入池、再排程,实现现金流预算申请、业务报销和资金结算的订单一体化管理,资金收支业务标准流程简化重构;科学预测电费收入,促进收支高度拟合,降低融资成本。结合每日/月电费资金流入历史规律、公司电费电价政策实际情况,通过隐马尔科夫模型算法,建立电费收入预测模型。同时,基于电费收入预测模型,导入历史电费收入数据训练和学习电费收入变化规律,添加客户缴费习惯、电费发行情况等影响因素,优化调整预测模型,将收入的预测偏差控制在1%以内,通过准确预测电费资金流入时序,实现电费收入预测精准化、时效最优化,提高公司融资科学性水平;搭建资金支付“一个池”,应用智慧支付策略,优化支付时序。通过建立合并支付、配票支付、延期支付等组合式支付策略,每日根据业务类型、款项紧急程度、资金存量、现金流预算情况等设置支付优先级,统一把控资金支付节奏,保障农民工、购电费、税金、工资等刚性支出及时、准确支付,提高资金周转率,保证公司健康、有序发展。
3.扩大集中支付范围,提高资金统筹能力
在原资金集约的基础上,开展社保等资金省级集中支付,进一步提高集中支付率。通过积极争取社保中心、人力资源部支持,编发《社会保险等资金省级集中支付实施方案》以及指导手册,实现公司本部及所属分公司社会保险、企业年金、补充医保资金省级集中支付,提高公司社会保险等费用办理的及时性,降低沟通成本;推进会计核算集约单位本级支付业务上收。在充分调研各直属单位税金、工资、福利费、ETC等本级支付业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顺利贯通工资、税金、福利费等本级支付业务,实现直属单位所有支付业务集中支付。
(三)构建“人防+技防”风险防控体系,筑牢安全防线
1.厘清岗位职责,明确关键内控点,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按照国网公司资金管理“四严五强六十条”管控要求,构建资金支付硬标准,统一审核要点,设置资金授权审批标准,避免部分单位因本位主义产生差错;开展全流程业务梳理,深挖从业务申请到财务审核的风险防控点,培养员工对资金安全风险的敏感性,提升风险识别、风险应对能力,建立全员、全岗责、全流程的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内部稽核管理,通过采取线上复核电子影像、赴基层查阅纸质档案等方式,将常态稽核与专项稽核相结合,实现防风险、促合规的管控目标。
2.创新管控手段,应用新技术,堵塞人防漏洞
将人脸识别技术引入资金支付环节,应用生物识别、密钥签名轨迹监控,杜绝未授权人员越权进行支付操作,保障付款事项的人岗对应及资金安全;嵌入规则强化资金安全,将529项事前监控规则、16项事中监控规则、18项事后监控规则嵌入支付流程和结算系统,前置安全关口,事中对异常支付进行预警提示和拦截退回,消除人为干预因素,实现事前合规管控、事中预警监控;事后对公司内外部结算进行运行监控和分析,基于中台,按月自动发布银行账户、资金流入流出、现金流量预算、资金监控、票据管理等5大模块89项数据及文字信息,实现资金安全“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管控。
3.优化创新财务审核模式,提升集约运作效率
开发支付关键信息自动审核功能、OCR自动识别功能,将校验环节部署到业务申请环节,业务人员在系统填写付款订单信息并发起支付流程后,通过关联业务前端付款订单,自动获取供应商、预算、合同等信息,在线生成支付单据;同时,电子影像系统自动抓取资金支付审批单中相关信息,根据设置的校验规则作出判断,自动校验发票、合同、资金支付审批单三方的收款方信息,反馈比对结果或不允许传递,以系统智能校验替代人工审核,防范错付风险。在流程审批方面,业务人员可以选择线上或者线下审批模式,若选择线上审批模式,应将资金分级授权审批标准嵌入系统,并上传相关电子影像供业务领导审批,流程传递后审批轨迹自动写入审批单,无需线下签批,实现业财高度集成、风险全面掌控、流程线上审批。
4.流程审批线上化、无纸化,提高审批效率
以公司资金分级授权管理标准为基础,横向列明全量审批流程节点,纵向梳理全量授权事项和管控等级,形成分单位、分业务、分节点的线上审批权限清单;将报账系统原4个审批岗扩充至全量8岗,搭建完整的审批框架,业务人员发起入账或支付申请时,系统按照授权事项和金额自动匹配至对应的审批流通道,流程自动流转至相应的审批人;业务经办人员发起业务申请时,采用扫描、系统关联等方式,根据附件要求将审批单、进度表、经法合同等上传至影像系统,审批人员通过查看电子附件完成线上审批。线上审批有效打通审批—入账—支付全链条,实现流程全程留痕、公开透明、可溯可查,强化内控管理,全面提升了财务工作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5.开发“一键式”对账,实现银企自动对账
上线“智能一键式对账”功能,改变传统对账模式,通过将会计科目、银行流水的摘要信息固化为“单据编号+申请单位+付收款方+款项类型”,如“1000261230XX单位付张三差旅费”,为经济业务打上唯一标识。一方面,显著提高对账效率,每月点击“自动对账”即可迅速匹配银企信息,使对账工作时长从3个工作日缩短至5分钟,实现银企对账零干预、零错配、零遗漏。另一方面,通过银行回单、会计凭证即可准确判断经济业务内容,直观掌握款项类型、归属单位等信息。
(四)应用智慧共享财务平台,提升智能化水平
1.应用财务中台,实现财务自动化、智能化
财务中台提供需求管理、标准管理、主数据管理、模型管理、规则管理、服务管理、应用管理、ERP配置管控和运营管理等九大基础功能,实现四项核心元素标准、规则、数据、服务的集中管理和运营,聚合前台应用的服务需求,形成填单、审批、预算控制、支付结算、会计核算、发票管理、电子归档7大能力。发起业务申请时,系统调用中台填单、审批、预算控制、支付结算、发票服务、影像管理等,整合资金收支控制规则,自动带出单据基础信息(申请人员姓名、所属部门、单位等)、报销信息(发票报销金额、供应商信息、账户等),同时自动校验付款合规性,以系统智能校验替代人工审核,通过签章管理实现线上流转以及电子签名签章,实现业务发起即合规、入池即排程,各类单据附件线上引用、调阅,支撑无纸化流转、全自动审批,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2.上线智慧应用,提升报销体验
基于企业中台建设,变革数字逻辑、业务逻辑、系统逻辑、管理逻辑,构建“财务中台+智慧应用”的智慧共享财务平台。上线“通用报账”智慧应用后,改变了支出报账、收入报账、往来处置等业务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对于支出报账,在处理办公费、党建工作经费、会议费等报账业务时,通过一站引导、智能填单、自动审批、物质流转、风控前置等,可实现报销申请、审批、入账、支付全流程智能处理,大幅提升体验和效率。对于收入报账,即非电业务相关的其他收入,通过在业务发起环节调用报账单完整性审核、报账类发票一致性审核等服务,实现收入申请、开票、入账等全自动处理。对于往来处置,帮助业务经办人员处理应收(预付)业务、应付(预收)款项处置等,加强往来款项管理,防范经营风险。
四、结语
资金集约管理模式可以盘活出纳、报表等人力资源,叠加标准化运作推动了财务合规管理,加持数智化手段则有助于提升资金集约管理的整体工作效率。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发展浪潮、日趋严格的内外部合规监管,以及公司“四个一流”的发展目标,资金集约管理变革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四个需要提升”,一是支撑公司精准融资、降低带息负债的专业支撑需提升;二是强化风险防控、推动电网和新兴业务合规管理的专业监督需提升;三是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维护公司核心利益的专业服务需提升;四是借助数字化赋能、提高业财运行效率的技术保障需要提升。
未来,应抓住中央企业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机遇,以资金全过程精益管理和项目资金使用成效监督为抓手,推动资金集约管理工作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更加突出“支撑战略、支持决策、服务业务、创造价值、防控风险”的功能作用,打造“研究型、智库型、试验型”的集约智慧共享平台。应深化资金收支和会计核算安全高效运转,以资金全过程精益化管理强化带息负债管控,降低财务费用,优化提升公司业绩指标。应创新开展项目资金监控,发挥数据中台对公司资本性和成本性项目资金使用成效的“远程+现场”监督效能,推动资金使用监督由“事后防控”向“过程监控”转变。应围绕“电力市场化改革、数智赋能”,开展交易结算规则、财务数字新技术的强化学习和实战演练,提升电价理论政策研究和数字化实战应用的能力,打造一批懂电价、会技术、精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进行其他各项经济管理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