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审计视角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2-09靳东妍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年22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风险管理资产

靳东妍

(洛阳市孟津区审计局,河南 洛阳 471100)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有企业的总产值和利润在全国企业范围内的占比较高,显示出其在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国有企业也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执行主体,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环节,其效率、公正性和透明度直接关系企业的运行效率和公众信任。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面临新的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不仅影响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甚至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1]。

审计作为一个对企业运营和管理进行独立、客观评价的重要工具,能够为识别和解决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资产和负债的真实情况、财务报告的质量以及对外投资和并购的风险等问题,从而提供全面、深入的信息和数据。本文旨在从审计视角出发,全面、深入地探讨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国企财务管理的基本模式

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包括财务策划、资产管理、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五个方面。其中,财务策划主要涉及短期和长期的财务计划的制定,其目的在于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财务策划的内容具体可以包括预算编制、资本支出计划、现金流量管理等。资产管理主要关注资产的获取、使用和处置,以确保资产的高效利用和保值增值,常见的资产管理工作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财务报告是为股东和公众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的重要手段,典型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风险管理是识别、评估和控制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的风险,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和维护是为了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防止资产的滥用和财务欺诈,支持企业的决策和运营,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通信、监督等[2]。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我国国企的财务管理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政策性较强。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国企的财务决策受到国家政策的直接影响。政策调整会对财务管理产生直接影响,如政策性补贴、税收优惠等。二是社会性质突出。国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例如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这使国企在财务管理中需要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标。三是资本结构复杂。国企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既有全资国有,也有控股国有、参股国有等,这决定了国企在资本运作、投融资等财务决策上的特殊性[3]。四是对外投资频繁。随着“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国企的对外投资活动日益频繁,对其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风险识别和控制方面。五是审计监管严格。国企作为国有资产的主要承载者,其财务管理接受着严格的审计监管,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效益。

二、审计视角下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时,经常发现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一些严重的不足。例如,一些企业的控制环境建设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这种环境会削弱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维护和遵守,使企业无法有效地执行其内部控制。此外,审计也发现部分国企对内部控制实施的力度不足。即使政策法规已经提供了明确的要求,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执行和监督,内部控制体系仍然无法有效地运作。这种现象在小型国企中尤其明显,因为这些企业往往认为建立和维护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大量的投入,但效果却不显著[4]。

(二)资产和负债不透明

审计的一项核心任务是验证企业财务报告中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和真实性。然而,对国有企业的审计常常发现资产和负债存在不透明性。

首先,国企的资产估值过程中存在主观性。这主要表现在管理层对于资产价值有自己的判断,有时会影响最后的估值结果,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实际价值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种估值偏差会对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产生误导,影响他们的准确决策。其次,由于部分国企通常在多个地区和业务领域运营,资产分散在全国甚至全球各地,这使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核实。在实际审计中,分散的资产会导致资产的漏报或重复报告,这进一步增加了资产和负债的不透明性。最后,国企的关联交易缺乏透明度[5],具体而言,一些国企存在与子公司、关联企业的交易行为,但这些交易没有被充分披露,这会导致资产和负债在企业间的隐性转移,使资金流向难以追踪,增加了财务报告的不透明性。综上,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国企资产和负债的不透明性,会加大审计的难度,降低审计的有效性。这不仅对审计师带来挑战,也给国企的财务健康和企业声誉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提高国企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优化资产和负债的管理,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财务报告质量不高

在审计国企的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关于财务报告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表现为信息披露的不足和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和结果,也对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部分国企的财务报告存在信息披露不足的情况,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以及风险因素等关键信息没有被充分披露。由于这些信息对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至关重要,信息披露的不足会严重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过程。其次,信息披露的不足还会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影响企业的股票价格和企业价值。最后,审计过程中也揭示了许多国企财务报告中存在的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问题。

(四)对外投资和并购风险管理问题突出

国企的投资并购活动涉及资金量大,影响广泛,而且复杂性较高,这给风险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进行跨国并购时,由于需要面对多元化的市场环境和复杂的法规,风险管理问题更加显著。

一方面,审计发现国企在投资并购决策时,往往过于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对潜在的风险评估不足,这使一些风险在并购后期的实施过程中显现出来,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例如,对并购目标的财务健康状况、管理质量、业务前景等进行的尽职调查不足,或者对并购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文化冲突、业务重组、员工整合等方面的风险评估不足。另一方面,审计视角下的风险管理问题表现在国企对外投资并购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尤其是缺乏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和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一些国企尽管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但这些部门在实际运作中往往面临各种问题,如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知识缺乏,甚至风险管理方法过于单一。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企业风险管理的效果。

三、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提高国企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改善管理效率,减少风险,并增强对外投资和并购的决策能力。在实践中,首先,应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化和标准化。为了使内部控制体系运行有效,需要制定明确、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其在实际操作中的执行力度。包括建立和完善财务报告制度、内部审计制度、风险评估制度等,以及对这些制度的定期评审和更新。同时,需要引入现代管理工具和方法,如使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精确性。通过制度化和标准化的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防控财务风险,提升国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其次,培养和引进专业的内部控制人才。内部控制的实施需要专业素养和能力的人才支持。对于现有员工,国企需要开展定期的内部控制培训,提升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同时,考虑引进具有相关经验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以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效果。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可以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力度和质量,从而提升国企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是改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能有效提升各方对企业的信任度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要加强财务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国企应确保财务报告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避免主客观的信息隐瞒或误导。这不仅包括基本的财务数据,如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现金流等,也包括企业战略、风险管理、业绩目标等重要信息。同时,要及时、定期地向公众发布财务报告,使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企业的财务信息。另一方面,要提升财务报告的审计质量。高质量的审计能够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国企应选择具有良好声誉和专业能力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并遵守相关审计规范,确保审计活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应对内部审计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制,使企业自身能够定期自查和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三)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外投资和并购的审计

对外投资和并购活动已成为国有企业扩大业务、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然而,这类活动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为了应对这类风险,国企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一是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国企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以实现投资并购风险的早期发现、准确评估和有效控制。具体措施包括: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特性和风险承受能力,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风险应对策略;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对投资并购活动的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进行全面考察和科学评估;建立健全的风险报告和监控系统,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二是加强对外投资和并购的审计。对外投资和并购活动涉及的资金规模往往巨大,审计不足会给企业带来重大风险。因此,企业应增加投资并购审计的频率和力度,确保投资并购活动的合规性和透明性。具体措施包括:对并购目标进行深入的尽职调查,全面了解其财务状况、业务运营、法律风险等;增加投资并购后的绩效审计,对投资并购活动的效果进行实时评估和反馈;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合作,利用其专业知识和经验,提高审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四)加快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对接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要,探索多种所有制形式并推广成功经验。这不仅可以引入非国有资本,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也能引入新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国家应进一步放宽对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限制,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共同参与市场化改革。其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国企的经营环境和管理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保证企业决策科学、合理、高效的关键。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明确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分明,确保其在经营管理中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引入外部独立董事,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制约,提高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企业运营的稳健性。

四、结语

审计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包括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资产负债不透明性、财务报告质量不高以及对外投资和并购风险管理问题突出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加快国企市场化改革以及建立完善的财务审计制度和培训体系等对策,希望能够助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风险管理资产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戴德明教授畅谈财务报告的功能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