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办学教育精神史考*
——以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共大精神”为例
2023-02-09胡恒钊廖镇宇
胡恒钊 廖镇宇
中国近代第一所农业学校是江西高安农业学校, 是蔡金台等人于1896年在江西高安设立的蚕桑学堂。 江西作为近代最早的农业教育机构的发源地,农业办学始终未曾间断,教育与研究农业知识,实现农业与技术推广与改良,为我国近现代发展输送了农业人才,其中,“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江西农业教育的辉煌一笔。 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1](P162)1958年6月,江西省着手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江西共大”。1958年8月1日建军节这天,江西共大成立,在南昌设有总校,另有“井冈山分校、黄岗山分校、油山分校、大茅山分校” 等多所分校同时举行开学典礼[2],1980年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共大是“江西地方特色大需求、国内教育新模式大探索、国际教育改革大气候综合作用的结果”[3],“是突破苏联旧的教育模式探索中国自己教育模式的产物”[4]。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办学历史中孕育了具有农业特色的江西共大精神, 这是江西农业教育史上师生共同凝心聚力、不懈奋斗、顽强拼搏的动力之源。江西共大创办之初,学校物资匮乏,然而广大师生排除万难、艰苦奋斗,发扬革命传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拔意志,广泛创建生产基地,筹集办校资金,同时在学制、课程、教材上锐意革新,推行教学改革,科研成果也取得了斐然成绩,实现了教学、科研与生产的三结合,并展示出齐头并进的新局面。 江西共大精神在艰辛探索中孕育,在困境中谋出路,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创新。江西共大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抗大精神、陕公精神的延续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凝结着广大江西共大人学习实践和艰苦劳作的品格与风骨,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与深刻的时代价值。
一、江西共大精神的科学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磅礴厚重、志存高远的大学精神。江西共大精神的内涵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兼容并蓄、办出特色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学习、生产、科研’三结合的科学精神,社来社去、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师生互爱、同心同德的集体主义精神”[5],可以简单概括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求真务实、教劳结合、团结进取、守望相助、扎根基层、服务‘三农’”。
(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共大精神的力量源泉。黄定元把江西共大精神概括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6](P131)。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提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校”[7](P199)。
“江西共大开办时条件十分艰苦,师生们面对的是深山老林、荒坡草滩,入学的第一堂课就是上山砍毛竹、割茅草搭草棚、烧砖瓦盖校舍。”[8]尽管建校时条件艰苦、困难重重,但广大师生员工意志坚定、埋头苦干、自力更生、不畏艰难,没有校舍,就自己动手烧砖瓦;老师不够,就聘请领导干部、劳模。江西共大师生员工发扬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光荣革命传统,开辟荒地、植树造林、筹资办学,建校仅半年就开垦荒地面积四万多亩, 大多学校实现了粮食自给或半自给。在鄣公山分校,师生们自己动手,开荒种地、修筑公路、建设校舍。在东固山分校,共大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砍芭茅、搭草棚、建校舍、学种菜、养猪禽,在建校的第三年就基本实现了钱粮收入的自给自足, 解决了当时物质匮乏的难题。
(二)求真务实、教劳结合
求真务实、教劳结合是共大精神的鲜明品格。江西共大学子能够自力更生、 吃苦耐劳、 团结进取, 归功于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与严谨治学的学风。江西共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尤其注重对学生的劳动观教育,让学生摒弃轻视农村与劳动的传统观念,讲解“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劳动创造价值”等思想,确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江西共大提倡半工半读、教劳结合,既注重教学、科研,又注重生产,形成了“产、学、研”三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要求学生既懂一定的专业知识,又会灵巧的操作本领。 江西共大创始人之一的刘俊秀在江西共大总校开学典礼时说,“我们同学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拿起两种武器——笔和生产工具,一面学习,一面劳动生产。”[9](P49)通过一边学习,一边劳动,促进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 解决了大批工农及其子弟文化水平与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
江西共大从实际出发, 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力劳动。注重在实践劳动中传授专业理论,实现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20世纪60年代初,师生根据红壤土地的性质,培育出140万斤水稻良种,花生、棉花等也获得大丰收。1977年,师生通过艰苦实验,为南城县提供了22750斤优良品种杂交水稻。共大学子们的感受是“劳动使我们晒黑了皮肤,磨破了肩膀,炼红了思想,明确了方向”[6](P58)。
(三)团结进取、守望相助
团结进取、 守望相助是江西共大精神的发展基石。 江西共大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劳动观教育,还涉及了集体主义教育,体现了团结进取、守望相助、师生互爱的精神。广大师生团结互助、同心同德,领导干部与教师们榜样示范,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师生讲求人人平等。江西共大极其重视集体劳动锻炼,在集体劳动中培育了学生刻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与紧密团结、 守望相助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建校初期,许多外来学生水土不服,思想上有很大波动。有些学生肩膀破皮、手脚起泡;有些学生不能吃苦,怨声载道;有些学生疾病缠身,叫苦连天。这时辅导员、班主任、学校领导就会主动为困难学生排忧解难, 为学生洗洁伤口、 请医送药,抚慰他们的情绪,解决了广大学生学习困难问题。在劳动建校中,师生们斗志昂扬,鼓足干劲,教师、学生、农民、工人等共同完成教学、科研、生产任务,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具有强烈的集体使命感与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共大充分调动了政府、师生、社会各成员的凝聚力与积极性,省委领导、工程师、劳动模范、基层干部、科学家、技术员、作家等都在共大任教,建立了紧密团结的教工队伍,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团结进取、 守望相助的精神激励着共大学子同心同德、追求进步、奋勇拼搏、发愤图强。
(四)扎根基层、服务“三农”
扎根基层、服务“三农”是共大精神的价值旨归。 江西共大课程专业都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设置的,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为农村建设与发展服务,培养目标主要是服务“三农”的复合型人才,培育了一大批愿意献身农业、扎根农村、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建设者和实干型人才。
江西共大遵循“社来社去”的原则,从哪里来,就到哪里去,学生在学校学什么专业,毕业后回农村就从事什么工作。江西共大建校时,农村亟需农林牧副渔等方面人才, 因此江西共大秉承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农业、农村的导向,鼓励学生深入广阔的农村中去开辟新的天地, 把自己的职业理想融入乡村山区的发展建设中。 学校鼓励学生同广大农民群众一起学习,一块开展科学实验,共同促进农村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共大学子“学习、科研、生产”三结合,并身体力行,既学到了本领,还磨练了意志, 很大一部分人成为农村的技术工作人员或管理工作者。 共大精神激励着广大江西共大学子积极报效祖国、奉献农村。
二、江西共大精神的时代价值
校名中“‘共产主义’代表‘精神’,是行动指南、奋斗目标”[10](P2)。共大精神点燃了江西共大人艰难困苦时的希望灯塔,让梦想照亮了现实,具有辐射社会与思想激励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需要弘扬伟大的共大精神,从中汲取前进力量,获取精神力量的支撑。共大精神所蕴含的科学人文精神、求真务实精神、 革命老区精神等是当代大学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办好当前的大学教育,尤其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有着重要启示。
(一)继承与丰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建校时物资极其匮乏,“住无房,睡无床,写无桌,露天教室,野外食堂”[11](P2), 但是江西共大全体师生员工不畏艰难,敢挑重担,吃苦在先,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艰苦奋斗的作风, 大力弘扬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江西共大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通过勤工俭学、艰苦奋斗的思想宣传,并且在劳动实践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使共大学子转变了劳动观念,克服了轻视工农的观念与畏惧劳动的思想,摒弃了“农村耕田没有前途”、轻视劳动等错误认知,尤其是来自城市的学生经受住了磨炼, 体会了劳动的价值与艰辛。江西共大的劳动建校、教劳结合模式,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炼了师生的意志,也建设了生产经验丰富与专业技能强大的“能文能武”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经常举办短期培训班,如教育训练班与定期轮训班, 对各分校的教师进行培训, 并派著名专家学者去分校辅助他们的教学工作。学校还邀请了老红军同志到学校给师生授课,为大家讲述长征故事, 通过一件件感人事例鼓舞广大师生忆苦思甜、克服眼前困难,通过弘扬革命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 树立为社会主义农村山区服务的理想信念。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战胜艰难险阻的不竭动力。
(二)重塑与弘扬立德树人的大学精神
江西共大既重智也重德, 学校设置了课堂教学、一般劳动和专业实习的教学计划,有政治课、基础课、劳动课和专业课。专业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生活当中问题的本领。学校开设了粮食丰产学、农村金融学、棉花种植学等专业课程,还开设了毛泽东哲学著作、政治经济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中共党史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使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劳动观和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也培育了许多无产阶级革命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注重精神激励,采取学习党和领导人政策讲话以及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团结作用等措施, 提升所有师生的革命热情和归属感,引导他们自觉地完成组织任务”[12]。学校也非常注重教师专业素养与思想的培育,教师们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提高了自身的政治觉悟。
江西共大把教学业务与思想政治相结合,追寻朴实、立德树人的大学精神,展示着江西共大人追求科学真理、 不断探索进取、 迎难而上的精气神。学校既注重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也注重提高他们的自我品德修养,着力于爱国爱校教育、校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消除学生对理想前途的困惑迷惘。 江西共大继承与发展党的革命优良传统, 塑造学生吃苦耐劳的刚毅品质,以先进的思想案例感召人、鼓舞人。共大立德树人的大学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育了大量农、工、牧、林等专业技术人才、科技精英与劳动模范,为发展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提供了范例。
(三)创新与融入生产生活实际的办学模式
江西共大“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教育方法、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办学体制等多方面进行创新”[13],形成了“又红又专”的办学理念与“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学校坚持江西地方特色,充分利用江西各地区现有的资源, 让地方政府参与管理、联合办学,并建立相应的专门协调机制,“将多层次的办学体系与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密切关联”[6](P17),推进了学校、社会的协作,促进了农村科技文化水平的普及与提升。
江西共大立足大学实际、 社会生活实际与学生实际,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根据学生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学校的专业设置因材施教。专业课程坚持从实际出发,秉承“少而精,学以致用”的原则,学生与社会需要什么,课程内容就讲授什么,满足现实生活生产的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克服单纯的思想理论灌输,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学校常常把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采用边演示、边讲授、边讨论等多种形式,就地取材,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学校面向广大劳动人民办学, 降低了上学的门槛。在招生制度上规定“凡是年龄在17-30岁之间,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的社会人员或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男女学生和社会青年, 均可申请入学”[14]。既不看户口与家庭成分,也不一定要高中毕业才能入学,“只要做过几年工, 或务过几年农都可以入学”[15](P8),这为家庭出身不好的青年提供了就学机会, 为上不起学的孩子提供了技术学习的场所,同时也解决了生源不足的困境,为广大农村输出了大量优质人才。在分配制度上采取“社来社去”的面向基层方式,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办学特色的人才管理招生分配制度。此外,共大不唯学历的选拔教师人才制度, 也有力地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难题。
共大在当时国内外都享有盛名,许多院校、单位、学团等都慕名前来参观学习。江西共大“探索‘以校办厂,以厂养校’,‘突出专业学习,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发展路子,把学校办成教学、实验、生产基地的办学方式不仅对中国, 就是对世界同样也是有意义的”[16](P227-233)。
(四)培育与厚植热爱乡土的“三农”情怀
为“三农” 服务是江西共大人矢志不渝的情怀。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爱农务农、爱农重农教育,鼓励学生扎根农村、献身农业、服务农民,增强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与献身农村的信念, 同时通过艰苦的劳动锻炼来培育与厚植教师与学生的乡土情怀。许多学生体验了劳动的苦与乐,增强了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思想感情, 加深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与乡村的热恋。
学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社来社去” 的原则,激励学生回报社会、回归乡土,改变了过去有些学生重城市轻农村、重脑力轻体力的错误观念。学校重视培养教师和学生深入农村的工作积极性,教学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开展现场教学与科学实验,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并且深入农村地区进行多种社会调查, 提升了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让他们看到农村的远景,认识到农村大有可为,并且愿意扎根农村、主动服务农村山区。从“1962年开始到1963年,江西共大已向农村输送毕业生一万多名, 大部分初技毕业生回到农村参与生产劳动,中专毕业生回到原来的垦殖场、农场做技术工人, 大专毕业生被分配到国营农林企事业单位做技术干部”[7](P3)。 江西共大培育与厚植热爱乡土的“三农”情怀,为我国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为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之基。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 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7](P121)尽管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名字已不复存在,但是江西共大所创下的业绩是辉煌的,“半工半读”的鲜明特色打造了劳动教育的样板,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培养出无数的共产主义事业的奋斗者与建设者,推动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尤其对当前涉农高校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共大精神永不磨灭,在时代发展中熠熠生辉,折射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永攀知识高峰,为锻造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