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故里莆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标本
2023-02-08姚力
姚力
莆田市古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这座在福建省面积倒数第二的小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自古便是闽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2023 年10 月,莆田被正式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从状元之乡到现代鞋都
莆田在福建省内的存在感遠不如周边的福州、厦门、泉州,甚至比不过武夷山,但当地的车牌却是闽B,看上去大有力拔头筹之势。事实上,莆田的GDP 常年在省内倒数,闽B的车牌完全是按照福建省内地理位置从福州开始顺时针分配的结果,纯属“巧合”。
对于经济发展不好的问题,莆田有着自己的苦衷。所谓“七山二水一分田”,整座城市少有平地用于农业生产,这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是十分致命的缺陷。因此在明代的甘薯传入以前,莆田人只能以打鱼为生。生活困顿的莆田人不得不另谋出路:一是考取功名成为“莆仕”;二是下海经商成为“莆商”。凭着自己的智慧与辛勤,莆田人最终在两条路上都创造了不凡的成绩。
福建地理位置偏居一隅,与富饶的中原地区相比,科教文化落后许多,在我国科举史上仅仅诞生了33 位状元。不过,神奇的是,其中有21 位状元都出自莆田这个小城,超过了福建省状元总数的一半,包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史料可考的武状元——薛弈。即使放到全国范围内来看,莆田的状元数也位居第二,仅次于苏州,可谓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若是按县域进士总数算,全国各地进士达千名以上的“进士县”有18 个,莆田县凭借1800 多名的进士总数高居榜首。
莆田科举的成就要归功于郑氏“开莆来学”的壮举。郑氏祖籍是河南荥阳,郑露、郑庄、郑淑三兄弟来到莆田时,莆田尚未置县,郡人不知儒学,于是他们创立了“湖山书堂”,读书授徒,传授儒家文化,史称“开莆来学”。湖山书堂是福建第一所学堂,开创了莆田文化教育的先河,此后才有了全城“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的局面。如今,这座学堂依旧保存在莆田广化寺内,作为当地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
“文武双魁”和“四异同科”大概是莆田科举史上最为光辉的时刻。北宋熙宁九年(1076 年),来自莆田的徐铎和薛奕分别高中文武状元,宋神宗得知后作诗以赐:“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而短短六十余年后的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戊午科省试,中国科举史上唯一一次“四异同科”又由莆田人创造:黄公度为进士第一,陈俊卿为第二,73 岁的林邓为年纪最大的进士,18岁的龚茂良为年纪最小的进士。宋高宗十分讶异当科的状元榜眼竟然都出自同一座城,陈俊卿以“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对答,传为佳话。事实上,这不仅仅是莆田,同时也是整个福建在科举史、文化史上的真实写照。在经商这条路上,莆商远没有晋商、徽商、浙商的名气,但靠着默默耕耘,逐渐在木材和珠宝等市场上拥有了发言权。当然,最为成功的产业应该要算莆田鞋。
莆田的制鞋历史悠远,早在明清时期,莆田县的大路街已有多家小作坊制鞋铺。1958 年,莆田首家国营企业——莆田鞋革厂成立。20 世纪70 年代,中国大陆出口第一双麻底爬山鞋、第一双粘胶鞋都出自莆田。这是莆田现代鞋业的原始积累。
到了20 世纪90 年代,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大牌进入中国开办工厂。中国鞋企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利润,开始了仿制之路,其中以莆田的鞋企为佼佼者。在代工生产的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技术全部投入到产品的仿制中,很快便能把十分的产品仿制到十二分,而价格却便宜得多。于是关于莆田鞋的传说逐渐魔幻起来,有民间俚语说:“一鞋传三代,人走鞋还在。”
“质量这么好,一定是莆田。”从侧面说明了莆田鞋因为产品质量过硬,已经广受认可。于是在莆田市政府的推动下,2022 年3 月,“莆田鞋”集体商标正式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成为全国首个以地级市命名的鞋业集体商标。2023 年5 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协会联合发文,正式授予莆田“中国鞋都”称号。目前全国仅有三个城市拥有该称号,莆田鞋由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走向世界的妈祖信仰
作为中国人,你或许没有听说过莆田,但是一定知道妈祖。妈祖原名林默,小名默娘,莆田湄洲岛人。北宋建隆元年(960 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北宋雍熙四年(987 年)九月初九逝世。民间关于妈祖的传说有很多,乐于救助海上遇难之人是其中的共同点。据现存最早的有关文献《 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一记》及黄公度的题顺济庙诗记载:妈祖生前是一位“预知人祸福”的女巫,死后被当地人奉为神灵,建庙祭祀。由于湄洲岛上的百姓多是渔民,所以妈祖从一开始就具备海上保护神的职能,不过,妈祖信仰最初的影响只限于当地。
北宋宣和四年(1122 年),给事中路允迪奉旨出使海外,不幸遭遇海难,唯有路允迪所乘的船只在妈祖显灵下平安抵达。大难不死的路允迪为妈祖请功,宋徽宗特赐莆田宁海圣墩庙庙额为“顺济”,妈祖信仰开始得到官方承认。此后经过历代数十次的加封,妈祖从“夫人”逐渐演变成为“天后”“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其影响力也随时间一路扩张,后已经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纽带之一。如今,台胞有三分之一以上都信仰妈祖,仅台南一地就有妈祖庙116座,而澳门的葡文“Macau”就是妈祖的译音。2009 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湄洲岛是妈祖故里,除了规模庞大的妈祖祖庙,湄洲女的服饰文化也深受妈祖影响。她们模仿妈祖服饰,以祭奠妈祖神灵,为出海家人保平安。因此湄洲女所穿服饰俗称“妈祖服”。整套服饰最为显眼的就是“帆船头”:发型如同帆船一般,左右各插上一支波浪形的发卡,象征船桨;头上盘一个圆圆的发髻代表船上的方向盘;一根红头绳盘在发髻里代表船上的缆绳,一根根钗横向穿过发髻代表船上的锚。“帆船头、大海裳,红黑裤子寄平安”是世人对妈祖服特征的描述。帆船头象征着一帆风顺,大海裳代表大海,红黑裤子源于妈祖海上救难时穿着的红色裤子被海水打湿后的视觉效果,妈祖服的出现与存在,传达了湄洲女对出海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妈祖文化在海内外传播度极广,每年世界各地都会组织有关妈祖的祭祀活动。台中市大甲镇镇澜宫长达九天八夜的妈祖绕境活动,是台湾最盛大的宗教嘉年华会,数百万信众沿途参与、敬拜。这场妈祖绕境与麦加朝圣、印度恒河洗礼并列全球三大宗教盛事。2023 年9 月,莆田举办海峡两岸同胞护驾湄洲妈祖金身巡安莆田活动,为期10 天9 夜,总行程400多公里,徒步踩街60 公里,近百家台湾宫庙和500 多家莆田妈祖文化机构参与其中,在时间上超过了台湾大甲镇的巡境,算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妈祖巡境活动。
山亭镇贤良港天后祖祠的祈福活动,是巡境返回湄洲岛前的压轴活动。这座始建于北宋初年的天后祖祠,原是林氏宗祠,供奉有南宋木雕软身天后宝像、妈祖父母神像、先祖牌位。祖祠后便是妈祖故居,当年妈祖生活的地方。因为清代的“截界”政策,妈祖故居被焚毁。游客们现在所见的故居为2001 年所重建,保留了原有的宋代建筑风格。如今贤良港的妈祖故居与天后祖祠,一起成为世界各地妈祖信众们朝拜、诉求平安的圣地。
千年古建筑寻踪
因为历史悠久,莆田保存了很多的文物古迹,其中以位于市中心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最为集中。这条始建于宋代的街区内有着保存完好的街巷格局,大路街、县巷、后街、衙后路、庙前路和坊巷等六条古街被囊括其中,在2018 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著名的元妙观、文峰宫三代祠、古谯楼等都汇聚于此。
元妙观位于兴化府街区入口不远处,这座始建于唐代的道观是莆田第一座道观,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 年)重修时得名“天庆观”,元代改称“玄妙观”,清代为了避讳康熙名又改称“元妙观”。虽然为了城市总体的开发规划,道观的原有规模大缩水,只保留了三清殿、山门、东岳殿、五帝庙、西岳殿、五显庙、文昌祠、福神殿等几座殿宇,但总体布局保存较好,依稀可见当年的精美样貌。
现存建筑中最为珍贵的当属三清殿,它与福州华林寺大殿、宁波保国寺大殿,并称“中国南方宋代三大木构建筑”,被誉为“江南古建之花”。殿中一斗六升的做法在汉唐以后已不多见,因而颇具特色。莆田交通不便,与中原地区的交往较少,建筑样式革新较慢,于是一些老式的做法才会在宋代建筑中多有遗存,甚至沿用到明清时期,所以如今的三清殿才能成为研究宋代建筑的绝佳样本。三清殿两侧的东岳殿和西岳殿,已经被分隔开来,用作莆阳书院和莆田棋院并对外开放,算是一种物尽其用,延续着莆田文脉香火。
兴化府街区历经千年历史,近年整体修缮后重新开放,主打的是历史与传统文化。进入街区,可以明显感受到其特别之处。没有为了商业化而制造庸俗的特色小吃大杂烩,有限的餐饮店以莆田当地经营多年的本土美食为主,其余的空间大都交给了各色“民俗体验馆”:崇功祠莆阳民俗文化园里,精彩的莆仙戏让人沉浸式感受宋元南戏“活化石”的韵味;在原氏民居,由沉香、龙眼木、荔枝木等雕刻而成的上百件木雕展览作品惟妙惟肖;衙后街手工作坊内,孩子们撸起袖子,跟随老艺人体验泥塑制作的乐趣。
走出街区,街口是著名的文峰宫,又称文峰宫三代祠或文峰天后宫,其前身为白湖顺济庙,古与湄洲妈祖祖庙、天津天后宫并称为“南宋三大天妃宫”。
白湖原为莆田重要的港口,繁荣一时,但在宋代遇到一场瘟疫,以致民不聊生,多亏妈祖显灵才拯救了当地百姓,这也是妈祖第一次得到朝廷的敕封,封为“崇福夫人”。为感恩妈祖,当地的“榜眼”陈俊卿献地建成白湖顺济庙奉祀妈祖,成为当时官祭的唯一庙宇。元代时,白湖顺济庙迁至今址,因為面向凤凰山文峰,又称文峰宫。整座祠中最为珍贵的要数白湖庙创建时期的妈祖像——宋代木雕夫人像。这尊宋代木雕夫人像高0.72 米,彩色圆雕,随白湖庙迁移至此,已有上千年历史,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从文峰宫向西不过200 余米,便是莆田的地标性古建——古谯楼,作为福建省仅存的一座完整鼓楼,也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鼓楼之一,莆田人把它当作“兴化府”的象征。
事实也是如此,古谯楼始建于北宋,那时兴化军治移往莆田县,兴化府古城开始修建。古谯楼作为当时的子城城门和门楼,从而见证了一座城的崛起与繁华。两百年后,古谯楼遭火灾损毁,重修时置更鼓刻漏于其上,故称鼓楼。作为兴化府的城楼,古谯楼多次遭受兵灾被毁,现存的是清代重修的产物,多次重修让古谯楼融合了北方木构技术的优点,又保持了浓郁的地方传统与特色,历代的工艺做法都在其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最有趣的是古谯门洞,构造方法十分独特。它没有采用一般石拱券的做法,而是利用叠涩出挑的构造方法,在门洞两侧以条石层层相叠,层层出挑,在顶部盖上一条石梁以承重,最后将门洞内部凿成曲面,形成拱门的样子,本质上还是梁柱的受力方式。
千百年的悠悠历史飘过,看遍沧海桑田的古谯楼依旧挺立,它在莆田人记忆中有着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若是走遍兴化府街区有些疲累,不妨在此小憩一番,感受其中历史的烟云,那是莆田人魂牵梦绕的乡关。
编辑+ 李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