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肉牛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3-02-08赵家礼张懿罗曼榕李芹虎鸷黎帮云

云南畜牧兽医 2023年4期
关键词:牛巴黄染虫病

赵家礼,张懿,罗曼榕,李芹,虎鸷,黎帮云

(1.富源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富源 655500; 2.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01; 3.曲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曲靖 655000)

牛巴贝斯虫病,俗称“焦虫病”,是由巴贝斯属的双芽巴贝斯虫(Babesiabigemina)、牛巴贝斯虫(Babesiabovis)等寄生于牛的血液引起的急性血液原虫病[1]。硬蜱是巴贝斯虫的主要传播媒介,硬蜱科中微小牛蜱(Boophilusmicroplus)、环形牛蜱(Boophilusannulatus)、篦子牛蜱(Ixodesricinus)、全沟硬蜱(Ixodespersulcatus)、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haemaphysaloides)等均可传播巴贝斯虫[2,3],巴贝斯虫可在雌蜱体内发育繁殖,在蜱的不同生长阶段虫体均可传播[4,5]。牛感染后常出现高热、贫血、出血、血红蛋白尿、黄疸等症状。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在蜱虫活跃季节多发,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为急性发作,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给养牛业造成重大损失。

本文报道一起牛巴贝斯虫感染病例,并对其诊断和防治进行探讨,希望广大肉牛养殖场(户)对该病有所关注并引起重视。

1 发病情况

2022年8月20日,一农户饲养的2头黄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病初有发热和血尿现象,曾使用头孢噻呋钠、磺胺甲基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无明显效果,8月23日死亡1头。8月24日,另一农户的1头黄牛发病。截至8月26日,该村共有8户农户饲养的11头黄牛先后发病,死亡6头。

该村共有农户80余户,有33户共饲养黄牛91头,其中成年母牛42头、肉牛30头、犊牛19头。在该起疫情中,发病率为12%,病死率为54.5%。

2 临床症状

发病牛多为1~3岁,病牛背毛粗乱,精神萎靡,反应迟缓,行走无力,鼻镜干裂,眼角有分泌物,食欲减退或不食,反刍停止,体温39.9~41.7℃,呼吸急促,40~60次/min,触诊体表淋巴结肿大。发病3~4d出现血红蛋白尿,尿色由浅至深红色,贫血逐渐加重。病牛黄疸症状明显,眼结膜、口腔黏膜等黄染严重。随着病程延长,病牛衰弱,步态蹒跚,起卧困难,严重者发病3~5d后死亡。在病牛及同群牛体表发现许多大小不一的蜱虫。

3 病理剖检

病死牛血液稀薄,凝血不良。颈部、肩甲部、前胸皮下水肿,皮下组织有胶样浸润,呈黄白色。颌下淋巴结、前肩胛淋巴结等浅表淋巴结肿大,有出血点。眼结膜、口腔黏膜、齿龈黄染。内脏器官被膜均有不同程度黄染,腹内脂肪黄染较为明显。肝、脾、肾等实质器官肿大,脾脏肿大严重达正常脾脏的1~2倍,表面有点状出血,脾脏质地发软,可轻易刮下。肝脏肿大,呈棕黄色,表面红黄相间。胆囊肿大,胆壁增厚,胆汁浓稠。膀胱黏膜有出血点,内积留大量红色尿液。真胃有明显出血点和溃疡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小肠黏膜有明显出血点。心脏稍肿大,心外膜有出血点,心肌柔软。肺轻度瘀血、水肿。

4 实验室诊断

4.1 血片镜检

无菌采集发病牛静脉血,取血样滴至一清洁载玻片右1/3处,用另一块清洁载玻片以45°角由右向左将血滴推成均匀的薄层,自然晾干,酒精灯火焰瞬间固定,滴加10%姬姆萨染色3min,用水轻缓洗去多余染液,吸水纸轻触吸干多余水滴,生物显微镜400×目镜下镜检。镜检可见红细胞内有环形、逗点形、杆状形虫体,部分红细胞内有数个虫体,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多位于红细胞边缘或偏中部,双梨子型虫体以其尖端相连呈钝角。

4.2 病原学检测

采集2头病牛的全血和口肛拭子送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检测。经荧光PCR检测,检出牛巴贝斯虫核酸阳性。

同时检测排除炭疽、牛巴氏杆菌病、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牛病毒性腹泻、牛轮状病毒等疫病。

5 诊断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断为牛巴贝斯虫病。

6 治疗

6.1 紧急救治

以抗虫治疗结合辅助治疗为原则。抗虫治疗采用针对巴贝斯虫敏感的药物进行,患病牛使用贝尼尔(三氮脒)按每千克体重3~5mg,配成5%~7%溶液深部肌内注射,每隔48h 1次,连续使用2~3次。同时配合维生素B12皮下注射1.5mL/头,10%葡萄糖溶液1500~2000mL+维生素C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3d,进行辅助治疗。病程后期,为使患病牛尽快恢复,可投用健胃、舒肝、利胆等中成药物。经过治疗,治愈5头。

6.2 综合防治

一是暂停放牧,及时将病牛进行隔离;二是组织使用灭蜱药物喷洒牛体、圈舍,杀灭体表及圈舍环境中的蜱虫;三是清理、消毒圈舍,将牛粪、垫草及时清理,并用消毒药物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四是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日常驱虫、健胃等保健工作,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通过治疗和综合防治,当地未出现新增病例。

7 原因分析

根据牛巴贝斯虫病流行特点和发病情况调查,此次发病时间和季节与牛巴贝斯虫病流行季节相吻合。当地较长时间持续干旱少雨,天气闷热,牧场牛蜱虫较多,牛群体表寄生蜱虫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在病牛体表及同群牛体表也发现有较多蜱虫寄生,加之养殖户缺乏肉牛科学饲养技术,每年除了进行牛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免疫外,日常饲养中未对牛群进行任何形式的驱虫,导致了本病在当地的发生和流行。

8 防治建议

对本病要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药物治疗时,以抗虫治疗结合辅助治疗为原则,做好患病牛的救治及护理,降低死亡率。开展消毒灭蜱,蜱是该病的传播媒介,在蜱虫活跃的夏、秋季节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投药灭蜱。开展药物预防,在蜱虫活跃季节尽量避免到有蜱的牧场放牧,对放牧的牛群,在发病季节,每15d左右用三氮脒预防注射1次,用药量为每次每千克体重2mg,做深层肌内注射,以保护牛群安全度过发病季节。

猜你喜欢

牛巴黄染虫病
羊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措施
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1例
识别宝宝生病信号
可擦碘降低手术室地面黄染的应用研究
牛巴氏杆菌病发生与治疗
鲫鱼黏孢子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不同消毒液对手术室塑胶地板黄染的影响
牛贝诺孢子虫病的发生、病理性诊断及防治
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