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德州市驴产业发展机遇及对策研究
2023-02-08薄小辉李艳彬吕延飞
薄小辉,李艳彬,吕延飞,贾 涛,夏 冬*
(1.德州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德州 253015;2.禹城市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德州 251200)
近年来,驴产品需求旺盛,其食用、保健、生物医药、康养等价值正被开发,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需求的特色产品;同时驴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带动脱贫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州市一直致力于驴产业发展,连续多年开展驴高效繁育技术推广,支持驴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动德州驴优良地方品种的保护与传承。首届中国德州驴产业高峰论坛和第七届中国驴业发展大会暨第二届德州驴种质资源与开发利用高峰论坛均在德州禹城市成功召开,进一步提升了德州驴知名度,助推德州市由农业大市向食品名市的跨越。本文深度分析了德州市驴产业发展的机遇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德州市驴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1 新形势下驴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1.1 产业政策驱动驴产业发展
近年来,驴产业成为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成为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新动力。尤其是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发展草食畜牧业”以后,《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对特色畜禽产业进行布局,驴被纳入草食畜牧业范畴,并积极推进山东等五个省份建设驴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条。2016 年《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发布,驴被定为中国特色家畜种质资源[1]。随后,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2017 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把驴纳入标准化养殖范畴,并在多个省(市、区)实施驴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试点,引导驴由传统的役用散养向商用规模化养殖转型。《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 年)》公布,包括德州驴在内的24 个驴地方品种入选。此外农村有养驴的传统,可充分利用农村闲散人员、利用空心村等闲散空地,实现农民增收,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作为草食畜牧业中特色养殖的典型,驴产业进入了产业化发展的黄金阶段,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驴产业创新团队德州综合试验站和禹城综合试验站成立,成为德州市驴产业发展的“桥头堡”,为驴业振兴提供平台支撑。
1.2 消费升级推动驴产业发展
驴产品既可成为美味佳肴,又可入药,药食同源。“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想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驴汤”、“滋补三大宝,人参鹿茸与阿胶”等民间俗语就是最好的证明。随着人们对驴产品功能价值的不断挖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国内消费潜力逐渐释放,进一步带动产业升级。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驴全产业链企业、以新疆玉昆仑天然食品工程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驴奶加工企业、以山东天龙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驴肉加工企业、以沈阳法库县叶茂台为代表的驴交易市场、以泽牧久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驴饲料等投入品加工企业,深化产业布局,强劲发展动力,小毛驴必将成就大产业。
1.3 资源优势筑牢驴产业基础
一是区位和技术优势。驴能够大量利用农业秸秆、糟渣、工业产品下脚料等资源,产业符合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德州市农作物资源丰富,多个县(市、区)曾实施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县项目、粮改饲项目,硬件设施齐全;秸秆青贮制作、饲草种植、人工授精等技术广泛普及;全市草食家畜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动物防疫条件和畜产品安全体系有保障,以及平原农区毛驴饲养役用深厚的传统优势和人文因素,都是驴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二是种质资源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唯一一个以德州命名的地方畜禽品种,德州驴具有体型高大、结构均匀、生长快、抗逆性强等特点,是我国大型驴种之一,也是目前培育肉用驴新品种的首选种质资源,在我国驴遗传资源中具有重要地位[2],对优化畜禽养殖结构、保障畜产品稳定供给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德州市现有省级德州驴保种场1 家,德州驴种驴12 个家系存栏1200 余头,与大型阿胶企业有长期合作协议。德州驴种质繁育、科技研发、养殖服务、产品深加工、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等产业链初具雏形,未来前景可期。
2 德州市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驴养殖数量制约产业化发展
我国养驴历史久远,但由于驴役用价值丧失,国内毛驴存栏量大幅下滑,总体数量较少,使得原料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长期存在。此外驴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与生猪、奶牛、家禽等产业也有一定差距,还达不到现代产业发展要求。
2.2 驴产品缺乏多样化开发
对标猪、禽、牛、羊产品加工体系,驴产品存在种类少、差异化开发不足、产品品质较差、驴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等产业发展问题;从产业链看,除驴皮制作阿胶产业链相对完善,驴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链均有待进一步开发。另外,产品品牌化意识不足,影响力不够,多元化消费渠道需进一步拓宽。
2.3 驴产业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与其他畜禽产业相比,驴饲养模式、饲料饲草营养等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少一体化技术规范。专业人才匮乏,专门的产业经济研究不足,导致技术水平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今后驴产业科技研发任重道远。
3 发展德州市驴产业的对策
3.1 搭建平台,支撑驴产业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进产业持续发展。成立推进德州市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驴产业发展协调机制,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统筹整合上级相关政策和资源,梳理政策清单,确保政策措施和资金落实到位;制定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德州市驴产业发展思路及重点任务,提前布局、超前谋划。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充分发挥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驴产业创新团队德州综合试验站和禹城综合试验站优势,组建德州市驴产业专家委员会,搭建人才培养、项目攻关、政用产学研融合发展新平台,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的立体发展格局。在“引、育、用”上下功夫,引进一批优质驴种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培育产肉、产奶、产皮、产驹等性能优质品系,用好资金、用好政策,实现产业突围。
三是加大资金和金融扶持力度。积极对上争取驴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德州驴种业创新和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政策倾斜,支持驴标准化养殖改造提升和良种驴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建设。探索建立政府资金引导、企业资金主体、社会资金参与的投融资模式,设立驴产业发展基金,积极发挥政府资金杠杆引导作用,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驴产业。加大对毛驴养殖场户、屠宰加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推广毛驴活体、机械设备、养殖圈舍等抵押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驴产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成立行业协会或民间组织,反映小众产业焦点问题,拓展沟通渠道。通过强化组织、人才和资金保障,进一步释放驴产业活力,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积极性,推动德州驴产业创新、可持续发展。
3.2 培育龙头,壮大驴产业集群
一是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加快德州驴种质资源保护。依托省级德州驴保种场,稳存量、保增量。制定德州驴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聚焦种质繁育、养殖生产、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加工销售等问题,通过驴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提高母驴受孕率,通过规范新生驴驹饲养管理流程提高驴驹成活率,做好种群管理和档案记录完善等工作,切实保护和提升德州驴种质资源数量。建立德州驴遗传资源形态学、生产性状、品质性状和抗逆性等方面的指标评价体系,对体型外貌、生长发育、屠宰、繁殖等性能进行测定,加快德州驴优质性状筛选。推进省级德州驴保种场与东阿阿胶、宏济堂等大型企业的深入合作,推动现有产业品牌化、工业化,做好德州驴利用和开发工作。
二是打造产业优势集中区,实现整县推进。围绕宁津县、夏津县、禹城市、乐陵市等德州驴传统养殖优势区,支持建立“种业龙头+合作社+农户”的驴养殖联合体,实现“以点带面、提质扩面”,推动驴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引进肉驴屠宰、驴产品深加工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德州驴“种养加销一体化”产业集群,形成优势产业聚集、区域整体提升的发展格局,打造全国优质阿胶原料供应基地和驴肉屠宰精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3.3 聚焦文化,打造德州驴特色品牌
德州驴种质资源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不但是德州畜牧业的一张名片,更与德州文化息息相关。当前德州正高标准打造农业强市、食品名市,建设面向京津冀鲁的“中央厨房”,要抢抓机遇,挖掘并讲好德州驴故事,采用新媒体宣传推广德州驴文化,为产品赋能,实现文化带动产业发展。依托“德州味”、“禹种不同”等品牌建设,成立“德州驴”区域品牌运营管理中心,争创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构建德州驴“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企业品牌”的“1+1+N”品牌集群,带动保店驴肉等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3.4 创新业态,提升驴综合价值
一是创新产品业态。以大健康理念为引领,实施多品类策略。通过毛驴精深加工,大力研发阿胶、驴肉、驴奶等系列产品,提升毛驴综合价值。深度开发驴肉卷、驴肉丸、驴肉即食零食、驴奶粉等多品类产品;孵化驴骨胶原肽、驴乳功能粉、日化品等特色产品;提前布局谋划驴产品预制菜,抢抓行业“风口”。
二是创新营销业态。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扩展销售渠道,探索多元化价值增长点。线上以电商、微商为主,线下以直营店、加盟店、经销商为主,配合学术营销,沉浸式感受德州驴文化的魅力和德州驴产品的美味。
三是创新服务业态。实施溯源工程,创建“互联网+驴产业”平台,纳入毛驴养殖、屠宰加工、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咨询,推动驴产业健康发展,带动德州驴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的双提升。
4 展望
作为德州驴主产区,德州市驴产业体量较小,尚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加的差异化需求。在畜牧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政策引导下,通过搭建平台、培育龙头、打造品牌、创新业态等系列举措,着力深挖德州驴地方品种优势,破解技术、研发瓶颈,探索开启德州市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抢占先机做大做优做强驴产业,更好助力乡村振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德州市驴产业必将焕发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