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 世纪30 年代地貌学的学科标准化过程初探

2023-02-08

大众标准化 2023年24期
关键词:戴维斯学说学者

罗 尧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现代地理学按照研究对象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自然地理学范畴内的地貌学,在20 世纪上半叶被称为地形学。是近代传入中国最早的一门现代自然地理分支学科。

相较于20 世纪初的现代自然地理学,中国传统地理学偏重于政区沿革,在自然地理方面的记录主要是描述性的记载,缺乏解释性的研究,与现代自然地理学在学科标准化方面有较大差距。因此在清末民初,作为一门在中国初创的年轻学科,自然地理学基本上是在国内一片空白的基础上被译介到国内,并没有像历史地理学那样长期受传统地理学的影响而呈现出中西结合的倾向。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学科标准化进程,主要是在译介外国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开展实地研究来推动的。这其中地貌学就是当时国内开展研究比较全面的自然地理学分支学科。

关于地貌学的概念定义和研究对象,王益崖在其1931 年的著作中写道:“自然地理学的中间,专门研究地表形态的科学,这叫做地形学(Geomorphology)。这不但是研究他的形相,并且要研究他的成因和过程的。”其基本理论认为决定地貌的因素分为内力和外力两部分,内力即地球内部力量造成的地壳运动以及火山地震,它们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地质构造;外力则包括流水、风力、生物等因素,它们的侵蚀作用改变着内力形成的原生地貌。这是中国学者在引介地貌学理论基础上做出的标准化学科定义。

1 中国学者对现代地貌学的译介

早在晚清时期,欧美地理学者对地貌的研究就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是现代地貌学的开创者,他的地貌学理论即源于对中国的考察研究。中国学者对其理论的介绍也比较早。

1.1 对李希霍芬“黄土风成说”的译介

李希霍芬从1868 年开始考察了中国十四个省,根据考察结果从1877 年开始出版了《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一书。李希霍芬根据在黄土高原地带的考察提出了“黄土风成说”,在国际地理学界产生巨大影响,其引发的黄土成因争论一直持续到了20 世纪50 年代。

中国学者对李希霍芬理论的译介始于20世纪初。例如《地学杂志》1916 年刊载的《陕西省黄土之地形》和《黄土之成因》两篇文章介绍了李希霍芬的风成说观点。其中《黄土之成因》一文还对李氏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近世学者所共信,吾窃以疑之……而黄土非其比也。诸地质家未闻国史,昧于国情,于此各执理想以为评判之资。”认为外国学者对中国历史和国情并不完全了解,所以提醒国内学者对此理论不宜不加分辨的采信。此后关于黄土高原成因的争论一直贯穿整个20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术界。

对于李希霍芬在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认为:“今日中国地质学者所刊之报告中,往往不提及李氏之名,此并非由于数典忘祖,实因李氏之功绩,尽人皆知,自无庸屡屡提及。”说明李希霍芬理论在国内的影响力已达到无需再提其名的地步。

1.2 对戴维斯“侵蚀循环学说”的译介

李希霍芬之后,对地貌学发展贡献最大的是美国地理学家威廉·莫里斯·戴维斯(William Morris Davis),他开创的地貌“侵蚀循环学说”是20 世纪上半叶在国内影响最大的地貌学说。

戴维斯参与创办了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被称为“美国地理学之父”。与此前学者静止地描述地貌不同,戴维斯认为地貌是在水流、风、冰川等作用力的影响下不断受到侵蚀从而不断变化。地貌演化的阶段分为幼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戴维斯对地貌演化三阶段的解释可以概括为:因地质运动而形成高于基准面(base level)的陆块,如山脉和高原,在水流、风、冰川等侵蚀作用下由高山深谷趋于平缓,最终变成高度接近基准面的“准平原”(peneplain);而当地质运动导致地面再一次抬升时,则开始下一轮演化,此即侵蚀循环理论。

这一理论提供了地貌分类的全球系统,因其可计量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国际地理学界的广泛认可。19 世纪中叶的地貌学研究偏重于地壳运动造成的地质构造变化对地貌的影响,因此与地质学更为接近,戴维斯本人即是从地质学领域转入地理学。而侵蚀循环学说主要研究水流、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貌的塑造作用,空间上限于地表,因而该学说也强化了地貌学的地理学属性,与地质学形成明显区别。因此侵蚀循环学说对现代地貌学自身的学术范式标准化具有重大意义。

戴维斯的理论传入国内也比较早,其侵蚀循环学说的影响力贯穿整个20 世纪上半叶。早在1914 年,国内学者陶懋立就在《地学杂志》上介绍了戴维斯的地形循环学说,而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将此学说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因此在介绍之后提出应在修学旅行中进行实地勘测,并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地图和模型。陶懋立这些观点在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创立初期具有较强的前瞻性。试图从教育领域推动自然地理学科的标准化。

作为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竺可桢在哈佛大学地学系留学期间通过其导师阿特伍德(Wallace·W·Atwood)接受了戴维斯的地貌学理论。受其影响,竺可桢回国任教之初的一些自然地理论著就内容而言比较侧重于地貌学。例如作于1920 年的《地理学通论》,就以戴维斯的论断——地理学即研究地球上各种物质与人类关系的科学——作为开篇,以此作为现代地理学的定义。此后,袁复礼、叶良辅和任美锷等同时期的中国地理学家都在教学和实地研究中应用到了戴维斯的地貌学理论。

2 中国地貌学的学科标准化与本土化

经过多位中国地理学者的译介和理论阐释,现代地貌学在20 世纪30 年代的中国地理学界已具备比较坚实的学术根基。此后的中国地理学者开始将现代地貌学特别是侵蚀循环学说运用于研究中国自然地理的实践中,推动了中国地貌学的学科标准化进程。

2.1 基本理论的标准化阐述

就当时国内学者的著述而言,自然地理概论类著作中关于地貌的部分普遍将塑造地貌的力称为“内营力”和“外营力”,即地壳运动等地球内部力量与水流侵蚀、大气风化等外部力量,这即是侵蚀循环学说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最早从20 年代开始即将侵蚀循环学说应用于解释地貌变化等基本理论问题的领域。

例如张资平1925 年出版的《自然地理学》,在论述地貌的部分直接采用了戴维斯关于地貌演化幼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的理论。此后张资平又在1937年出版了专门的《地形学》一书,更加详细地论述侵蚀循环理论。而编纂目的,如作者所言是贡献给中学的读者,以普及该学说。

与张资平的著述类似,王益崖于1931 年出版的《地理学》是一部地理学通论,在关于地貌学的章节中,同样以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为主要内容。并且简要回顾了西方地貌学的发展史,认为侵蚀循环学说已经取代了之前的地质构造学说,成为当时地貌学领域的主流理论。

2.2 国内地貌学研究实践

经过基础理论的标准化阐述,国内地理学者在20世纪30 年代开始将现代地貌学理论应用于对中国地貌的具体研究实践。对一些知名的国内特殊地貌作了最早的基于现代科学的考察研究。

例如1931 年张席禔对内蒙地形和地质构造进行考察并发表成果,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当地草原、戈壁地貌的形成原因并将风化侵蚀作用视为该地貌形成的主因。张席禔将蒙古高原的地貌概括为“多数之侵蚀平原及多数之盆地组合而成。山脉既属平缓,无阿尔泰式之高山,因气候异常干燥,河流稀少,容乃水量专赖湖泊,各种侵蚀平原,高低既殊,时代各异。”对于成因,张席禔认为戈壁沙漠是古代岩层风化所致,而风化剥蚀能力,在干燥气候和地势较高区域尤为显著。蒙古高原就属于这种情况,即气候变化非常剧烈的同时又缺乏植物等天然遮蔽物,所以岩层最容易分解。随后对蒙古高原的平原,盆地和山脉分别进行了地貌学上的分类。这是中国近代较早将地貌学应用于中国特殊地貌的研究成果。

中山大学地理系的吴尚时教授曾于1928年留法,在格勒诺布尔大学学习地理学,师从法国著名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的学生布朗夏尔,1934 年回国后就任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吴尚时回国后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白云山东麓地形之研究》也是较早将近代地貌学应用于中国地貌研究实践的范例。在文章中作者将实地考察得到的数据用等高线图和图表直观地呈现出来,这与当时国际上的地貌学研究标准范式完全一致。吴尚时对广东白云山东麓的断崖地形成因用现代地貌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在结论方面他认为:“诸崖非由侵蚀作用所致……白云山东麓之崖壁殆为断层所成。”将白云山东麓断崖形成归因于断层作用而非侵蚀作用。

由于地貌学的起源与地质学密切相关,中国从事地貌学研究的学者中也不乏地质学家。例如北京大学地质系的高振西,于1934 年发表了《喀斯特地形论略》,对我国西南地区极具特色的喀斯特地形从地貌学角度进行了详细论述。高振西首先对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整体介绍,之后对中国西南的喀斯特地貌分别按省进行分别论述,指出:“云南贵州及广西一带为一高原之区,平均海拔在两千公尺以上,雨量大都在一千耗左右。古生代之石灰岩分布甚广,且层次平缓。一切条件具备,故随处可见喀斯特式之地形。”随后分别介绍了云南,贵州和广西的喀斯特地貌特点,并对之外的燕山和太行山山脉的小型喀斯特地貌进行了举例介绍。高振西这篇文章覆盖全面而又有所侧重,是20 世纪30 年代关于中国喀斯特地貌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2.3 抗战全面爆发后的地貌学研究实践

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大学、研究机构和学者群体随政府迁往西南大后方,学者们发现祖国大西南地区在地质地貌方面尚存在很多研究空白。而作为抗战大后方,无论政府还是学术界都感到有必要尽快完善对西南地区地理情况的掌握。且中国西南地区地貌复杂多变,本身也极具科研价值。因此在这一时期西南边陲得到学者们更大关注,一方面是出于满足现实的抗战需要,另一方面也有藉战时需求填补学术空白的意味。

例如西康省(今四川省西部等地)的冰川地貌奇观就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初步的研究。1939 年李承三等学者奉西康省委员会之命到当地调查地质和矿产,对康定至道孚,海子山及折多山等地的冰川遗迹做了考察。根据考察结果肯定了西康地区雪线在五千三百至五千五百公尺之间的推论,并从冰川的退缩现象得出西康气候趋于温暖的结论。

此外还有对四川盆地的地貌研究,比如侯德封和杨敬之的《四川盆地中的几种地形与其形成史》一文,将四川省的地貌分为三大类:合川以北的参差台地,南部及绵阳之宽谷台地,以及走廊式的河谷地貌。对于这三类地貌的形成,作者将之分为六期:①现代侵蚀及冲积期;②江北期;③嘉陵期;④雅安期;⑤扬子期;⑥盆地期。将四川盆地的地貌和形成过程做了系统的地貌学分析。

抗战结束后,中国台湾省的地貌也被纳入研究范围,1948 年曾昭璇的《台湾地形的考察》一文按地貌特征将台湾省划分为北部台地,中部,南部和东部四个区域。此文篇幅较长,内容详细,是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对台湾省地貌的开创性研究。

3 小结

总体来看,中国的现代地貌学由于较早引入先进理论,并经历了十余年的学术积淀,到20 世纪30 年代已具备较为扎实的学术根基,初步建立起与国际同步的学科标准。于是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标准化的地貌学即被许多中国地理学者和地质学者应用于实地考察研究中,对中国各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的一些独特地貌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为此后中国地貌学进一步发展完善奠定了基础。地貌学也成为20 世纪上半叶中国自然地理学中具备标准化学术规范并取得显著成就的一门分支学科。

猜你喜欢

戴维斯学说学者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进一步放大细腻通透的优势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 MODEL M/MODEL S/BASSON 88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爱的就是这股Hi-Fi味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Balthus 70
学者介绍
太空艺术家唐·戴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