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才女薛涛生年考辨

2023-02-08汪辉秀

文史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贞元西川薛涛

汪辉秀

薛涛是唐代著名才女。她和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峨并称“蜀中四大才女”,与李冶、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薛涛是蜀中才女之首,亦是唐代女诗人的代表。她不仅文采风流,多才多艺,还是大唐第一位幕府女校书郎,是一位拥有杰出政治见识和忧国忧民爱国情怀的大唐女官。她和当时众多高官名士酬唱往来,受到历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青睐,名重一时,千古流芳。

关于薛涛的生年,文史资料中没有确切记载,学界至今仍未有公论,主要有公元758年、760年、764年、768年、770年、777年、781年、785年、785—786年等几种不同观点。其中,公元768年、770年、781年这三种薛涛生年观点的认同者较多;但持这三种观点的学者亦各持一端,互不认同。[1]

上文所述薛涛生年观点皆以薛涛生平记载、相关史实和薛涛留存诗作这三种研究资料为论据,按照五种推论思路得出薛涛生年;但因其论据选择和推论思路存在不足,说服力有限,因而未能得到学界公认。薛涛生年考辨需要一个能够准确定位的时间点,由此为轴点,推论出薛涛生年。

薛涛留存诗作是研究薛涛生平的第一手资料。薛涛生年的研究思路及资料选择,应以薛涛生平记载为线索,梳理出薛涛留存诗作中与薛涛生平重要时间节点重合的诗作;以此薛涛诗为切入点,结合韦皋镇蜀、韦皋为相、韦皋加封中书令、元薛因缘、南诏赠送韦令孔雀、剑南西川与吐蕃及南诏之间的战事等相关史实,考证出这个能够准确定位的薛涛生平时间节点。

一、“罚赴边”诗

根据薛涛生平记载,参考薛涛《十离诗》及前人研究成果,薛涛生年研究的重要时间节点梳理如下图:

薛涛生平时光轴

薛涛一生赋诗40余年,有诗500首,归于《锦江集》,留存诗作92首。其中,有三组“罚赴边”诗跟“薛涛生平时光轴”上“被罚赴边”时间节点重合。薛涛被韦皋罚赴松州后,为了得到赦免,曾三度向韦皋献陈情诗。在罚赴松州起行之前和刚到松州时,薛涛作诗《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二首)》[2]。到了松州生活一段时间后,薛涛又先后作诗《罚赴边上韦相公(二首)》和《十离诗》献给韦皋。

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二首)

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

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

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

二、韦皋官职

上面诗题中的“韦相公”三字,表明薛涛被罚赴边是在韦皋被加宰相衔后。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二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成为使相。此后,韦皋被人们称为“韦相公”或“韦相国”。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十月,韦皋因功加检校司徒、中书令,封南康郡王。中书令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升为正二品职事官官职,官阶高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皋加封中书令官职后,人们称呼韦皋就用官阶更高的“韦令公”或“韦令”,而非官阶低一些的“韦相公”或“韦相国”。唐代诗人王建在《伤韦令孔雀》诗中即用“韦令”称呼韦皋。唐诗中这样称呼韦皋的,还有白居易《和武相公感韦令公旧池孔雀(同用深字)》、元稹《送林复梦赴韦令辟》、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伤韦令孔雀及薛涛之什》。韦皋加封中书令后,上述唐代诗人都用“韦令”或“韦令公”称呼韦皋。

《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二首)》诗题中,薛涛称韦皋为“韦相公”,表明此诗作于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二月韦皋晋相位之后、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十月韦皋加封“中书令”官职之前。

此外,此诗中还有“门下”二字可与“韦相公”相互印证,表明薛涛被罚赴边时韦皋已经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第二首诗后两句“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意为:我(薛涛)到了松州后,将过去曾在剑南西川幕府、韦皋官厅演唱的歌曲唱给松州边城的军士们听。很明显,“门下曲”代表的是薛涛过去在韦皋官厅演唱的歌曲。

“门下”为“门下省”的简称,乃官署名。唐代后期,人们常用“门下”称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例如,唐代诗人杜牧有诗《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李频有诗《感怀献门下相公》,薛涛诗友王建则有诗《和武门下伤韦令孔雀》。王建诗题中的“武门下”,指的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元衡。薛涛《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二首)》诗中的“门下”,很明显也是指一位宰相,即已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的韦皋。

根据薛涛诗题《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二首)》和诗中“门下曲”之语可以推论:薛涛作此诗的时间应是韦皋晋相位后、加封“中书令”前。薛涛被罚赴边的时间是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二月之后、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十月之前。

三、罚赴松州

《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二首)》诗中,第一首诗后两句“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意为:您(韦相公)却派人来严厉地谴责我:是不是不敢去松州?表明她被罚赴的“边城”,就是“松州”。

薛涛图(选自清·王翙《百美新吟图传》)

松州,位于今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边陲重镇。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松州被吐蕃攻陷占据,直至唐末。[3]

前文所述的薛涛生年观点,认为薛涛最早生于公元758年,最晚生于公元785—786年。根据“薛涛生平时光轴”,薛涛15岁及笄之后入西川幕府,再四五年后被罚赴边,[4]则薛涛被罚赴边时为20岁左右。以最早的薛涛生年观点(公元758年)计算,薛涛被罚赴边之年是公元778年;而松州自公元763年以后直至唐末都在吐蕃控制中。采用其他生年观点更是如此。总之,薛涛被罚赴边时,松州是由吐蕃控制管辖的。

中唐时期,吐蕃乃是唐朝的西部劲敌,唐朝军民一般情况下是不敢去吐蕃人控制下的松州的。《薛涛之谜》的作者吴柯、吴维杰甚至因此认为,薛涛是不可能去“敌占区”松州的,她被罚赴的边城不是松州。[5]

可是,根据《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二首)》诗意,薛涛被罚赴的边城明显就是松州。[6]这就令人费解了。

此外,薛涛获罪被罚赴边城松州,应该还有人押解或者监督薛涛到松州。因此,不仅薛涛去了松州,而且还有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派出的或遣送或押解、或管制或陪同薛涛的人员都一起去了松州。这些大唐的官差、兵役和获罪的薛涛,在怎样非一般的情形下才能到达被吐蕃控制的松州呢?参考唐朝与吐蕃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答案只有一个:薛涛是跟随唐蕃战争中的唐朝军队到达松州的。

四、贞元十七年之战

剑南西川为边疆防御型藩镇,西有吐蕃,南有南诏,且南诏于天宝九载(公元750年)臣服于吐蕃,与吐蕃联手攻唐。安史之乱开始后,吐蕃利用唐朝内乱,趁机陆续攻占了剑南西川南部的雟州、西北方的松州、西边的维州、保州等地,并不断滋扰西川南部的黎州、雅州和西川西部的西山地区。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唐蕃于清水会盟,在承认吐蕃占据雟州、松州、维州、保州等地的基础上,还承认了吐蕃对白龙江上游以西地区、弱水西山地区(含西山八国)、雅州、黎州徼外的大渡河以西地区、大渡河西南地区的占领,吐蕃军队与唐军隔清溪关对峙。

贞元元年(公元785年),韦皋镇蜀。其后,韦皋大力整顿西川军事,迅速增强了剑南西川的军事力量,使得黎州、雅州地区的东蛮部落、西山地区的党项羌族部落和南诏国相继附唐。唐军在唐蕃战争的西川战场上逐渐处于优势地位。

韦皋镇蜀后,唐蕃之间发生的跟西川有关的战事主要有:

1.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平凉结盟后,唐蕃战争重新爆发。

2.贞元三年、四年,吐蕃寇泾州、宁州、邠州等地,大掠而去;同时,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吐蕃为阻止韦皋继续渗透和东蛮部落的叛离,发兵十万进攻西川南部的两林、东蛮、清溪关、铜山城,唐军大破之。

3.贞元五年(公元789年),韦皋派兵协助两林进逼台登,大破吐蕃,夺回了雟州台登城。(此后直至贞元十三年,西川和吐蕃之间开展了争夺雟州的大小战役无数,最终由唐军完全掌控了雟州。)

南康郡王韦皋纪功碑(在今四川简阳市人民公园西侧,为唐贞元二十年德宗口授诏书,时太子即后顺宗李诵亲书。现漫患不堪,仅存数十字可识)

4.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吐蕃寇灵州、泾州。为了牵制吐蕃,分散其兵力,韦皋出兵攻取维州,大破之,获吐蕃大将论赞热等献于京师。

5.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为掩护盐州城筑城,唐德宗命泾原、剑南、山南诸军讨伐吐蕃,以分其力。韦皋派遣大将董勔、张芬出西山及南道,破峨和城、通鹤军。吐蕃南道元帅论莽热率众来援,又遭破之,死伤数千人,定廉故城遭焚。唐平栅堡50余所。

6.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附唐。南诏以奇袭的方式攻占了铁桥城,并攻取吐蕃所占昆明。

7.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韦皋出兵巩固雟州城防御。

8.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三月,韦皋招降雅州会野路的高万唐等部族两万余口。

9.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吐蕃两度攻击雟州,企图夺回雟州,未能得逞。

10.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吐蕃攻黎州、雟州,韦皋破之。吐蕃酋帅马定德率腊城、青城等九节度使等大将八十七人举部落来降。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吐蕃控制的昆明城千余户又降唐。至此,吐蕃在剑南西川的战事几乎全面溃败。

11.为偿西川之败,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七月,吐蕃北寇灵州、朔州,攻陷盐州、麟州,灵州、朔州岌岌可危。灵朔之地乃是唐朝北面门户,有秦汉长城防范北方少数民族侵袭,一旦被吐蕃攻破,则长安危矣。因此,德宗遣使至成都府,命令韦皋出兵深入蕃界,以解唐朝北方战争危局。于是,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八月,韦皋分南北九路出兵,北路进攻吐蕃维州、保州、松州及栖鸡、老翁城,南路进攻雟州、黎州、雅州地区。十月,唐军大胜。

上述11条战事中,只有第8-11条发生于韦皋晋相位(贞元十二年二月)后、封中书令(贞元十七年十月)前。其中,第8、9、10条战事,发生在剑南西川南部的雅州、黎州、雟州地区,只有第11条战事发生于“直北”,且还涉及“松州”,在时间、方位、地名上都与薛涛《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二首)》其二的内容相符。

根据记载,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八月,韦皋分九路出兵西山和雟黎雅地区:韦皋“乃令镇静军使陈洎等统兵万人出三奇路,……都将高倜、王英俊兵二千趋故松州……”[7]其中,第五路军队两千人,由都将高倜、王英俊等率领,奔赴故松州。[8]

在韦皋可以被称为“相公”后,符合“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描写,剑南西川军队兵锋直达松州的战事,仅有这么一次。因此,薛涛被罚赴边,是于贞元十七年八月和高倜、王英俊率领的作战部队一起奔赴松州的。“薛涛生平时光轴”上的重要节点“被罚赴边”的时间得以确定为贞元十七年八月。

四、薛涛生年推论

薛涛被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罚赴松州后,曾三度献诗向韦皋陈情,前两组“罚赴边”诗都没有打动韦皋。于是,薛涛写下了凄婉哀绝、椎心泣血的《十离诗》,打动了韦皋,得以被赦免回成都。薛涛从松州回到成都的时间,史料上虽未记载,但可从唐蕃贞元十七年之战中窥探一二。贞元十七年十月维州之战中,唐军(主要是西川军队)大胜;吐蕃大军溃败,且吐蕃的最高统帅论莽热被擒。论莽热被押解至京师,西川军队撤回。此次唐蕃战争结束。

但是,松州最终并没有在此战中被唐军收复。一旦战事结束,唐朝军民就会撤出松州。被罚赴松州后,薛涛一直在高倜、王英俊率领的唐军松州军营中。因此,她也会随着西川大军于贞元十七年十月一起撤回成都。当然,如果有韦皋的赦令,薛涛也可在大军班师前回到成都。因此,《十离诗》是薛涛于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八月至十月之间写下的。

《十离诗》中的第一首《犬离主》和第七首《鱼离池》都自述了薛涛进入剑南西川成都府乐营的时间。

犬离主

出入朱门四五年,为知人意得人怜。

近缘咬着亲知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鱼离池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

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犬离主》中的“四五年”、《鱼离池》中的“四五秋”,都说明薛涛被韦皋召入成都府乐营为乐伎的时间四年有余而不足五年。[9]根据之前的考证,薛涛作《十离诗》的时间,最早是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八月,最迟是当年十月。按照这个时间,倒推四五年,薛涛被韦皋召为乐伎的时间为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八月至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十月之间。

薛涛像(李可染绘,启功题笺)

《薛涛小传》有云:“薛涛……母孀,养涛及笄,以诗闻外。……时韦中令皋镇蜀,诏令侍酒赋诗,僚佐多士,为之改观。”[10]由上文可知,薛涛乃是及笄之后,被西川节度使韦皋召入幕府侍酒赋诗、沦入乐籍的。古代女子15岁及笄。因此,薛涛的生年应是她被韦皋召为乐伎前的15年,即建中二年至建中三年(公元781—782年)之间。

结论

薛涛留存诗作是研究薛涛生平的第一手资料。考证薛涛生年,应以解读薛涛诗为主,结合相关史实,并参考薛涛生平记载。具体来说,第一步,应以“薛涛生平时光轴”为线索,梳理出薛涛留存诗作中与“薛涛生平时光轴”重合的诗作。第二步,以此薛涛诗为切入点,结合相关史实,考证出一个能够准确定位的薛涛生平时间节点。第三步,以此节点为轴点,根据“薛涛生平时光轴”及薛涛生平记载推论出薛涛生年。薛涛生年考辨的重点和难点都在第二步。

薛涛留存诗作与“薛涛生平时光轴”重合之处,是“罚赴边”诗和薛涛“被罚赴边”。薛涛被罚赴边后,曾三度献诗陈情,写下了三组“罚赴边”诗:《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二首)》《罚赴边上韦相公(二首)》《十离诗》。

首先,根据薛涛诗《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二首)》中“韦相公”“门下曲”等语,可考证出薛涛被罚赴边的时间是韦皋晋相位后、加封“中书令”前,即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二月至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十月之间;其次,根据“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等诗文内容,可知薛涛被罚赴的边城是松州;再次,梳理韦皋镇蜀后唐朝北方发生大战、同时剑南西川出兵松州的战事,可考证出薛涛被罚赴边的准确时间是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八月。

然后,根据贞元十七年唐蕃战争的战事进展情况,推测薛涛最晚于贞元十七年(801年)十月回到成都。根据薛涛被罚赴边的时间和返回成都的时间,考证出薛涛写作《十离诗》的时间是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八月至十月之间。

接着,根据《十离诗》中薛涛自述的“出入朱门四五年”“跳跃深池四五秋”,得出薛涛被韦皋召入幕府、沦入乐籍的时间: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八月至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十月之间。

最后,再根据古代女子年十五及笄及薛涛小传相关记载,得出薛涛生年:建中二年至建中三年(公元781年—782年)之间。

注释:

[1]汪辉秀:《唐代才女薛涛生年研究综述》,《文史杂志》2022年第2期。

[2]关于这组诗的诗题,学界有两种不同观点:第一,陈文华、辛岛骁、彭芸荪都认为诗题是《上韦令公》,《全唐诗》收录的诗题也为《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一作陈情上韦令公)》。第二,刘天文引唐代韦庄《又玄集》所选薛涛诗中,此诗题目为《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诗,证明上述两首薛涛诗题目应为《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二首)》。刘天文的观点得到学界认同。参见陈文华:《唐女诗人集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0页;辛岛骁《汉诗大系》15《鱼玄机·薛涛》,集英社(日本东京)1965年版,第233页;彭芸荪:《望江楼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页。(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79年版,卷八百三,第9036页。刘天文:《薛涛生年考辨》,《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6期。

[3]两宋时,松州仍为吐蕃领土,直至元朝才将松州重新纳入版图。参见殷叔鹏:《明代松潘卫研究》,西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页。

[4]薛涛《十离诗》中有“出入朱门四五年”之语,表明她被罚赴边时,入乐籍已四年有余、而不足五年。

[5]吴柯、吴维杰认为,薛涛被罚赴的边城不是剑南西川北边的松州,而是剑南西川南边的雟州。其理由是:第一,“松州自安史之乱后,已陷‘为吐蕃地’,韦皋不可能将薛涛罚赴敌人境内去。”第二,吴柯、吴维杰认为,薛涛被罚赴边的时间是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但“史书记载,韦皋对吐蕃用兵,从贞元五年(公元789年)至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为止,都集中在雟州和黎州地区。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才将重点转移到北边的维州”。第三,薛涛诗写的是“不敢向松州”。因此,吴柯、吴维杰认为,薛涛被罚赴的边城不是松州,而是雟州。参见吴柯、吴维杰:《薛涛之谜》,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139-140页。

[6]张蓬舟、刘天文也认为薛涛被罚赴的边城是松州。参见张篷舟:《薛涛诗笺·薛涛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9页;刘天文:《薛涛诗四家注评说》,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136页。

[7]《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3824页。

[8]一个“故”字,也说明当时的松州已经不属于唐朝疆域,而是吐蕃占领区。

[9]刘天文认为,薛涛《十离诗》中“出入朱门四五年”“跳跃深池四五秋”的“四五年”,指的就是韦皋加相位(公元796年)至加封中书令官职(公元801年)的这五年。参见刘天文:《薛涛诗四家注评说》,第136页。

[10]彭芸荪:《望江楼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4页。

猜你喜欢

贞元西川薛涛
敦煌写本P.2522的性质及《贞元十道录》逸文问题
初寻雪上飞
登剑门关
贞元时期韦应物纪行诗创作刍议
西川诗歌节选
体验
讹传九百年可以休矣
——常衮与建州茶业无关
西川煤矿回采巷道底鼓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李绅《古风》二首编年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