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记“初心” 坚守“仁心”
——实现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

2023-02-07邹萃

中国社会保障 2023年11期
关键词:保险业老龄化社会保障

■文/本刊记者 邹萃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正在蓄势启航。10 月27 日至28 日,在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成立20 周年之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举办“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23(第二十届)”,政产学各界嘉宾代表聚集一堂,从不同视角对即将开启的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探索与展望。

加强顶层设计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1 年2 月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第28 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这是一个极为重要而精确的判断。”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在论坛的主旨演讲中表示。

回顾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历程,在较长一段时间,自下而上探索、鼓励各地创新、摸着石头过河是主导性路径选择,具有时代必然的特征,社会保障领域亦概莫能外。而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发展,无论是区域的、制度的还是管理的,过度分散化的格局会空耗社会运行成本,因此,加强顶层设计、打造全国一盘棋格局成为新时代社会保障发展的必由之路。

胡晓义提出,把握社会保障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内涵和本质,需要把社会保障体系内部各方面与其相关领域联系在一起,从党的十八大以来10 年改革实践以及擘画未来蓝图的5 个层面进行观察与思考。

第一,同一社保制度内要进行结构调整与平衡。社会保障系统由多个单项社保制度组合而成,各项社保制度首先要实现内部结构稳定、均衡,达到自洽,才能作为合格的“基础构件”参与大系统的集成。在这一层面,未来仍需着力的主要有3 项:重点制度模式转型、丰富各制度内的结构层次、提高基金统筹层次。第二,各项社保制度之间要进行统合与协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项社保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基础上,制度之间的整合、统筹、协调力度明显加大,从而提升了社保体系的整体效能。第三,社保体系中的制度、体制、经办和安全监管要进行统筹。除了狭义的各项社保制度之间的整合、连接外,实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还要求社保制度安排与管理体制、经办服务体系、安全监管机制等有机统一、协调推进,避免空有一套政策却因体制、流程、监管不到位而难以落实。第四,社保体系改革要兼顾现实与未来的平衡。集中体现在保持社保资金的长期平衡、调整老年抚养比、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与时俱进地“扩容”。第五,社保体系要重视与相关体系的关联与协同。要与其他民生领域的制度建设与事业发展协同一致,特别是始终不渝地支持就业优先战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水涨船高关系,坚持在发展基础上稳步提高保障水平;要拓展国际视野,密切关注国外社会保障发展,增强包容性,汲取有益经验,又要用好国际舞台,讲好中国社会保障故事。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伟在谈及社会保障发展脉络时表示,展望未来,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应当思考诸多重要课题,以养老保险为例,至少包括以下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何实现“从有到好”,最终能否过渡到全国只有一种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双轨制”问题是否真的已经解决;企业年金如何扩面、增强吸引力;个人养老金如何改进和完善;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如何修订,精算平衡如何把握;养老保险相关基金如何处理好短期与长期、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老龄化背景下的现代产业建设和技术创新

长寿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老龄化是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衍生的“灰犀牛”。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危与机,提出我国应对老龄化的核心在于发展养老新产业,积累充足的养老资金,支持现代产业建设。

陈文辉从供需两方面阐述了老龄化问题对新产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老龄化从需求角度促进新产业发展。首先,老龄化加速了社会化养老产业的兴起。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育意愿降低,少子化和家庭小型化的特征逐渐显现。失能和独居老人对社会化照顾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以养老社区为代表的养老院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其次,老龄化促进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在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减弱,采用包括机器人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产业改造和升级成为必然选择;最后,老龄化带动了医药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年龄增长与患病概率和用药需求显著正相关,在老龄化背景下,全球医药健康产业投资活跃。

另一方面,老龄化从资金供给角度促进新产业创新。我国2021 年养老金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不足10%,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OECD)50%的平均水平。为了应对老龄化带来的财务问题,必须积累大量的养老金。同时,养老金的积累也将有助于形成大量的长期耐心资本。目前,应该大力发展养老金和长期寿险市场,将银行储蓄转化为长期资本,投资现代产业建设,支持原创性科技创新,以获得高额长期回报。通过积累成规模的养老金,将老龄化问题转化为发展机遇,更好地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让医保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论及技术创新促进医疗保障治理变革时,国家医疗保障局原副局长陈金甫认为,首先,医药领域的技术革新可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资源配置效率,监管要从准入许可、利益机制、数据壁垒3 方面入手打破技术渗透的“桎梏”与治理模式的“茧房”,促进行业创新。其次,在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医保购买要实现从被动买单到主动购买的机制转变,而更具战略性购买意义的,则是实现创新技术购买。最后,要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从发展思维与规则设定角度优化治理逻辑。政府应当积极承担市场治理者的职能,构建并维护市场决定机制。监管应当尊重以利益为基、以市场为体的基本经济规律。

保险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中,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商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安排,事关治国安邦。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基础越雄厚、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刊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这20年间,中国的人均GDP 从1090 美元跃升至12800 美元,首次超过全球人均GDP,进入全球前50%的区间;中国的保费收入从3880 亿元(人民币,以下皆同)上升到4.7 万亿元,总资产从9100亿元上升到27 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

但也应该认识到,我国成为保险强国还有较长的距离。中国保险学会会长董波认为,我国保险业过去总体属于初级发展阶段,采取的是粗放式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在推动保险业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问题和矛盾逐渐积累和暴露,包括:长期粗放式经营导致了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呈现一定程度的内卷,难以摆脱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势;保险业自身存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有效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多层次的保障需求;风险管控和抵御能力薄弱,公司治理问题突出;科技赋能效果亟待提升;保险业人才发展现状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

如何促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董波建议,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大力推动保险业供给侧改革,充分发挥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着力深化保险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加强保险行业治理,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高度重视人才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继续发展符合现代保险市场要求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保险法律规制,强化法治保障;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曹德云则指出,目前,我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面临着相似挑战。宏观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监管新规出台以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落实等方面的新形势对保险业发展提出了挑战。我国保险业需要继续改革,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程度,强化资产负债匹配意识,提高资产的配置能力,探索保险产品和资管产品的创新。应当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按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要求,走精细化、专业化、市场化、数字化、国际化的道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正如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孙祁祥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提及,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同样是释放“仁心”的行业,两者都注重“防患于未然”,在参保人危难之时“雪中送炭”。历史发展规律表明,要夯实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基础,保证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就一定要坚守“初心”,做好风险保障;要保持“耐心”,践行长期主义;要释放“仁心”,为参保人提供好产品、好服务。■

猜你喜欢

保险业老龄化社会保障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