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逻辑、鲜明特征与世界意义
2023-02-07陈家磊
张 岩,陈家磊
(1.皖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2.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皖西学院研究基地,安徽 六安 2370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崭新命题。深刻理解和把握其生成逻辑、鲜明特征与世界意义,有助于促使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在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伟大道路上,在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进的伟大进程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而坚定地将中国式现代化推向更高阶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1]。
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逻辑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明的入侵,中国被迫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其中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似乎都被烙上了“现代化”的印记。但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才真正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相互统一的发展过程,对其进行规律性阐释,能够更好地揭示其内在逻辑,为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认识提供学理支撑。
(一)理论逻辑
1.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39,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49,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指明了我们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此外,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政治与文化则是上层建筑,三者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其矛盾运动的规律制约着社会各方面建设的协调发展。同时,外界自然条件从经济上可分为“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3]239与“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3]239,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且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要求在发展生产力时要遵循客观规律,否则“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因此,我们在改造现实世界时要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原则,注重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建设的理论,为我国正确处理国内各方面建设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
2.理论探索:毛泽东思想关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关于什么是现代化,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其的认识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代化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目标而存在,多被表述为工业化。毛泽东指出:工业是“最有发展、最富于生命力,足以引起一切变化的力量”[5]146,“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5]146,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6]。这充分反映出我们党关于实现国家工业化构想的初步形成,其内容主要包括:在经济上,要求实行各种经济形式合作并存;在农业上,强调工业化建设必须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在基本方针上,提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些重要探索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逐步深入。1954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首次将“四个现代化”作为我国现代化的目标任务。1956年,党的八大正式将“四个现代化”写进了党章。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立足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之路,并明确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1957年,毛泽东进一步指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7],并于1959年底,对其进行了更加完整的表述,即“建设社会主义,还要加上国防现代化”[8]。“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提出,为我们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引,为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明确了目标与方向,为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制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历史经验。
3.理论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逐步形成了内涵深刻、特点鲜明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邓小平指出,中国现代化的概念与西方不同,中国要搞建设,就一定要立足本国国情,“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9]163。考虑到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受人口因素影响,我们要进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依靠社会主义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进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回答,明确了四项基本原则,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了共同富裕等发展目标,继承与创新了“四个现代化”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与丰富了邓小平理论的相关内容,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蓝图,提出了21世纪中国“三步走”战略的设想,并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科学发展观着眼新实践与新发展,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具体阐释和丰富发展,且根据时代与形势的变化,不断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步骤进行适时调整,成功开辟了中国走向“富起来”的康庄大道。
4.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蓝图作出了系统性谋划,指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10]的“新四化”同步发展之路,将基本实现“新四化”、建成现代化体系作为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之一;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11]的崭新命题,制定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拓展了新发展阶段现代化的内涵;明确了从党的二十大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本质要求等作出说明,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的战略作出安排[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新”之所在,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基本特征与应有之义,提出了坚持走“发展自身、造福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强调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共同的特征,又有中国特色,彰显出其人口数量庞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基于国情的现代化特点,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开辟了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新境界。
(二)历史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并非一蹴即至,而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国情,在“两个结合”的艰辛探索过程中形成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历史地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长时段大历史”。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近代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探索的经验表明,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以国家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社会前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实现现代化作为实践主题与奋斗方向,开始规划我国现代化目标,立志走工业兴国之路。面对大革命的失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不畏牺牲、敢于创新,以最为彻底的斗争精神,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提出我们党要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并在科学民主革命纲领的指导下,提出进行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两步走”战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带领广大人民英勇斗争,扭转了革命局势,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时代成为历史,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
2.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及认识水平的提升,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与步骤进行深入探索,提出了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2]的长期目标,即“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强调要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治前提与制度基础。1964年,周恩来总理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与“两步走”的设想[13],标志着我国最初单一“工业化”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转变。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虽出现过曲折,但却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政治前提。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深刻总结了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进一步思考并探索了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与战略问题,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4],要求将经济建设作为全党的工作重点来抓,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并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路径。1987 年,党的十三大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5],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与改革目标,成功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21 世纪。党的十六大后,党中央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注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与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矛盾、新使命、新任务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工作重心,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将共同富裕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科学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战略安排。新时代,我们党着力推动“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构建并全面部署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整体上消除了绝对贫困,顺利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继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三)实践逻辑
1.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前,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在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但其脱离实际的弊端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显露。因此,在党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城市与农村的改革等得以全面展开。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和国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6],改革进入深水区与攻坚期,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诸多挑战。为有效化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类难题和风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1],蹄疾步稳推进改革,着力推动社会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1]。
2.从对外开放到新发展格局
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和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路径。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设置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划定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为增强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力,党中央将“走出去”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强调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并制定了具体政策措施。进入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植人心,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国际格局发生革命性变化。但经济全球化逆流涌动,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正重构全球经济结构,战略竞争日益激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随着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互动程度加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提升对外开放质量、优化对外开放环境、平衡对外开放路径,“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1]。
3.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
改革开放以来,受商品经济发展、西方社会思潮入侵等因素影响,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想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一定冲击,对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1982年,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在吸收已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17]概念,体现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同共进的理念,标志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并一直延续到党的十六大。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社会建设被提上议程。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8]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社会建设的重点,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入新时代,为解决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由此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种演进历程表明,我们党对总体布局的认识与实践逐步在拓展和深化,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都发生了深刻转变。
4.从解决温饱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以前,受人口多、底子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有2 亿多人处于温饱不足的状态,人民的温饱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阻碍。因而,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就是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就是要使人民生活达到较为富裕的水平。在“七五”计划完成时,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至2002年,我国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八大在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与保障。随着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与方略,即实施“六个精准”、实行“五个一批”和解决“四个问题”,对精准脱贫进行全面部署,攻克万千贫中之贫、坚中之坚。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已经顺利实现,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提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1],吹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冲锋号。
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鲜明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19]427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所以能走得通、走得稳、走得对、走得好,根本原因在于尊重客观规律,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坚持党的领导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2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中国作为后发式巨型文明国家,实现现代化需要一个先进的、强有力的、有着鲜明现代化导向和规划的团结、稳定、坚强的政党来领导。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成为可能,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的核心力量和主导因素。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党中央就致力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最大的政治”[9]166,努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1987年,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关于“三步走”战略的构想,明确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之上,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继而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至党的十六大,“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已相继实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等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报告,在奋斗目标上完整展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建党一百年时我国要建成的小康社会的样态作了具体表述,提出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机衔接,有效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结合[21]。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由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的”[22],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立足中国国情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历史充分证明,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完全依赖外部力量、依附他国实现振兴与强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纵观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形成过程,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改革为其提供了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为其筑牢了制度根基,其突破点与关键点可总结为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其核心是市场化与工业化。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延续至今,未曾有过中断。19世纪后半叶,面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众多仁人志士开始探寻中国工业化道路,虽未能使中华民族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却积累了宝贵的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富裕、国家强盛,既是坚持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又是坚持中国特色对外开放道路的伟大成绩,更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成就。我们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胜利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取得了“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等重要政治成果,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有能力、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使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积贫积弱到国富民安、由危急存亡到兴旺强盛的历史转变,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顽疾,实现共同富裕是保障人民政治生活权利、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各历史阶段的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价值追求,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尝试发展过多种道路,但均以失败告终。经过对比和甄选,广大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取得的伟大成就不胜枚举,虽不能全数列举,但却具有重要特征,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历史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化,是以全体人民共同参与为基础的现代化,是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检验标准的现代化,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的现代化,是人和物相统一的更高层次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有别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逻辑,并非是对物的现代化的简单否定,而是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奋斗目标,旨在追求人民的主体尺度与物质的客观尺度相统一,追求人民利益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相统一,从而“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百年来,正是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才能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继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跨越,帮助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脱离绝对贫困[19]125。这不仅是百年党史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更是对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绿色是大自然的基色,也是美丽中国的底色,其核心要义是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大规模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指引、坚持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注重将保护生态环境与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强调要将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置于更加突出位置,致力于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种将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进步重要成果的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既明确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又指出了实现二者协同共生的新路径,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与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代内价值和代际价值相结合的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增长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相结合的现代化,是民族价值和全球价值相结合的现代化,也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辅相成的现代化,更是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现代化。新时代,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和谐共生的方式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倾力打造尊崇自然、环境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
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使中国面貌、中华民族面貌、中国人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揭示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好路,摒弃了西方现代化老路,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与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和超越;是一条可选之路,使世界各国看到了文明发展的新可能,“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1];是一条正路,孕育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照亮了全人类共同价值。
(一)为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话语范式提供了新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1],“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1]。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造与发展,既拓展了现代化实践、升华了现代化内涵,又丰富了现代化理论、凝练了现代化话语,为解释现代化提炼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与新表述,从话语层面创新了现代化话语表达体系,彻底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断言,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霸权,建构了全新逻辑与实践范本。从理论基础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思想源泉是马克思对不发达国家发展道路的设想和列宁优先发展“大工业”的战略思想,其理论支撑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既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实践的再版”,也不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更不是“简单延续中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从形成背景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启动属于外源性现代化,即“外诱变迁”。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从“仿苏超美”至“自主四化”再到“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在历史境遇和现实关照的相互作用下,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内容构成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包括“为民务实”的目标体系、“互动衔接”的话语体系、“唯物辩证”的理念体系等内容,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中国智慧的世界性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稳定性,为打破西方现代化话语垄断提供逻辑力量。
(二)为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1]15 世纪后,西欧开始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这主要得益于“大航海时代”即新航路的开辟。资本原始积累、现代艺术革命、现代科学革命、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等使西方较早地进入现代化,并形成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属于内生型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模式也一度被认为是进入现代化之路的“一元化”的普世标准,很多人持有现代化即西方化的固有思维。随着世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一方面,西方国家国内的社会阶层分化明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导致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此起彼伏。另一方面,西方列强疯狂地在海外进行殖民活动,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被殖民地不断进行民族解放运动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其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性很强,是完全基于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彻底打破了现代化模式的“一元论”谬误。这是因为,在国内,我们走的是“并联式”的发展道路,有效推进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叠加发展,彰显我国强大的风险驾驭能力与综合治理能力,创造了“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奇迹。在国外,我们走的是“永不称霸”的和平发展道路,破除了“修昔底德陷阱”的迷思,打破了“国强必霸”的伪逻辑,重塑了世界现代化的版图、性质与方向,构建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拓宽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为世界中其他赶超型发展中国家通达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新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既有其独特的内生性动力,也有其普遍性和世界意义,与西方现代化道路“丛林法则”的逻辑有着本质区别。就道路发展目标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将“为人类世界谋大同”作为自身的核心主旨,包括构建什么世界和怎样构建世界两方面。在第一个方面中,马克思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进行转变,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其强调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没有任何国家、任何群体、任何区域可以脱离世界而独自发展,这意味着风险与机遇并存。如何缩小各地区的贫富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是世界各国需共同面对的重大现实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寻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要求正确处理好本国与他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拓宽国家间的政策沟通渠道,构建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这既是人间正道,也是历史正确,更是唯一出路,体现了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光明前景,为人类前途命运提供了方向指引。在第二个方面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两个引导”,即“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与“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23]。“两个引导”旨在回答“怎样建设世界”的问题,既科学总结了历史发展经验,又真诚回应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要求“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四)为开创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数千年来,人类经过不断演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形态。从采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并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而更替。人类在理性之光的引领下探索真理,完成了从野蛮愚昧到文明强盛的历史蜕变。自国家出现以后,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差异,各国开始现代化的时间也千差万别。如较早进入现代化的西方,其现代化模式所创造的文明形态,是一种崭新的现代文明,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却非是文明的最高点,更不是唯一的文明样态,需与时俱进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立足基本国情,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与时代特点。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自主发展,并借鉴吸收各国现代化的有益成果与经验教训,凭借后发优势完成了从“落后国”向“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的转变,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总结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24]的宝贵经验,实现了从单一经济指标到提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飞跃,凸显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集中体现了其可持续性特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本遵循、以人类真理和世界道义为价值导向、以文明形态内在结构均衡为保障支撑,倡导不同文明对人类共同价值的丰富与发展、认识与追求,不仅提升了人类整体发展水平,也开辟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