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价值及应用
2023-02-07邸玲
邸 玲
(安康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礼仪文化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必修的入仕课程和必备的人文素养,也是最具民族特色、最深入人心、传承最悠久的民族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人也以追求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形象为修身目标。“以礼治国”的理念更是被中国古代许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大力倡导,并亲身实践。可以说,礼仪文化根植于古代中国的个人、社会、国家各个层面,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在党和国家大力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化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公民道德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的逻辑联系,梳理礼仪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价值体现,有利于揭示公民道德建设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化人的功能,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一、传统礼仪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在中国,关于“礼”的起源有多种解说,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认为“礼”最初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禁忌习俗和道德规范。荀子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务。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另一种认为“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宗教祭祀活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1]这里强调“礼”是“事神致福”的祭祀礼仪。王国维在《观堂集林·释礼》提到繁体字“禮”:“此诸字皆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2],认为“礼”就是宗教祭祀活动。郭沫若在《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中推断说:“礼是后来的字,在金文里面我们偶尔见有用‘禮’字的,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具以奉事于神,《盘庚篇》里面说的‘具乃贝玉’就是这个意思。大概礼之起源于祀神,故其字原来从示,其后扩展而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这都是时代进展的结果。而愈往后走,礼制便愈见浩繁,这是人文进化的必然趋势,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把它呼唤得起来,也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把它叱咤得回去的。”[3]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天地鬼神被看作是茫茫宇宙中令人敬畏的神秘力量,主宰着世间万物,甚至干预人类的意志。因此,初民们在耕作、田猎、饮食、游乐等活动之前必须进行祭祀活动。礼仪也就体现在这种祭祀活动中极其虔诚而庄严的仪式里。在人类面对自然力量的肆虐而感到无法认识与控制的时代,这种祭祀仪式所体现的,无疑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可见,“礼”的起源与祭祀这种宗教活动有关,一开始就与伦理道德关联在一起,在其后的发展中,礼更成为既具有宗教的某些特点,又有政治、法律功能的文化形态。《礼记·祭义》云:“天下之礼,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致物用,立民纪也;致义,则上不悖逆矣;致让,以去争也。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礼也,虽有奇邪而不治者,则微矣。”[4]这里,“致反始”“致鬼神”强调了礼仪的宗教功能,“致物用,立民纪”强调礼仪的政治功用,“致义”“致让”则是“礼”的人伦道德作用的体现。可见,礼仪在兴国安邦、社会生产、个人修养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礼仪”包括礼和仪两个方面,即通过适度合宜的外在形式要求对于人类内在情感和欲望的节制与规范,因此礼仪首先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要求。儒家文化强调这种内在的道德规范要求的核心是“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从二。”可以理解为两个人相处时应当互亲互爱,推广至更多的人之间相处也应当互亲互爱。可见“仁”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内在要求,即社会成员之间应当秉持着相互尊重、诚恳和善、温文尔雅、不偏不激、恪守本分的原则,通过规范的语言、行为、仪容仪表等外在表现形式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公民道德建设的角度看,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公民道德是礼仪文化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礼仪文化在社会交往层面的外化形式,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丰富着公民道德建设的文化内涵,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二、传统礼仪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价值
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所蕴含的理念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道德价值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5]传统礼仪文化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丰厚的价值引领、思想滋养的同时,其所制定的规范标准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路径参考。因此,在新时代,如何传承与创新传统礼仪文化,进而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凸显出最大的价值,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命题。
(一)有助于完善个体人格,促进个体发展
传统礼文化以儒家文化的“仁”思想为基础,儒家学说中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仁者可与“天地合德”,就是说,仁者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真、善、美的境界,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美善统一”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取向。仁是心灵所具有的,是心灵自身的内在潜力,但并不是人拥有了心灵,就能够在人格修养上达到仁的境界。古代礼学家认为,礼仪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其教化的功能。《礼记·曲礼》中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在于人会使用语言,而在于人是知礼、懂礼、行礼的,然后自别于禽兽。也就是说礼仪教育就是借助一系列的标准要求来规范和约束人性中卑劣的、野蛮的成分,通过教化使人逐步完善成理想的仁者。儒家礼仪文化强调修身乃君子安身立命的根本,《大学·中庸》云:“君子不可以不修身。”继而提出修身养性的基本顺序:格物,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治国,平天下。这里可以看出,修身的根本是从人的内心深处解决道德自觉的问题。孔子教导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动。”即用一种外在的行为标准达到对于人的内心的规约和教化,而这种外在的规范标准就是礼仪规范。一个人外在的行为越符合规范,越能彰显其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
当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通过礼仪教化内化心性,坚定道德信念,端正行为,规范语言,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人伦道义,个体人格将趋于完善,符合真、善、美的标准。这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
(二)有助于社会和睦氛围的实现与维护
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理念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素质的定位当中,即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传统礼仪文化强调“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美的理念,在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追求和谐统一。和谐的社会氛围能够为当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传统礼仪文化对于和谐的社会关系的理解体现在三个层面上:第一层是人与自我的和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群体组织,个体道德修养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否达到和谐融洽的状态。如上文所言,传统礼仪文化强调个体的修身,修身首先要正心,正心的关键在于诚,坦诚地面对自我,诚实地看待本性,使身心处于一种放松自然的状态,达到身心和谐,这样的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自会容止有度,不偏不倚,文质彬彬,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第二层是人与他人的和谐。社会的网络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产生各种社会关系,传统礼仪文化强调在处理这些社会关系时要遵循长幼、尊卑有序,内外、亲疏有别的原则。正是这种规则与秩序使社会井然有序,为和谐的社会关系奠定了基础。《礼记·大学》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用“仁”“敬”“孝”“慈”“信”处理不同的关系,使各种关系相互配合达到平衡,体现和谐之美。第三层是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社会的发展证明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传统礼仪文化认为应以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孟子的“仁民爱物”认为应当以爱人之心去爱物,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传统礼仪文化用对待人的态度对待大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和谐的社会氛围的实现与维系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社会层面的实现目标,又为社会的安宁与稳定提供了保障,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良性发展。
(三)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礼仪文化是外在仪节与内在道德精神的和谐统一,具有“德辉动于内,礼发诸于外”,以“敬”为本的特质。传统礼仪文化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丰富的思想资源,如仁爱、孝悌、诚信、友善等等,这些思想资源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的本质力量,是中国社会不断繁荣发展的内生力。礼仪从形式上看是种种仪式的总汇,仪式化的行为作为载体使礼仪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仪式化的行为规范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标准。古代人与人之间见面时,视交往对象的不同行不同的问候礼,不同的场合穿戴不同的衣裳,男子20岁时要行冠礼以示成年等等,这些标准使凡俗生活具有了意义,一方面表现了“礼”文化美善统一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通过仪式的不断重复使价值追求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潜移默化唤起大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传统礼仪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应用路径
如何在新时代将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进行创新性发展和转化,从而真正发挥传统礼仪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功用和价值?对此,本文做了如下探讨。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传统礼仪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发展方向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虽然在不同的朝代,礼仪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为封建阶级所利用。此时,礼仪成为维护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其中的糟粕思想更是妨碍了人类个性自由的发展,阻挠人类的平等交往,成为窒息思想解放的精神枷锁。因此,要充分发挥礼仪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特有价值,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礼仪文化进行科学的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和发展其中健康向上的,保有生命力的,能与现代生活相连接的部分,摒弃其中维护阶级尊卑关系的糟粕思想,以及不合时宜的仪式部分,使礼仪文化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资源和文化支撑。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确立传统礼仪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实现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凝练概括,是政治理想、社会导向、个人追求的高度统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发展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其在公民个人层面上提出的规范要求,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价值引领和道德要求。礼仪文化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传承与创新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通过仪式表达,使礼仪的外在形式与内在价值达到和谐统一。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礼仪文化对公民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准绳,涵养公民性情,展现公民道德水平。
(三)坚持规范仪式活动,保障传统礼仪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有序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制定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宣传主流价值,加强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6]从国家层面来看,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制度政策,完善全社会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构建完整的国家礼仪制度和国家仪式体系,通过具有震慑力、感召力的礼仪文化活动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传递给社会成员,对其进行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引导。从组织层面来看,组织者应当规范礼仪文化活动的开展,制定切实有效的活动方案,对于不遵守礼仪规范的行为进行劝导、教育,必要时予以惩戒,使公民道德建设落到实处。从个人层面来看,公民应当自觉遵守各项礼仪制度,思想上充分认识礼仪活动的重要性,行动上用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积极参与礼仪活动,在礼仪活动的有序开展中,将公民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坚持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力量,发挥传统礼仪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价值
教育是文化传承、思想传播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发挥传统礼仪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价值,就必须汇聚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力量。
首先,学校是教育的主渠道,应当充分发挥学校作为礼仪文化教育主力军的作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重视诗教和乐教的教化作用,现代学校教育也应加强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涵养学生的心性,雅化个体的行为;变革现有的教育载体,通过开设礼仪课程,进行礼仪宣讲,使学生知礼懂礼,通过制度要求、评价机制规范学生的礼仪行为,通过设定必要的仪式活动强化学生的礼仪认知,比如开学第一课、升国旗仪式、入队仪式、入团仪式等,将礼仪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培养符合公民道德建设目标的合格主体。
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力量。通过政府行为引领社会风尚的变革,比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使每个公民参与其中,促进其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的变化;通过大众媒体宣传礼仪文化,报道社会正能量事迹,将道德楷模、礼仪标兵、文明之星等作为楷模,通过榜样长效的示范力量,带动社会公民增强道德意识,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通过单位、社区营造和谐的工作、生活氛围,推动礼仪教育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有效开展。
第三,重视传统家训的礼仪教育作用。公民道德建设可以通过家风家训的形式,对公民进行道德教化。同时父母也应做到言传身教,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否传递正确的礼仪信息、是否进行正面的礼仪教育都会对孩子礼仪素养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彰显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当下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挖掘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规范社会成员的言行,提高公民道德素养,营造和谐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