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治理意蕴和行动路径研究
——基于浙江省湖州市的考察分析
2023-02-07陈晔
陈 晔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89;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浙江湖州 313004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目前,推进城市治理,提高城市品质,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正式提出“高品质生活”理念,将其与高质量发展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就为地方开展城市治理创新,聚焦城市品质提升指明了新方向。在既有的研究和地方实践探索中,不免会提出新的问题:城市品质的立足点是什么,何谓高品质生活?面对新的治理场域,如何处理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试图通过一项经验分析来回应这一问题。
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国内外学术界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外学界关于城市品质的研究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将关注重心置于城市的宜居性和居民生活质量之上。1898 年,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率先提出注重城市生活的宜居性,在城乡之间构建山水田园城市[1]。20世纪60年代,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提出了人类聚居学的概念,开始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2]。自加耳布雷思正式提出“生活质量”术语之后,西方城市研究进入新高潮,更为关注居民的生活质量,关注居民的主观感受。如埃文斯强调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宜居的重中之重,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生态发展的可持续;哈尔韦格和博格则认为交通的便利和可持续是实现生活舒适的关键。二是偏重城市品质的测度评价,形成成熟的评价模型和体系。国外的政府、智库和行业协会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构建科学完善的城市品质指标体系。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幸福生活”指标体系、德国政府“品质生活”评价指标体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英国智库新经济学基金会“快乐星球指数”等[3]。三是注重从多样化的角度认知城市品质,与实践探索紧密融合。国外学者对于城市品质的认知并不仅仅停留在环境层面,更扩展到经济、社会、环境、规划等多个层面。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区复兴”热潮盛行以来,不少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宜居社区建设,相继提出绿色社区、可持续社区、智慧社区等新理念。哈兹卡普、克拉克等学者从民主协商、政策生成、机制重塑等方面探讨社会力量在创造品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国内关于城市品质研究的兴起相对较晚,主要与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变化密切相关,经历了从注重人居环境到推进宜居城市、品质城市、公园城市、韧性城市、高品质生活城市等交织变化。20世纪90年代,吴良镛提出“人居环境理论”,将城市研究的关注点引向环境改善。张文忠从人居环境的角度进一步围绕安全、健康、舒适构建“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城市宜居性的相关探究由之不断涌现。刘玉、王锐杰等学者围绕经济、社会、环境、生活、文化维度深入分析宜居城市建设[4]。自2018年起,围绕品质城市、高品质生活的研究进入新的高潮。当前高品质生活城市研究重点围绕内涵构成、评价体系、实践路径等经典议题以及空间治理、宜居住区、文化消费、场景营造等新兴前沿议题展开。具体而言,可归纳概括为三个维度:一是需求向度。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品质城市指标化、类型化。如杜玉华和杨延圣都从人的本性出发阐释高品质生活的内在意涵[5],杨延圣以经济信心、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文化丰富、政治善治五个维度构建了考察居民幸福程度、反映城市品质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6]。徐林通过构建城市品质提升的系统分析框架,围绕生态、经济、服务、生活、文化、管理等方面,对全国31个城市进行品质水平的测度评价,并从战略指导、制度构建、技术创新等角度提出探索路径[7];孟东方则认为高品质生活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关,基于对重庆多区县的实证分析,注重从居民的实际感知探求客观评价高品质生活的方式,重点提升居民对经济发展的认同度,关注地区之间居民感知的差异[8]。二是人文向度。城市的高品位和高质量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的繁荣富足,更突出表现在其人文性的特质。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城市病、城市危机,如何形成城市的独特气质,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曾伟认为提升城市品质应该抓住城市文化发展这一关键,从城市文化景观的视角探寻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加快城市品质提升的破解路径[9]。贾旭东关注高品质生活与居民文化消费的内在关系,强调高品质生活本质上是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迭代,尤其需要注重观察居民在文化消费上的趋势变化,面对文化消费越来越趋向为一种必需品消费,迫切需要调整既有的文化消费分类指标,提升高品质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10]。三是空间向度。将城市视为一种空间复合生态系统,城市品质提升离不开空间的合理布局和精心营造。原珂从品质社区建设的维度,提出打造宜居住区需要关注空间环境、服务供给、动态和谐等方面[11];吴晓林将社区韧性作为城市品质提升重要维度,从空间、制度和自治三个层面不断提升社区韧性[12];房亚明、李幸芝强调优化空间配置和资源整合,有利于提高城市空间韧性,进一步抵御风险挑战[13];马子琪选取摊贩空间治理难题,从公共空间生产的角度探讨城市品质提升[14]。
综合既有研究,研究视角跨学科多样和研究分析的实证支撑是当前品质城市研究的突出特点。不少学者从场景理论、城市美学、需求理论等出发探讨城市品质提升的要素和难点,系统概述高品质生活城市的内涵与建设举措。目前研究仍然存在部分短板:对高品质生活的特征尚未具象化。现有研究虽然对高品质生活的构成要素加以指标化、类型化,但是尚未阐释城市的高品质所展现的突出特性。二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践路径缺少对特色场景和氛围营造的系统分析。鉴于此,本文基于对浙江省湖州市的实践考察,探讨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基本维度和创新路径,重点研究三个问题:基于对国内外实践的考察,高品质生活具有哪些鲜明而具象化的典型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湖州市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面向推进共同富裕的新阶段、新要求,如何优化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行动路径,彰显城市魅力与活力?
二、高品质生活城市的突出特征:基于国内外典型实践的分析
提升城市品质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共同的发展追求和指向。在国际上,瑞典、新西兰、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品质城市建设较为出色,国内也有杭州、成都、重庆、兰州、南京、西安、长沙等不少城市相继提出过建设“品质城市”“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生活品质之城”等战略目标,并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果。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探索实践为其他城市提升城市品质提供有力借鉴与启示。
(一)国内外品质城市建设的典型实践
1.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实践。OECD国家注重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围绕就业服务、交通出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等方面提升城市品质。其一,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和援助。如英国政府鼓励企业对职工技能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人力资源服务委员会提出“青年训练计划”,目的是为已离校但未就业的青年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由英国各大中小型公司实施,培训课程内容以岗位为依据,为他们提供基本技术知识和劳动经验;其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动可持续出行。如瑞士、奥地利和德国坚决抵制多车道开阔马路等城市形象工程,要求处处有公园、绿树花草环绕社区。面对“逆城市化”现象,日本在通往长冈市中心的巴士上设置购物巴士券兑换券,乘客可自行在巴士内取得一张兑换券,持兑换券前往加盟“购物巴士券”系统的商店购物;其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明确环保投资主体与事权。如瑞士的环保投资中,联邦政府投资所占比例仅为五分之一,其余均来自各级地方政府,二者之间的环保支出仍各有差别,联邦政府主要负责环保设备的研发,地方政府的支出则主要用于污染的防治与其他服务。
2.新加坡的探索实践。新加坡将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高品质的生活作为高宜居度城市建设的三大指标,主要做法有:一是优化城市布局,制定超前、可持续的城市规划。提出“空中家园”“地下城市”等理念,注重尊重历史,包容差异,旧城更新以历史保存为主,并通过填海造田的方式获取城市用地以转移老城区的建设压力。二是注重城市绿化,优化城市环境。成立专门的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开展绿色廊道计划,在绿化走廊中设步行道以此形成联系全国的各个公园和居住区中心绿化带的网络。三是强化智慧支撑,精细化提供公共服务。先后制订并实施“IT2000”计划、“智慧国2015”和“智慧国2025”规划,注重科技的人文关怀,所有组屋HDB(政府建设租给民众的房子)都配备有电梯,新商场里面全都有母婴室和配备自动门的残疾人专用洗手间,在公交巴士的座椅旁边设置充电口,做到触手可及。
3.成都实践。成都将“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作为重要建设目标之一,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对于提升城市品质,成都推出一系列特色做法:一是率先推出楼宇“一楼文化”。如锦江区持续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在全国率先推进楼宇“一楼文化”建设,打造13个特色艺术分馆、7个“一楼文化”示范点等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二是突出便民服务多元供给。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构建“15分钟街区级-10分钟社区级-5分钟小区级”生活服务圈。三是注重场景建设,营造社区美空间。坚持“场景营城”理念,建立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的“双千”社会场景发布机制,加快培育山水生态、天府绿道等6大公园场景。打造江滩公园、新桥社区、夜游锦江等场景品牌120个和空港花田、城市之眼、香香巷等网红打卡点位380个。
4.上海实践。上海坚持“人民城市”的理念,通过品质提升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推动滨水空间更新,增强健康生活体验。通过贯通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苏州河沿岸42公里滨水岸线,合力打造“一江一河”健康公共空间。在浦江东岸,每公里打造一座网红“望江驿”,实现一驿站一特色。如9号望江驿与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健康云”结合,让市民欣赏江景之余获得沉浸式的健康服务体验;同时,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引领消费新潮流。如上海徐汇区Prada菜市场通过对“乌中市集”进行立面改造,融合Prada品牌元素,买菜就送Prada特别版手提袋,让菜市场拥有时尚烟火气,成为新打卡地。
(二)高品质生活的突出特征
基于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城市的典型实践,笔者认为新时代高品质生活城市是一种融合高质量物质生活和高品位精神生活为一体、兼具居民舒适度和社会吸引力的新型城市形态,是拥有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先进和谐的社会文化、自由开放的创新创业氛围的城市。创造高品质生活应聚焦社会发展、规划布局、生活环境、城市人文等维度,彰显如下基本特征。
1.社会发展均衡化。无论是城乡之间、社会阶层之间,还是不同发展领域之间都保持发展的动态均衡。城乡在居民收入、宜居环境、优质服务、要素流动、数智进程方面保持较小差距,不同社会阶层在公共服务、制度供给和环境机会等方面保持较小差距,城市在各建设领域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居民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富有。
2.规划布局系统化。城乡间在空间布局、产业经济、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机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各类空间资源,实现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城市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绿化、垃圾处理以及地下空间网络既做到整体美观和谐,又能适应城市发展变化。城市规划管理做到远近结合、留有余地,为未来发展留足稀缺资源和战略空间。
3.生活环境舒适化。宜居性是评价现代城市品质的重要标准,高品质生活城市一定是一座生活环境舒适,让居民感到舒心的城市。不仅具有良好的公共卫生,绿地公园数量众多,拥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而且拥有较好的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达标;居民能够享受到家门口的学校、医院、商场、菜场、书吧等,而且服务贴心精准,优质共享,整座城市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健有佳所、文有雅乐、住有宜居。
4.城市人文精致化。建设品质城市,必须把塑造城市气质放在首要位置,把彰显文化个性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理念。形成特色品牌,找准城市的气质定位,在城市品牌上展现较大吸引力、影响力;彰显神韵魅力,注重古今交相辉映,兼具人文底蕴和时尚魅力,既可触摸历史、又能拥抱未来;突出人性关怀,让不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人有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市民高度认同并共同参与。
三、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治理意蕴:一个典型案例分析
城市品质涵盖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却并不意味着路径选择的趋同,创造高品质生活更呈现出地域性、个性化趋向,彰显更鲜明的治理意蕴。面对城市转型发展的突出问题,浙江省湖州市以治理现代化为抓手推动城市品质提升,通过生态环境、社会民生、文化、人才工作层面的治理创新,进一步放大地区生态优势,提升城市品质。
(一)聚焦绿色示范,不负湖光山韵丝书远
清新绿色始终是湖州市的发展底色,从生态立市到生态强市,该市不断加快提升美丽建设的标准、拉高先行示范的标杆,以生态示范推动城市品质提升。一是以美丽创建全面提质生态环境。近年来,该市重拳治水,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实行四级“河长”全覆盖,实现了“五水共治”大禹鼎七连冠。截至2021年,湖州市累计完成河道整治1200公里,完成河道清淤5000万方,建成省级美丽河湖38条(片)。攻坚治气,深入开展污染源排查见底、VOCs深度治理等七大专项行动。铁腕治矿,统筹推进矿山综合治理,企业数由612家减少到25家,在产矿山全部达到绿色标准,矿山开采逐步减量直至“零开采”。高品质打造65公里“黄金湖岸”和全国领先的“5分钟亲水见绿圈”,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二是以标准先行加速示范引领。湖州市发布全国首个《生态文明标准体系编制指南》地方标准,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标准委批准创建的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发布“两山”转化地方标准,已制定发布生态文明建设标准97项,其中国家标准10项。在全国率先建立“绿色GDP”核算应用体系,德清县开发国内首个县域GEP核算管理系统,加速拓宽生态资源变资产、资本的转换途径[15]。三是以协同治理推动执法效能快速提级。针对生态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该市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生态监管。一方面,在浙江省生态环境系统率先上线企业“自巡查”系统,目前湖州市纳入“自巡查”系统管理的企业总数达到2000余家。另一方面,该市公安局联合多部门创新研发“两山”协同智治应用,打造生态警务品牌。围绕净水、净市场、净废、净土、净林五大场景,依托模型预警、情报流转、公益诉讼等模块,及时处置跨区域、跨部门生态治理问题,实现从单打独斗到生态联勤的转变。
(二)聚焦民生福祉,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城市品质重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改善社会民生。湖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安全等突出问题,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一是立足“学有优教”,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统筹谋划城乡教育,从教育资源配置、学生综合素养、教育提质培优、学校师资保障、终身教育服务等方面,建立完善全市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基础教育资源供给,该市计划投入156亿元,新建、改扩建68个幼儿园、87个中小学校。深入推进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力争县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模式的教共体占比达90%。推动在湖高校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分类发展、凸显特色,构筑学术高地、育人高地、科创高地。二是立足“病有所医”,加快综合医改持续深化。湖州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市、分级诊疗试点市和浙江省唯一的“三医联动”“六医统筹”集成改革试点市。按照“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原则,组建8个县域医共体和2个城市医联体,实现市、县、乡、村一体化管理。优化医院收支结构,引导医疗机构主动做好预防和健康管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该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27.1%上升至2021年的36.4%,处于浙江省领先水平;药占比从2017年的31.09%下降至2021年的21.51%,处于浙江省较低水平。三是立足“民有所安”,推动平安建设走在前列。该市坚决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平安建设实现“十四连冠”。扎实开展“守青山、护绿水”专项行动,连续开展“惠民十大行动”,平安志愿者队伍从2017年的5.5万人增至2021年的37万人。为应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特殊性,破案难、追赃难和办案成本高的问题,推出全国首条自带保险的“2250000防诈热线”。同为破解党的建设、公安执法与社区自治之间板块化、连接度弱的难题,湖州市从2019年起在浙江省率先建立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制度,为守护城市安全增添“警”色。
(三)聚焦文旅融合,彰显璀璨人文魅力
湖州市文脉悠久深厚,是这座城最雄厚的资本、最深沉的力量、最持久的底气。近年来,该市突出文化赋能、服务共享多维发力,彰显城市气质。一是注重重大项目牵引。深化文旅项目“百大千亿”工程建设,推动“点状供地、坡地村镇”等政策落地,引育太湖龙之梦、云上草原、长颈鹿庄园等亿元以上文旅项目131个,连续6年文旅项目投入超百亿元。累计吸引喜来登、悦榕庄等国际国内旅游品牌25个。二是注重服务主客共享。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普惠、均衡、可及,获批“全国唯一”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综合性试点和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城市。创新打造“城市文化客厅”“城市文化阳台”“城市书房”等城市文化空间,建成城市书房35家、乡镇文旅驿站15家。上线度假数字平台,开发“舒心游、放心玩、暖心榜”等特色场景。在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监测排名中,湖州市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列全国第三。三是注重文脉保护传承。打造千甓亭等活化利用示范项目,成为浙江省唯一国家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出台浙江省首个非遗保护地方标准,率先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串珠成链打造“漫南浔水乡之旅”“南太湖文博之旅”等10大特色精品线路。
(四)聚焦引用育留,打造人才生态强市
人才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湖州市以变应变加快推进各类人才集聚,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让城市宜居宜业。一是提档升级人才平台。大力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名企”引进计划,先后引进了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着力完善创业创新平台体系,成功创建省人才创业园2家、“南太湖精英计划”产业园6家、离湖人才飞地17个、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6家,人才承载能级进一步提升。二是提质增量人才队伍。持续做热南太湖精英峰会、世界青年博士南太湖论坛、全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深入实施“南太湖”系列人才工程,人才资源总量和质量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已遴选“南太湖精英计划”人才项目1632个、“南太湖特支计划”人才558个。2018年至2022年共集聚大学生49.8万人。三是持续做好贴心服务。成立长三角首家人才发展集团,打造长三角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数字大脑”,为人才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人才住房、子女教育等人才“关键小事”破解率进一步提升。四是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大力实施人才企业成长助推行动,设立10亿元人才基金,大力集聚人力资源、科技金融等专业机构,加快推进人才创业企业产业化。
四、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行动路径:秩序与活力动态平衡
“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公民生命体验能够影响国家制度设计;一个真正繁荣的城市,居民生命体验能够影响城市制度设计。”[16]城市治理需要共建共治共享,聚焦居民生命体验。立足未来,城市品质提升要落到精致生活上,这是持之以恒的绣花功夫。笔者认为,未来创造高品质生活需从空间环境、公共服务、社会文化、双创生态四个维度靶向发力,推动社会秩序与城市活力的动态平衡,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与高效能治理的良性互动。
(一)以空间营造筑牢生态秀美环境优势
基于人本需求进行空间营造对于品质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加强整体超前规划,平衡城市空间资源,让市民体验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一是突出协同融合,构建城乡空间新格局。 优化“一湾极化、两廊牵引、多区联动、全域美丽”的生产力布局和空间资源配置,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全面协调有序发展的城乡空间新格局。突出南太湖新区核心引擎地位,高水平建设湖州市科技城和南太湖未来城两大特色新城。拉开主城框架,在中心城区现有基础上,推动城市向东发展,与东部高铁新城、南浔实现产城融合,形成节点、廊道、区块相互咬合的新城市聚落。二是突出绿色低碳,加强蓝绿空间保护。加快环太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水体协同治理和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有效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净化,织密中心城绿地网络,构建“5分钟亲水见绿圈”,在主城区建成“一塘十山十漾”城市公园。三是突出内涵发展,塑造特色鲜明的景观风貌。强化城市风貌设计和管控,建设一批标志性、具有辨识度的城市新地标、景观大道以及城市阳台、城市家具。优化城市空间轴线和景观廊道,在主要景观河道两岸以及大型开敞空间周边,形成优美的天际线。注重色彩规划和管控,建立完善的城市导色系统。加强对立面改造的前期设计引导,进行整体色彩规划,商家根据统一的导色系统,从中自主选择字体和色系,实现城市色彩的整体调和。
(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共享金名片
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公共服务需要统筹兼顾,既关注普遍日常,又关注个性差异,引导高端需求,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市民生活更有质感。一是坚持普惠可及,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构建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夜班公交”“区县微公交”“定制公交专线”等特色公交为补充的公交运营服务新格局。加密优化公交线网,扩大城区公交站点的服务半径,优化公交衔接换乘,缩短班次等候时间,实现市民最多只需要换乘一次就能到达目的地;逐步实现镇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全覆盖;加大基层业务骨干和慢病管理人才培养,优化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和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等服务,加快建设医防融合、全专一体的“健康守门人”体系。二是坚持“场景营城”,实现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以消费场景为例,升级改造重点商圈、商业步行街,发展品牌首店、品牌餐厅、主题乐园等高品质商贸新业态。推动市区人流量较大的中心地块业态重塑,有效解决品牌引入同质化、招商定位不明确问题。围绕品质消费,加大品牌的规划和引进,尝试走独立设计师品牌之路,吸引精致、小众、有设计感的独立品牌进驻,降低创业成本,打造展示空间,让重点商圈成为艺术类、设计类人才的孵化基地。引进宜家、无印良品等知名生活品牌,在城市节点区域组合式布点,为居民带来融入日常生活消遣的沉浸式体验。三是坚持数字赋能,提升公共服务智慧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浙里办”湖州市城市频道,全面融合便民惠企高频服务,持续打响“局长带你‘浙里’办事”品牌。深化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共享,搭建“一统领一张图九场景”总体架构,推动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救助、智慧养老等场景应用全面落地。加快社区商业智慧发展,努力提升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文娱等服务消费,全力打造数字生活新范式。
(三)全面建成“品质文化生活圈”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提升城市人文气质是关键,要延续历史文脉,让市民乐享品质文化生活。一是文化活动要“兴起来”。筑牢文化建设的村级基础,激发基层文艺团队活力,实现所有村能自主开展文化活动。持续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积极导入社会力量,打造城市书香的心灵坐标。加大政策扶持,让湖剧、绫绢织造技艺、湖笔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古城“安营扎寨”,并升级成为居民和游客可玩、可体验的文化活动。二是文旅空间要“活起来”。以中心城区市河两岸的近代街区为核心轴,将现有的历史旅游街区、文化创意园区以及商业综合体进行有机整合,以古桥、街巷、河流串联形成城市的历史空间走廊,留住城市的宝贵记忆;突出模块镶嵌,实现旅游、消费、休闲空间的灵活组合。对现有的“文化客厅”“文化阳台”“城市书房”进行创意性改造,形成体现生活美学的复合式空间,融入文化沙龙、文创售卖、艺术展览等新业态;合理利用社区原有文化设施、公共用房、历史建筑,推动公共文旅空间与健康、创业、服务等其他场景资源叠加,打造青年创客空间、非遗客厅、文化展示厅,打造有辨识度的社区文化地景。三是文化产业要“立起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快发展数字文化、创意设计、影视传媒等产业,推动文化智造高端化、品牌化。延续传承历史文脉,推动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搭建传统产业多元发展的十字架构,一方面拓展横向应用场景,不同行业可跨平台合作,在宣传推广上相互牵引。另一方面,要纵向细分市场,针对女性群体、老年群体等提供不同的产品系列。提升传统行业整体设计能力,关注产品概念、文化主题、创意设计、视觉包装,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四)大力营造富有活力的双创生态系统
在平台、人才、基础配套支撑上下足功夫,推动“5+2”创谷串珠成链,努力让城市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理想城市。一是着眼高能级,构建高端协同的创新平台体系。以科技城、长三角产业合作区为战略新支点,推进科学谷实验室平台与高教园区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做强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加快莫干山研究院建设,提升浙江省涡轮院、中科卫星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能级。二是着眼高层次,加快聚引天下杰出青年人才。围绕湖州市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评估现有人才,确立人才需求,编制人才分布地图,有针对性地到相关人才集聚的高校院所加大招引;加大传统技艺行业在收入、社会评价和奖励激励等方面的政策配套,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传承传统技艺;做优特色人才街区,为人才提供集创业路演、办公学习、社交联谊、娱乐休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三是着眼高品位,筑牢智慧包容的基础配套支撑。吸引电信创翼天地、优客工场等独角兽企业落户,为创业者提供共享办公平台,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多元开放的众创空间,形成创新创业服务链。在创谷内融入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元素,打造AI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