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2023-02-07孙可欣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孙可欣,欧 健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首次强调了要不断“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P4-8)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推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新时代促进人民精神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和实践指向,是坚持运用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方法论原则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生动体现。

一、新时代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

研究“精神共富”问题时应全面立体探析这一全新命题背后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深入理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新时代的价值向度,把握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现代化发展、理论传承、幸福生活三个维度的重要意蕴。

(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发展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2](P22-23)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完善,离不开系统全面、平衡协调的发展观念。学者亨廷顿曾指出:“当人们意识到他们自己的能力,当他们开始认为只能够理解并按自己的意志控制自然和社会之时,现代性才开始。现代化首先在于坚信人有能力通过理性行为去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3](P92)因此,精神上的自觉主动不仅是物质文明扩张升级的产物,也能为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和谐的价值遵循和昂扬的行动意志。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物质现代化与精神现代化质与量相统一的中国特色,是物质的丰富与人的全面发展二元统一的现代化,以人民的多层次需要、全方位成长、多领域进步作为立足点和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至上为根本原则立场的真切诠释。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早期,毛泽东就把现代科学文化这样的精神建设追求列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之一,致力于“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4](P207)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有针对性地论述了精神文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可替代性:“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5](P14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建设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6](P26)当下,习近平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更加充分表征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独特的分量、价值和地位。

(二)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优秀内核的继承和创新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具体阐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问题,但运用唯物史观说明了精神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马克思论述了人的精神必然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7](P591)但是人是有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人,人类独有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截然不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8](P162)人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价值尺度能动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构建人独特丰富的精神生活世界。同时,人的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在适应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以政治、法律、艺术、宗教、文学等形式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个能够达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8](P189)的社会,在那里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精神生活上的全部丰富性得以实现,人们可以进行普遍的精神分享和精神创造,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潜能和特质都能充分发挥。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内蕴着对精神生活富裕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礼记·礼运》描绘了一幅“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9](P248)的大同社会图景,映射出那时的人们对安居乐业、邻里和谐、互帮互助和精神富足的理想生活的憧憬。中华文化也历来重视以合理的控制和引导使人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提升个人的思想修为和精神境界。老子在其著述中多次论及圣人的精神与行为表现,“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也身存,”[10](P18)阐明圣人之所以能够被众人推崇并得以生存,正是由于其低调不争抢的性格和把自身利益置之度外的精神品质,“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10](P55)则描述了圣人坚守作为天下楷模应遵循的大道,不自我彰显和自我炫耀,因此才能够以聪慧质朴之心将自我的成就保持长久。

新时代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念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精华中关于精神生活论述的继承和创新,同时也不断汲取来自这两者的丰富养分以提升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底气、文化底蕴、价值熏陶和思想沉淀。

(三)实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图景的重要体现

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坚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人民根本福祉,”[2](P27)“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P22)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重点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P9)基于此,一是要求系统认识人民群众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产生而尚未被满足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要求正确全面把握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精神生活品质实质性提升两个层面的内容,“绝对不能用物质生活的富裕去掩盖精神世界的匮乏和精神生活的贫困”。[12](P22-33)

习近平曾指出:“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13](P150)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同时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飞越式突破和进步,致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层次化和细化。只有从质量上提升人民精神生活的品质,从数量上丰富高质量的社会文化精神资源供应,从分配上推进全体人民精神资源财富的共创共享,才能更加深刻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提升民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通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来提升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力、认同力与追求力,”[14](P66-73)以对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现况的真切体察和为人民谋幸福的担当使命绘就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广阔图景。

二、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质的跃升。同时,一些精神文化生活领域新的现象和问题也显现出来。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阻滞

唯物史观认为:“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 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8](P525)精神生活的层次受到物质生活水平的制约,先进的、高水平的精神文化生活离不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跨越式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迈上一个新台阶。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区域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持续存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数据显示:我国还有15个省级行政区居民人均年收入不到3万元,东中西部人均年收入差距较为突出。同时,城乡居民在收入和精神文化享受方面的差距也较为明显: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 12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 412元,约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 931元)的2.5倍,2021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6%,农村居民为32.7%,城镇人均消费粮食数量为128.8千克,农村为170.8千克。[15]由此可见,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教育、阅读、观看文化艺术表演等精神生活的消费支出。区域间精神文化支出和活动的人均折合数量也差距显著,根据数据和计算,2021年上海人均享有的教育经费数目约是河南的2倍,宁夏人均享有的艺术表演的数量约为浙江的1/3[16]。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阻滞了人民精神生活走向共同富裕,又会阻碍民众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因为“在劳动中,个人的全部自然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差别会表现出来,因而所得的报酬也各不相同。”[8](P119)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解决区域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既要促进先富带后富,也要努力改善落后地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带动不发达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和升级,避免精神生活富裕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二)精神生活需求不足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制约

一般而言,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高低与物质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但有时也会呈现出物质生活水平跃升,精神生活层次依旧维持在较低水平的现象。当下,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赌博、打牌、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等风气和陋习仍旧盛行,人们长期受不良精神风气污染会逐渐丧失对优质文化产品的审美力和感受力,同时失去对急剧变化、快速进步的现代社会的同步学习力、分析力、领悟力和追随能力,也将最终丧失其在现实世界的竞争力、创造力和发展能力。部分地区人们所谓的精神需求不足,并非真正的精神生活富足的体现,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精神贫困和精神发展受阻状态的表征,是掉进三俗之风、黄赌毒、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陷阱的端倪与征兆。这是我们研究当代人民精神生活时应足够重视的一种现象和问题。

(三)优质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不充分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影响

习近平强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17](P8)进入新时代以来,人们购买能力的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给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但在人们受教育层次的提升,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中国融入全球化的程度加深,行业和专业分工的细化,社会群体和思潮的多样化、人们兴趣爱好的多元化等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新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种类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类型多元的特征,而现有的文化产品供给与人们更加丰富和深刻的需求之间尚存在较大缺口。

第一,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足问题。部分文化产业受资本逻辑的影响,表现为以价值增值为生产产品最重要标准,以收获的流量和销售量为至高指标,趋之若鹜地生产出满足部分群体低级趣味的媚俗文化产品。

第二,文化产品与人们精神需求未能准确对接问题。根据数据统计,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 06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20年增长16.0%,两年平均增长8.9%,其中内容创作生产25 163亿元;创意设计服务19 565亿元[18],文化产业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我国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之间的不一致依然存在,不同群体和地区的人民对文化产品多层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需要还不能满足。

三、新时代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9](P13)切中肯綮地回应人民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强烈、真切、细腻、多样的诉求,应从价值引领、文化供应、管理保障、法制建设、舆论宣传、实践养成等方面深入突破,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实现人们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磅礴力量。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价值导向,克服文化消费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危害

“精神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精神力量来解决,”[19](P84)“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19](P54)

第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把爱国意识、奋斗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融入多种类型的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中,以知史爱党的思想宣传、明理科学的知识普及、铸魂育人的文化浸润为理念建立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事业产业,“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P45)坚持以文化形塑城乡建设,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常态化制度化管理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引导人们抵制泛娱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文化消费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园地,外化为人民的日常行为实践准则。

第二,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市场竞争中的牵引、规约、激励作用。市场生产精神产品应当以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经济效益次之,不应将经济效益凌驾于社会效益之上,为追求利润生产出粗制滥造、牵强附会、色情暴力、猎奇媚俗、浮夸空洞、低俗重复的文化作品,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市场生产者的精神价值取向,推动其对义利关系正确处理,“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19](P102)在数字化、智能化、概念化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生产出诸如《长津湖》、《流浪地球》、《三体》、《扫黑风暴》、《狂飙》等影视剧一样真正文质兼美、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提升人民审美品位的优秀作品,积极引导资本与文化实现质与量、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结合。

第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育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认知层面提升人们思想道德素质与审美鉴别能力,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科学的文化消费观。“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19](P106)唯有把握好真实的个人感受,丰富个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学习积淀,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熏陶,才能准确识别良莠不齐文化市场上的低俗化、功利化、符号化产品,选择触及灵魂的,有筋骨,有内涵,有道德,有生活温度的优质作品,祛除文化消费主义和符号化产品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危害。

(二)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精神文化产品

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以正确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培根铸魂、立心弘业、吹响文化产业发展进步的主旋律。要增强文化企业的民族使命感与担当意识,鼓励其在文化生产过程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内涵精髓,有机融汇时代精神和世界视野,打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话语、中国美学和中国魅力的精神文化形象与符号,向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昭显中华文化和中国作品的时代张力、文化活力、精神感召力与磅礴生命力。

第二,要优化文化产业要素配置,加强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培养和体制机制建设。应以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助力文化企业完善高质量文化人才引进机制,实现文化产业要素投入上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人力资本密集型转变,引进一批具有正确价值观、优质创意理念、差异化思维与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文化领军人才,促进文化产业要素结构升级优化,逐步在产业链高端谋求文艺精品价值生产,传播、增殖。将改革创新精神、人民至上立场、问题导向意识和整体布局的系统观念贯通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统一的过程。深化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扶持创新推广文化精品力作的优秀平台,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产业示范企业,构建人民群众深度参与的文艺产品创作与评价反馈机制。推进文化产业内涵式发展,使其创造出市场与口碑双赢,给予新时代人民精神文化体验感、幸福感、获得感的精品力作,破解文化市场中产品低质、无效、错位供给的难题。

第三,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的高效协同作用,出台吸引人才资金流入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以梯度转移和人力集聚的方式助推中西部区域对东部高端文化人才的接收吸纳,汇聚高层次人才强化区域内知识溢出效应。同时应加强中西部地区文化体制改革力度,转变产业发展模式,系统挖掘区域内文化产业资源,培育产业发展优势,激发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潜能,还应促进区域间文化产业的互帮互助和协同发展,实现地区间产业统筹合作、融通开放、优势互补。要积极培育乡村文化产业新兴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人民生活同频共振,结合地区特色打造符合乡村人民生活体验和审美意趣的高品质创意文化产品,引导文化生产紧扣乡村生活主题,把准乡村人民思想脉搏,尊重乡村人民精神文化多样化、深层次、高维度的需求,以高质量、接地气、多层次的文化生产与创作对其进行积极健康、高雅进步的价值信念指引与心灵追求导向,满足乡村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盼。

(三)强化网络平台信息监管,打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19](P196)加强对网络空间信息的监管治理,依法管控和惩治散布色情、低俗、虚假、欺诈、暴力信息的行为,是对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负责,也是对人民的负责。随着信息社会和新兴媒体持续发展,“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19](P353)更加迫切需要在信息生产和发布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健全内容审核和筛查机制,提升信息传播利用环节的管理能力,积极营造“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19](P208)的网络空间氛围,促进真正有品质、有内涵、有事实、有效力、有担当、有现实关切的内容生产、发布、推送、传播。既要充分借用大数据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有效归类整理,也要利用算法技术设定更优质的推荐机制,净化人们在网络空间的精神视野,使人们在网络业余时间体验到精神纾解和心灵升华。

(四)增强数字时代优质精神产品供给,打造符合人民审美意趣的文化盛宴

增强高品质文化精神产品供应,要求我们“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17](P154)

第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化转型时代文化创作质量。促进文化资源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3D建模、数字孪生、“5G+8K”、“AR+故事串接”、全景呈现、“IP+实体场景”等数字科技赋能公共文化作品创新,比如河南卫视去年全网爆火的《祈》《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作品,是采用了中华优秀文化与AR技术融合叙事的方式,使观众沉浸式体验绚丽多元的视听盛宴,实现了公共文化空间的场景革命和真意、真情、真诚的文化创意作品的立体化、交互式、全方位、多样化呈现。

第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抒写和创造观照中国人民现实生活的精品力作,提升新时代精神文化产品的艺术质量、社会效益和价值情怀。应倡导和鼓励广大文化生产者和文艺创作者深入扎根基层,以丰富创新的题材、手法、形式、技术探触人民生活质朴本真的内核,“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17](P166)以植根现实的细致洞察和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强烈责任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17](P176)。

要合理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20](P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