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思政教学的技术路线
2023-02-07张同利
张同利
(安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深入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要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1]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根据课程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提炼课程的思政元素,如何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并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从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学界还缺乏有针对性的解答。鉴于此,本文试结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出初步的技术路线,为进一步探讨提供参照。这条技术路线依次为价值定位、元素挖掘、课堂融入、考核评估等几个步骤。
一、价值定位
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首先要对本课程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立足于本课程的专业特点和优势,凝练并概括出本专业的思想价值体系。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深入梳理和认真研究,可将本课程的思想价值内涵概括为十个要点:(一)基于思政教育价值体系、理论体系的视角、观点与方法。例如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切入和分析作家作品及其文学现象。(二)植根于民族传统的爱国思想。例如屈原、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等作家作品及其爱国思想。(三)具有深厚内涵的民生思想。例如杜甫诗歌中的忧国忧民思想、白居易新乐府诗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四)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命运的人文传统。例如司马迁《史记》的创作、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提出。(五)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宇宙观。例如王维山水诗、历朝历代的山水游记等。(六)心系家园、心念故国及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例如望月怀人主题、李煜思念故国的词。(七)反对战乱、向往天下太平、世界大同,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理想信念。例如《桃花源记》里的理想世界,《西厢记》对美好婚姻的期许。(八)忍辱负重、诚实守信、视死如归、积极进取、奋进创新的中华儿女优秀品格。例如屈原、司马迁的忍辱负重,韩愈、李贺对诗歌的锐意创新,再如诚实守信的吴保安、视死如归的荆轲、文天祥、岳飞。(九)渗入生活日用、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信仰的节日民俗、传统故事和文学文化现象。例如中秋团圆、清明祭祖、月老故事等。(十)空灵、秀美、飘逸等极富民族特色的美学思想与艺术内涵。例如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言有尽而意无穷、“滋味说”“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等。
专业课程的思想价值内涵挖掘和体系建构,需要结合教材与课堂教学实际,对每一个价值链条进行学理上的研讨,从而保证其哲学高度、思想深度及价值内涵,并符合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中蕴含的民生思想,它不仅是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完整统一。所谓民生,主要包括生存生计层面的物质、生活需求、发展层面的机会、能力需求、政治、精神层面的权益、自由需求等。民生思想根源于民众生存、发展、享受的基本物质与精神需要,是围绕普通民众的上述需求而形成的一系列理念和主张。具体来说,就是:民富国安的物质追求,丰富知识、文化的教育追求,顺民心、量民力、关心民瘼、民为政本的政治理想追求。古人倡导通过发展生产,实现民众的富足与安乐,实现“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2](P16)的基本生存需求,以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2](P5)之类的安乐富足生活。民众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后,还需要获得良好的教育,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秩序和谐。通过“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P5),实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2](P114)的人伦秩序,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P15)的社会风尚。就社会治理层面而言,以民为本也是民生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否顺应民心、是否关心民众疾苦是衡量政治得失成败的重要标准,所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2](P13)。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心忧苍生、反映百姓疾苦,批判现实、寄寓政治理想,表现民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等,向来都是重要的题材内容。例如《诗经》、汉乐府民歌、建安诗歌、杜甫史诗、《窦娥冤》《西厢记》《琵琶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其中都有大量的内容表现对现实的批判,以及人们对安宁幸福、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如屈原《离骚》“哀民生之多艰兮,长太息以掩涕”,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实甫《西厢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民生咏叹、理想呼唤等,都是值得认真挖掘和深入阐释的思想内容。
二、元素挖掘
《纲要》指出,课程思政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丰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其内容“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是“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要课程,需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做到全面系统、具体细致,这是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的基础工作。但同时也要注意的是,在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梳理,尽量做到全面深入,但这并非意味着要将思政元素渗入全部课程内容,更不能生搬硬套,把中国古代文学史讲成思想政治课,那样既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也不符合课程思政“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1],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要求。作为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基础和前提,专任教师首先需要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规模庞大、内容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全面把握,对其作家作品、发展脉络、演变规律等都能做到了然于胸,并掌握整个教学体系的宏观架构,在此基础上,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到具体教学环节中,在每一教学内容中找出紧密相关、切实可行的思政元素。结合目前通行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经过认真梳理和研究,目前可以初步将其分为四个模块、八个单元、七十个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这样的整体设计可以使思政元素的挖掘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比如第二个模块分为两汉文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两个单元,两汉文学又可以细化为秦及西汉散文、汉代辞赋、司马迁和《史记》、《汉书》与东汉散文、两汉乐府诗、东汉文人诗等六个教学内容。细致梳理和研究教学内容,挖掘其中“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的思政元素,并找到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精准关联点、切入点。例如“司马迁和《史记》”这一课程内容,重点阐释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理性精神、人文精神、科学实践精神,并突出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事业的文人传统。如“陶渊明和他的文学创作”,在教学中提出魏晋风度的话题,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探讨知识分子的人格追求,陶冶学生高尚的生活情操;如中唐文学的“韩孟诗派”“元白诗派”两个课程内容,强调求新求变是中国文学不断发展的动力,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如“苏轼及其诗词文”,剖析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操与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陆游及中兴四大诗人”,强调文人的民生思想和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树立报国之志;如“《西厢记》”,突出中国戏曲在叙事结构和艺术形式上的民族特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如“清代小说”,阐释中国叙事文学的发达及其主要特征,并将其放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正确认识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工作,既要组织教师对现行的教材进行梳理,做到全面挖掘、全面覆盖,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本课程的“指导纲要”,供讲授本课程的教师参考,同时也提倡教师在具体的讲授中,灵活借鉴和适度运用,既做到“心中有数”,又能做到“出手有度”,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课堂融入
就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来说,价值定位和元素挖掘都属于准备环节,其育人效果要在接下来的课堂融入环节中进行落实和检验,也需要在课堂融入环节进行调整和提高。正如《纲要》所指出的,专业课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并“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1],从而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让思想价值理念入脑入心,最终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课堂融入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方式、方法,专业课教师应当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采取灵活有效教学方法。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来说,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一般都是30~50人的大班课堂,因此教师多数采取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同时在课堂讲授、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中,适当采取如讨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读书指导法等,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既能传授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又能有效实现思政育人效能,需要把握几个原则:第一,点位要精准。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在合适的时机,恰如其分融入思政育人的内容。在讲授过程中,要做好引入前的铺垫和引发,也要做好引入后的延伸和发挥,这样才能保证切入的隐性间接和润物无声。第二,火候要适度。要把握好融入的幅度,要善于用作家作品的本身讲道理,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中水到渠成引发思政育人目标。思政理念的阐发,有的要点到为止,不必夸大其因素及影响,有的则需深入剖析,讲深讲透。第三,内容要专业。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就是要讲授专业知识与理论,专业课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要说专业的话,做专业的事,与此同时,还要融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思政育人目标。第四,方式要灵活。要根据课程内容、环节和教学情境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例如讲授陆游的家国情怀,其思政育人主要采取讲授法。再如韩愈“以文为诗”的创作手法,可以在课堂讲授后的布置作业环节用读书指导法,让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领会中唐作家的“创新精神”。第五,效果要实在。思政元素的课堂融入要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善于营造课堂情境,引发情感共鸣、思想共鸣,从而入耳走心,取得实实在在的育人效果。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融入的方法,这里试举几例。第一,画龙点睛。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要做到自然而然,切不可生拉硬扯,更不能动不动长篇大论,甚至完全脱离专业教学,讲述思政内容,这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抵触。较为合理的做法是,在授课过程中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带上一两句,画龙点睛,润物无声。“画龙点睛”法可以用在一堂课的开头、中间或结尾,例如讲解白居易的《与元九书》的过程中,可以在开头提出: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课题,面对时代课题,每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都有他们的使命与担当,在白居易和元稹所生活的中唐时期,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他们自然不会熟视无睹,他们希望用诗歌作武器,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也可以在课程讲述过程中或在最后的总结中,点出知识分子关注现实、关心民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第二,联系实际。古代文学的讲述,既要引导学生系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理论及其蕴含的文化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联系当下的创作实际、人生实际、社会实际,揭橥古代文学创作中的创新精神,透析古代文学作家作品所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比照古往今来的社会现实与社会变化,引导学生树立国家与民族自豪感、认同感。例如李白《蜀道难》的讲述,可以在诗歌讲完后,以西成高铁通车,天堑变通途,西安与成都实现了“一日经济圈”为例,古今对比,以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思考,水到渠成树立民族自豪感。第三,结合实践。要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知识传授,第二课堂以学生实践为主,注重感性启发。课外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读书报告、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结合古代文学的课程内容,利用地方社会文化资源,适当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熏陶、感悟、启发、教育。例如《诗经·淇奥》等的讲授,可以组织“《诗经》吟诵、淇河采风与诗歌创作”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以古诗词吟诵与诗歌创作地考察及同题诗歌创作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筑牢文化自信。第四,创设情境。在思政元素的课堂融入中,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和情感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认知能力。例如在讲述杜甫《赠卫八处士》之前,拿出一封八九十年代朋友写的书信,共同欣赏其中一段感人肺腑的段落,从教师本人对友朋之谊的体会与感悟谈起,引入这首诗歌,讲述战乱大背景下老友相见的美好与难得,进而引导学生领会友情的真谛,学会热爱生活、感悟人生,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第五,自我领悟。可以利用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有意识地提供一些包含思政元素的文献资料,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阅读中,自我领悟。例如讲述白居易诗歌《中隐》,谈到其晚年选择“穷则独善其身”,在洛阳过着半隐半官的生活,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阅读许纪霖《民间与庙堂:当代中国文化与知识分子》,把握和领会中国知识分子千年以来的上下求索,并谈谈当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和提高。
四、考核评估
课程思政不仅仅要融入课堂教学,还要融入教学建设与设计的全过程,所谓“全过程”包括“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以及“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环节[1],当然也包括对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估。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考核评估方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根据学生平时作业或表现给出平时成绩,二是通过期末卷面考试给出期末成绩,近年来因为实践训练要求的提高,有的还根据实践教学环节的读书报告或学术论文给出实践成绩。在以上环节基础上,根据一定比例计算出该课程的最终成绩,成绩出来以后,授课教师还会根据一定的标准写出评估报告。应该说,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传统的考核评估方式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下,需要将思政育人融入其中,因此也就需要尝试探索与改进考核评估的方式与方法,并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估标准。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考核评估来说,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才是主要考核内容与目标,思政育人效果融入课程考核评估,不是要冲淡或取代专业考核效果评估,这是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缘乎此,思政育人如何融入考核评估环节才更需要认真研讨和摸索。目前而言,首先是要将思政育人目标引入课程目标,对标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调整和优化考核评价目标。如在原有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基础上,合理、适度增加价值塑造等思政育人目标,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等作为重要的考核目标。其次,命题设置应体现价值导向。要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命题,特别是主观性较强的简答、论述或评论、赏析的立意、主题、情境以及素材等要素,须有意识对标或结合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例如简答或论述,“如何评价苏轼对宋词的开拓与创新”“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特色”等,分别融入创新精神、文化自信等思政育人元素;再如评论或赏析,“从家国情怀和慎终追远传统的视角,试赏析评论杜牧《清明》”,融入家国情怀和传统文化等育人元素。再次,将思政育人引入过程性考核。就中国古代文学来说,传统的考核评估主要是平时表现、期末考试和课程实践等静态方式,可以尝试在学期初期、中期、末期,分别通过教研活动、期中质量检查、期末同行与学生测评等,分别考核评估如教学理念是否融入立德树人、课程讲授中是否结合价值引领、教学过程是否关注学生优秀品格塑造和人文素养提高等。最后,在原有的专业评价指标基础上,将思政育人全面融入考核评价指标点。可以从理论知识与价值塑造、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价值观念与人文素养等维度,进行考核评价。第一个维度,可以从平时作业、课堂讨论、期末测试等途径,重点考核专业学习中的理性思维、理想追求、家国情怀等品格养成与价值塑造;第二个维度,通过课程论文、资料搜集、课件制作、教学设计等环节,考核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文化自信等;第三个维度,主要从课堂出勤、纪律观念、学术规范、学业互评等方面或方式,考核学生是否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和价值观念。
成果丰硕的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专任教师都有职责“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1],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全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共同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