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的广泛内涵与实现路径
2023-02-07王彬彬
王彬彬
(中共本溪市委党校 文史教研室,辽宁 本溪 117000)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是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刻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和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这为我们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
(一)国际:世界文明冲突加剧
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在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写到: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未来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不同地域和国家民族之间由于历史文明的不同,导致在急剧变迁的时代中世界各国的关系瞬息万变。中国作为要实现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人口大国,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很重要的一点是只有争取到国际话语权,才能进一步夯实大国的国际地位。
早在2015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曾经指出,长期以来,我们中国共产党就是要带领中华民族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的三大问题。时至今日,挨打的问题我们已彻底解决,没有哪个民族敢随便欺负中华民族了。挨饿的问题我们也彻底解决了,在建党100 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挨骂的问题我们还没有彻底解决,世界上那些所谓的 “中国威胁论” “中国掠夺论”等论调仍层出不穷。我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不断被丑化、被扭曲,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真实形象,而是别人伪造出来的,所以只有争取到国际话语权,我们才能讲清楚中国取得的伟大成绩来源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根植于我们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只有拥有国际话语权,才能更好地展现我们的真实形象,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描述的——一个文明大国的形象、一个东方大国的形象、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
(二)国内:复兴之路需要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面对实现民族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党要带领14 亿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而能够引领我们走向复兴的根本力量来源于文化支撑,只有文化能为民族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说过, “文化自信关乎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关乎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这样的大问题。”[1]只有经济上的强大,而文化却是落后的,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真正强大的。支撑中华民族真正强大起来的,是我们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党内:百年大党正在经历时代考验
走过百年辉煌的中国共产党,创造了 “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二是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但同时,党内也滋生了不少问题。所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是百年大党能够永葆纯洁性、完成艰巨历史使命的重要课题。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着什么样的价值观,以什么样的价值观指导具体实践,为什么样的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我们党内出现的一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价值观导向统领,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将很难顺利推进,这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之举。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
二、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在世界局势瞬息万变的形势下,我们党继续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如果没有强大的文化作为支撑,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有最基本的自信,并达到自强。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之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决议》又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坚定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确定为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主题。
究竟什么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来源于哪里? 我们信什么才能做到文化自信? 学术界思想界普遍认为,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本民族文化属性的根本认知,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基本认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绝对支持,对自身文化影响力的坚定信心。所以对于我国来讲,文化自信的重要部分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坚定自信。
(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我们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经历5000 多年悠久历史和文明中积淀出来的,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5000多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它是历久而弥新的,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文化具有兼容并蓄、中正和合的价值取向,使之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所追求的 “天下大同”的和谐世界,这种价值取向更有利于引领未来世界的发展。中华文化深深印刻在百姓 “日用而不知”的文化基因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中华文化所蕴含的诸子百家等丰厚文化底蕴,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着中国方案。中华文化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二)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 “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也就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路径,也就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人的根本信仰问题,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坚定信念。
文化自信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内心信仰的支撑,有了坚定的信仰才能成就内在最强大的力量。过去大多数中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了解,所以无法产生自信。只有在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基础上,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认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坚定信仰,对自身文化影响力坚定信心。
(三)文化自信主要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当代中国能够在世界局势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都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的坚固支撑。不断夯实文化根基并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勇于面对全球文化交锋竞争并克敌制胜的基本法宝,是当代中国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并行稳致远的根本之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重要思想,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生产生活积累的思想精华。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3]。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积淀传承下来的思想精华,为我们提供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力量。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立德修身、社会管理、经世致用等宝贵思想。英国学者汤因比曾说:“人类的希望在东方,中国将为未来世界的统一作出贡献。”
三、在文化强国建设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因为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他说,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4]。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因为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就没有中国特色,也没有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在2021年的“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立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滋养。这“两个结合”的结果就是,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并高度凝练而来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笃定目标、团结奋斗的根本行为遵循。一个国家只有人民广泛接纳并普遍遵循一种核心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才能凝结成强大的力量来实现目标。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实际上是道路自信的另一种表达。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关键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以贯之的精神引领,这一精神纽带贯穿在我们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中。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魂无所定、行无依归。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就不可能实现文化的真正发展;没有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同,文化就无法实现凝聚人心的效果。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才能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所以,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撑、基本的道德规范,给党和国家的事业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
(三)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将社会文明程度作为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明确指标和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又一以贯之地将其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来加以强调。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是全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标准。首先,要进行国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把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重点工作在于公民道德建设。“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的教化作用影响深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推动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教育,可以通过家风家教建设促进全社会公民道德素养提升。其次,要广泛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和人民精神风貌,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国民基本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最后,在全社会弘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勇于开创、勤俭节约等精神,要注重榜样的无穷教化力量,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向雷锋、白求恩、郭明义、张桂梅等道德楷模学习。
(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过程中,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大众文化崛起的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我们的文化产品能不能引领社会的发展,能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比如,连年增长的电影业,是不是都像 《流浪地球》 《满江红》一样具有积极能量一直占据着主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百姓通过文化产业受到了怎样的影响。这也就是文化的软实力。所以,我们的文化文艺不能做资本的奴隶,不能充满铜臭气,而是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积极正向的精神支撑,让百姓们真正地认同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
(五)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当我们以自身文化支撑起这样一个东方大国的崛起后,我们就有了国际地位和话语权,进而有了我们的文化使命和文明责任,就是要为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成为21 世纪的世界文化引领者。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明是丰富的,文明是不分高低优劣的,文明是兼容并蓄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倡议。也就是说,我们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快中国话语权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展现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背后的思想精华和精神力量,着力提升国际传播力,展现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不同文明类型各有自己的优长,建构在自身文明基础上的国家道路,各有各的特色。经历无数的艰难险阻,中国道路日益彰显出它在促进发展稳定方面的优势和长处。究其根源,中国道路得益于几千年来广泛而深厚的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所以,我们要继续坚定文化自信,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从而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