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以安徽地区为例
2023-02-07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申靓雯韩丽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申靓雯 韩丽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广泛地存在于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种类中,如红色题材的电影艺术、文学艺术以及舞蹈艺术等。基于舞蹈艺术本身既能再现客观社会生活,又能够表现艺术创作主体所赋予的主观情感,因此红色文化资源在舞蹈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同时包含叙事和抒情元素,并依据具体内容的调整叙事与抒情元素在作品中的占比。此外,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传承性同样赋予了舞蹈艺术在继承中创新的艺术特征和跨越时空的审美属性。
一、红色文化资源在舞蹈创作中的映照
(一)再现真实的材料基础
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的创作成果,不仅凝聚了创作主体的个人主观思想和情感,也将客观社会现实中真切存在的人物、事件等进行提炼加工成为了艺术美。艺术来源于现实,却将生活现实中的真实存在依据人的审美需求提升成为了艺术真实,也就是所谓“化真为美”。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极具形象感和表现力的动态艺术形式,往往能够再现或表现出其他艺术形式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而将现实美提升为艺术美的“化真为美”现象则广泛存在于在舞蹈艺术之中,有关红色题材的舞蹈作品创作更是如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东方红》《南泥湾》《八月桂花遍地开》等讴歌组合、讴歌人民、讴歌幸福生活的舞蹈作品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的具有时代特征舞蹈作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会现实中的存在的现实之美,经过艺术创作主体的巧思,进行组织、提炼、加工成为了具有艺术美的舞蹈艺术作品。这些在红色文化浸染下舞蹈作品中不仅有对祖国人民的讴歌,有对革命先烈的敬仰,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内容、情感以及思想,通过舞蹈艺术语言的媒介形式呈现在整个社会视野中,相比于其他艺术形式来得更加真切、更加直观、更加真实。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艺术对于现实世界的“模仿”比现实来得更加真实,因为艺术所再现的不再是现实的表象,而是其内在本质和规律。
舞蹈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取材于历史中的真实存在,而又绝不囿于固有的现实,将历史客观现实的再现与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融合得淋漓尽致,他们在长时间的艺术审美体验和训练的过程中,早已练就一双看破本质的慧眼与技法精湛的巧手。通过契合的艺术语言将想要再现的客观现实进行美化加工,正所谓“融时空于一炉,摄万象于笔端”,真正做到“化真为美”,寓“美”“真”于一处,创作出具有不朽魅力的艺术作品“风向标”。
(二)赓续血脉的精神传承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为后人留下的可传承的精神文化以及物质文化,其资政育人的作用远高于其他文化资源。来自创作主体的情感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基于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充分学习和领会,也是基于长期爱国主义教育下早已根植于内心的爱国情感与民族精神,深刻体现了艺术创作主体本身进行红色题材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本源和精神动力。红色文化及其衍生物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和萦绕不断的情怀,而这些隐藏在内心的情感往往成为了艺术创作主体的主要动机和灵感来源,继而在作品中不断赓续着民族精神的传承。
对于红色文化资源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现象,近年来呈现数量逐步递增且影响效果显著提高的变化特点。红色文化资源本身对人的教育作用加上舞蹈艺术审美教育的功能特点,使得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创作题材的舞蹈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教育性。《红色娘子军》中的英勇杀敌的琼崖女子连队舞蹈形象;《八月桂花遍地开》中鄂豫皖地区的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共同革命的热闹景象;《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共产党员隐姓埋名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等无一不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抗争的历史事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将爱国主义教育化为春雨,浸润内心。
在2021 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等多个单位共同主办的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中,创作主体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这其中大量的舞蹈段落深入人心,有《人民至上》节目中展现抗疫医疗人员无私担当的舞蹈片段,有在《战旗美如画》中刻画士兵英勇无畏的舞蹈人物形象等,以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视角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美的享受、心灵上美的涤荡和思想上的重塑。此外,在中国舞蹈创作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红色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诞生之初反响热烈并且随着时间的考验和观众的反馈,不断被打磨、修改,最终成为了不断巡演、宣传甚至复排的艺术经典。红色文化资源以舞蹈艺术为媒介形成了对人民、对社会更大范围的宣传、更深层次的影响和更有意义的引领,在艺术鉴赏过程中真正做到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对观众心灵的浸润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二、安徽红色文化资源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现象
安徽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不同地域的红色文化资源既在种类分布上具有共同之处,又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葆有自身特色。安徽红色文化资源概括的分为物质文化资源与精神文化资源,其中物质文化资源多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革命奋斗所留下的历史遗迹、遗物以及后人在遗迹基础上建设成立的具有纪念教育性质的建筑场馆;而精神文化资源则包含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共同实践过程中涌现出的一系列伟大精神,以及根据这些精神加工创作出的系列文化艺术作品等。安徽红色文化资源包含宣城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金寨立夏节起义旧址、萧县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繁昌县渡江第一船登陆点旧址等物质文化资源,以及大别山精神、渡江精神、治淮精神、小岗精神等精神文化资源。在以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创作的舞蹈艺术作品中,绝大多数以弘扬红色精神文化、塑造伟大人物形象以及纪念重要历史事件为主要创作动机和主要内容。
在这些舞蹈作品中,1934—1936 年间根据安徽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歌曲而进行创作的不同类型舞蹈作品《八月桂花遍地开》成为皖鄂苏豫地区乃至长征途中传播至广的舞蹈作品;1978 年由安徽省蚌埠市歌舞团编创并演出的作品《玩灯人的婚礼》生动地再现了解放战争期间淮河流域百姓在日常玩灯生活中掩护共产党员的场景,赞颂了淮河百姓的革命精神;1985年由安徽省歌舞团编导的舞蹈作品《冬兰》,讲述了一位名为“冬兰”的皖西大别山区的乡村少女,不惜顶着未婚生子的名声被未婚夫误解也要保护红军战士的血脉的故事,最终冬兰将婴儿养育长大却在敌人的袭击中弹身亡,通过真实的历史事迹歌颂大别山地区的革命精神;1998 年由安徽省歌舞团编导舞蹈作品《厚土》通过讲述改革开放初期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个汉子共同按下红手印开启大包干的故事,再现了时代变革,讴歌了时代精神,也是被后人称颂的“小岗精神”。
以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创作的舞蹈作品层出不穷,近年来相对较为人熟知的还有2017 年由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创作的讴歌小岗精神的舞蹈《希望的田野》;2017年由合肥演艺股份公司创作讴歌金寨地区革命精神的舞剧作品《立夏》;2018 年由北京舞蹈学院创作表现小岗精神的《从小岗走出》;2019 年由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创作表现渡江战役革命精神的《渡江》;2020 年由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创作讴歌小岗精神的作品《小岗·小康》以及2021 年由安徽省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创作表现大别山老区革命精神的作品《桂花母亲》等。
自1934 年以来,安徽红色文化资源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现象及其所形成的艺术作品随着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关注程度而不断地发展。对于大别山精神、小岗精神等精神文化资源传扬和讴歌在舞蹈艺术作品中层出不穷,源于安徽大地的红色精神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愈发历久弥坚。安徽红色文化精神不再仅仅是皖地百姓的精神财富,它融形于舞蹈艺术作品中,通过现代科技媒介的传播和推广,进入了更多艺术接受主体的视野中,拓宽了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途径和范围。依托舞蹈艺术作品的流传,使红色文化资源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政治价值、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开发的经济价值、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文化价值以及引导正确理想信念的教育价值得到更加有效地发挥。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特征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舞蹈创作中的特殊元素,常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其中,或是叙事主体内容,或是经典人物形象、或是主题精神亦或是审美体验中给艺术创作主体以浸染。在艺术创作系统中的多种存在形式决定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舞蹈创作中具有多种特征。
(一)“共性”与“个性”并存
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大背景与精神主旨,却也因载体、形式以及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差异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在舞蹈艺术作品中不同地域文化下的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也不尽相同,以安徽地区和江西地区为例,两地皆有歌颂无私奉献的军属母亲的舞蹈作品,其创作原型虽因地域和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出现差别,却在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安徽省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创作的舞蹈作品《桂花母亲》与江西师范大学创作的舞蹈作品《苏区母亲》中,一个是依据大别山区“舍小家保大家”的母亲形象创作而成,一个则是取材于赣南中央苏区的老母亲送子参军的故事。两部艺术作品中,取材的地域环境与历史事件有所不同,其所表达对支持儿子保家卫国的母亲形象的歌颂却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共鸣。“共性”与“个性”并存的现象广泛并普遍的存在于绝大多数得红色舞蹈艺术作品中。
(二)在“传承”中“创新”
舞蹈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主体本身由艺术灵感而启发并独自完成艺术成果,在整个艺术创作的大系统中,曾经的艺术经典同样成为创作前艺术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主题进行创作的艺术经典,其所蕴含和表现出的红色精神不仅具有主题性、传承性特点,还以艺术语言的再造加工使得艺术经典更加深入人心。
而作为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主体,尤其是进行舞蹈艺术创作的编导,不仅要在精神内涵上保持对经典的致敬和对历史史实的尊重,同样需要不断的更新观念,在现代社会审美需求与科学技术的背景下,完成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例如电视舞蹈技术的发展将许多深藏于专业舞者领域的优秀舞者、舞作以令人惊艳的方式推向大众欣赏的领域。这一过程虽经历的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磨合,但终究将优秀的舞蹈艺术以观众“愿意看”并“看得懂”的方式呈现在电视、互联网以及其他的传播媒介中。湖南卫视的《舞蹈风暴》以及河南卫视的《舞千年》节目等,都是依托于现有的多媒体技术,不仅将舞蹈艺术本身的美无限放大,同时也带领艺术欣赏主体去探寻舞蹈艺术作品背后的人文历史。这种现象就是把对艺术经典的传承和时代创新精神相结合,为红色文化资源为主题的舞蹈作品的创作及传播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思路。不仅如此,如今部分短视频平台同样为红色主题的舞蹈作品提供了一个广泛传播和创新的机会。专业舞者利用平台引领社会审美追求,业余舞蹈爱好者利用平台欣赏并模仿经典舞蹈片段等,现代科技的进步对舞蹈创作新思路打开了天窗。基于此,在当下红色主题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对艺术经典的传承意识和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观念正如同并驱的马车带领着新一代舞蹈艺术创作主体不断前行。
(三)化“有限”为“无限”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历史实践探索的过程是真实存在于历史发展轨迹中的,给后人所留下的物质精神文化财富同样是具有时间和空间范畴限制的,即红色文化资源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具有有限性的特征。然而当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实践相结合,例如精神生产等,则会在该生产领域赋予红色文化资源的新的活力与延续。
以舞蹈艺术为例,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舞蹈作品中的运用在对当代艺术鉴赏主体起到教育作用的同时,红色文化资源本身也得到了再一次新生。以舞蹈作品《八女投江》为例,其原型是以冷云、胡秀芝、杨桂珍为首的来自东北抗联第五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在抗日时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不仅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击外敌为历史上填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样也是始终鼓舞中华人民尤其是中国妇女同志保卫国家和任命的精神动力源泉。这件发生在1938 年的历史事件,是中国百姓共同的记忆,在历史长河缓缓经历的岁月中酝酿成为了中华民族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红色精神文化资源之一。这股精神作为可被反复传颂的经典红色文化资源与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各具特色又主题鲜明的艺术作品。这其中最为受众接受并广为流传的当属2009 年由韩真、陈燕敏编导、海军政治文工团表演的舞蹈作品《八女投江》。该作品不仅斩获CCTV舞蹈大赛以及“荷花奖”等大奖,同样也在之后数年各级各类的舞蹈比赛、展演、教学以及理论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时至今日,该作品仍旧成为大学生艺术展演以及中小学、社会群体进行学习、复排的首选作品之一。正是通过这种复排剧目、展演活动等形式,将《八女投江》作品中所表现的红色精神文化不断地传播与弘扬。此外,其他艺术形式中所体现的“八女投江”大无畏精神也在以不同的艺术传达形式影响着鉴赏主体,如1957 年王盛烈创作的国画《八女投江》,1987 年由中国大陆电影创作的电影《八女投江》,1995年由南京越剧团创作的越剧作品《八女投江》,2016年辽宁芭蕾舞团创作的芭蕾舞剧《八女投江》以及2021 年曾成钢、赵锋创作的雕塑作品《八女投江》等。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融于经典舞蹈作品以及其他艺术中的红色文化则以无法估量的速度和范围对社会产生着影响,真正地实现了将有限的红色文化资源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光彩。
四、结语
红色文化资源常以不同的形式与载体影响和熏陶着艺术创作主体,使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自身创构艺术语言的能力与符合社会审美需求的艺术风格等将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精神文化进行艺术化地呈现。以安徽红色文化资源在舞蹈作品中的应用现象为例,融形于舞蹈艺术作品中的安徽红色文化精神不再仅仅是皖地百姓的精神财富。以舞蹈艺术为载体的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以更加开放地姿态、更加丰富的形态在自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传播与辐射。红色文化资源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研究作为红色文化研究与舞蹈创作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舞蹈艺术创作的研究视角与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思路,为红色艺术经典产生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把薪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