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十周年:科技合作的成就与展望

2023-02-07白春礼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3年5期
关键词: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 北京 100864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周年以来,影响不断扩大,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科技领域,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下简称“共建国家”)开展了多领域、深层次的科技合作,积极推动了科技人才交流和创新项目合作,为世界创新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中国与共建国家的科技组织、智库等开展民间交流对话,搭建了跨国科研成果共享平台;开创了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共享发展机遇的合作范式,拓展了全球科技合作网络;开辟了惠及共建国家的科技基础设施,产生了一批优质合作项目,为中国和合作伙伴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 成就科技合作体系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倡议,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包容性,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在共建“一带一路”的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2017 年5 月,我国启动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通过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多种形式与合作国家开展了深入的科技合作。截至2022 年,我国已与84 个共建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支持联合研究项目1,118 项,启动建设53 家联合实验室,通过“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实施项目152 个,培养12 万名科技人才。此外,我国主导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The Alliance of International Science Organizations,ANSO),拥有67 家成员单位,覆盖48 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我国面向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中亚、中东欧国家、非洲、上合组织以及拉美建设了8 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并在联合国南南框架下建立了“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1]。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有力地促进了民心相通、理念融通、要素畅通、设施联通,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奠定了重要实践基础。科技人才互通,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深化理念文化“心联通”具有重要意义。2015 年,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峰会召开,进一步促进了科技人才在经济发展、智库建设、文化融通等方面的交流。截至2022 年,共建国家来华交流培训的科技人员已达到18 万人次,来华开展短期科研工作的青年科学家人数近15,000 名,面向非洲、东盟、南亚等国家科研人员的“创新中国行”活动多次举办,“丝绸之路”奖学金计划支持了500多名共建国家的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短期科研,“一带一路”多层次科技人文交流体系形成[2]。

中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是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前提。如今,中国科技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积极融入了全球科技创新格局,科技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22 年中国的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比过去10 年提升了23 个位次。中国始终秉持全球视野,通过深化国际创新交流合作,不断满足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提升人类福祉为目标,让科技进步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十年来,中国向多个国家推广示范菌草、杂交水稻等1,500多项农业技术。

2 构建科技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涌起,人类面临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转型等共同挑战更趋复杂严峻,健康、数字、绿色等领域对科技创新的合作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中国不断拓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领域,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 年,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与28 个国家在“一带一路”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上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同时,中国利用生物医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向共建国家提供了防控医疗物资和设施。“一带一路”疫苗合作的成功经验对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健康医疗生态圈和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中国在公共卫生事业方面的经验,部分中国企业开始通过“一带一路”平台推动中国技术、中国经验、中国标准“走出去”。在泰国、文莱和沙特等地,中国药企在当地设立的公司不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基因检测和科研服务,还通过设立出生缺陷筛查、肿瘤筛查等公共卫生项目,满足当地市场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在“一带一路”沿线的78 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企业提供的太阳能疫苗冰箱产品方案每年服务4,500 万适龄儿童,助力低收入国家免疫接种率提升近一倍[3]。“一带一路”健康医疗生态圈的构建不仅为中国企业畅通了交流渠道,深化了企业与相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合作,而且满足了市场各方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激发了中国品牌出海的机会和活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为全球科技进步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技术的发展会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制造数据鸿沟,产生巨大的经济差异。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平台与共建国家共同开展“科技扶贫”项目,致力于解决全球“以开发和发展为导向的精准扶贫”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2020 年11 月,“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召开后,中国积极推进全球减贫合作,面对“一带一路”区域减贫与发展的共性挑战和重大需求,持续推进扶贫科技创新和经验交流,帮助亚洲、非洲、南太平洋、拉美和加勒比等地区推进乡村减贫,促进了区域减贫、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成为推进中国与各国之间扶贫开发经验和模式共享、探索各国科技支撑精准扶贫新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科技平台,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力量。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到2030 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望帮助760 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 万人摆脱中度贫困[4]。

面对气候变化等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携手共建国家开拓绿色合作领域,拓展绿色合作渠道,谋划和实施绿色合作项目,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做出贡献。为推动绿色发展,中国先后发布《“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对外投资合作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指南》《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等,对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做出相关部署。

“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中国会同31 个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相关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成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等,绿色“一带一路”的交流机制不断强化,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不断向着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推进。

3 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体系

近年来,大国竞争博弈态势日益升级,全球治理体系正在深刻重塑。“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突破美西方国家对中国关键核心技术的封锁、开展国际协同创新、深度参与多边科技治理机制搭建了重要平台。

中国在全球变化、公共卫生、网络安全和反贫困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技朋友圈”不断扩展的同时,积极融入了全球科技问题的创新、风险与规则治理。建设“一带一路”科技治理平台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方案的重要途径。中国自启动“数字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计划以来,合作的项目和产业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底,已与17 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3 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5]。同时,中国积极参与5G 标准、区块链架构以及相关技术平台准则与框架的制定。

此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数字化建设为中国的全球科技合作创造了良好的科技软环境,成为中国包容性增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通过南南框架下的科技援外方式,中国以人才流动、金融支持的方式持续推进科技成果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孵化和转化,促进了科技资源的互联互通,为深化全球科技创新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实践方案。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改善、产业培育、创新要素流动,提升了贸易、投资、金融等重要创新资源在全球的公平性和便利性。中国通过“援助+合作”的平等方式,帮助和引导共建国家实现自主发展以及受援国与援助国的共同发展。这既是中国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区域科技治理的体现,也是对当前全球科技治理最为重要的有益补充。

中国科技创新合作的理念与实践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科技合作创新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2018 年11 月,ANSO 成立后,通过与相关国家开展科技合作,ANSO 在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应对共同挑战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截至2022 年底,ANSO 已发展67 家成员单位,覆盖48 个国家和地区。在新冠疫情期间,ANSO 积极推动国产自主研发疫苗在海外获批使用以及治疗药物的联合研发,举办参与各类会议110 场,立项支持各类项目158项(其中境内外联合研究项目70 项),组建专题网络19 个,开展战略咨询33 项和培训20 余项,每年招收留学生500 人,布局开展国际大科学计划合作,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大局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展望与愿景: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一带一路”倡议经过10 年的稳步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欢迎的公共产品,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合作平台。随着中国的崛起,美西方国家加快了对中国的技术封锁,“逆全球化”在全球蔓延,中国比以往更追求科学技术的独立自主和创新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未来,中国应把握科技革命新机遇,坚持科技引领,发挥国际科技组织作用,持续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全球科技创高地。

(1)把握科技革命新机遇,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当前,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大数据、生物医学等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科技革命驱动全球治理新议题不断涌现,世界性科技治理成为全球新兴的共同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应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携手共建国家深度参与全球前沿领域科技治理,基于中国国情和利益提出科技治理主张,推动形成和完善全球科技治理规则。

(2)坚持科技引领,推动共同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合作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作用,从科技合作实际出发,围绕关键合作领域和重点方向,通过发展区域性国际合作网络等措施,不断提升技术产品在共建国家的流动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提升全球科技人员在“一带一路”项目的参与度,为中国和共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产业引领力量[6],开创“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新局面,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共同繁荣。(3)发挥国际科技组织作用,实现互利共赢。继续发挥好ANSO 等“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平台的作用,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坚持“一国一策”原则,科学谋划分类施策,遵守国际组织运行规则,遵循国家外交方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开拓国际科技合作新范式,提升国际影响力与贡献,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世界舞台上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共建国家和人民。

猜你喜欢

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