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
——以桂林市为例

2023-02-07黄叶娇彭杨陈浩文张倩梅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桂林市体育产业养老

黄叶娇 彭杨 陈浩文 张倩梅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1)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桂林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02521人,占20.3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30704人,占14.8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5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57%,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

目前,桂林市养老产业的发展状况还不能完全满足当前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已成为桂林市乃至全国各地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养老产业难以满足桂林市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桂林市经济增长的重要趋势。产业间的互相融合发展可以在产业间产生叠加溢出效应,实现产业互利共赢。本文以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作为主线,以人口老龄化作为切入点,分析桂林市“体育+养老”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机制、融合发展的模式与策略,望通过“体育+养老”实现产业融合,增加养老服务的有效优质供给,为全国各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良好的范例。

1、桂林市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1.1、桂林市养老供需矛盾突出是“体育+养老”融合发展的内驱动力

(1)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截至2020年底,桂林市养老机构和设施1303个、养老床位31911张,共建成护理型床位7000余张,占比达50%,力争2023年达到60%。但是随着桂林市人口老龄化数量增加,养老床位尚未跟上老龄化发展步伐的沉重压力,桂林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为24张,桂林市养老服务业将需要“小步快跑”,与此同时还需兼顾“质”的提升。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桂林市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高,健康状况差,医疗服务的供给压力大,健身需求也越来越来大。郭振友调查发现,桂林市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为 76.21%,慢性病患病率排在前三位疾病的是:高血压 28.37%、高血脂 18.39%、风湿性关节炎15.01%。蒋兴兴等调查发现,桂林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缺乏体育锻炼,正是影响老年人患慢性病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的短缺也是桂林市许多养老机构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养老院的护理员待遇较低,工作时间长,社会地位不高,养老机构很难招到长期工作人员,高素质人才更是难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文化水平提高,消费观念、养老观念的转变,传统单一化的养老方式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老年人渴望集环境、产品、服务、人才、健身、娱乐、康复治疗、养生保健等全方位的养老方式,以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需求,老年人各方面的需求构成了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的内驱动力。

1.2、桂林市“体育+养老”融合发展的外驱动力

(1)独特的生态环境为桂林市“体育+养老”融合发展提供气候条件。

桂林地处低纬度,气候条件优越,生态优势独特,PM 10和PM 2.5平均浓度连续6年“双下降”,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100%,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71.87%,更是被赋予“桂林山水甲天下”美名,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来旅游。据旅游部门数据显示,2020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桂林市共接待游客293.8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8.3%,实现旅游总消费36.0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7.9%;2021年,桂林市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12239.14万人次,同比增长19.51%,实现旅游总消费1502.88亿元,同比增长21.84%。

(2)科技的进步为桂林市“体育+养老”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3D打印等科学技术在产业端的应用,可以打破老年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时空束缚,为运动场地受限的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选择,实现产品与服务的技术创新与融合,同时加大了桂林市旅游公共管理、服务信息的采集和运用,从而实现桂林旅游管理部门、景区、机构和企业的协调管理和协同创新。桂林市印发“十五规划”提出要深入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深度融合,围绕旅游体验、产业发展等应用需求,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点,开展智慧旅游信息服务产品开发。从以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为“体育+养老”融合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2、桂林市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机制

从发展的角度看,产业融合划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产业重组的三种形式,产业交叉是高新技术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的融合。体育产业价值链与养老产业价值链一般要经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等三条演进路径,融合发展过程是基于产业链中价值链的解构与重构,使两大原本的产业链中逐一断裂、分解出来,通过渗透、延伸和重组成为最优、最合理、最符合市场发展实际,从而重构出一条新的融合型产业链。技术融合分为“标准和规划的融合”,业务融合分为“人才和组织的融合”,市场融合又分为“需求和产品的融合”等三条演进路径。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实现的前提,业务融合是核心内容,市场融合是最终结果。桂林市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同样也是经过三条演进路径的发展过程,养老供需矛盾突出构成了“体育+养老”融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科技的进步、独特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体育+养老”融合发展的外在推动力。在这三条演进路径的基础上促使两大产业经过延伸、相互渗透、重组形成“体育+养老”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从而实现双方产业经济效益与经营结构的双赢局面。

图1 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机制示意图

2.1、技术融合

技术融合是指产业间共享相似技术的程度,技术融合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与规划实现。可以从近年来桂林市颁布的相关文件与规划中体现出来,如《桂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将包含大健康养老、大健康文旅、大健康运动等多样化健康服务的“大健康产业”融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中,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将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列入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十四五”规划中。在这样的标准与规划下,使桂林市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之间的各企业部门进行资源利用、调查时,有法律保障,有政策支撑,最终实现技术融合。

2.2、业务融合

业务融合路径是指各体育企业基于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创新来适应市场的新需求。主要体现在两大产业之间管理的融合上,业务融合分为组织融合和人才融合。一是,在组织融合上,桂林市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相关的企业主要以多样化经营进行业务融合,例如,桂林宝石花医养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以机构养老、旅居养老、医疗康复、健康疗养于一体的综合型多元化管理模式,实现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的业务之间的融合;二是,人才融合上,要体育产业开发的专业人才也懂旅游、养老及互联网产业的经营,让懂相关养老产业的专业人才也要懂体育旅游、体育赛事管理、体育健身休闲等产业经营。如,桂林市资源县车田苗族乡体育特色小镇主要发展旅游、文化、健康养生、运动休闲等产业链,培养的人才更是聚集了体育、旅游、康复护理、养生保健等全方位的人才。

2.3、市场融合

市场融合是指新需求相适应的融合型产品的市场供应,将为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获得各自更大的市场范围和销售收入,从而在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体育与养老融合发展的市场结果。市场融合分为需求融合和产品融合,一是需求融合,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桂林市老年人慢性病数量大,老年人在服务、产品、人才、康复护理、养生保健、健身休闲等方面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养老服务存在大量的市场需求;二是,在产品融合上,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通过渗透的方式到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解构的各个独立价值活动单元重新组成智能化适老化产品。

3、桂林市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可将桂林市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的价值链进行解构与重组,即体育产业中的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赛事表演、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用品、体育旅游场地设施等独立价值活动单元进行解构。养老产业产业方面解构为老年健身服务用品、康复治疗、养生保健、老年健身、老年旅游等独立价值活动单元,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为依托,通过科学技术渗透到体育产业和养老产业解构的各个独立价值活动单元中,两大产业以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手段,经过延伸、渗透、重组最终融合发展为新型老年旅游健康服务链。

图2 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解构与重构示意图

3.1、“体育+养老”延伸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延伸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是将养老产业中的老年旅游、养生保健、康复治疗通过产业延伸到体育产业中体育旅游、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等独立价值活动单元并重构新的老年体育康养旅游产业。针对桂林市患有慢性病的老年群体,在体育旅游养生疗养目的地居住一段时间进行疗养。该模式主要以“体育+养老”旅游基地、“体育+养老”产业园、“体育+养老”特色小镇的形式为老年群体构建集旅游、养生、养老、康复、健身、娱乐等一体化的产业业态。通过旅游的方式,老年人不仅可以进行旅游观光,而且还可以进行适宜的体育健身休闲运动、养生保健、康复护理,使老年人能在身体、心理、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促使桂林市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相互延伸、相互融合。

图3 延伸融合创新发展模式示意图

3.2、“体育+养老”渗透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渗透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是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科学技术渗透到体育用品加工制造中,将体育产业资源与养老产业资源经过整合、优化、升级重构为体育旅游适老化产品与服务。桂林市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群体,在“体育+养老”旅游基地、“体育+养老”特色小镇等地方疗养时提供康复辅具、健康监测产品、养老监护装置、日用辅助产品等适老化智能产品。以及充分整合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的资源,建立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的数据库,为大部分健康地老年群体在户外旅游时,研发适合老年人智能化体育赛事表演旅游产品、智能化体育旅游场地设施、智能化老年人健身服务产品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提升体育养老服务。

图4 渗透融合创新发展模式示意图

3.3、“体育+养老”重组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重组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是体育产业内部通过解构体育旅游、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赛事表演重组融合之后产生新的产业形态以新的价值活动形式与养老产业中的老年旅游、老年健身等独立价值活动单元进行重组融合,实现产业间的相互补充,重构为以户外为主的老年体育赛事表演旅游、老年户外健身旅游。桂林市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户外体育旅游产业资源,举办大型的老年体育赛事表演或老年体育健身比赛,为老年人创造新的福祉。例如,2018年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老年人体育协会在桂林市开展了万名老年人“健身+旅游”主题嘉年华活动。与此同时,广西老体协将桂林市、北海市作为嘉年华活动的两个主会场,通过与相关旅行社和桂林、北海老年人体育协会合作,组织区内外中老年群众参加体育健身展示、交流活动,同时游览桂林、北海的美丽山水、历史文化。不仅满足了老年人文化需求,而且丰富了老年人精神生活,从而促使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

图5 重组融合创新发展模式示意图

4、桂林市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4.1、政府层面:加强政府与各部门之间的协作

桂林市政府要结合桂林市人口老龄化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行1+3+N的管理模式,以政府为主体,各级体育部门、养老部门和旅游部门为中心,要落实好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与整体规划,同时还需新闻、财政、文化等相关部门的协助。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营机制,以市场化手段发展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应该注重加强养老与体育企业的市场监管,防止各种配套服务不全面,造成政策体系失衡。

4.2、企业层面:支持体育企业向集团化发展,打造特色体育旅游产品

企业主体应积极创新现代化技术应用到老年体育旅游用品加工制造中,实现老年体育旅游用品制造技术创新,要充分利用桂林市户外老年体育健身旅游、体育赛事表演旅游等相关产品的创新与服务,使各产品之间形成互补并依托大型赛事、体育旅游景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等平台,形成桂林市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促进养老产业与体育企业在商业模式上寻求创新,以实现产业共赢。因此,桂林市要吸引社会企业参与到其中来,通过借助政府专项发展基金与社会资本的金融力量来鼓励体育企业向集团化发展,推动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

4.3、人才层面:整合区域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

桂林市有各类高校人才资源,如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旅游学院,充分整合各高校专业资源,增设体育旅游、医疗旅游、智能化旅游等相关门类的专业。桂林市相关院校、户外旅游景区、医疗机构、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等地方可为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学习以及不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从业技能为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5、结论与展望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传统的养老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越来越需要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创新,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桂林市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结合产业融合理论,提出桂林市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三条路径机制、三种重构模式,以及从政府、企业、人才三个层面提出相关策略为全国各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理论基础。最后,桂林市“体育+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不仅需要政府、企业与个人共同努力加以促进,还需要相关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在为桂林市广大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晚年生活保障的同时,促进桂林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猜你喜欢

桂林市体育产业养老
六点一百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
百年辉煌擘画未来——2021桂林市主题美术作品展作品选登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